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龙秘史 > 31.登临仙岛

天龙秘史 31.登临仙岛

作者:薛定谔的熊儿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2: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玄空踏上通天之路,自知正邪有别,不敢跑到二女身侧,只得远远在后追随。这条沙石路遥遥十数里,一些弟子功力较弱,走了好一段时间,才到得蓬莱仙岛。

但见这仙岛浑然一体,如一块天然雕琢的玛瑙山浮在海上,月光映射下显得晶莹剔透、璀璨夺目,十分美丽。

踏上仙岛,才发现其中真正神奇之处,岛上除了一些贝壳、海物,无论何物都与岛体相连,这岛宛若一块巨大的雕石一般。迎面仅有一条上山之路,直通顶端。一侧石体上刻着一段话语“初临仙岛,已观落霞余辉之景。”其后更有寥寥数百字似乎在描述落霞。

原本这些年轻弟子都斗志满满,不想岛上似乎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更无相争的理由,一时间反而显得一片和睦。

大多数人只道这里是一处寻常景观,粗略看了几眼,便匆匆向山顶进发。只有极少的人知道其中隐藏的奥秘,如火龙真人关门弟子张继真、南华子弟子李伯先、云阳子弟子陈伯端,此三人合称道门三秀。三人彼此心照不宣,在石体前默默记背。

玄空初登仙岛,看见这段话,心中一动:“原来登岛之前的落霞,就是六景之一,想必这道掌力名叫落霞余晖。”又看下面的字迹,见写道“霞起自阳至,临于海,色若璇,灿比日月,…”这些文字看似形容霞光,但若细细品读,便能发觉其中语义含糊不清,一些描述并不贴切。

玄空如今于武学一道见识之广、修养之高,足以堪称当代宗师,稍稍一读便推想出其中深意。此文实则是落霞余晖掌力的修炼法诀,以霞比作真气,阳至便是阳至穴,海是气海,璇原指美玉,这里该是璇玑穴,日月便是日月穴,通篇尽是内力运转精要。这掌力可谓是另辟蹊径,所讲乃是掌劲渐衰之后的运力法门,讲究把掌力最后的余劲迸发而出,如日落时最后一抹余晖一般。

玄空记个大概,抬头一望,见苏念、薄扬已然走远,心中一急便从地上拾了一枚贝壳,向两人掷去。这力道使的恰到好处,待贝壳飞到两人身畔之际,其上劲力已然竭了,轻轻碰在苏念的秀发上,就好像有人在后面撩拨一般。

苏念转头一看,远处那墨袍大汉正向自己挥手。她只瞧那双眼睛便能认出,不是玄空还能是何人?随即俏生生的小脸,盈盈一笑,十分欣喜。这些时日,二女气早消了,数日不见反到十分想念。

薄扬心有灵犀,也同时转过头来。瞧见玄空的一瞬间,她那俊美的脸上嘴角微微一扬,刚要笑出,马上又变回那一幅清雅淡然的神情。她似乎并不惊讶,仿佛早知道玄空能找来这里。

薄扬轻哼一声,道:“早知琥珀那个死丫头关不住他。”苏念欣然道:“姐姐,大哥既然也来了,我们就等他一起走吧。”薄扬冷着脸道:“你我现在是道姑,他一看就是妖人,走在一起不伦不类,岂不令人怀疑?”苏念一想也是这个道理。薄扬又道:“他走他的,我们走我们的,在山顶在汇合。”苏念微微点头。薄扬长剑一挥,再地上比划几下,然后扯着苏念随众人而去。

玄空见她二人舍自己而去,心中一凉,叹道:“咳!看来还是生我的气,怎生想个办法给两人赔罪?”又看了几眼那落霞余晖的法诀,匆匆追赶而上。

待走到两人方才所站位置,见地上刻着一行小字,写道:“悟剑石,与君会。”心中登时转喜,暗道:“原来如此,她早知有这块石头。”又见岛上一片和谐,原本对两人的担忧也即放下。

