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69.往事(一)

天龙秘史 69.往事(一)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玄空再睁开眼,不见漫天刀光,眼前却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如梦如幻,如仙境一般。他喃喃自语道:“我死了吗?难道说这里就是人死后去的地方?”他站起身来,前方是一片湖水,明丽如镜、一碧万顷。

玄空立时想起:“我既然死了,那晓娥也绝不可能活下来。”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呼唤道:“晓娥!你在哪里?晓娥!你在哪?”

却见湖东面,有一人折扇而立,戴纶巾、着青衫,好似是一个书生,浑身又散发出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息。

向北一瞧,有一大汉负手而立,宽膀长身,身形魁伟,不怒自威,胸前一张狼头刺青,令人望而生畏。

玄空吓了一跳,心道:“这…这不是我的身躯原来的主人!他怎么也在此处?”低头自视才发现,原来自己早不是生前的模样,而是前世的打扮。

他向西面一望,又有一人,剑眉虎目,煞气逼人,身披白虎大氅,正自斜卧在岸边,漫不经心地看着湖水。

正当玄空望向那人,那人也转头来,两者相对而视。玄空恍然一惊,蓦地想起来:“这人不就是古时候的匈奴大单于伊稚斜吗?此人活在千年前,那两个人应该活在宋朝年间,而我生在千年之后。这一方天地之中,就只有我等四人盘踞于东南西北四角,想来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都死了。” 他放眼望去,不见晓娥的踪影,一时间心中有些失落。

在他思虑之时,伊稚斜站起身子,脚踏湖面走来。伊稚斜乃是在世杀神,周身杀气冲天,随着他慢慢走近,玄空便感觉到一股阴冷气息蔓延开来。倘若是常人,早被这种气势所震慑,可玄空已是今非昔比,另有一种平凡而无畏的气魄在他身上散发开来,竟能将杀气拒之在外。

玄空又想:“你伊稚斜生前纵有通天之能,现在也是个死人,既然大家都死了,我又何须惧你?”心念及此,更加从容自若。

伊稚斜走到玄空身前一丈,两人相对而立。他缓缓驻步,笑道:“你比寡人想象中强上许多!看来我们或许可以不死。”

玄空一时摸不着头脑,大为惊奇,忍不住问道:“我们?我还没死?”伊稚斜道:“是我们还没死,但若再无作为,我等四人便要形神俱灭,永世不得超生!”

玄空仍是不解,听话中之意,似乎伊稚斜本来就认得自己和另外两人,便问道:“你认得我?”

伊稚斜摇摇头,道:“你与寡人生于不同时代,寡人怎识得?”玄空指向东面、北面两人,问道:“你认识他们?”

伊稚斜兀自晃头,说道:“寡人只知,他们两人一个是傻子,一个是呆子。”他指向东方那书生,续道:“那人一身龙气护身,乃是身具大气运之人,想来原本必是中原一朝君王,或是帝皇后裔。”玄空缓缓点头,心想此言有理。

却听伊稚斜接言道:“只是这人有魂无魄,宛如个呆子一般。”接着他指向北面那大汉,又道:“这一位大概是草原上的后裔,瞧他威势不凡,应该是个盖世英雄,只可惜被你夺舍了今生,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如今就是个傻子。”玄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那两人双眼空洞无神,果然如他所说一般。

在他二人说话之际,另两人也踏水走来,只不过始终沉默不语。

伊稚斜瞧见玄空双眉紧蹙,仍是那一幅懵懂无知的神情,又即说道:“看来你还是不明白,“你”以为“你”真的是你吗?”

玄空微微一怔,问道:“什么意思?”伊稚斜嘿嘿一笑,不再答话,任凭玄空胡乱猜想。

玄空看了看伊稚斜,又瞧了瞧另两人,一种奇异的感觉油然而生。这三人是如此的熟悉,就好像是自己的一部分。有那一瞬间,他甚至觉得自己并不完全,唯有四个人融聚起来,才成了一个完整的“玄空”。

玄空心旌摇曳,久久说不出话来。他回忆过去,终于明白,原来曾经自己,一身气运取自东面那一书生,一身威势取自北面那位大汉,一身煞气、凛然杀意源于眼前的伊稚斜。而此刻的自己,只不过是一最为寻常的普通人,却能将三人灵魂融合,进而才有了那种奇异的气息,如今身体被束,那股气息又消失不见了。

玄空陡然获悉这一真相,心中实在震惊,待得心神稍定,才道:“既如此,我就是你,是也不是?”伊稚斜微微点头。玄空又道:“我为平凡,你为煞气,他们一个是威,一个是气运。”伊稚斜又即点头。

玄空随即斩钉截铁地说道:“那好!我甘愿以你为首,听你吩咐,只消你能救了晓娥!”

