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洗髓经 > 第一章 少年

洗髓经 第一章 少年

作者:庄超逸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1: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明正德某年伊始,福州府的雨便淅淅沥沥一如往年,一下就是好几天,可苦了游子商客,斜风细雨,略带寒意,又不甘心为小雨耽误行程,越赶心头越是烦闷。

盘桓的山道上走来一主一仆。主人身上文士白袍滴雨未沾,对打伞的老仆道:“东边日出西边雨。闽中天气真是多变,一座山头就隔开晴雨。”

老仆右肩灰衣湿漉漉的,一脸愁大:“少爷,放在江南,那是西子流泪。这的雨,简直邻家怨妇,叫人难受上火!”

主人是新科进士,他朝中无人,补了个闽西知县上任。老仆服侍他家三代书生,连抱怨都沾点文气。

地方官履新先要向本省布政司上递官凭。主仆风雨赶路行至福州郊外,忽地,又一阵中雨泼淋而下,主人踯躅道:“这下该是西边日照东边雨了,不如先折回去避雨?”

老仆心中叫苦:“初春哪来阴晴相隔的阵雨。就是赶上雨停雨落罢了。”望见不远郊田有几户农家,忙道:“少爷,前面有间破庙,那里避避吧。”

“破庙?”主人脑中闪过野记杂说里的异事,奔了几步,才看到雨中农舍,数落老仆一句老眼昏花,才一起奔过去。

田间小路阡陌相通,远远能看到,走起来得好一会儿。主仆脚底不断打滑,倒把雨中闲庭信步的鸭子吓得“嘎嘎”逃散,正狼狈间,身后突然喊杀震天,又飘着一股臭味,一群乡野孩童手提棍棒农具向他们冲来。乡间孩童走惯田地,少时,主仆便被最前面的孩童赶过。

他约莫十二三岁,浑身泥水,手上抓着弹弓,怀中紧捂着湿透了的学堂书包,身后箩筐装着臭味来源——牛粪。他瞥了主仆一眼,脸上略过一丝讶色,脚下不敢停住,口中大叫一声各地方言贯通的国骂。须臾,左近农舍一片喧哗,分别冲出三五不等手持棍棒的孩童,大嚷大叫,冲向先前那批孩童撕斗一处。

乡野孩童打群架,主仆心下稍定,刚奔至屋檐下,迎面冲出一个凶如罗刹的中年农妇,看也不看二人,朝孩童们奔去,人未至,连珠大喝,盖过万籁之声,将众孩童震住。书生也被唬住:“穷山恶水出刁妇,做个农夫真是可怜的紧。”

左近农舍也相继冲出俱是一般装束的农妇,在孩子堆中又骂又拽,撵回自家孩子。先前那批孩童尤自叫骂不休,声势却明显变弱,几个农妇又迈前喝骂几句,那些孩童就往回跑了。众农妇回头看到避雨的主仆,这里地处郊外,没见过多少外人,忍不住又多看了几眼,相互小声调笑两句。

这屋的妇人把三个十来岁的孩子赶回屋,才回头见了两个生人,全然没了泼辣劲,听到老仆问询,轻声用方言回问两句,见主仆面面相觑,知道是外地人,就僵住了。

“两位先生,外面风大,快进来喝口热水吧。”变声期的童音打破尴尬,说得字正腔圆。

却是刚才仓皇的孩童,已换上干净衣裳,面上虽有青淤,但长得平头正脸,有农家小孩少有的白净。

主仆心中一宽,向农妇行个谢礼就随孩童进屋。孩童扭头向母亲做鬼脸,盘算待会如何躲过责罚。

农屋有些破旧,但井井有条。孩童将主仆的衣服挂在灶火前烘烤,找来父亲的衣服给他们换上,又递了两碗热水。书生见灶旁摆着几本湿烂的书,墨迹已被雨水冲糊了,即便烘干也不能再用。书生爱书,也觉得可惜,问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我叫清子,先生贵姓?”

“我家少爷姓秦,大名仲允,是今年的新科进士,来这里赴任的。”老仆抢先接口,他家少爷如今扬眉吐气,只要是百姓,都由他抢先告知来历。

老仆见清子只是“哦”了一声,心中有些不悦:“读过书却不知道进士的么?毕竟只是小孩子。”

“大人记文章很快吧?”

秦仲允没想到清子会这么问,他文章记得不快,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教书先生说,能考中进士的大人都是文章倒背如流的能人。”

秦仲允暗觉好笑:“这个教书先生定然科举多年不第,就编了这种理由来搪塞学生。”他顿了顿,道:“也不尽然,亦要有运道,考题正中下怀……”

老仆大声咳嗽。

秦仲允改口道:“怎么还在读这些书?”灶上晾的全是六七岁初入学堂的启蒙书。

清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有些怏怏道:“只为识字,过两天我就要上山当道士了。”

“怎么去当道士?难道比读书有用?”

