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江湖尘事 > 第七十五章 故人弟子

江湖尘事 第七十五章 故人弟子

作者:江南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雀笑道:“民为国之根本,满人人数较汉人少太多,他们想要坐稳江山,安生统治汉人,自然少不了要用些手段的,这本不足为奇,换作是我,我也会用这些手段。”

朱重阳愕然道:“然则咱们汉人百姓就这么任人宰割吗?”

朱雀道:“以百姓驯服换区他们能吃饱饭穿暖衣,以百姓屈居女真人下而换取安宁,到底是值也不值?”

朱重阳道:“屈居人下,奉胡虏为君,尊严尽失,若不能恢复汉人江山,毋宁死!”

朱雀听到朱重阳一番慷慨陈词,非但没有加以勉力,反而冷笑道:“偿若恢复汉人江山,代价是天下百姓死去一半,另一半也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整日在战乱中挣扎求生,你也愿意?”

朱重阳道:“这……”

朱雀道:“就算你愿意,百姓愿不愿意还难说得很,你可知道白莲教有鼓动百姓造反之能,有推翻朝廷改朝换代之能,且白莲教的人都为汉人,此次却并没有这么做,这是为何?”

朱重阳道:“白莲教教主身死,教内上下一片混乱,难以有所作为。”

朱雀道:“胡说八道。”

朱重阳道:“怎么说?”

朱雀道:“白莲教能够蛊惑人心,聚众谋反,只不过是不明所以之人看到的表象,其实每次白莲教参与作反都是天下到了不得不反的时机,白莲教不过趁势而起罢了,在白莲教之前,陈胜吴广之流不是也高举造反旗帜,推翻了秦朝?孔子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放弃劳作耕种而去参与战斗,进而推翻朝廷,这跟白莲教并无多大关系,不过是民心所向而已。”

此话让朱重阳对白莲教的认识大为改观,他说道:“难道便这么罢了不成?”

朱雀道:“圣人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偿若从这一点上来看,现在世道总不算太差,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天下安宁,能够吃饱饭穿暖衣的百姓更无丝毫改变之意,即使有白莲教之类的义士振臂高呼,只怕顺从者也寡,没什么作为,咱们这些书生意气之人对女真人站在咱们头上忿忿难平,只不过是咱们吃饱喝足之后的知耻辱而已,对于那些经历过天灾**战争混乱的百姓来说,活下来或者活得更好才是第一要务,鞑靼人也曾统治中土,最终被汉人赶回了漠北,只因他们不得民心,女真人这次吸收教训,对汉人百姓恩威并举,大施良政,百姓暂享太平,虽然还有种种不足,一时也到不了让百姓拼死反抗的地步,等到朝廷昏庸,朝政**之时,就算不用你我等人来推动,百姓自己也会联合起来,将这只船给倾覆。”

这一席话有理有据,说得朱重阳哑口无言,他沉默了一会,又说道:“即使百姓安居乐业,在我看来,百姓也如同被圈养的羔羊,还不是人人宰割?”

朱雀道:“即使不是女真人做了咱们的君主,就是汉人统治汉人,百姓就不是羔羊了?我是个习武之人,非是王安石那般的改革家,所以也说不出改善之计,或许将来会有更好的天下,没再有人欺负人的世道,这也并非咱们能够做到的。”

朱重阳一时心灰意冷,不过他还是说道:“如今朝廷颁布禁武令,限制习武之人的行径,又以八股文荼毒文人,只怕长此以往,文人痴傻,武人消亡,再也没有反抗只能,就算到时候皇帝昏庸,政令混乱,百姓也只能隐忍了。”

朱雀断然道:“绝不会,一则禁武令绝不会持久,因为这道禁令不得民心,至于科举八股文之类,若是学得好,就会进入朝廷,学不好,也未必就会痴傻了,哪有这么绝对?再说了,纵观史事,真正推翻朝廷的,又有几人是才高八斗之辈?造反成功的百姓,都是由着本性推动,目的也不是什么民族气节大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吃饱饭,活下来,你的担心有些杞人忧天了。”

朱重阳道:“若是禁武令能够停止,天下又太平,咱们又不想在这里受满人的腌臜气,此后又该何去何从?”

朱雀道:“这次解决了东瀛人之祸后,咱们还是再回雪山,过那太平清静的日子,不用再为这里的琐碎事而烦恼,岂不是好?”

朱重阳踟躇起来,避世虽好,西域雪山却不免寂寞,或者只有等到真正看破了世情,才会有这种选择吧。

中原的江山,花花世界,岂能没有一点留恋?