本以为伊稚斜必然欣然接受,哪知他却摇了摇头,说道:“这具身躯太孱弱了,我等三人都是束手无策,只有你才可能使我们活命。寡人可以送你一场造化。”

玄空道:“你有什么办法?”伊稚斜道:“寡人把记忆给你们,能否逆天改命,就看你的了。”

话音一落,玄空只觉眼前一片模糊,再一望,仍是蓝蓝的天,可脚下不再是平静的湖水,而是一片碧油油的大草原。远处有牛羊在吃草,有人们在骑马,身旁有孩童的嬉戏打闹声。玄空心中了然,自己已经进入了伊稚斜的记忆中。

此时的伊稚斜尚且是个孩童,正自与人撕扯,口中不断喊道:“是我的!是我的!”两人似乎在争抢什么东西。另一个孩童个子比伊稚斜更高、更壮,大声喊道:“你也敢和我抢东西,找打!”

玄空仔细一瞧,不禁吃了一惊,那东西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多年前在辽国所遇的“绿色小人”。两个孩童起初相互推搡,随后便扭打在一起,伊稚斜年岁较小,敌不过对面的小孩,被推到在地,重重挨了一拳。

就听“哇”的一声,出乎玄空意料,那伊稚斜竟然大哭起来,边哭边哽咽道:“呜呜!哥哥欺负人!哥哥欺负人!”玄空这才知道,原来对面的孩童正是伊稚斜的兄弟,也就是后来的军臣单于。

却听军臣哈哈笑道:“让你和我抢东西,活该!”说着抱起“绿色小人”来回的摩梭,又对伊稚斜警告道:“你小子以后老实些,这是我的,谁也不许碰!”伊稚斜瞪着眼睛,一个劲的抽泣,仿佛十分不服气。

就在此时,远处一阵马蹄声响,十多个大人骑马赶到,为首之人说道:“两位王子,原来你们在这啊!你们怎敢把大单于的‘长生天神像’带走,他可急坏了。”

玄空融入了伊稚斜的身体,对这些人的对话听得明明白白,恍然大悟,原来那“绿色小人”就是北方最高神祗长生天的神像。

闻听大单于之名,伊稚斜与军臣心中都开始打怵。此时的单于不是他们的父亲稽粥,而是他们的爷爷冒顿单于,此人乃是最为凶残暴虐的单于之一,弑父自立此等行径,在历史上也可谓罕有听闻。而他一生丰功伟绩也令人不得不折服,东灭东胡,西破月氏,使得百蛮慑服,就连中原汉朝,也只得卑躬屈膝,以和亲的方式求得和平,匈奴帝国在他手中发展到了顶峰。

那人喊话之时,身后两人骑马走近,一手一个,将伊稚斜和军臣提了起来。几人直奔单于大帐。

待进大帐中,只见有一虬髯老者,双眉浓长如银电,双眸明亮如寒星,想来该是冒顿单于,正满目怒容坐在宝座上。还有一年轻男子笑脸侧立,这位不是旁人,正是伊稚斜两人的父亲,如今的太子,左屠耆王稽粥,也就是后来的老上单于。

军臣与伊稚斜见到冒顿,着实是害怕的很。这位敢行弑父自立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罪过,要杀几个儿孙也自不在话下。两个孩童伏在地上,均不敢大声呼吸,更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但听冒顿冷哼一声,对着稽粥叱道:“瞧你两个不成器的儿子!这么大了还如此胡闹,若亵渎了神祗,小心天神降下责罚!”

稽粥眼下虽是一脸笑意,其实心中别说有多紧张。他与冒顿当真是父子一心,冒顿本身就是弑父自立,因此最怕自己的子嗣也效仿此等行为。那长生天神像乃是匈奴国至宝,也是大单于的象征,冒顿最怕是稽粥抢走了神像也搞个逼宫。而稽粥最怕冒顿以为是自己拿走了神像,如此可要遭来杀身之祸。

先前传出神像丢失,单于宝帐中就只剩冒顿与稽粥二人,那气氛简直阴沉至极。冒顿坐立不安,手藏在身下,始终摸在腰刀刀柄上。而稽粥凝神屏息,注意力也一直放在脚靴的匕首上。

如今长生天神像找到了,两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可这神像毕竟是被稽粥两个儿子偷走的,因此稽粥也难辞其咎,听见冒顿训斥,连忙变了一幅怒容,对伊稚斜二人说道:“你们两个混账东西,长生天神像岂能乱拿,还不快向大单于认错!”

伊稚斜与军臣连连叩首,一个呼道:“大单于,我不敢了!”一个叫道:“爷爷,我不敢了!”

