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蓝玉案 > 第二十七章 即日启程

蓝玉案 第二十七章 即日启程

作者:炭雪小蛟龙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松果山上,王季面色阴沉,在自己的营地,盯着下面十几个人。

他是被手下的人抬回来的。

双手拄着归鞘的佩刀,他开口说道,

“你们都是跟了我好几年的人了,不然这次行动也不会选你们,此事不怪你们,是本大人低估了那小子的本事,才着了道,记住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们自己知道,要是让本大人知晓了有谁嘴没个把门的,可别怪本大人不讲情面。”

这时有人来报,说周大人放出消息,演练提前,天黑发起攻势,以六个时辰为限。

王季没想到大哥会提前一日,便下令,按照之前计划,抓紧行动。

天色渐暗,装成山贼大王的王季身前并无一人,而是安排几人藏在他周围五十丈外,一旦有什么发现,便发出信号。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逃。

这不是他王季的战术,而是很多山贼土匪都这么做。

山贼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敢跟官府硬拼的,要么手腕硬,要么是找死。

他们是为了劫财,可不是为了打官府。

王季屏气凝神,听着周围的动静,便是演习,他也不想输给大哥。

突然他向左一看,大约十丈开外,一人穿着夜行衣站在那里。

擦黑的山中,突然出现这么个人,惊得王季出了一身冷汗,他竟然没有听到半点动静,而自己的属下也没有发现这个人的存在。

此人不是镇南军的人。

是个高手。

月未升空,星未明,只有黑,和山风。

拔刀出鞘,他低喝一声,

“什么人?”

不是他不想喊人过来,而是他对此人身份有了一个猜测。

那人上前走了几步,拉下蒙面黑布,没有说话。

王季也上前几步,仔细看了看,确认来人身份之后,他归刀入鞘,几步上前走近那人,低声说道,

“见过大人!”

平南城张府,

张仲谦的岳父成云德再次亲自登门,这次却是带来了好消息。

要说这张家与成家的交情,是从最初成云德护卫张家去荆州做买卖开始的。

当初张府是想聘请成云德当张府的护卫大总管,而已经逐步接手家族生意的张易文与成云德一路相处下来,觉得成云德不是屈居人下之辈,况且他们商人的地位,比之武者,是要低很多的,便与之交好,对初来巴州的成云德多有照拂。

再后来成云德开武馆,张府也多有帮助。

再后来,张易文次子张仲谦被送到武馆习武三年,与成云德长女成纭菲相识。

成是非十岁那年,年芳二八的成纭菲嫁入张府,成为长她两岁张仲谦的妻室,张府的儿媳妇。

按照定下来的规矩,张易文的长子张伯年将来必定是要接手张家的,而张仲谦则是负责荆州那边的生意。

张家会客厅内,张易文与成云德分坐主客首位,张伯年与张仲谦作陪。

几次与成云德商议之后,张易文终于下定决心,撤出张家在荆州的生意。

他为何要与成云德商议?除了需要成云德的帮忙之外,这个决定其实对张仲谦影响不小。

张仲谦也是位踏实稳重之人,荆州的生意撤了,他再在他地东山再起就是了,过分坚持,除了承担巨大风险之外,只会让家中不喜。

况且其父张易文承诺,荆州撤回来的物资,五成直接分给老二。当然,条件就是分家。

过早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以免将来自己临近作古的时候兄弟二人因为家产之事反目。

所以,成云德为此事劳力操心,也是为了自己闺女能够过得更好一些。

此次去往荆州的主事之人便是张仲谦,另外再从家中护院中选出六名好手一同跟随。

说起这六名护院,还都是云德武馆出来的。

去的时候人员不多,此外只是两名下人,负责众人生活起居事宜。

毕竟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日子少不了的。

回来的时候,人员就多了,都是当初从巴州这边派去的人员,而荆州当地招募的下人,则发一些遣散银子,各回各家。

听闻云德武馆决定让成是非和新来的武师元夕作为护卫,张易文有些惊讶,当成云德说完之后,他端起了茶碗,默不作声。

成云德笑笑,没继续说话,也喝起茶来。

坐在下面的张仲谦开了口,

“爹,孩儿在武馆见过那位元少侠,虽然没见过他出手,但是孩儿觉得他是个深不可测的人物,毕竟孩儿也是跟随岳父大人习过几年武的,一点眼力还是有的。”

张易文抬眼看了眼自家老二,开口说道,

“哦?当真如此,咱们平南城还出了这么一位年轻少侠?倒是爹爹寡闻了。”

