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蓝玉案 > 第三十一章 一江春水

蓝玉案 第三十一章 一江春水

作者:炭雪小蛟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吕一平头一次在城主府酒后还能这么清醒的回家。

这次登门董府,他本欲来问一问董相林是不是和那个叫元夕的交好,毕竟交给元夕的那封信是出自董相林之手。

令其没想到的是,竟然事关其女吕关雎,吕一平心想,难不成坊间传闻都是真的?

这顿酒喝得五味杂陈,连他带去的那两坛“结束酒”都没开封。

董相林那小子,竟然看不上老子的闺女,得亏他眼睛瞎,不然老子打断他的三条腿。

手扶额头,老父亲心里愁啊,堂堂将军府大小姐竟然愁嫁,吕一平心中一叹,自家夫人那里又该没什么好脸色了。

自己再使劲有什么用,再这么下去,怕是连卧房都不让进。

习武怎么了,又没耽误自家女儿读书。

我吕一平的女儿,才貌双全,知书达礼,这平南城,确实没有哪个青年才俊配得上自家闺女。

这两年,他与夫人确实打探过不少平南城中与自家闺女年龄相仿的少年子弟,也曾探过女儿口风,想找个什么样的,可惜都没什么结果。

夫人是比较中意的人是付府家的公子,付昕翰。

付家是书香门第,平南城望族,祖上还出过京官,那可是洛月城金銮殿前的大人物,其余在巴州都城子阳城为官者也是不少。

当下付昕翰便是有位族叔在子阳城做官,任通判一职。所谓通判,职权相当于副城主,权利着实不小。

而付昕翰的父亲却并不怎么出众,不过是平南城的一个主薄。

但这付昕翰的大伯付靖伦,却是位厉害的人物,前两年南麗书院院长卸任,身为副院长的他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新院长。

要知道,南麗书院与子阳城青梧镇的梧桐书院并称为巴州两大书院,是巴州士子最是向往的地方。

那么书院的院长,自是德高望重之辈。

书香门第长大的付昕翰,喜好身着青衫,与人谈古论今,说文讲义,在书院中有着不小的名声,被誉为南麗书院的读书种子。

这都是将来几大城主的苗子。

书院的先生夫子们也是对其喜爱有加。

可惜吕关雎不喜,自小便不喜这个人。

董相林这个小子,也是他吕一平看着长大的,倒是机灵的很,可惜女儿好似也瞧不上他,所以早些年酒桌上的玩笑话,这几年他也没再提,倒是今晚董家父子二人提起,让他有些意外。

这顿酒,说得最多的,竟是那个叫元夕的小子。

当时吕一平没有接着董相林说自己配不上自己闺女的话茬往下说,反正也是事实,没什么好说的,但听闻自家闺女竟然上赶着给那小子送信之后,让他方寸大乱。

自己这当爹的竟然不知道,还让别人知晓了去。

当自己再细细盘问,才知道女儿竟然接连送了两封书信,要知道那小子才来到平南城多少时日。

酒是喝不下去了,没喝多少,吕一平便找了个理由,告辞而去。

吕一平走后,董士贤细细盘问董相林,事关姑娘家清誉,可不能乱讲。

董相林自然拍着胸脯子保证,自己决无半点假话,再说了,那吕关雎的瞎话,我也不敢乱说啊。

董士贤忽然觉得今晚可以多喝上几杯,让儿子把他娘亲招呼过来,一起喝点儿。

同饮一坛酒,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一晚,董母觉得自家老爷爷们的很,而同样喝了不少酒的董相林,笑呵呵的躺在床上,想着明日就去找两位好友去那松竹馆逛逛。

娘亲可说了,过些日便去请城中媒婆拜访许府。

已知男女之事的董相林有些想入非非。

要说这男女之事,还是许一白和柳元卿去了松竹馆回来之后对他讲的,至于他俩怎么知晓的,俩人支支吾吾的也不说,只说你去了便知道了。

当时坐着的他,好半天才站起身来,心里恨得发痒。

来自本能的**,让情窦初开的少年充满幻想。

归家的吕一平没有立刻去找女儿,而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夫人叫门他也不见,只是告诉夫人早些歇息。

女儿有喜欢的人了,这滋味儿,酒解不了。

鸡叫天明,一夜未眠的吕一平找到了夫人,夫人见夫君这副模样,还以为是军中出了大事,刚要开口询问,吕一平一摆手,然后说道,

“你去问问关关,可是有心上人了?我在书房,你问好了,来书房找我!”