冒顿又哼一声,说道:“若不狠狠惩罚,寡人看你们两个是没有记性,待我想想如何惩处?”这一举动看似是惩罚两个孙子,实则是敲山震虎,告诉儿子稽粥老实一些,莫要动歪心思。

伊稚斜与军臣都吓的一跳,心说:“冒顿要说重罚,必定非同小可,说不定打个半死。”军臣心思一动,连忙起身指着伊稚斜喊道:“大单于!是伊稚斜!是他先拿走的神像,孙儿是打算为您追讨回来。”

稽粥心想:“军臣年十五,伊稚斜年只有十一岁。十一岁的少年正是贪玩的年纪,拿走神像,也是情有可原,总好过大单于以为是我指使两个儿子偷走了神像。”想到这里,立刻说道:“哼!伊稚斜,我早就警告过你莫要贪玩,你偏偏不听,如今大单于要惩罚,为父也不敢为你求情,你就自己受下吧!”

玄空已和这身躯产生了共鸣,渐渐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玄空还是伊稚斜,心中大感委屈,更不懂得为何父亲要偏袒军臣,大哭道:“爷爷、父王,不是我先拿的!真是不是我先拿的!”

稽粥又怒斥道:“小子,为父怎么告诉你的,敢作敢当!既然做了就别怕受罚,不许哭了!”伊稚斜兀自哭的稀里哗啦。

冒顿自然知道稽粥的用意,他心想:“只要不是你稽粥偷的,那是谁都无所谓。”这便出来打了个圆场,道:“寡人念伊稚斜年龄尚小,可从轻处置。”稍稍沉吟,又道:“如今我大匈奴国力强盛,北方诸国、南面汉人皆不敢犯我威严,使得你们这些儿孙只知享乐,这倒着实令人担忧。寡人似你们这般年纪,也懂得上战场杀敌了,哪像你们这样胡闹?嗯…,今时月氏已经为我大匈奴右贤王攻破,祁连山下尽归我匈奴人所有。伊稚斜,你明日就跟着猎骄靡去祁连山下历练历练。”

此言一出,稽粥吃了一惊,心想:“祁连山兵荒马乱,伊稚斜才十一,如何能在那里立足?”迟疑道:“大单于…这恐怕不妥吧…”

冒顿眼神一斜,拿起桌案上的人骨酒杯,大饮一口,说道:“有何不妥?他月氏王都成了寡人的酒杯,月氏余孽还能翻起什么风浪?”

那酒杯正是由月氏王头骨所制,稽粥与两个儿子均感不寒而栗,谁都不敢再言。

伊稚斜垂头丧气,向冒顿叩首之后,便走出了单于宝帐。临走前不忘看一眼长生天神像。他自幼最厌有人诬陷自己,今日军臣胆敢污蔑自己偷长生天神像。他便暗下决心,终有一天要将此物据为己有。

第二日,伊稚斜随着上千乌孙骑兵与数千乌孙子民向西而行。当时匈奴单于庭位于阴山之下,而月氏人生活在祁连山下,此间路途遥远,相距数千里,非得行上数月不可。

此行首领是个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唤做猎骄靡。此人原是乌孙昆莫(乌孙王)之后(乌孙是先汉时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当年乌孙与月氏交兵,大败,昆莫被月氏人所杀。这猎骄靡随同族人逃到了匈奴人的领地,被冒顿单于收为义子,因此说来猎骄靡算是伊稚斜的叔叔。

这天,他二人骑马同行,伊稚斜神情委顿,一点也提不起兴致。猎骄靡幼年逃命投奔匈奴,如今又要重回故地,却是感慨万千。一路上,猎骄靡滔滔不绝,讲了许多自己少年时的事情。伊稚斜无心细听,只随声应和。

猎骄靡见他一幅心不在焉的神情,眉头一皱,说道:“小子!你虽要随我去向月氏,也不必如此沮丧。大单于对你可不是不管不问。”

伊稚斜心知猎骄靡与冒顿感情极深,不敢表露出一丝对冒顿的抱怨,忙问道:“叔叔知道什么?”

猎骄靡由行囊中取出一把四尺长刀,递给伊稚斜,道:“你自己看。”伊稚斜将那长刀捧在身前,只见其刃如秋霜,闪烁着银色的光辉,而光芒之下又恍惚藏蕴了一抹血色。他大吃一惊,说道:“这…这是长生天之刃?”相传此物由上古传下来,据说是天神的兵刃,传到当时就成了匈奴单于的佩刀,即使是伊稚斜也只见过两三次而已。

伊稚斜简直不敢相信,不待猎骄靡答话,又忙问道:“真是大单于要你交给我的?” 猎骄靡点点头,笑道:“若非如此,我怎敢轻易拿走此刀。怎么样?高兴了吧,大单于对于你也是寄予厚望。”

伊稚斜亦是连连点头,心中不由想入非非:“莫非爷爷有意要立我为单于?哼哼!那可当真是太好了!军臣,看你以后如何跟我抢?”得意之际,便拿起宝刀左右乱划,没过多久心念一转:“这也不大可能,我匈奴人自来讲究父死子继、兄终弟继,立长不立幼,就算我父亲将来成为单于,也只会立军臣为左贤王太子,怎么也轮不到我!”伊稚斜此时年纪尚幼,自然不懂冒顿单于的用心。