成云德笑着开了口,

“张世兄,此前我并未对你提及此人,是因为我没想到他会同意。现在元夕不过是暂且在我云德武馆当一名教席武师,武馆庙小,想必他是不会在武馆久居的。所以我小儿是非对其以礼相待,好结下一番善缘。”

端起茶杯,轻轻吹动茶叶,小呷一口,成云德继续说道,

“是小非想借此机会出去看看,央求于我。小非虽然是我亲传,可毕竟是年纪尚幼,又贪玩儿,因为功夫不到家,比起他姐夫仲谦强不到哪里去。”

说道这里,他对着张仲谦说了句,

“仲谦啊,你虽在武馆习过武,但是那并非是爹的看家本领。老话说得好,一个女婿半个儿,原来我也藏私多教了你一些本事,包括内功。但是毕竟师门传承,不好随便外传,所以我师门武学,你只学到了大半,既然此次出行凶险,我便也不顾及那么多了,待会儿事了,爹便把剩下的武学传授于你,虽然时间仓促,但是一路上你还有机会加以练习修行。小非正好也跟着去,修行上有什么练不通的,你们兄弟二人还能相互印证。”

张仲谦连忙起身,躬身行大礼,恭敬地说道,

“仲谦谢过岳父大人。”

成云德点点头,继续对张易文说道,

“小非要去我自是不会同意,只他一人,不添乱就不错了。他与元夕交好,便与我说由他来劝说元夕担当张府护卫一事,所以事情才有了这么个转机。”

坐在张仲谦对面的张伯年听闻成云德对张仲谦说话的时候,眼珠转了几圈,不知在想些什么。

成云德说完之后,没等父亲开口,张伯年便开口言道,

“小侄有一事不明,还请世伯解惑。”

“哦?,世侄但说无妨!”

看了眼没有说话的张易文,成云德笑了笑看着张伯年。

见父亲没有开口,张伯年心中安定,然后说道,

“世伯,从荆州撤出,已经是我张家一大损失,二弟这些年的辛苦可谓付诸东流,所以这撤回一事便更显重要,事关重要,别怪小侄多疑。”

成云德点点头,示意张伯年继续说。

张伯年看了眼张仲谦,然后继续说道,

“不知这元夕少侠的手段究竟有多高?世伯可否给小侄一个定心丸,虽然二弟适才说过,但一来他毕竟学艺不精,眼光不够,二来他并未亲自见过那元夕少侠出手。另外此人是否可靠?小侄只怕……”

成云德知道张伯年话里的意思,便开口对张易文说道,

“易文兄,你我二十多年的交情,我岂会随便找个人应付你?要知道,小非可是要跟着去的,你们想想,元夕若不是放心之人,我岂能放心小非?”

张易文看了眼张伯年,然后对成云德说道,

“世兄,我不如你,习武之人身体好,如今你正值壮年,我却日薄西山,打拼了半辈子,是该享享清福了,现在生意上的事大都交予伯年在打理,本来荆州那边是给仲谦的,可惜他运道不济,摊上这么个年景。这伯年也是小心翼翼,谨慎有余,怕自己的不慎给我张家带来损失,所以才有此一问,并非是信不过世兄,毕竟你们习武之人的事,我们知道的并不多,还望世兄海涵!”

此时张伯年起身对成云德行礼,然后说道,

“是小侄出言不慎,还请世伯见谅,世伯为我张家思虑颇多,伯年一直铭记在心。”

成云德伸手示意张伯年坐下,然后开口道,

“无妨,无妨,关于元夕此人,比起从外面雇佣的护卫,元世侄可谓知根知底之人,你们大可放心。至于元世侄的身手,这么说吧,易文兄,年轻时候的我都不是他的对手,咱们平南城能与之相匹敌的,恐怕只有镇南军的吕将军了。”

听成云德这么一说,张易文的眼神一亮,开口说道,

“当真如此?不知那元少侠可有何要求?”

成云德又端起茶碗,茶是一旁丫鬟刚刚给添过水的。

喝过茶后,放下茶碗的成云德对着张易文说道,

“易文兄,你我都是生意场上的人,我就不说废话。元夕也是自家人,他与我说,市面上平日里雇人是什么行情,给他多少便是。至于小非,不过是个跟班,不给捣乱我就烧香了。元世侄那里你们看着给吧,毕竟现在行情不比往常,我也不好与元世侄开口,你们定下之后由仲谦告诉他便是。”

张易文点点头,然后对着张仲谦说道,

“仲谦,这件事就交由你来办,以前这些事也是由你来操办的,等准备妥当,便择日出发吧,早些去,免得出现意外。”