他用脚底磨平字迹,这便安心前行。复行百余步,来到一处平整的石台之上,其上更有一低洼之处,落潮之时正形成一小潭水,如一块光洁的明镜。见周围石壁上刻写,观月台,赏镜花水月。抬头一望,是皓月当空,月光皎洁如玉;向远处一眺,再低头一看,海上水波涟漪,潭中一平如镜,亦有月影倒映。再看下文描述:“姣月悬于天府,映于海,潜于膻,…”细细揣摩可知,这路“镜花水月”掌法以奇幻见长,掌力附有两道暗劲,就如同明月挂于天际,却又两道影光映于水中,虚虚实实、假假真真,虚变为实、实变为实,叫人琢磨不透。玄空原来所精掌法纯以狠猛厚重著称,今日偶然学到这门镜花水月,陡然间仿佛进入了武学的新天地,受益着实不浅。

他一边咂舌,一边细细体味其中要义,双手更比比划划,一会儿时间已将这门“镜花水月”与先前那门“落霞余晖”尽数掌握。这才满意向的离去。

又沿石阶而上,不出百步,见有一石台,台上两块奇石造型格外特别,其质地如琉璃一般透明,形状中凸外扁,如同两块凸透镜一般叠放在一起。玄空一下愣住了,古人自然不知,他却发现这竟是一个天然的望远镜。若不是见到这东西,他几乎都忘了自己从现代而来。再看石壁上刻的字,“观星台,赏灿若星璀”。

玄空走到石台之前,小心翼翼凑过头,观望星空。今夜月明星稀,必须凭借这两块奇石,才能看见星辰。之前那几位道门杰出弟子自不知其中诀窍,只草草记下文字,便去了下一景观。回过头来,再要推思其中练法就甚是不易。领悟这掌法不仅要读解注文,也要观星象。其中叙述以北斗七星中贪狼星天枢、巨门星天璇、禄存星天玑、文曲星天权、廉贞星天衡、武曲星开阳、破军星瑶光比作七道真气内力,一不小心弄错,可就大事不妙了。

“灿若星璀”掌法也是一路讲究变幻的功夫,其中贪狼一道主杀气,巨门一道主厚重,禄存一道主化劲等等,每一道劲势各有用处,又各不相同。

待领悟这路掌法,玄空继续前行。这时前方石道坡度渐渐下斜,似乎要通向仙岛边缘,绕一圈再直达岛顶。

又过不多时,第四处景观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处临近大海的石亭,名曰观澜亭,便是让人坐在其中观看波浪的。

但见海面水波不兴,只有一道道细小的波纹。可轻轻拍打在那些怪模怪样的礁石上,仍然激起不小的浪花。这路掌法所重境界便是遇强则强。正如眼前之景,本来是细波如鳞,一旦遇礁石为阻,便能激发出更强的力量。玄空观景读文,看到精髓之处也不禁颔首暗赞。

道门三秀尚在亭中,见玄空也在耐心观景,微微惊讶。张继真忍不住问道:“这位兄台,你也知这里面的秘密?”玄空不想节外生枝,摇头道:“在下只是见这刻文写的有趣,道长说这里有什么秘密?”三人听他所言不尽不实,也不再与之对答。

几人前后脚又走到第五处景观,见有一座石台,其名饮露台,状如一片大花瓣,质如翡翠,玲珑剔透。一旁石壁上写道:“丑时到辰时,观‘冷露无声湿桂花’。”几人均知,这句诗词出自一首唐诗《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其意是指夜晚清冷的露水悄悄打湿了桂花。想必这第五如掌法就叫做“冷露无声”。再读其下注文,随即知晓这掌法劲势轻柔,掌力需如露水一般无声而凝,又如露水一般悄然消散,无声无息之间将内劲施于对手。

眼下已过了丑时,这花瓣之上,一颗颗晶莹的露水渐渐凝结,多数人看了眼石台,就快步而走。这些人自登岛以来,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宝物,都以为瑰宝一定就在前面,唯恐走慢一步,失了先机。却不知机缘就在眼前,可惜自己看不出其中诀窍。也有几人心机不浅,瞧见道门三秀在此驻步,便也跟着欣赏这露水景观。

张继真侧目斜睨,盯着玄空的身影,始终感觉有些怪异,又搭话道:“兄台在此等候,也是在观露水吗?”玄空说道:“正是!这里写‘丑时到辰时观景’,在下想前人的话总不会错,左右无事,多等几个时辰也无妨。”一些人已经抬脚,听闻玄空的发言又纷纷返了回来。张继真点头道:“兄台高见,贫道佩服。”暗想:“这人的见识不错,可他是谁?我怎么想不起江湖上有这么一号人物。”李伯先一向直言直语,开口道:“兄台见识不凡,想必定是当世俊杰。常言道明人不做暗事,何不以真面示人?”