那冒顿单于看似形貌粗犷,其实工于心计。他在位时武功鼎盛,在匈奴人之中威望极高,旁人谁也不惧,唯一提防的却是自己的儿子稽粥。自忖如今老迈,已不复当年之勇,生怕哪日稽粥就要反叛自己。每思至此,寝食难安。他左思右想终于定下一道计策,不妨就在稽粥身边培植另一个势力。

须知,稽粥若是继位单于。那下一任太子左屠耆王便是军臣,因此他父子二人必是一心。而稽粥的幼子伊稚斜是绝无可能成为太子的,伊稚斜想要上位,只能依靠自己这个单于爷爷。如此一来,这孩子就能听从自己的摆布,可用于制衡稽粥与军臣。

冒顿就借猎骄靡之手,将长生天之刃交给了伊稚斜。这把刀虽然是稀释珍宝,可也不过是把寻常兵刃,谁也不知其中有何秘密。赐给伊稚斜,既能彰显自己对他的器重,又不损失什么,当真是一举两得。

伊稚斜不明此中深意,仍是十分高兴。匈奴人天生对于刀子就有种独特的喜爱,伊稚斜宝刀在手,忍不住胡乱挥舞起来。

猎骄靡坐在马上,看其刀法烂七八糟,微微摇头,叹道:“唉!看来大单于果然是高瞻远瞩,如今这代匈奴王子实在太差劲了,确实应该好好历练一番。”

伊稚斜年龄不大,却是心傲气高,当即反驳道:“叔叔是说我弱?哪里弱啦?”

猎骄靡哈哈一笑,道:“莫说别人,我似你这般年纪,使起刀来也是有模有样,可不想你这般儿戏。”

伊雉斜心有不服,却无从抗辩,只因这猎骄靡在匈奴王庭也是出了名的勇士,年少时就能杀虎搏狼,的确英勇过人。而自己不过是匈奴中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子,如何比的了他猎骄靡?

只听猎骄靡又道:“匈奴人以马和刀为根本,之所以能纵横草原,震慑外族,以至于中原汉人也对我们卑躬屈膝,无非是因为这两个原因。”

伊雉斜连连点头,大感赞同。匈奴人马更快、刀更锋利,这才造就了草原上最为强大的骑兵。

猎骄靡续道:“你骑术尚可,但使刀的功夫差的太远。也罢,此间路途遥远,还要走上月余。闲来无事,我就给你讲讲刀法。”

伊稚斜大喜,态度也变得恭顺许多,说道:“叔叔肯指教,那是再好不过!”

猎骄靡回首东望天际,那正是单于庭所在方向,长叹一声,道:“当年我也是你这般大,大单于给我讲,使刀讲究一个势字!”“势?那是什么意思?”伊雉斜颇感诧异。

猎骄靡朗言道:“正如行军打仗,我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敌人尚不察觉便已兵败,这就是势。”伊雉斜歪着脑袋,道:“我闻我父曾言,汉人有个叫孙武的,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这么说兵贵神速就是势?”

猎骄靡微微点头,又道:“再比如两军交战,气盛者胜,气弱者败,此亦为势。” 伊稚斜皱着眉头,道:“叔叔是说势就是勇?”

猎骄靡笑了笑,继续说道:“再比如匈奴大破月氏,将其男子尽数屠戮,妇女皆沦为奴隶,将那月氏王的头颅砍下了,做成了酒器。月氏余孽闻风丧胆,从此再不敢犯我威严,这还是势。”

伊稚斜被他三句话搞得稀里糊涂,原以为猎骄靡要指点自己如何使刀,怎想到他三句话句句不离行军大战。还道猎骄靡是在敷衍自己,心中老大个不乐意,便说道:“叔叔说来说去总不过是打仗的事,又与使刀有何关系?”

猎骄靡耐心说道:“我刚刚说的三件事,也是我这几年读汉人书才有的感悟,你还太小,将来也会懂的。”微微一顿,接言道:“大单于当年说的十分简单,他告诉我,只要握紧刀子,一心想着砍死对手,并且深信自己能砍死对手,那刀势就练成了。”

伊稚斜年龄不到,悟性着实不低,听见此话,也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不禁陷入了深思当中。

半晌后,伊雉斜紧握长生天之刃,对着空气猛劈狠斫。此刀异常锋利,挥舞之时破空声唰唰作响,可依旧感受不到那所谓的刀势。他倒有些自知之明,心想凭自己这三脚猫功夫,若真有一个敌手,说不得要被对方斩于马下,又收起刀来,问道:“如何才能练成刀势?”