朱雀见他一时无法决断,也不劝他,这种事必须由自己来选择,否则隐世的生活非但不是享受,反而会成为折磨。

忧国忧民的想法失去了着落,父子二人又探讨了一番东瀛人的阴谋,朱重阳担心东瀛人的孽种已经遍地开花,朱雀却十分乐观,认为此事绝不会闹得不可收拾的地步。

听着他们二人谈论家国大事,伏缨只静静地听着,没有参与进去,等他们谈到东瀛人的时候,伏缨这才说道:“东瀛人的孽种,现在来说有些虚无缥缈,我只对成平人王感兴趣,你说他刀法并非大开大合,而是细腻,我想这个成平人王跟着中土名家所学的也许并非刀法,而是剑法!”

一语惊醒梦中人,朱雀再次想起朱重阳的描述,脱口而出道:“我知道了!”

伏缨问道:“你知道什么了?”

朱雀道:“我知道成平人王的师父是谁了!”

伏缨和朱重阳异口同声地问道:“是谁?”

朱雀道:“是稽无忧!怪不得,怪不得我有种熟悉之感。”

伏缨要想一想才能想起稽无忧是谁,朱重阳更是没有听说过此人。

朱重阳问道:“这稽无忧又是谁?”

伏缨道:“一个剑法高手,足以成为慕容寒山对手的超绝高手。”

像伏缨这种人,很少对人服气,尤其是在武功方面,他连朱雀都不服气,江湖上的人也没有几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但慕容寒山和稽无忧两个人都是例外。

朱重阳也深知伏缨的性子,咋舌道:“能成为慕容伯伯对手的,我还想不到什么人,这个稽无忧当真厉害,只是,他又怎么会成为成平人王的师父?”

历历往事涌上朱雀心头,数十年过去了,慕容寒山和稽无忧在无忧谷的那场大战,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是啊,以稽无忧的本事和身份,又怎么会成为成平人王的师父呢?

几个人讨论一番无果,朱重阳道:“看来这个问题只有见到成平人王之后才能知道了。”

从扬州到劳家村何止千里,一行人坐着马车,每日行进二百多里,预计十来日就能到。

这一日,众人途经洛阳,一路风尘仆仆,本不愿在路途上耽搁,但朱雀却说道:“面前是不可知的敌人,咱们必须要养足精力,此地距离劳家村不过几百里地,咱们劳师远征,若是被敌人以逸待劳,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尽管迟到的话,被敌人捷足先登的损失同样无法弥补,可是众人拗不过朱雀,只能答应在洛阳休息一日夜再走。

无论何时,谈论起中都洛阳,都称得上是中土武林的一大重地,这里靠近嵩山,在此扎根的少林俗家弟子不在少数,虽不至人人习武的地步,但家家都有习武之人,也是武林人才辈出之地,少林俗家弟子离开少林寺后自立门派,所以洛阳的武学门派也是天下最多的地方。

只是因为朝廷的一纸禁武令,洛阳武林所遭受的重创也比起其他地方严重得多,许多小门派因为不能招手弟子,只能被迫关闭,许多武师不得不改行其他来糊口,有的给有钱人家看家护院,有的改行出苦力,幸得穷文富武,这些人大多以前都有些积蓄,这才没能酿下更大的乱子。

众人分在两家客栈住下,安顿好之后,朱雀和朱重阳,伏缨带着伏隐,还有风尘七友等人分做几组上街吃饭买东西,然后回来休息。

朱雀很久没有回中土了,这次回来,少不得要拜访拜访以前的江湖好友。

熟料不但丐帮洛阳分堂早已消没,就连不少曾经的武林大豪,也都是死的死,残的残,还有一些离开了洛阳不知所踪。

朱雀对于这种结果一时难以接受,十分伤感。

朱重阳安慰他:“江湖不就是这样么?习武之人为了名利,很多人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别说现在朝廷颁布了禁武令,就算在禁武令颁布之前,有些本事的人,有几个安于做个教拳师父?哪个不想着成名立万?只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加上江湖凶险,习武人死于刀剑之下,那是死得其所了。”

朱雀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爷儿俩来到繁花楼喝酒,当年热闹的繁花楼,到了饭时几乎有一大半的人都是武林中人,喝酒之人高谈阔论,有时言语不和还不起来动手,那才是江湖景象,武林常态。

如今在这里吃饭的人多是达官显贵,富贾名士,偶有一两个习武的,也绝口不谈武功,更没有人站起身来骂骂咧咧,打打杀杀的事。

世道太平了,朱雀却大为失落。

朱重阳看出父亲的一些心事,跟他提议:“咱们此行为的并非咱们自己的私利,爹何不广邀武林同道,一起去对付东瀛人,事成的机会岂不更大?”

朱雀摇了摇头:“咱们这些人联起手来足够对付他们,咱们只要将佛龛毁去,就能打消东瀛人的奢望,又何必再找别人去涉险呢?”朱重阳听完便不再相劝,转而说起这些年来的经历。

父子俩都是侠义中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快意平生的经历。

就在这时候,几声沉重的脚步声从繁花楼门口传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