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综武大明,从倚天后人开始 > 第141章 皇子平安

综武大明,从倚天后人开始 第141章 皇子平安

作者:羿落九日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4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常宁连忙起身,双手扶起芙蓉。“皇嫂,你贵为皇妃,怎能施此大礼。”常宁对芙蓉说道。“常宁,你就别再把我当成皇妃了,就当我是两三年前那个普通的峨眉弟子好了。好怀念那时候,你、我、大师姐一起在峨眉、在绿柳山庄度过的日子,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该有多好。我芙蓉不畏生死,只是文润才这么小,我真的不想让他去死。看在你我以往的交情,救救文润吧。”芙蓉泣不成声说道。常宁心头一动,自己也是要做母亲的人了,母子连心,何尝不知芙蓉的心思,只是救皇子之事顾忌太多,搞不好就会惹得父王不满,将来对清明和张家不利。如何既能保住芙蓉孩子,还不被父王猜忌,常宁想了很久,也想不出太好办法。只得安慰芙蓉,说道:“皇嫂,这事得从长计议,你想法再联系一下清明,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办法。”

……

南京,九龙观,清修堂。

张无忌赵敏没费太大气力,便甩掉了锦衣卫的跟踪,越过后墙,穿过树林,到了清修堂。殷野王早已在清修堂中等候多时,见张无忌赵敏到来,起身相迎,“无忌,”顿了一顿,接着说道:“教主夫人好。”“舅舅,自家人不用客气。敏敏,来见过舅舅。”赵敏也没理会,冷冷地对殷野王说道:“殷统领,坐吧。”殷野王听后,也没多说便在一旁坐下。“舅舅,听珠儿说,两个表弟都被软禁宫中了,可有此事?”“是呀,我正是为此事来求无忌你的。本来舅舅太祖驾崩时,就准备告老还乡,可未能如愿。现在南京城风雨飘摇,舅舅无他所求,只想保得家人平安。现在南京城,只有你张家能和燕王说上话,舅舅只好来找无忌你了。”殷野王哀求道。“殷统领,按理说你与燕王没有交恶过,即便南京城破,也不至于丢掉性命,却为何如此担忧?”赵敏向殷野王问道。“教主夫人有所不知,御林军是负责宫城外围最后一道防线,如果燕军入城,御林军定要誓死抵抗保卫皇城,否则锦衣卫将杀掉软禁的人质。我的两个儿子就被软禁宫中,我也是进退为难啊。”“哦,原来是这样。那要是能把你两个儿子从宫中救出,你岂不是没有后顾之忧了?”赵敏问道。“那是当然,如果能把我两个儿子从宫中救出,殷某定将敞开大门,恭迎燕军。”殷野王义正言辞地说道。赵敏心中暗道,果然是大厦将倾,各怀心事呀。清明常宁光明顶大婚之时,殷野王还意气奋发,现在却是低三下四的求无忌自保了。若是当年无忌真的当上了皇帝,要是有这一天,这帮所谓的兄弟估计也会如此。

想到这里,赵敏笑着说道:“殷统领不必担忧,我和无忌定当竭尽全力就你家人。只不过深宫内苑,不知如何从何下手,不知可有皇宫布防图,以便我和无忌细细研究。”“教主夫人,我知道您和无忌定会帮我,皇宫内部由常海太监新组建西厂和范遥的锦衣卫布防,具体布防不甚清楚。不过,来之前我已准备好了皇宫布局图,供你们参考。”说着,从柜中取出一卷轴,铺在桌上。“我的孩子就被软禁在朱雀宫,离外城隔了三栋房子,”殷野王说道。“这个位置距外城门不远,营救起来应该不难。”张无忌问道。“那常宁郡主被关在哪里?”赵敏跟着问道。“这个就不清楚了,不过如果有重要人物被软禁,通常拘在玄武宫。”殷野王指着深宫中央的一栋房子说道。“好,殷统领,我这就回去研究解救之法,等我们好消息吧。”赵敏合起卷轴说道。“那就谢谢无忌和教主夫人了。”殷野王起身叩首,目送二人远去。