猎骄靡叹气道:“那种刀势虚无缥缈,就连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你们这些王子,见的血太少,拼的命也不够,想要练成刀势还需凭你自己来磨炼。”

他二人谈话之时,远处出现三五个小点,似乎是几个逃兵。伊雉斜自小目如鹰隼一般,看得清清楚楚,只见那几人大为惊慌,转身向反方向逃窜。

猎骄靡抽出刀子,喊道:“追!”便要驱马追赶。

伊雉斜道:“小心有诈!”猎骄靡双目一亮,道:“嗯,你小子也点见识!只是谨慎太过了。你瞧此地平旷,一览无余,绝不可能藏匿奇兵,追就是了。”

说话间,猎骄靡双腿一夹,坐骑驮着他窜了出去。伊雉斜点了点头,纵马跟上。这上千骑兵一旦奔驰起来,登时尘土滚滚,沙砾扬天。没过多久,就将那几人团团围住。

伊雉斜仔细一看,那几人连逃兵都不是,只是月氏的老弱病残。一位老者站在最前面,戟指大骂起来,似乎在怒斥匈奴人的恶行,只不过他说的话一句也听不懂。剩下几人自知凶多吉少,早已吓得瘫软在地上,有人表情木讷,有人痛哭流涕不已。

乌孙骑兵大肆讥笑起来,不少人大喊道:“杀!杀!杀!”喊声震天,令那些月氏人脸色更加惨白。

猎骄靡抽出宝刀,以刀背在马臀上轻轻一拍,身下西极马扬蹄向前狂奔。只见刀光一闪,月氏老者的头颅冲天而起,一腔热血狂飙五尺之高,那老者的身躯站了三息才向后倾倒。乌孙骑兵放声嗤笑,剩下的月氏人大声哀嚎起来。

伊雉斜眉头一皱,心道:“杀个老头算什么英雄?”

猎骄靡接住落下来的人头,挂在了马臀上,转身看向伊雉斜。见他神色轻蔑,显是不以为然,便道:“小子!不要可怜这些人,当年他们杀我乌孙人,可一点也不手软!我亲眼看着月氏人砍掉了我父王的人头,谁曾可怜过我?”

伊稚斜既不点头也不摇头,双眉一挺,摆出一副不服气的神情。

孟子推崇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然世间本无善恶美丑,人之初或许仅仅是自私利己罢了,又有着几分天生的怜悯。毕竟若世人皆冷血,那对人人皆不利。伊稚斜后来虽成了一位野心极大、杀欲极强的魔主,但他年少时,还是保留了几分善良,对猎骄靡此等行径颇为看不惯。

猎骄靡知劝他不得,微微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看的太少了,将来就会明白的!”

便在此时,四位骑兵举刀纵马冲出人群。刹那之间,那几个月氏人尽数死于非命,要么身首异处,要么肚破肠流。伴随着一阵阵欢呼声,那些人的肢体被砍成了肉泥,头颅被挂在了马后。年少的伊雉斜想不明白,如此惨不忍睹的场面,究竟有什么值得兴奋的?

一场屠杀过来,猎骄靡高举长刀,乌孙骑兵重新恢复了队形,继续向前行进。

伊稚斜始终闷闷不乐。猎骄靡催马向前,转身喊道:“跟上来!”伊雉斜应了一声,驱马跟在后面,两人与骑兵们拉开十余丈远。

猎骄靡道:“心慈手软早晚招致杀身之祸,莫说和外族相处,在匈奴当中都难以立足。左右无人,我再予你讲一桩事情。”伊稚斜颇感好奇,心想:“有什么事不能当着旁人说起?”

只听猎骄靡问道:“你可知你祖父是如何继承单于之位的?”

伊雉斜微微一怔,全没意料他竟会提起这个事,冒顿弑父几乎人尽皆知,却又任谁也不敢轻易提起,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

他寻思:“猎骄靡对大单于向来恭敬,从不敢有半分违逆,更不敢在背后非议大单于。今日突然说起此事,究竟是何用意?”他不愿装糊涂应付,只得微微点头。

猎骄靡低声讲道:“你祖父是匈奴人第一位单于头曼的长子,早早就确立了太子之位。可是后来,头曼又迎娶了一位美貌绝伦的阏氏,不久诞下一位幼子。他爱屋及乌,对这幼子愈发偏袒,大有废去你祖父太子之位的意思。可匈奴人立长为制,公然废去太子,立幼子上位,显然不能服众。他便想了一个阴损的主意,先是让你祖父冒顿到月氏充当人质,后来又发兵攻打月氏。料想月氏人盛怒之下,必定杀了你的祖父。”

伊雉斜心想:“这借刀杀人的计策当真歹毒!难怪祖父如此憎恨头曼与月氏人。”

就听猎骄靡接言道:“当时你祖父偶然得到这个消息。危机之时,他偷了一匹马连夜逃回匈奴,总算捡回一条命来。那头曼见你祖父平安而归,一时也没有其他借口发难,为堵人口舌,反而赐给你祖父一万骑兵。或许他也想不到,就是这一万骑兵,葬送了自己性命。

你祖父深谋远虑,有了兵权后,并不急着向头曼复仇,而是先训练这支军队。他发明了一种名叫“鸣镝”的箭,射出后会发出鸣响。随后他又发下命令,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