玄空淡淡地说道:“在下只是一无名小卒,更无门无派,相貌粗鄙羞于示人。”这番话直接堵住了众人的嘴,再无人上前言语。

时间缓慢度过。辰时,终于有几颗露水渐渐蒸发而去。正当众人耐心观景时,玄空猛然听见身后风声有异,当即脚下一点退出半个身位,余光扫见一木杆从身旁划过。这突然而来的变故,把旁人都给吓了一跳。众人定睛一看,见南华子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饮露台。又瞧南华子打扮颇为狼狈,浑身湿漉漉的,好像掉进了海中。任谁都好奇,谁也都不敢问。

原来南华子乘木筏而行,他既不会划船,那木筏受他驱使在海中央来回的打转,怎么也游不到仙岛这边。若非风平浪静,他这道门三尊之一险些葬身大海。木筏随波逐流,待飘到了离仙岛较近的位置,南华子果断弃船,施展高深轻功踏浪而至。本来寻常弟子走半个时辰登岛,他却足足用了好几个时辰。

道门三秀正要施礼,又见南华子脸色凝重,一摆手示意他们退远一些。玄空凝视着南华子,心中闪过好几个念头,料想身份多半已经暴露,仍问道:“南华真人这是何意?”南华子冷声道:“哼!天下间的年轻弟子,可没几人能轻易避过我这一招,贫道且不会再上你的当了。”闻言,众人才想起来,怎么这个黑袍人武功如此之高?南华真人施手偷袭竟也没伤他分毫。

玄空道:“在下年二十岁,理应算做年青弟子,这可没有假!”南华子冷笑一声,狠狠地道:“玄空!尊驾的大名如今已传遍江湖,也能算作年轻弟子?我听闻玄慈方丈、玄生大师都是你的师兄,你是年青弟子,这两位也是年轻弟子吗?”听到玄空之名,周围的人不禁的叫了出来,纷纷发出“啊!”“呵!”的声音,显然也是大感惊诧。

玄空被南华子这一连串的质问,驳的无言以对,半晌之后才道:“在下那些恶名,多数都是以讹传讹。真人是当时高人,自不会被谣言蒙蔽,还望明察!”南华子道:“任你花言巧语我都不信,贫道今日定不让你继续为所欲为!”

玄空心想自己登岛后什么事也没做,实在想不通这老道士为何如此激动?只得说道:“那你想怎样?”南华子道:“你退出仙岛,我可以不再追究。”玄空道:“真人说笑了,四周都是茫茫大海,我又不会水,怎么退走?”南华子道:“那也容易,只要你封了穴道,待今晚落潮之时,我自会带你离开,保你无伤无损。”玄空听他越说越过分,气极反笑,仰天打了个哈哈,言道“在下可没有束手就擒的习惯。”

南华子早知言语无用,厉声道:“那可就得罪了!贫道正要领教领教你的手段。”说话间,已然出手。

玄空瞧着南华子手中木杆如化活物一般向自己击来,只得出指招架。同时道:“当真动手?”他心想:“这南华子也是江湖正派领袖之一,若是众目睽睽之下将他打伤,那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另者他是道门真人,我若将他所擒,那道门众派也必将视我为大敌。”心中顾虑不少,是以出招只被动招架,并无反击之力。

南华子见对手轻轻一指,便荡回自己的木杆,心中倏然一惊,暗道:“这妖僧果然了得!”手中的木杆越使越快,忽强忽弱,数招如同一招向着玄空击去。他所用的实际是一套剑法,唤做“七十二招齐物剑”,这剑法旨在“无分别”,无论剑招快与慢,劲势刚猛与绵柔,都为无分别,且相互转化,就连前招与后招都没有明显界限区分,一招可拆分成数招,数招又可以看做一招。

