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综武大明,从倚天后人开始 > 第30章 常宁郡主

综武大明,从倚天后人开始 第30章 常宁郡主

作者:羿落九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完洪武帝一番训诫,朱允炆道:“皇爷爷,既然诸藩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与其令武林中人制约,莫不如削弱藩王权力,更为稳妥。”

朱允炆的话,令洪武帝有些不悦,道:

“允炆,此言差矣。

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一旦削弱藩王权力,胡虏作乱,谁能去抵御?外人总不如家人放心。记住,要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特别是你四皇叔燕王朱棣,他镇守的北平,乃大明的北门户,一旦失守,则国门大开。且不能轻易对其削藩,否则,定后患无穷。

允炆,你要谨记朕对你的话。”

见洪武帝一脸严肃,知道自己的皇爷爷对自己已心生不满,朱允炆忙道:“皇爷爷,允炆谨记你的训诫,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削藩,更不会对四皇叔削藩。”

见跪在案下的朱允炆一脸诚恳,洪武帝颔首道:“清楚,便好,你先下去吧。”

说完,拿起奏章,批阅起来。

……

北平,庆寿寺。

又是每月的初一、十五、燕王朱棣到庆寿寺上香的时候,与以往不同,这一次,他还带上了自己的小女常宁郡主。

明天,就是常宁郡主去南京的日子。作为自己最疼爱的女儿,常宁去南京陪皇孙读书,燕王除了不舍外,多少还有些愧疚。

说好听的是去南京陪读,实则是在宫中留作人质。

本来,去南京陪读的应该是他的长子朱高炽。只是,在御旨未到之前,庆寿寺道衍高僧便向燕王提议,让他把自己儿子调至边陲,镇守边疆,越远越好。对于道衍高僧的玄机,燕王一向言听补充,从不问因由。现在看来,又被道衍高僧言中了。

圣旨到的时候,朱高炽不在北平,远在外蒙边境;二儿子朱高煦也不在北平,远在西域古道。

于是,便向圣上报禀可否让其他人替代。最后,洪武帝命燕王小女常宁郡主代替两个哥哥来南京,陪伴皇孙读书了。

除了常宁郡主与皇孙朱允炆年龄相仿利于陪读外,常宁郡主与朱允炆小时候一起长大,算是志趣相投的玩伴。相比其他几个孩子去南京,让常宁郡主去,燕王心下更踏实些。

不过,对于自己的小女,燕王比谁都清楚。

从懂事那天起,常宁郡主便不爱红装爱武装,只喜欢舞刀弄剑。

燕王府里没有教武的师傅,常宁郡主便找燕王府的太监,教她武功。太监总管常海禁不住她的缠磨,在燕王授意下,将他自创的葵花宝典武功加以改良,传授常宁郡主一套适于女子习练的剑法。

有了名师指点,自此常宁郡主常练不缀,天资聪颖的她,剑术每日精进。到了芳龄十四,除了太监总管常海、燕王的贴身太监三宝外,其他人都已不是她的对手。

正因如此,燕王决定把常宁郡主送到南京,也是出于她的武功高强,危急时刻,尚能自保的原因。

只是,这个小女太不安稳,燕王也怕她去了南京,会生出事端,临行前,便带着她来庆寿寺,让道衍高僧加以点化,望她能好自为之。

当然,对于燕王而言,道衍绝非一名世外高僧那么简单。每到自己遇到难题时,便都会寻他出谋划策。

这一次也不例外。

洪武帝册封皇孙朱允炆为储君后,燕王心中最后一丝称帝念想也湮灭了。论文才武功,除了皇太子朱标外,洪武帝皇子中,燕王自诩是无人能及的,也是除了自己大哥外,最被父皇认可的皇子。