几日后,他召集骑兵打猎,瞄准一头野猪,拉弓放箭。有人早将那命令忘在脑后,待鸣镝射出,仍是无动于衷。你祖父当即下令,把没有射箭的人统统杀掉。

过了几天,他再次召集骑兵,将鸣镝射向了自己爱马。有人犹记的前几日的事,立即跟着放箭。可另有些人心有顾忌,便是这稍稍迟疑,又要去了这些人的性命。

又过了数日,你祖父又将骑兵集合起来,这次竟将鸣镝射向自己的爱妾,可怜那女子当场被乱箭射死,亦有一小撮人不敢冒犯太子爱妾,被当场斩杀。

从那以后,这些人无不对你祖父冒顿惟命是从。他知道时机已到,终于将鸣镝对准了头曼,如愿以偿登上了单于的宝座。”

此事可谓骇人听闻,但伊雉斜早已耳熟能详,并不如何惊讶,只微微点头。

猎骄靡嘿嘿冷笑,继续道:“你可知你祖父继位后,头曼的幼子下场如何?”

闻听这话,伊稚斜顿时脊背一凉,便如同有一把长枪,直戳进了自己心窝当中。他恍然一惊:“军臣一向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而父亲也常常偏袒于他。将来等军臣成了单于,我岂不是变成了那个幼子?还能有什么好下场!”

猎骄靡斜目偷瞄,见他面容心神不宁,便已知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猎骄靡悄然放慢速度,独留伊稚斜自己走在前面,任他细细遐思。

伊稚斜想的不错,猎骄靡与冒顿情若父子,如今冒顿又助乌孙击败月氏,猎骄靡决不敢在旁人面前数落冒顿的不是。他自没猜到,这些话乃是冒顿刻意传达给自己。冒顿此举用心险恶,正是意欲激发伊稚斜对抗父兄的心思,也为后来伊稚斜自立单于,埋下了一颗种子。

猎骄靡一语点醒梦中人,此刻伊稚斜才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是如此岌岌可危。倘若哪日大单于一命呜呼,父亲稽粥继任,军臣必为太子,等待自己的将会是军臣疯狂的打压,稍有不慎,就有性命之虞。一念之间,伊稚斜仿佛成熟了少,再不如过去那样无忧无虑,乃感踌躇不安。

傍晚时分,残阳如血,照射着广袤的大地,映出一片鲜红。向北而望,祁连山横亘千里,将大地分隔两端。

山脚下便是昔日乌孙人的故土,后来被月氏人侵占,再到如今,又被匈奴人占领。越向前走,战争的痕迹愈发明显,到处都是**的尸骸,走散的战马,丢弃的盔甲,以及断折的刀戈。偶有三五个月氏人仓惶逃走,皆被猎骄靡的骑兵追上斩杀。

伊稚斜出生之时,匈奴人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扩张,几乎称霸整个北方。因此他所见的战争实在是少之又少,看见眼前之景,不禁暗暗心惊。

复行数十里,前方有一座荒凉的城池屹立在苍穹之下,那里原来是月氏人的王都昭武城,位于今甘肃张掖。但见火光冲天,城下又有一座营帐,原是两军交战时,月氏人的大本营。月氏贵族早就逃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部分老弱妇孺,成了匈奴人俘虏。匈奴人点燃了半数营帐,杀尽了男子,欺辱尽了女子,正在火光中载歌载舞,庆祝打赢了战争。

猎骄靡遥遥望见那里的场景,忍不住狂笑起来。他的父母皆被月氏人杀害,兄弟姐妹也被掳走,估计早已尸骨无存,心中恨极了月氏人,恨不得将月氏杀的一干二净。今日大仇得报,当真是欣喜若狂。

他高举马刀,回身喊道:“乌孙的将士们、子民们,当年我们的父辈被月氏人赶出了天山(祁连山,祁连在匈奴语中意为天)之下。今天我们终于回来了,本王发誓要以生命捍卫我们的土地,绝不在让故土丢失在我们手中。”

乌孙骑兵军心振奋,一齐呐喊道:“重建乌孙!捍卫故土!重建乌孙!捍卫故土!”众人心情急切,情不自禁越走越快,不一会儿已相距营帐数里之远。

伊稚斜远远望见,在那一座大营帐之前,有几十个匈奴将士围着火堆高声唱歌,唱的正是匈奴人的曲子,声音曼长,曲调豪迈壮阔。伴随那歌声,他的心又飘荡回到单于庭,回忆起阴山下的茫茫草原与蓝蓝的天空。

他又是一瞧,只见那些匈奴将士的身旁都插着一根长矛,矛头上又挑着一个个毛绒绒的东西,不知是何物。待到又走近一些,方能看清那东西不是别的,竟是一个个小孩的头颅!有些年纪与他相仿,有些比他还有小上不少。这些头颅要么低眉垂目,要么面目狰狞,想来生前必是经历过极大的痛苦与绝望,而那些匈奴将士的脸上则带着纯朴的笑容,两相对比,营造出一股诡异的恐怖气氛。更有一个匈奴人将小孩的头颅放在火堆上炙烤,将其烧的面目全非,更散发出一个焦臭味。