玄空见老道士一出手就是绝招,着实不敢怠慢,将少林指力化作剑法与之相抗,同时思虑脱身之策。

眼见南华子一支木杆挥洒自如、无滞无碍,引得围观之人赞叹不已。南华子成名数十年之久,近年少与人动手,即便偶尔出手也只是指点门人武艺,似今天这般酣然大战属实少见。众人又见,那玄空戳戳点点,将南华子凌厉的攻势尽数抵御,也是暗暗赞许。

须臾之间,两人已经打了数十招。南华子越打越惊,只有亲自动手,才能体会到对手武功之高深莫测,此人每招每式似乎都行有余力,只图自保不图反击。不禁汗颜:“假如他与我对攻,那我岂是对手?看来他玄空是名副其实,反倒我妄称什么道门三尊,却是夸大其词了。”想到这里,南华子发鬓渗出的汗水,涔涔而下,招式也不如先前那般迅猛。又想,传闻此人不仅武功奇高,更有一身妖法。怎地眼下用的都是佛门正宗?不见有什么妖法,莫非此人更有什么阴谋?

玄空正谋脱身之策,眼神扫见周围的人,灵机一动。他趁着南华子攻势渐缓,一掌拨回木杆,陡然扑向道门三秀。南华子心中一惊,手中木杆脱手而出,击向玄空后腰。这一击旨在逼玄空回身招架。

不料玄空单手合十,那木杆飞到身后丈外,便突然落下。他又即右手一挥,李伯先只感觉身子被一道柔物卷起,不由自主向前飘去,糊里糊涂已经被玄空擒在手中。众人见状无不骇然,不少人失声叫道:“妖法!”

南华子见多识广,瞧出这所谓的妖法应该是一门极为罕见的高深武学。他那伸手一抓,与江湖上盛为流传的“擒龙控鹤”有异曲同工之妙。眼下自己徒弟抓在敌人手中,南华子也不敢妄动,只得道:“尊驾武功奇高,贫道佩服,只是这手段可不算光明。”

玄空心想:“要不是你这老道不问青红皂白与我纠缠,我又怎么会出此下策?”言一声:“少陪了!”提起李伯先用力向南华子掷去,随之转身奔向山顶。

南华子本以为对方会借此要挟自己,未曾想却是直接把李伯先抛了过来。吃惊之下,大袖挥舞如一面风帆,使绵柔之力将李伯先身上余劲化解。随即解开了李伯先的穴道,手一搭他脉门,发觉其脉象平稳,体内并无暗劲,这才稍稍宽心。

南华子暗暗诧异,这妖僧玄空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好斗好杀,似乎也不愿与我为敌,可即便如此也不能放任他在岛上走动。便对李伯先道:“伯先,你与众师兄弟尽量避开此人,为师还要追上前去。”

李伯先脸上惨白,怔怔后怕,缓了许久才道:“是!弟子遵命。”这时南华子已然走远。

蓬莱仙岛不过方圆里许,放在陆地上就是个小山包。玄空跑出百步,又到了第六处景观。这是一座硕大的岩石,岩壁写道:“观日岩,赏曜日灼灼。”

看全这六景,玄空终于了然,“蓬莱三仙掌”前三掌为“惊蛰鸣雷”、“风起排云”、“穿林打叶”,对应雷、风、雨;中三掌为“落霞余晖”、“镜花水月”、“灿若星璀”,对应霞、月、星;后三掌为“鳞波生浪”、“冷露无声”、“曜日灼灼”,对应浪、露、日。当年蓬莱仙人仅仅看了九个自然景象,就创出这门掌法,可见真是一位奇人。

岩顶空无一物,玄空踏岩而上,仰头观日,见曜日高悬,光华灼灼刺眼。便联想到,这门掌法应是以纯阳真气为主的刚猛掌力。又见注文写道:“曜日者,灼灼也,…”