张家这边准备妥当之后,张仲谦着实准备去往荆州的事宜。他去了趟武馆,见到了元夕。让他意外的是,当他说完条件之后,元少侠随口便答应了。

虽然他自认自己给的价格不算低,已经两倍半于早先雇佣价格,但是元夕这般随意,倒是让张仲谦对元夕另眼相看。

买卖人锱铢必较,却最是喜欢与爽快人打交道。

成是非他也给出了一倍半的雇佣银子,虽说岳丈说过不用给,可毕竟是小非的辛苦钱,他这当姐夫的,哪能差下这些。

果不其然,听说自己还有钱赚,自己的小舅子开心的直蹦高。当时成是非对张仲谦拍着胸脯子说,姐夫,你放心,我会让你觉得这钱你花得值。

成是非自然高兴,不在于钱多钱少,而是因为这是第一笔他凭着自己的本事挣来的钱,他觉得自己这才像个大人。

因为要去镇南军去报备一下出行事宜,在武馆谈完之后,张仲谦便匆匆离去,并未多加逗留。

武馆这边,成是非还在与逗非斗智斗勇。

几天下来,也许是熟识的原因,逗非对成是非的敌意几无,而成是非也能鼓起勇气与逗非一起玩,就是站在逗非跟前也不再害怕。

只觉得自己对于怕狗一事已经跨越了一大步,成是非十分开心,底气也是十足,打起家传开岩掌来也是气势不弱。

元夕知道,成是非胆识这一块儿确实有所突破,但并未真的达到他的标准。因为成是非之所以能够克服对逗非的恐惧,与这一人一狗熟识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机会有的是,这个急不来,既然是要出远门,那便在路上找机会指点小非就是了。

而成是非练习发力一事,也可以趁此机会在路上指点于他。

让元夕意外的是,成是非竟然要求带上逗非。

元夕是没意见的,反正照顾逗非的事都是成是非来做。

镇南军大营,吕一平看着蜀王给他来的信,是前一阵子刺杀事件荆州那边有了回复。

江陵王在信中先对平南城遇刺一事表示遗憾,并在接到蜀王的信后马上下命令在荆州境内排查,所以回信才慢了。

让人意外的是,江陵王那边竟然真的查到了这五个人,只不过是牵扯到了一宗灭门惨案。

这个宗门在荆州还是个大门派,叫做万器宗,位于荆州南部南郡南禺山,名气也是不小的,尤其是近几年,名气直追位于荆州都城襄阳城境内咸阴山的第一门派紫阳阁。

万器宗取名万器,口气着实不小。

不过该宗门传授各种兵器武技倒是真的。因其所授兵器技法众多,所以颇受荆州习武之人的追捧。

在一年前,万器宗掌门以门内修整为由不再招收新的弟子,门内在学弟子也在半年内全部出师。

据那些回了家的弟子讲,宗门五位嫡传弟子下山游历许久,已经有一年多未归山,门内只剩下掌门、记名长老外加两名杂役弟子。

掌门给出他们的说法是,几位师兄音讯全无,为防止意外发生,他们要下山去找一找几人,所以暂时关闭宗门。

之所以发现万器宗灭门,是与平南城刺杀事件有关。

据蜀王信中说述几人所使用兵器,荆州官府便想到了万器宗,而当追查此事之人到了万器宗的时候,便发现万器门已被人灭宗。而其中五人,正是在平南城那边行刺的五人。

另外,宗门内长老及两名杂役弟子也被杀身亡,万器门掌门不知所踪。

至于死因,信中并未详述。

眉头紧皱,吕一平觉得这天下越来越不太平了,这么一个宗门说被灭就灭了。蜀王在信中所言,推测背后也许是那割鹿楼所为,要吕一平严查平南城范围内,别出现什么乱子。

吕一平想着割鹿楼得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行事手段又是如此险恶,此番灭门大有灭口的嫌疑。

只是此案毕竟是荆州之事,他们巴州的人却不好多问。

蜀王信中还言道,江陵王依然表示与巴州友好的关系,不要因为此次刺杀事件给双方盟友关系带来裂痕。

不过蜀王好告诉吕一平,他已经派人通知云上城的楚卫东,盯紧荆州那边。

吕一平知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荆州该防还得防。还得防这个不知底细的割鹿楼。

不知道几大宗门是作何想,出了这么大的事,几大宗门不该袖手旁观才是。

既然在他吕一平的平南城发生了有人袭击吕关雎之事,只怕这暗中也有他所不知道的人存在。

摇摇头,目前毫无头绪的吕一平只能尽力守护好他这方土地。

这时有人来报,说城内张府准备派人去往荆州,报备的返程人员较多,请将军过目。

吕一平这才想起了之前成馆主来得时候提过一嘴,说他的亲家张府在荆州有买卖,看来是下定了决心从荆州撤出了。

吕一平觉得张府这个决定做得很正确,不然一旦巴、荆二州突然交恶,他们可没地方哭去了。

看着人员名单,都是巴州人士,自家人,能回来便回来吧,入城的时候再好好盘查便是。

顺口问了句此番去往巴州的是何人?手下便又递上一份名单。

打开一看,张府二公子张仲谦,八名张府下人。再往后看,云德武馆,元夕,还有成是非。

成是非能去,看来云德武馆确实少些人手。看到元夕这个名字他思索了一下,便问道,

“周伯昌和王季回来了吗?”