转身就走,留下一脸莫名其妙的吕母。

想了一夜的吕一平想明白了一件事。

女儿喜欢的,才是合适的,如果身份上不合适,他吕一平也要让他变得合适。

这叫元夕的小子,本事可真不小啊。

————————————————

霍弃疾在客栈里,翻看着一本小册子。他身前还放着好几本,都是黄天霸送过来的。

黄天霸所在的这个组织,叫做一二三。

道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而三生万物。

这个组织是玄一门的手笔。

天下九州,除豫州之外,每一州都有这个组织的人,每州的负责人则持有一块儿铜制令牌,正面是州名,背面则是对应的八卦图案。

而玄一门的令牌则有两块,其中之一便是霍弃疾手中的这块儿黑玉令牌。

当他离开豫州的时候,父亲便把这个牌子交到了他的手上。

听他父亲所讲,这一二三的名字看似简单,却贴合大道。

一二三不是江湖帮派,一二三里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但是大都是清苦出身。

最初拿着八卦令牌去往各州的,便是玄一门的弟子,皆是嫡传弟子,而那时,大晋王朝才刚刚立国。

按照最早定下的规矩,黑玉令牌只可找各州管事之人办事,至于各州组织如何发展,发展何种情形,玄一门并不过问。

一二三有一个宗旨,帮助了你,你要记得帮助他人,所以每一州的管事之人的人脉都很广,打探起消息来更容易。

一二三中有忘恩负义之人么?自然有。

不过受过恩惠之后愿意帮助他人的,更多,所以忘恩负义之人很容易被组织所孤立,本就是白手起家,好不容易攒点家业,因为心中一点不舍,见利忘义,最后落个举步维艰的下场。

十三年前,拿着黑玉令牌的霍弃疾到了雍州,找到了当时的管事人,让他帮着搜集有关西凉王的信息,并告诉老管事,将来他会回来,查看这些资料。

联络方式其实很简单,便是在城中城隍庙处留下暗记。而当该州管事看到之后,便在暗记旁留下自己令牌图案,并留下接头地点。当然,地点也是用符号代替的。

当时接头的老管事问了一下,消息要什么程度的。

霍弃疾说道,尽力为之,不要强己所难。

老管事没想到大人留下任务后,一走便是这么久,他任管事到期之后,便把这个任务托付给了自己的接班人黄天霸。

黄天霸的爹爹原是城中屠夫,家境还算殷实,自小没少吃肉的黄天霸长得五大三粗。

在他十四岁那年,有城中泼皮在他家肉摊惹事,长期遭受泼皮捣乱,他爹爹实在气不过,失手用割肉刀伤了泼皮,结果那泼皮流血过多死了,他爹爹被处以死刑。

虽然很多遭受泼皮捣乱的商贩为老黄惋惜,可在律法面前,众人求情也求不回来老黄的人命。

在老管事的帮助下,还未束发的黄天霸自己撑起了家中的肉摊。街坊邻居对黄天霸也多有照拂。

后来在老管事的一番运作下,买卖越做越大的天霸肉铺成了西凉王府肉食的指定供货商。

当然,打点银子没少花。

黄天霸很会做人,通过王府负责采买的管事,他结识了王府的二管家。

往王府送肉挣来的钱,四成给了二管家,三成给了采买管事,剩下的才是自己的辛苦钱。

与黄天霸熟识的人都知道一件事,便是他爱去城隍庙上香,不怪人家买卖做得大,每日都去上香,心如此诚,能不发迹么。

上了好几年的香,终于见到了师父叮嘱的那个印记,黄天霸心中激动,终于对师父的嘱托有个交代了。

这些小册子可都是他精心记上去的,从师父接下这个任务开始,便是由他来替师父整理,至于打探哪些消息,由师父来决定。

一二三在凉州的人不少,甚至还有吐蕃人。有些消息,与人唠唠家常就搜集到了。

一二三的人其实是不知道一二三与玄一门的关系,只有组织内核心的几人才知道,包括一州之内各城的管事之人。