皇太子朱标在的时候,燕王没有半丝称帝之心,只想用心辅佐自己的大哥,做个平安王爷。

却未想,皇太子早逝。伤心之余,也有了一丝念想。自己的父皇会不会册封自己为太子,继承大明的万里河山。那样的话,自己的一腔抱负,方能实现。

令他失望的是,洪武帝一番抉择,还是没有册封燕王为太子,而是册封皇孙朱允炆为储君。

更令燕王心惊的是,自己回到北平没多久,洪武帝便下旨,令他的儿子到南京陪储君读书。

幸好,道衍和尚提前给了他建议。自己的儿子提前远赴边陲,短时间无法赶赴南京,才换成了常宁郡主。

这样的变故,燕王觉得,自己有必要见见道衍高僧,让他帮着自己出谋划策了。

……

庆寿寺,正殿。

燕王和常宁郡主拜跪上香后,燕王独自一人便带着常宁郡主进到了后院。

还是第一次进到寺庙后院的常宁郡主,东张西望,处处觉得新奇。娇声道:“父王,佛门重地,本不应女子前来,你为何要带常宁来到这里?”

看着身旁年龄尚幼却秀丽明艳的女儿,燕王道:“常宁,明日你就要去南京。南京不比北平,紫禁城也不是燕王府,自幼你便不服管教,时常惹出事端,我带你去见见道衍高僧,让他点化于你,省得在那里吃苦头。”

听到父王的话,常宁翘起了小嘴,道:“父王,你太小看常宁了。别看我喜欢舞刀弄剑,谨言慎行我也是懂的,绝不会平白无故地惹是生非。”

燕王听后,直摇头,“你啊,我可不放心。整个燕王府让人搞得鸡飞狗跳,到了皇宫,真怕你也惹出乱子。这次你去南京,我决定让三宝跟着你,照顾你的日常起居。”

“父王,三宝可是你的贴身随从,时刻保护你的安全。他不在了,你的安全谁来保护?这可万万不可。

父王,你就不用担心我了,我也不是小孩子,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再有,我的武功不在三宝之下,一般人是欺负不了我的。”

父亲怕自己惹出事端,常宁当然懂。不过,三宝要是跟在自己身边,定会处处约束自己,很是生厌。虽然三宝仅仅是家奴,却很有威严,常宁心里多少对他有些惧怕,还是不跟着自己的好。

想到这里,常宁郡主接着说道:

“父王,我和皇孙哥哥自小熟识,他不会对我刻薄,会照顾我的。”

“不行,你身边没有我的人,我不放心,你不用再做争辩。明日三宝和你一起启程去南京。”燕王斩钉截铁道。

“是,父王。”常宁郡主知道,自己父王要是做了决定,除了皇爷爷外,是没有人能改变的。就算心里不愿意,也得答应。

……

道衍高僧的禅房在庆寿寺最北,燕王带着常宁郡主穿过小径,又走过一段长廊,方才到达。

禅房门虚掩着,燕王推开了房门。

禅房中的道衍高僧正在打坐,听到禅房声响,睁眼看见燕王带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走了进来,忙起身迎上前来,躬身合掌道:“不知燕王驾到,道衍失礼了。”

“道衍高僧,免礼。”燕王双手托起道衍手臂,道。

道衍直起身来,看了看燕王身边的少女,问道:“这位是?”

燕王道:“道衍高僧,这位是我的小女,常宁郡主。常宁郡主自幼顽劣,不受约束,明日便要启程去南京,陪储君读书。望道衍高僧予以点化,令常宁小女少惹些是非。”

“道衍高僧,常宁有礼了。”燕王话音刚落,常宁郡主便欠身道。

道衍见状,忙道:“郡主乃金枝玉叶,怎可向老僧施此重礼,罪过,罪过。”

“无妨,我让常宁来此,就是听你点化的,施礼也是应当的。”燕王道。

听了燕王的话,道衍上下打量了眼前这个尚未完全长成的常宁郡主。只见她面容秀丽绝俗,下颏尖尖,脸色白腻,一如其背,光滑晶莹,一张樱桃小口灵巧端正,嘴唇清润,两排细细的牙齿便如碎玉一般。自幼生于王府的缘故,年龄虽幼,神色间自然而然有股尊贵气度。

打量一番后,道衍躬身合掌对燕王道:“恭喜燕王,贺喜燕王。”

“道衍高僧,何喜之有?”燕王不解道。

“燕王,天机不可泄露。总之,常宁郡主乃福禄之相,定能助燕王完成心愿。”道衍应声道。

听完道衍的话,燕王颔首道:“那就借道衍高僧吉言。常宁,你先到禅房外等候父王,我和道衍高僧还有禅机要论。”