他正读到一半,感觉又一人跃上岩顶,回头一看正是南华子。心中顿感无奈,说道:“南华真人好耐心啊!如此不厌其烦与晚辈纠缠。”

南华子见他正看注文,心中吃惊,遂没理他这话茬,而是道:“你能看懂?”玄空心知瞒他不住,便道:“曜日灼灼,自然看的懂。”

南华子呼出一口气来,叱道:“好哇,你这妖人不仅佛魔双修,如今还染指我道门神功。如此贪得无厌,就不怕天道惩罚吗?”他本已挥掌要打,可想到对方一味相让,自己再死缠烂打可有**份。这一招又硬生生收了回去。

玄空一心二用,一边看注文,一边回道:“真人此言差矣!蓬莱三仙掌乃是蓬莱仙宗的武学,除非蓬莱仙人复生,阻拦晚辈,否则焉有不学之理?再者前辈所言贪得无厌,也是秕言谬说。天下之物,有能者居之,无能者失之。今日在下既能看得懂,便是又能者居之,并无不妥。”

南华子一时语塞,良久之后叹气说道:“你已看完了六景,总该离岛了吧。”玄空轻笑一声,道:“我既知‘六景’,自然也知道‘一石’、‘一洞’,蓬莱仙岛五十年才现世一次,不到这两个地方,在下熟难甘心。”南华子眼神一凝,想了想才道:“‘悟剑石’倒也罢了,但你若想进仙洞,贫道一定会殊死相阻。”

玄空听他这样说,反而更加好奇,问道:“真人可知那仙洞中有什么?”南华子冷声说道:“恕不奉告!”

不奉告与不知道是两码事,玄空闻其言,便想:“看来这老道士似乎与蓬莱仙宗有些关联,知道的着实不少。想他七八十岁高龄,就是见过蓬莱仙人本尊也不足为奇。”随即两人不再搭话,玄空自顾自研习注文,南华子则在身后相守,似乎一直在监视于他。

正午时分,玄空已将整套掌法融会贯通。他高高站在观日岩上任意施展,掌力如化风、雷、雨、露、日、霞、星、月、浪,挥手间便有鬼神莫测之威,宛如蓬莱仙人在世。南华子在侧旁观,脸色愈发凝重,有时甚至把玄空看成了当年的仙人。他暗暗吃惊:“此人一夜之间竟然学会了这等奇功,其天赋可见一斑。这样看来,他能有如今成就,倒也理所当然。”又想:“当年师父算出五十年后中原会有一场浩劫,眼下快到期限,江湖上突然蹦出这样一个人来,也不知与这场劫难有没有干系?”他默默而立,心中若有所思。

玄空一套掌法使完,不仅没感觉疲惫,反而觉得神清气爽,好似功力又深了一层。如今他已然踏入绝顶之境,按常理已经到了修炼的终点,但又隐隐约约感觉不会止步于此。只不过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非容易之事。毕竟他此番学全了蓬莱三仙掌,实属偶然。这门掌法亦是世间绝学,在道家掌法中可算作最高,再要找一门与之相当的武功可着实甚难。

玄空得此神功,已是志得意满,从高高的岩石上飘然落下,向着山顶走去。南华子对他仍不放心,远远跟在其后。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了蓬莱仙岛之顶。这里是一处宽阔的广场,地面打磨的光滑透亮,如同一整块巨大宝石雕琢而成。阳光洒在上面,映的五光十色、绚丽夺目。四周有一些天然形成石桌石凳,可供人休息。

广场中央嵌着一颗晶莹璀璨的巨石,其质地透明,而发出淡蓝色的微光,内部没有一点点杂质,却形成了许许多多如镜子一般的截面。阳光透过巨石,折射出一道道刺眼的光芒,好似刀光剑影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方位不断改变,随之那天然的剑光也时时变幻。

此时,数百弟子已经聚拢在这里,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这块巨石,有人看懂了其中秘密,也有人懵懵懂懂,不知这块石头有什么特别之处。