在天虞山隐居一十三载,每年山居士带元夕下山几次,都是与巴州的负责人打探消息。

十三年前,带着小元夕来到凉州的霍弃疾曾见过西凉王。

以他的身份,西凉王未必愿意见他,当时他的拜帖是用的他父亲的名号,霍星纬。

当初他离开豫州的时候,他父亲已经写好了一封书信,作为引荐信。

国师霍星纬的笔墨,天下八王可是都识得的。

西凉王府上还收藏着一幅国师的丹书真迹,那是他好不容易才求来的。

秘密见到了西凉王之后,二人详谈两个时辰之后,霍弃疾带着小元夕离开了西凉城。

半年后,西凉王以扶持逍遥王司马正德上位的名义起事。

仔细看着这些信息,霍弃疾对当下凉州局势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西凉王起事后,并未起兵东征,不过是派兵压境巴州,要知道,凉州北部还有一个诺大的雍州,根本不是凉州所能撼动的。

当西凉王宣布起事之后,吐蕃那边几个部落头领便有人秘密联系西凉王,声称若西凉铁骑能助其一统吐蕃,他们便派兵助西凉王东征。

吐蕃地处高原地带,地广人稀,与雍州北部的匈奴王朝类似,吐蕃人多以放牧为生,靠着大草原生活。

当时吐蕃共有四大部落,苏毗、象雄、樊尼以及拉鲁。

几大部落之间相互争抢地盘,纷争不断,而到了冬季,他们又联合起来骚扰凉、雍二州边界,抢夺粮食等过冬物资。

如果不是凉、雍二州的镇守,这些统一之后的部落游民早就攻到大晋王朝中原地带去了。最令人可气的就是他们只抢,抢完就跑。

经过凉州与雍州多年的努力,吐蕃与匈奴才被抗拒在大晋版图之外。

相峙几十年之后,随着大晋与吐蕃、匈奴的关系缓和,西凉与雍州开始允许本州人士与吐蕃和匈奴经商与通婚。

中原物资开始流入吐蕃与匈奴,是以交换的方式,而非抢夺的方式。

吐蕃王过世之后,四大部落便各自为政,每个部落的首领都想当吐蕃王。

在草原上,谁的拳头硬,谁便是头头,这就是草原上的规矩。

势力最弱的樊尼部落先派人找到了西凉王,而知晓其他三个部落都找过西凉王之后,距离凉州最远的苏毗部落也派人绕道去了凉州。

不知道西凉王是如何与四大部落的人沟通的,经过十多年的争抢,吐蕃如今新王确立,竟是那拉鲁部落首领,扎鲁多金。

扎鲁多金在成为新的吐蕃王之后,西凉王更是派人帮助吐蕃人学习大晋语言与文字,同时还从凉州悬赏选人,送到吐蕃,教吐蕃人农耕,纺织等技术。

吐蕃物产丰富,只不过大多没有被合理利用,所以才导致吐蕃人想抢夺大晋王朝的物资,如今有西凉王的帮助,治下子民过得更好,献上来的物产更为丰富,这让刚当上吐蕃王不久的扎鲁多金很是满意。

扎鲁多金为了表示对西凉王的感谢之情,便派出一路大军,协助西凉王攻打巴州,所以高阳城里才增加了一路吐蕃人马。

不过毕竟吐蕃多年内乱,人员折损颇多,他这路人马不过是凉州人马的半数。当然,便是他有意派更多的人来,西凉王恐怕也是不喜了。

毕竟不是自己的人,如此深入,一旦双方闹个不愉快,反倒让凉州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扎鲁多金倒是没想那么多,此举给他们省了不少粮食倒是真的。

霍弃疾看着各种资料,黄天霸这份资料记载的很细,甚至连王府一些私密事件都记载在上面了。

什么吐蕃贡献美女,被西凉王纳为侧妃,惹得正妃不喜。

什么西凉王被王妃抓破了面皮。

别看西凉王是一方霸主,却是个惧内的存在,至于个中缘由,只有西凉王自己知晓了。

霍弃疾倒是能猜出一些,这西凉王妃可是雍州镇北王慕容云旗的亲妹妹慕容云锦。

碍于这层关系,当凉州传出拥立司马正德为新王的消息时,那镇北王呵呵一笑,说道,

“他上官青云拥立个屁。”