“是,父王,常宁在禅房外等候。道衍高僧,常宁拜别了。”常宁向道衍施礼后,离开了禅房。

常宁郡主离开禅房后,燕王和道衍和尚进到了内室。

关上内室的门,二人落座,燕王道:“道衍高僧,今日到此,除点化常宁小女外,还有一事要问。”

“燕王,请讲。”

“储君已定,后事将会如何?”燕王低声道。

道衍并没有马上开口,双眼闭紧,手动佛祖后,道:“君在,勿动。君不在,伺动。”

听了道衍的话,燕王似乎听懂了话中深意,又道:“勿动?何意?君在,我就什么都不去做了?”

道衍听后摇了摇头,道:“不,什么都不做,那是坐以待毙。”

“那勿动,又是何意?”燕王追问道。

“自古有道,朝堂江湖。

储君已定,切不可朝堂之上,惹出事端,招来杀身之祸。不过,江湖路远,得江湖者,得天下。”

“得江湖者,得天下?如何得江湖?”

“之前,只想出此语,却看不出端倪,想不出语中深意。

直到今日,一见常宁郡主,方知晓,得江湖者,定是燕王。”

“常宁?这和小女常宁有何关联?”燕王更是不解。

听到燕王问话,道衍高僧又紧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燕王,天道使然,天机不可泄露。”

“那,可否指点一二?”

道衍缓缓睁开眼睛,低声道:“成也无忌,败也无忌。贫僧只能点到为止。”

见道衍如此应答,燕王清楚,自己不能再深问了。一旦天机泄露,定遭天谴。

于是道:“道衍高僧,小王知晓了。明日小女便要启程南京,我就不多做停留了。”

“燕王,贫僧不远送了。”说完,道衍起身,躬身合掌道。

……

离开庆寿寺,坐在马车中,虽有爱女相陪,燕王脑子里却一直在想,道衍高僧口中“成也无忌,败也无忌”的深意。

从字面上讲,“无忌”就是不生病,“成也无忌”好理解,只要人在,机遇就在,人要是生病不在了,再好的机遇也会烟消云散,诚如自己的哥哥皇太子朱标。

可“败也无忌”想了一路,却没想出所以然来。常宁郡主见父王一路默默无语,便问道:“父王,你这一路不苟言笑,是不是常宁又在哪里惹你气恼了?”

听到常宁问话,燕王从遐想中回过神来,道:“常宁,从你懂事那天,便是事故不断,父王习以为常了。我是想,明日你就离开燕王府去南京,燕王府一下安静下来,父王还不一定习惯呢。”

“父王,孩儿已经知错了。今后一定遵守女德,不会再出乱子的。”常宁郡主吞了吞舌头,道。

“你呀,一副古灵精怪样子,怎能让人放心。常宁,我听常海说,你现在的剑法已经不在三宝之下了,有这回事么?”燕王问道。

“父王,那是三宝让我的,三宝自幼跟随常海总管习练葵花宝典,年龄还比我大两岁,我哪里能比的了。

一百招之内,我和三宝尚能互有攻守,二百招之内,尚能自保,过了二百招,我就不是三宝的对手了。毕竟我才十四岁,还是女孩子,内功修为还不能长时间支撑招法的精妙。”常宁一五一十道。

听了常宁的话,燕王饶有兴趣地问道:

“上一次我带三宝去南京,三宝与锦衣卫的沈建平千户比过剑。我记得很清楚,三宝没用上一百招便将他制服。按你这么讲,你的武功已经高过锦衣卫这个千户了?”

常宁郡主略有所思后,道:“锦衣卫的千户若是抵不过三宝一百招,按理说,武学修为在我之下。不过,武学一途很多时候生生相克,不是我比你厉害,你比他厉害,我就一定比他厉害。

我现在武功究竟有多高,毕竟没有与其三宝以外其他人比试过,说不好的。”

“常宁,你是个女孩子,习武强身健体便可,还真想在武学上有一番成就?”燕王摇头道。

“父王,那有何不可。

我听说中原三大门派中的峨眉派就是女掌门,有一天,我一定去峨眉找她比试一番。真要是赢了,我也创建个门派,过过掌门的瘾。”常宁郡主俏声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