玄空步入广场,站定在人群之外。他眼神一扫,望见薄扬与苏念正随巨石射出的剑光舞弄宝剑。显然,二女已经猜出了悟剑石的秘密,或许夺天三剑就藏在那变化莫测的剑光之中。她二人曼妙的身影,配上那灵动飘逸的剑法,袅袅娉娉、婀娜多姿,如同仙女下凡让人着迷。这对于周围那群弟子又是一重考验,有些涉世未深的弟子,本来看着剑光,眼神一瞟就被持剑的人吸引住了。由此就再无心看那块石头,转而涨红着脸偷偷盯着两位妙人。

南华子随后而至,站在了玄空身旁。这一老一少并肩而立,仿佛不是敌人,而是忘年之交。玄空感觉到南华子的敌意减了不少,有心与他化敌为友,便搭话道:“悟剑石就在眼前,真人是道门领袖,理应得此传承,怎不去试试机缘?”

南华子淡淡一笑,道:“贫道老了,等此事一过,便不会理这些世俗之事,剑法再高又有何用?这机缘还是留给年轻人吧。”他看了玄空一眼,又道:“你怎么不去试试机缘?”

玄空道:“在下并无持剑习惯,也懒得端详这块石头,来此也只为见识见识,总算也不虚此行。”

南华子道:“哦?”又呵呵一笑,心中对玄空的印象略有改观。他原以为此人见了悟剑石,定会绞尽脑汁专研其中奥秘,甚至沉迷其中。可现在看来这妖僧并没想象中那般贪婪,反而对那无上剑法不甚在意。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能懂得知足,这也是此人不凡之处。

两人观看许久,南华子瞧着众人痴痴的模样,心有所感,不禁叹出一口气来。玄空道:“真人为何感叹,是为这些人都没有参悟其中奥义吗?”

南华子回思往事,摇头道:“这块石头看了也是枉然,当年贫道坐在前面看了整整两日,也不见剑法有何长进。”

玄空吃了一惊,问道:“真人是仙宗传人?”南华子半晌之后才道:“传人谈不上,只不是当年一个不争气的弟子而已。我来这岛上时,不过比你大上几岁,武功可差的太多,在这块石头面前浪费不少精力。”

玄空不解,说道:“传闻参透悟剑石不是能掌握仙宗无上剑法‘夺天三剑’吗?”南华子哈哈一笑,道:“只看懂一块石头,就能练成一套绝世武功。以你的修为,也相信这天下间有这样的事?”

玄空回想起契丹部族中那绿色小人,真就只看了一眼就获得一门无上神通,遂说道:“这世间之事千奇百怪,在下说不清楚。”南华子道:“世事都有因果承负。便如你一夜之间练成那蓬莱三仙掌,只因你本来武功甚高,且先前已学前三掌为基,这才水到渠成。眼前这块悟剑石,确实有启发于人的效果。任何剑法创立之初无非是刺、挑、削、斩这些质朴的招式,而悟剑石的剑影形同于天地之间自发产生的剑招,观悟剑石如同观剑法本源。然而这也需要悟剑之人自身剑法已臻极高境界,才能感悟其中的天地造化,融会贯通,凝练提升自己的剑法境界。如贫道当年,剑法不堪,妄想从悟剑石中获得无上剑招,看了许久也是枉费心力。”

这一番话令玄空大有感悟,他边倾听,边频频点头。但听南华子问道:“你可知夺天三剑,为什么称三?”玄空道:“在下不知,但想来这绝不是三招的意思。曾听一位前辈高人说‘剑法修习剑招变化尤为重要,需占六分精力’,仅凭三招不太可能成就无上剑法。”南华子道:“不错,道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三招便有千招万招。夺天三剑说是剑法,还不如说是剑法境界。”

玄空由此而想,自己所学蓬莱仙三掌不也是合这个道理,其掌法为九种运力法门,但并无固定招式,临敌之际全凭自行演化。玄空听这一席话,心有所获,便向南华子抱了抱拳。南华子笑道:“你无需谢我,我这只是讲了一些空道理,修行仍看你自身。”同时心中暗想:“大多妖人都是倨傲自负之辈,但这所谓的妖僧似乎还算谦和,是不是传言也有不尽不实之处?”无形中又对玄空稍稍改观。