伊稚斜这一惊非小,险些仰下马来。猎骄靡由后面赶上,按住他的后背,将之扶稳,又在他耳边低声说道:“怎么样?这样就怕了吗?”伊稚斜尚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少年,心中骇然,连嘴都张不开了。猎骄靡继续道:“倘若月氏人打胜了,那挂在那长矛上的,或许就是你我的人头。”

闻听此言,伊稚斜更感不寒而栗。一阵风刮起,浓烈的焦臭味扑面而来,伊稚斜忍不住又去看了一眼那烧焦的头颅,顿感胃中翻涌,便欲作呕。猎骄靡按住他的后背,又即低声说道:“你是匈奴王子,别丢你祖父的脸!”伊稚斜勉强点了点头,又强迫自己去想些其他事情,这才抵挡恐惧与恶心之感。

远处,匈奴人也看见了猎骄靡的旗帜,一位千骑长领着百人前来相迎。两队相遇,千骑长拜道:“见过大王!”猎骄靡道:“须卜尔图,你辛苦了,快请起!”

那千骑长就叫做须卜尔图,他起身禀告道:“大王,我军已经占领此地,歼灭月氏骑兵两万人,俘虏三千人。奉大单于之命,此地现交由大王管束。”

猎骄靡重获祖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环顾四方,心中既感慨又踌躇。想自己少小之时被迫逃离祖地,如今得以归来,自有对义父冒顿的感激之情。而乌孙国百废待兴,还有许多事等待自己去做。再者月氏虽兵败,却尚未完全覆灭。贵族余孽已然远遁西域,这些人野心勃勃,必定还要卷土重来。自己身为乌孙昆莫,不能完全依仗匈奴人的力量,如何抵御月氏,如何将这些人一网打尽,也是一大要事。

猎骄靡又想起眼前的事,问道:“右贤王现在何处?有劳将军领本王一见。”

古时匈奴人有四角王之说,依次为左屠耆王、左谷蠡王、右屠耆王、右谷蠡王,其中屠耆之意便是贤,因此左贤王即是左屠耆王,而四人中又以左贤王地位最高,一般此封号由太子担任。这四人皆是单于的兄弟子嗣,左膀右臂,地位崇贵。猎骄靡心想右贤王虽不来相迎,自己却不能不去见他。

须卜尔图一皱眉,道:“禀大王,右贤王奉大单于之命追击月氏余孽,现在或许已经班师回单于庭了。”

猎骄靡叹道:“右贤王大破月氏,乃是大功一件。唉!本王不能当面向他祝贺,实在有些可惜!”他嘴上虽说可惜,心中却是十分高兴。试想匈奴右贤王若是驻兵于此,那他猎骄靡要有所作为,难免束手束脚。现在右贤王班师而回,简直是再好不过。

那匈奴将军心想,猎骄靡此后就是乌孙昆莫(乌孙王),有心巴结。他瞧见猎骄靡身侧的伊稚斜,说道:“这位小勇士英武不凡,难道是乌孙的王子?” 猎骄靡轻轻一笑,说道:“他是左贤王的儿子伊稚斜,是你们匈奴的王子。”

那将军连忙下拜,说道:“原来是伊稚斜殿下,失敬失敬!”伊稚斜表面镇定,心中余惊未消,顿了一下,才道:“将军快请起。”

猎骄靡拍了拍伊稚斜的肩膀,说道:“随我入营地瞧瞧!”伊稚斜点头答应。

须卜尔图当先领路,引着二人与数千乌孙人进入了营地。

一入其中,便传来阵阵的哭喊声,与匈奴人的歌声交织在一起,显得异常阴森恐怖。留在这里的匈奴将士为数不多,只有几百人,大部分都随右贤王撤离了这里。剩下的就是月氏的俘虏,那悲惨的叫喊声,正是出自他们的口中。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奴隶的尸首,有些刚刚死去不久,有些死去多时,已经开始发臭,却也无人收拾。旁边还躺着几个奄奄一息的奴隶,这些人遍体鳞伤,眼中有一种可怕的恨意,令伊雉斜不愿与之直视。或许他们在暗暗祈祷,保佑自己死后化做厉鬼,向匈奴人与乌孙人复仇。

