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清风化尘录 > 序卷:乾: 无名剑

清风化尘录 序卷:乾: 无名剑

作者:青铜西红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的那宣和年间,赵佶皇帝坐殿登基。

秦岭一山里,藏了个道观。偏偏坐落在深林野丛中,道观不大,住着一老道,一小道。

说着道观也怪。按理这观里应该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几尊神,再供上列子庄子等祖师。这观倒是怪了,老子列子庄子像倒是有,这并列供的却是伏羲孔子。

小道也不明白缘由,一问老道,老道总是眯眯眼,捋着胡须,慢悠悠摇头晃脑道“这孔夫子创了《易传》,你这剑法啊,八卦之理啊,可少不了夫子,唉,休说什么道不同,出家世外求理为上,认理,咱可不认人哦。”

您说怪不怪?这还没完,这道观功夫也怪。

这道观练的那六十四剑纲,皆是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推演而来。可这天下剑理却皆可融入其中,没剑谱,这八卦图就算是剑谱了,求意不求招。按老道的话说,这剑法仅是为纲。他人剑法都可融入其中,阅历越高,年岁越长,这剑法越是精妙,说的是本观剑术,融的可是天下奇剑之所长。

这规矩啊,可就更怪了。

别的道观讲究个香火旺盛,坐下弟子无数。这派只讲个缘字,一代,最多不过俩人。别人出世,这观可好,每一代须入世。老道又有说的了,“不入世怎知超脱?出家,须四通,首先要“手脚通”,什么意思?说这须手脚有力,可独步凡尘,威武而不逼人,历练先需明哲保身。眼耳通,能知四方变化,听叶落,看水波。第三就是“灵明”通,讲的是要聪慧。最后一个“心神”通…………”老道不解释了。说的是须入红尘,自己体会那神通奥妙。

这日,小道辞别师傅下山历练。平日卖些山柴野味倒是攒了些银两。带上镇观的剑,油纸里三层外三层一包,外裹青布。包裹里再装上几件换洗的衣服。

看看小道,长的白净,小眼细眉。像个瓷娃娃。看着像十五六岁,年纪虽小,身形匀称健硕,一抱佛尘还有点仙风道骨的意味。活像神话里的小仙童。

这出山的路还挺难走,都是山野樵夫留下的小路,有的还被草木封住了。不过难不住小道。只听“擦擦擦”脚尖一点灌木丛,跃起二尺有余,再一踩树干,窜出数丈之远。左右蹬着树干翩然而去,身形如秋叶虚渺从容,脚下速度却又如风似电。穿过集市掠过人家。半日后就到了这凤州门前。

说那凤州城墙,乍一看像那山岳峰峦,擎天而立。小道这可开心了,心说不愧是大城,那山下零星小镇子哪有这等威风。

进城买俩烧饼一面啃,一面路上东瞅瞅西看看,吃过东街的俊糖人,赏了西大街的花灯笼,再尝尝那北大街热气腾腾的糯米糕。一时觉得此地有如仙境一般。

吃了点东西,挤过闹市。找了个茶摊坐下喝口茶。开始盘算起来。坐山吃空不是办法,虽然出山银两带了不少,但也总要讨个生计。干啥,红白做个法事?画符算算风水?转念一想不行,十几年拜师学艺,懂得读书识字,略通剑术,可这算风水,那可真是一窍不通。脑子想着,小眼睛就往铺子外面瞧。

这小道就一眼瞟到了一群衣着光鲜的官爷,腰间一把长刀入鞘,好看的紧。好,当官不行咱当个镖客。别看小道年岁不大,这本事可不小。想着就开始打量起那几个当官的。

这习武的和咱看人不一样,咱看人先看脸,自上而下。可这习武的看人可就不一样了。他从下往上看

看什么?看脚,看步伐。当官的四方步。但是力道不足。同样轻步子的还有书生,老农迈步不大。但是很扎实,多年务农,这迈步也是一种朝九晚五的风味。就是练武的那也不一样,将门世家,讲就脚下发力,从小腿到腰间,再到膀臂。大喝一声再一挥兵器浑身上下力灌一处,可谓是石破天惊,战场上什么盔什么甲,都能打的通透。小道这种功法讲究脚下轻灵精巧,闪转腾挪皆有分寸。腰间发力,脚下步伐玄妙,讲就一个巧。

看完喝完,小道起身开了包袱,本来嘴边出口的是“店家结账。”结果余光一扫街上,咯噔一下,心中一凛。说到,“店家,再来一碗”。说罢重新坐下端起碗看着街,眼睛一眯,小眼睛成了一条缝,仔细一看能看得到目露精光。

不应该,小道心想,城里,怎能出现这种光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