门下士卒回道,

“禀将军,周、吴二位大人今早回军,正做修整。”

吕一平说道,

“把他二人唤来,另外看看吴仲和郑叔远他们二人谁在,也一并叫来!”

周伯昌向吕一平汇报了一下演练结果。

不出吕一平所料,是带人扮作山匪的王季得胜,好在周伯昌输得不是很差,抓住了王季近一半人马。

周伯昌又向吕一平汇报了一下元夕的情况。

王季在归来途中与大哥说了与元夕和成是非交手的情况。

不过在他口中,是那元夕与成是非二人未听从山下守军告知,擅闯演练山头,被他发现。

成是非仗着武馆少馆主身份,不听他属下劝戒,要去追一只什么獐子,还说什么山这么大,你们演练你们的,我打我的猎物,又有何干?

而那元夕更是二话不说,直接往里闯。

正在附近的他赶过去相拦,却被那元夕夺了佩刀,他命人放箭,众人却被元夕用暗器所伤。

镇南军的面子不能丢,他带人相拼,最后却皆被元夕所伤。

当时他对周伯昌说,那小子深藏不露,凭他的本事,恐怕大人都是不敌。

想到王季被那元夕所伤,周伯昌也是脸上动怒,不过以他对成家少馆主的了解,应不是如此鲁莽之辈。

与元夕交手一事,是由王季禀报的。

吕一平一拍桌子,大骂道,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周、王二人单膝下跪行礼,

“是属下无能,还请将军息怒!”

吕一平摆摆手,哼了一声,然后说道,

“都起来吧,王季,你说说,你在那小子手中撑了几招。”

王季想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若是搏命,怕是撑不上两招,他出手太快了。尤其他那手暗器功夫,当真了得,只一挥手,咱们就伤了好几个兄弟。”

吕一平眉头紧皱没有说话。

今日负责盯着武馆的是郑叔远,这时吴仲过来复命。

听闻吴仲说道,元夕不过是出过武馆一次,还是与成是非一起,而他追踪下去,并未发现元夕与什么人见面。

吴仲说,不过据他打探,元夕出去那天,确实收到了一封信,不知道是否与之相关。

吕一平问道,可曾知晓送信之人是谁?

吴仲说道,属下无能,并无知晓是谁,是偶从市井人闲谈中听到的消息。

那妇人家的孩儿在武馆习武,多爱说些在武馆的事情,便提及了有人给元教席送信,到了那妇人口中,就成了有人爱慕元夕,便是以书信传情。

说道这里,吴仲没有继续说,因为市井间所传爱慕元夕之人,便是吕大小姐。

他吕一平也恨那些长舌之人,也不长脑子想想,他吕一平的女儿,怎么能看上一个武师?

可市井间最是喜欢讲的,大都是富家女爱上穷小子,阔少爷恋上卖身女之类的。

吕一平想了想,告诉三人,明日那元夕便要随张家车队去往荆州,暂时不要在他身上下功夫了,还是仔细盘查平南城,小姐遇刺一事,蹊跷的很。

这时郑叔远回来求见,说他有发现。

当吴仲与郑叔远发现有人给元夕送信之后,便重点盯着云德武馆,看是否有生人出没。

今日盯梢的郑叔远便见到有个小孩儿跑到武馆门口,拍了门,说了几句话,便跑开了。

郑叔远便赶紧跟了上去,便看见那个小孩儿去找了一个年轻人,然后拿着一串糖葫芦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而这个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城主的公子,董相林。

郑叔远是不能也不敢盘问城主府的大公子,便回来禀报。

吕一平问郑叔远,确定这信是给元夕的?

郑叔远点点头。

他用一块儿糕点从那小孩儿口中得到了这句话,

“这封信是给云德武馆元夕的。”

董相林?他怎么会认识元夕?

吕一平猜不出来,看来得去趟城主府,与那董士贤再喝上几杯了。

张府派人送来消息,告诉成是非元夕二人,准备一日,后日天明出发。

元夕看着手中这封信,还在发愁。

信中约他明日湖边一见,还明言,切记,不许带人。

依然没有落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