伊雉斜暗自唏嘘,只盼着早日离开这里。

又走一会儿,只见一间帷帐帘门大敞,里面有四五个匈奴醉汉一边饮酒作乐,一边抽打地上的奴隶泄愤。

这些匈奴人远离故乡,投身于战争之中,对家乡、家人的思念,对战争的恐惧,劫后余生的庆幸,在酒水的催化下,都化为一种戾气。发泄在奴隶的身上,最终又成了月氏人的仇恨。

他们早已喝的酩酊大醉,瞧见猎骄靡等人经过,拿着鞭子冲出帷帐,就要抽打。须卜尔图抬脚将其中一人踢倒,喝道:“混账东西,你想干什么?”那人躺在地上,揉了揉脸,微微有些醒酒。其余几人都惊出一身冷汗,赶紧退进帷帐之内。

猎骄靡道:“我们向前走,不必与他们计较。” 须卜尔图应道:“是!”又一脚将那醉汉踢的滚了好几圈。

又走不远,已到了月氏王的大帐,只见帏帘紧闭,里面竟传来一阵阵呻/吟之声。直把伊稚斜这少年听的面红耳赤。里面的人沉迷于享乐之中,竟不知帐外已经聚集了好多人。

须卜尔图也是一脸尴尬,支吾道:“这个…这个让大王您看笑话了,这些狗东西真是太不成话,卑职这就训斥他们。”转身高声喝道:“乌孙昆莫已到,闲人速速退避!”

一声令下,那大帐中又传出慌乱的脚步声,随之,好多衣衫不整的匈奴将士,手忙脚乱走了出来。当他们看见猎骄靡领着上百骑兵聚在帐外,登时吓得魂飞魄散,皆伏在地上不敢言语。猎骄靡一摆手,须卜尔图随即领悟,连忙叱道:“快滚!快滚!大王没时间与你们计较!”便将这些人驱赶走了。

随后,七八个赤身**的月氏女人神色惊恐,哭着奔出帷帐。她们的丈夫、父母与子女尽数死于匈奴人的手中,自己又沦为了匈奴人的玩物,如此悲惨的命运,让人心生怜悯。

伊稚斜脸色一红,连忙侧过头去。他本欲劝说猎骄靡放过这些女子。不料猎骄靡冲上前来,手起刀落,登时杀了一人。

伊稚斜惊呼一声,说道:“你…你这是做什么?”猎骄靡斜目微睨,神色略微怪异,戏谑地道:“你这小子莫非心动了?”伊稚斜脸色更红,说道:“你说什么?我是说你何必杀一个女的。”猎骄靡心中微怒,叱道:“月氏人杀我们的女子少吗?我看你疯了,怎能可怜敌人!”伊稚斜面色一沉,不再发言。

只见猎骄靡马刀一卷,挥向另一个女子,这次没有砍下此人头颅,而是卷住她的头发,将她扯到了伊稚斜的面前。

伊稚斜怒目而视,质问道:“你要做什么?” 猎骄靡声音轻佻,说道:“匈奴的王子,连个月氏女子都不敢杀?杀了她,让大家看看你的胆色。”

此时,这里的匈奴将士均已了然,伊稚斜就是太子稽粥的幼子。一时间众人都聚拢过来,倒要看看这位尊贵的王子该当如何自处。可见到伊稚斜迟迟不肯动手,众人又均感诧异,在他们看来,杀一个异族女子原是理所当然的事。

伊稚斜勃然大怒,全没料到猎骄靡竟敢当众逼迫自己。这猎骄靡虽是父辈,但论地位尚不及伊稚斜,倘若没有这些匈奴将士,他完全可以无视猎骄靡的命令。然而当此之时,伊稚斜可谓是进退维谷,他心中实不愿逞强凌弱,但若不杀这女子,怕是不能服众。此后,在匈奴人中也再难树立威望。

他怒不可遏,拔出长生天之刃指向猎骄靡,厉声言道:“你莫要逼我!”猎骄靡笑问道:“哦?难道你要为一个月氏女子杀了叔叔我?”伊稚斜仍是狠狠瞪着猎骄靡,默然不语。众将士一片哗然。

两人僵持不下,猎骄靡转身喊道:“众位,你们说月氏人该不该杀?”场中登时呼声大作,无论乌孙人,还是匈奴人,皆齐声喊道:“该杀!该杀!”那女子吓的面无血色,颓然倒在了地上。

伊稚斜茫然四顾,只觉无数道目光射向自己。那眼神由期盼逐渐变成失望,就宛若一座座大山压在身上,压的他透不过气来。这种巨大的压力,几乎迫使伊稚斜把刀砍向那女子。可是他又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有一句话始终在心中徘徊,“杀一个女子,算什么本事?算什么英雄?”

肃然无声之际,就听伊稚斜高声怒吼道:“我匈奴男儿,杀一个女子算什么能耐?”随即他高举长生天之刃,手腕一翻,将刀尖调转,扑哧一声刺入自己的大腿。

这一刀出手极狠,鲜血登时喷涌而出,伊稚斜眼前一黑就跌下马去。猎骄靡颇为骇异,孰难想到这少年竟刚性乃尔,宁愿自刺一刀,也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当即召来随军的医者,连忙为伊稚斜止血治伤。众人更是相顾骇异,想不通,也不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