雍州西南处与凉州交界处,并未增设兵马。

所以凉州东征的路线是从巴州开始的。

看到一个消息后,霍弃疾的眼睛微缩,陷入了深思。

想不到凉州的释空门也派人进了西凉王府。

释空门,九大门派之一,凉州第一大宗门。

其独门内功名为明王诀,配合其武技金刚大手印,威力非凡,走的刚猛的路子。

本欲去往西凉王府的霍弃疾改变了主意,他准备先去释空门走上一遭。

——————————————

天刚破晓,睁开眼的元夕看了眼对面床铺还在昏睡的成是非,没有打搅他,自己盘膝运功。

运转高深内功一个小周天之后,元夕便觉得神清气爽,残余的一点点酒意已是全无。

元夕不醉,不是一点醉意都没有,在他不运功的情况下,喝多了自然有醉酒之感,只不过他能保持头脑清醒,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罢了。

像小非那样,怕是昨晚说过什么话都忘了吧。

还好小非没吐,不然元夕会后悔拒绝张仲谦给他安排单独住一个房间的建议。

下人们住的都是大通铺房间,元夕和成是非一间,张仲谦自己一间房,两个房间紧邻,张仲谦后来喝得也不少,喝得迷迷糊糊的他也就比成是非强上一些,元夕便让他自己好好休息去了。

运功完毕的元夕推开窗子,初晨的气息随窗而入。

走到成是非床前,元夕用手推了推成是非。

成是非晃了晃头,哼唧了一声,没了动静。

元夕再推,

成是非用手胡拉一下,嘟囔一句,

“别闹,我再睡会儿。”

元夕一看,这小子是醉得不轻,现在还有些迷糊,便边推边喊,

“小非,醒醒,该起来了。”

成是非闻声,抬了抬胳膊,闭着眼打了一个打哈欠,揉揉眼睛,努力挑起眼皮半睁眼看着元夕,有气无力的说着,

“元大哥,还早呢吧,我才睡着啊!”

他的声音有点沙哑。

“快起来,运运功,祛祛酒劲儿,一会儿就清醒了。”

一脸不情愿的成是非爬了起来,盘膝而作,上半身还来回晃荡,差点又躺在床上,被元夕一把扶住,说道,

“赶快,一会儿就好了。”

成是非一看是赖不过了,深吸一口气,气运丹田,开始运起苍穹劲。元夕见状便招呼客栈小二哥帮忙打水,开始洗漱。

成是非想去招呼姐夫,被元夕叫住,神清气爽的二人出了房间下了楼,来到客栈院中。

可能是张仲谦交代过了,下人们都已经起床,正在院子中整理马车,逗非正围着马车来回的跑。见二人到来,便跑到跟前,吐舌摇尾巴。

成是非用手揉了揉逗非的头,众人见二人下来打了声招呼,便继续忙碌。这时张仲谦也走下楼来,看见成是非便问道,

“小非,怎么样?醉酒的滋味儿可好?”

成是非挠挠头,有些不解的说道,

“我怎么就喝多了呢?这酒,也不怎么好喝啊,奇了怪了!”

张仲谦冲着元夕点点头之后,拍了拍自己小舅子的肩膀,然后说道,

“以后啊,你就知道了!”

说完他便去安排行程。

成是非初次饮酒,当属少年血气方刚,饮之以年少轻狂。

元夕举杯,则是心中有思,饮之以情。既有天虞山崖,亦有白沙湖畔。

而张仲谦求醉,则是心中有苦,烦郁求醉。

举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行人离开了云上城安驿镇,来到了荆州春水城地界。

————————————————

车轮在滚,在官道上留下浅浅的一道车辙。

车头可掉转,人生莫能回头。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遗憾。

姬大墙乖巧的坐在卫龙身边,听着这位老人讲着他的曾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下了山的卫龙在琅琊城郊桃花林赏花。