两人随意聊谈,玄空又道:“依真人之见,这群人在这里观石,一点益处也无?”南华子道:“也不尽然,你瞧那位坤道士,她的剑法渐近圆润无滞,出手自然,而无迹可寻,显然她是受益不浅。”玄空顺着一看,那坤道不正是薄扬所扮,见她剑法飘逸,渐渐已经不拘泥于招式的板固,随悟剑石剑光肆意而动,再配上那一身素衣,与苗条高挑的身段,当真是美极了。

南华子又道:“瞧她该是紫霄殿的门下,贫道多年不问世事,想不到江湖上武功进境如此之快,才人辈出。这位坤道士的剑法远在紫霄殿掌门盈虚散人之上,也不知盈虚散人如何寻来这样的弟子。”玄空不接话题,心下暗笑:“倘若让你得知她是个假道姑,恐怕又要气的吹胡子瞪眼睛。”

两人又聊几句,南华子突然说道:“此间也没什么看头,随我移步吧。”玄空道:“真人带晚辈所去何处?”南华子道:“你不是想见识见识仙洞吗?跟我而来。”玄空颇为诧异,说道:“真人改变主意了?”

南华子呵呵而笑,道:“贫道今日突然想明白一件事。”他锊了锊胡须,接言道:“当年我师父拿走凡间一物,放进这仙洞中。他临终之前嘱咐过一些事情,最后一件就是关于仙洞。我依稀记得当时他说:‘仙洞里的东西可以…’只是话说一半他却已然飞升了,因此这后半句谁不知是什么。这些年我都以为是要我谨慎对待。”

“唉!”说到这里,南华子长长叹气,又道:“时过境迁,仙宗早已不存于世。故地重游,贫道是尤为感慨。追忆往事,想蓬莱仙宗一向秉承无为之道,我师父在世时,所说最多便是‘道法自然’。他是何等人物,怎么会让我理这闲事?我想那剩下的话多半是顺其自然,而非是让我谨慎待之。”

玄空暗想:“仙洞之物令蓬莱仙人都如此重视,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己身上麻烦诸多,何必再惹一件?”这便说道:“在下先前只是戏言,那仙洞既然是蓬莱仙宗重地,不去参看也罢。”南华子戏谑道:“哦?你就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玄空倒真有些好奇,问道:“真人知道吗?”南华子摇了摇头,道:“除蓬莱仙人之外,无人进过仙洞,那里有什么我也不知。”玄空略感失望。南华子又道:“天道自然,人道无为,有些事情即便什么也不做,也会顺应自然而发生。”玄空听出这老道话里有话,问道:“真人所言何意?”南华子道:“你非道门弟子,却能学全先师的掌法,说不得冥冥之中已与仙洞之物有所关联。真若如此,躲也是躲不过去,何不顺其自然?”

玄空心道:“这怎么能叫顺其自然,明明是你逼着我去。”转念又想:“这老道士前后改观如此之大,莫不是故意编出一套说法,骗我去什么地方吧?可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若不去岂不让人小觑?”随即把心一横,说道:“我去也就是了。”

南华子应一声:“好!”他走在前,玄空跟在后面。众人见先前大动干戈的两人,似乎言归于好,也是暗暗纳罕。南华子冲着道门三秀一摆手,三人尾随跟来。玄空则冲着薄扬与苏念使了使眼色,二女心领神会,微微一点头。

这时,一位身着银袍、相貌俊朗的年轻人走上前来,挡住五人的去路。玄空认出此人便是薛将军的手下,那位姓李的小将。李将军拜了拜,言道:“敢问南华真人是不是去蓬莱仙洞?”南华子道:“不错,李将军也要同往吗?”他这句话实则是明知故问,先前他早看见这姓李的在广场四周左顾右盼、东寻西觅,显然就是在找蓬莱仙洞的位置。

李将军道:“据悉有一宫廷之物正存于仙洞中,在下需得将其取走。还请前辈带路”南华子淡淡说道:“那便随我来吧。”道门三秀则瞪了李将军一眼,心中骂道:“此人真是信口开河,仙洞怎么会有宫廷之物?”李将军不以为意,便跟在几人身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