回去行馆路上,无忌低头不语。赵敏挎着无忌的胳膊,笑着说道:“无忌,看到什么叫树倒猢狲散了吧?”“是呀,大厦将倾之时,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找寻出路。当年,我始终觉得自己兄弟都是为了黎民百姓的忠义之士,现在看来,我真的错了。”无忌的手用力揽住赵敏的肩膀,眼中满是深情。

……

回到峨眉行馆,已是黄昏时分。止若、绿柳、清明在行馆已等候多时。“娘,怎么样?有没有救常宁的办法?”清明急着问道。赵敏在桌上展开手中地图,说道:“此行收获甚丰,不仅有了皇宫布局图,差不多确定了常宁囚禁之所。还与殷野王达成默契,不用费力便可通过皇宫御林军的防御,这样进入皇宫就容易很多。”赵敏看着地图说道。“娘,那我们什么时候去救常宁?”清明连忙问道。“如果常宁囚禁在玄武宫,”赵敏指了指地图,说道:“玄武宫位于皇宫中心,哨卡密布,除非内部有人接应,否则十分难以接近。这样看来,想救常宁真得指靠芙蓉了。”

“可是,芙蓉执意要咱们先解救她的皇子,这又如何是好?”绿柳向赵敏问道。赵敏想了一想,说道:“把她的皇子带出宫中,并不算太难,把皇子带出南京城,文公子正是求之不得的。主要是救皇子顾忌太多,皇室争斗,就是血统争斗,如果燕王知道是咱们救了文公子的骨肉,一定会有猜忌,日后也会与清明有间隙。即便孩子救了出来,只要能寻到,不仅要被处死,还有牵连很多无辜。现在只有找个与张家、日月教、甚至峨眉、武当都能撇清关系,同时还能救出孩子的办法才行,容我再想想。”“娘,实在不行,就去宫中硬抢,现在周颠带日月教高手二百多人已经分散到南京城各处,随时可以调动。还有,杨左使也从西域赶到南京了。”清明对赵敏说道。“杨左使怎么也来了,他不是已经隐居塞外,不问世事了吗?”张无忌不解问道。“无忌,杨左使的女儿、女婿、外孙还有芙蓉都在南京,现在南京城风雨飘摇,杨左使怎能不牵挂。”赵敏对无忌说道。赵敏忽然想到了些什么,连忙对清明说道:“有办法了,清明你马上联系杨左使,让他到行馆来议事,娘有事和他谈。”

皇城,深宫,常宁细细品尝着芙蓉送来的桂花糕。“常宁小妹,清明师弟有消息了。”芙蓉对常宁高兴地说道。“哦,什么消息?”常宁连忙问道。“今日在御花园,宫女送茶时,托盘上垫了一个手帕,上面除绣着山水之外,还有一首小诗。我不知何意,常宁小妹你来看看。”常宁接过手帕,上面一首小诗,“有朋千里合,客散同秋叶。来听采菱曲,访道三千界。”看了一看,笑着说道:“皇嫂,这是首藏头诗,开头四个字——有客来访。你要有贵客来访了。”“有客来访,会是何人?所为何事?”芙蓉不解地问道。常宁思索片刻,说道:“不出意外,应该是为了救文润之事而来。其实带文润出宫,本不算难事,只因文润是文公子的血脉,我父王必诛之,着实顾忌太多。日月教、峨眉、武当包括我们张家都不便于出面,如果没有猜错,只有一人适合来做此事。”“会是何人?”“你的外公,光明左使杨逍。”常宁一字一句地说道。

……

“怎么会是我外公?”芙蓉不解地问道。“你爹娘、哥哥都住在宫中,探亲是顺利进入宫中的很好理由;再有你外公独自一人且已告老还乡,不会牵连到他人;更重要的是你外公隐居西域,西域不是大明领土,不用担心被追杀。”常宁剥丝抽茧地说道。“外公已是古稀之年,我的孩儿还不到一岁,西域自古乃苦寒之地,让我如何放心的下。”芙蓉暗然说道,眼泪不由地流了下来。