有人道,花虽美,却不该是好男儿喜好之物。

好男儿喜好的,本就不是那枝头上的姹紫嫣红,而是那树下的亭亭玉立。

卫龙遇见了一位姑娘。

春雨过后,落英缤纷,卫龙在这桃林中打了一套灵犀掌法。

身形舞动,花瓣随之而起,卫龙此举,引来林中多数人观看。

收掌而立,被扬起的花瓣缓缓飘落,这么多人围观,还是让卫龙觉得有些羞涩。

青涩一笑,他抱拳对众人行礼,便是要走。

就那么一瞥,他见到了树下的她。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有道是,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

树下的她,冲他点头致意。

灵犀掌法,心有灵犀一点通。

他还之以微笑,心中却是扑扑乱跳。

后来,卫龙知道这位姑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她叫紫烟。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相思。

两人就这样相爱了。

只是,即便是鲁王的小舅子,被安排成为鲁王都城守卫副统领,卫龙依然比不上卢家嫡子的身份。

一年之后,紫烟姑娘嫁入了卢家。

卫龙说得很平静,姬大墙就这么听着,他心中在想,既然卫龙是自己的外公,那直接说自己娘亲是谁就好了,为何要从他的年少时光说起。

人老了,果然爱絮叨,反正坐车也是无趣,自己就当听故事好了。

卫龙看着姬大墙,越看越是喜欢,拉过孩子的手,温和说道,

“大墙啊,你的母亲名字叫卢绿波,现在是鲁王的侧妃。”

姬大墙有很多疑问,最大的疑问便是,自己母亲明明姓卢,为何卫大将军说是自己的外公呢?

卫龙透过车窗,看着远山,说道,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大墙啊,这世上有很多美好,会被现实打败,而我们毕生的努力,就是打败现实,去实现我们心中的美好。外公我,还是晚了一些,所以才会遗憾终身。”

那年桃花树下,覆雨翻云,未能走在一起的人,走了一条世人最为唾弃之路,但是他们二人不悔。

为了心爱的人好过,他带人砍了桃花林,将此地作为鲁王守卫的训练营。

卢士隐爱慕之人,亦是紫烟姑娘,他只是爱慕。

紫烟姑娘嫁到了卢家,与他无关,他只是痛恨那种没有爱情的家族联姻。

紫烟姑娘姓王,出身琅琊城王氏,四大家族之一。

后来卫龙与他喝酒的时候,他知道了卫龙与紫烟姑娘的故事,听了卫龙写的那首诗,多喝了一坛酒。

他大骂卢氏,替卫龙心痛不已。

但是他不知道,卢绿波的亲生父亲却是卫龙。

绿波被送入宫中,是卢氏与鲁王的一次示好,也是一种门阀世家与一州当权者之间的关系纽带。

这个鲁王,不是卫龙姐姐所出。

卫龙的姐夫,前任鲁王托孤的时候,对卫龙明言,他信得过他。

卫龙没有辜负先王的信任,一心一意辅佐新王。

只是,卫龙与王紫烟一事,似乎被卢家人知晓了,卢家是如何知晓的,卫龙却不得而知。不过碍于卢氏的面子,以及如今卫龙的地位,这个哑巴亏卢氏自己忍了,而王紫烟的夫君也没能继承家主之位,王紫烟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对卢氏有愧,对卫龙亦有愧的她,最终郁郁而终。

卢家对卢绿波的支持几无,正妃的位置本就是郑氏家族之女,身为侧妃的她在鲁王面前渐渐失势。

此事,卫龙不好出面。

当她生子之后,本是生了男娃的她却没能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被鲁王所弃,只因姬大墙的生日是五月初五。

郑氏所言,此日为五毒之日,所生孩儿,长与户齐,会祸及父母。

鲁王竟听而信之,欲亲手杀之。

卫龙拦住了鲁王,对其说道,

“人生受命于天,君何忧焉。必受命于户,则可高其户耳,谁能至者!“

姬大墙被卫龙带走了,为了保护他,让他待在一个小院子里,找人把他养大,后来送去了蓬莱阁。

姬大墙从小就没过过生日,原来自己的生日是五月初五。

这时卫龙正色看着他,开口问道,

“孩子,那你恨王上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