南京,峨眉行馆。“张教主、教主夫人,找杨逍何事?”杨逍叩首问道。“杨左使,今日找你是为了芙蓉之子文润之事。之前殷芙蓉见过清明和绿柳,要他们想法带文润出宫,远离朝野纷争。只是文润乃文公子的骨肉,救他出宫有太多顾忌。文润是杨左使重外孙,若杨左使把他带走,顺理成章。”张无忌对杨逍说道。杨逍嘴角略微一笑,说道:“杨逍明白张教主的用心良苦,明日我便进宫,去看望不悔他们,之后便远走西域,再不回中土。杨某已年过古稀,此次一别,不知还能否再次相见。不悔夫妇和天成外孙,就有劳张教主和教主夫人了。”说着双手合理,鞠躬叩拜。张无忌连忙起身,扶起了杨逍,二人无语相视良久。看着年过七旬的杨逍已双鬓已斑白,想起三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孩子时,带着杨不悔在坐望峰与杨逍初识,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一样。

皇城,坤宁宫。

“芙蓉,”文公子瘫坐在龙椅上,双眼迷茫地说道:“听锦衣卫说,皇子文润不见了?”“皇上,芙蓉罪该万死。昨日外公杨逍进宫看望爹娘,芙蓉便带着文润去见外公。外公见文润年幼,不忍心文润卒于战火,便趁家人不备,用锦箱夹层将文润带出宫去。发觉文润丢失后,芙蓉自知罪孽深重,只求一死。”芙蓉泣不成声地说道。“罢了,罢了,燕军即将围城,现在城内公子王孙能逃的也逃的差不多了。燕军破城,燕王不会放过文润,定是性命难保。之前,我还在想,如何能保全皇子周全,你外公把文润劫走,正合我意,算是为我朱家留下了一条皇室血脉,劫的好,劫的好呀。”文公子握了握手中的折扇,竟然大笑起来。“皇上,外公年过古稀,西域塞外乃苦寒之地,文润尚不足一岁,即便带出宫中,也不知今后生死如何。”芙蓉无力地说道。文公子从龙椅站了起来,走上前去扶起芙蓉,说道:“与其宫中等死,莫不如相忘江湖。芙蓉,你也想想办法,逃出宫吧,别在这里陪我送死了。”“皇上在,芙蓉在。皇上不在了,芙蓉绝不独活。”芙蓉坚定地说道。“何苦呢,你若是能逃出宫去, 还可去西域找找你外公,文润那么小,不能没有娘。这两天你去没去看过常宁?这些日子,朕想起好多以前的事,有些想她了,随朕一起去看看。”

皇城,深宫,小院。只要不下雨,每天常宁都到小院子里晒晒太阳。小院子很小,仅能放下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四面围墙,常宁在这里享受着仅有的一个时辰阳光。文公子和芙蓉没让守卫通报,直接步入院中。看见文公子和芙蓉到来,常宁稍感意外,起身说道:“常宁不知皇上和皇嫂到来,有失远迎了。常宁手铐脚镣在身,不便施礼,望皇上和皇嫂不要见怪。”“常宁小妹,你我何须多礼?想起当年,你十多岁时便和我游历四方,情感岂是他人所能及。”文公子对常宁说道。“那常宁就不客气了,皇兄皇嫂都坐吧。”见文公子和常宁都坐下,常宁说道:“谢谢皇兄这两个月的照顾,常宁虽是囚犯之身,却未受牢狱之苦,每日三餐,都是可口美味,常宁这里谢了。”“常宁你这话可羞煞皇兄我了,囚禁你两个多月,本非我意。只是两军交战,如把你放掉,军心势必大乱。无可奈何,只能将你安置宫中。待南京之围一解,皇兄定放你出宫。”“皇兄,南京之战,你胜算几成?”常宁盯着文公子问道。文公子想了片刻,说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身为一国之君,定当全力为之。”“可皇兄,大势已去,再做无谓牺牲,苦的只能是黎民百姓。莫不如停止兵戈,与我父王议和。”“晚了,燕王已兵临城下,不肯与我议和了。”文公子喃喃地说道。

《剑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