“家里的田够两个哥哥种了,当道士混口饭吃。”

清子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就像有的地方专出杀猪弹棉花的,有的地方出婊子太监,他的家乡“盛产”道士。家里弟兄多,就送一个去当道士。

福建山多地少,朝廷“海禁”不准出远海,前些年又有倭寇犯境,若遇天灾,百姓苦不堪言。清子十岁那年,爹娘商量,决定让他当道士。清子觉得在情在理,为家里省口饭,而且只要学会超度做法事抓鬼,按例能分到辛苦钱,积攒起来,将来还俗娶亲。

但那一年遇上大风灾,当道士的人数倍增,清子家钱送出去,仍被排到今年。

要当道士,得下点本,念书识字,清子就启蒙入学,也拜过孔孟先师。附近几户人家春联都是清子写的,又大又黑。

屋外“当啷”一声,水盆掉到地上,接着农妇“哎呀”惊呼一声。清子急忙起身,从灶台取一把菜刀揣进怀里,两个兄长听到声响,也提了柴刀走出去。

主仆心头一跳,早听说当年倭寇侵扰,本地人多有依附,同胞相残,没想到民风坏到这种程度。半响,外面没什么动静,主仆才出来。

道士之乡却来了一个老和尚,他两肩淋湿但脚不沾水,腹胯部被馊水弄脏臭,是农妇出门倒馊水,没留意泼到老和尚身上。老和尚身材高大魁梧,寒风冷雨中依旧站立如松,积水流过坑洼的小院,细沙堆积在他脚跟处,已悄然在门外站立良久。

“老师傅等等,我拿饭给你。”少有和尚来化缘,本地道士又从不化缘。

老和尚国脸剑眉,如雕塑法相圣严,他望着清子,清子没来由的慌。老和尚探低身子,深沉的声音道:“你应该当和尚!”说着,他有力的大手突然往清子的裆下摸。

“妈呀,你是选和尚还是挑太监啊!”清子钻心的疼,疼在那,好比宫刑。

清子娘惊叫一声,大哥当头一柴刀劈过去。老和尚顿觉失态,缓缓抽回手,向众人行礼。那凶狠的一刀不知怎地偏了方向,从右脑划过去。

二哥拳头抡过去,老和尚结结实实受了,但看起来跟挠痒一样。

清子一家人这才气顺了一些,老仆见机过来劝清子几句。清子捂着裆部,就先听听老和尚的解释,何故掏有主的“鸡蛋窝”。

老和尚道:“常闻此地多出化外高人,贫僧慕名而来。”

“我朝几代天子都被道士害得早崩,什么高人,一群祸国蛀虫!”秦仲允心中愤愤然不屑。

老仆问道:“大师何处挂单?”

“少林寺。”

“是南边的少林寺?”清子问,没多大惊奇。

“嵩山少林寺。”

“你是假和尚!狐假虎威,哪有跑这么远收弟子的!”清子彻底不相信。

“不打诳语!”老和尚道,“少林寺从不主动收弟子,但此番情况特殊,挑的是念经的文僧,担心居心不良之徒钻空子,所以走得远,挑得很仔细。”

清子家人自然不信,本地常有人口贩子,都很会忽悠的。

老和尚依旧正身正色,正声道:“世人的偏见正是鄙寺的不足,僧人太过专研武学,全然抛弃祖师经为主武为辅的初衷,仰仗聪慧将经义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误入歧途之例不胜枚举……”

老和尚说话明显有所保留,将实话绕着弯说也够他辛苦,光头上的雨水早就干了,汗水接着渗出来。过了老半天,老和尚才明白对乡农多说无益,初次见面,先要以利示人,他做了一个很俗但很有说服力的动作,掏出一锭金子。

把清子卖了还不值这个价钱。

母亲做不了主,准备请老和尚进门,等丈夫回来决定。

清子终于忍不住问:“老师傅为什么挑中我?”

原来老和尚已经注意清子两天了,先是远远听到清心喂鸡“咕咕”的叫声,是念经的好材料。第一眼看到清子,坚若磐石之心突然一动,这便是机缘。清子生得面如朗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缘。

“我被人偷偷盯了三天。这么龌龊玄乎!”清子背脊发凉。反正都是出家,少林寺能给家里钱,他是中意的。

老和尚忽地转头望向远处,众人也跟着看,初春新雨,客舍青青枝芽新绿,但哪有什么人和事出现。正想老和尚又故弄玄虚时,有个人急匆匆向这边来,却是领清子的道士。

清子娘迎上去,问:“不是两天后来吗?”

“听说来了个和尚,怕他找你家麻烦,过来看看。”道士充满敌意地盯着老和尚,又为他威严所摄,眼神躲闪,在心里开骂:“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这和尚先花点小钱把本地生源控制住,等道士没了便只能当和尚,就任他于求于夺发横财。”

老和尚也是极不自然,他认识的武当泰山道长哪里是这样的仪态装束,这道士满脸世俗尘欲,外出居然穿只有盛大节日才能穿的衣冠。

清子一家忙活起来,也请主仆上桌,把老和尚晾在一旁。清子家原本就准备招待道士的,把厨师傅请来,将蘑菇豆腐等素菜做成鸡鸭鱼肉的样式,连味道也有八分像。老和尚直皱眉头。清子以为老和尚恼火不受招待,就盛饭夹菜给他。老和尚合十而谢,只要过米饭,吃完,还把饭沫合水吞食。

清子爹回来,见到这种场面当然很奇怪,好长时间才明白前因后果。他没有立刻决定,喝着米酒,一声不吭的考虑。

清子家人不敢吱声,习惯一家之主这模样考虑事,也不管怠慢了客人。主仆起身告辞。清子小声对父亲道:“秦大人是新上任的进士,见识广,请大人说说……”

“当和尚吧……”秦仲允脱口而出。

老仆想到一层利害关系:“少爷的主考恩师就是送妖道进宫的刘大人,虽然这是八竿子打不到的地方,终归谨慎点好。”他接住少爷的话,道:“只是,大师出家的地方离福建远了些……”

清子爹一饮而尽,重重地放下杯子,道:“我们虽是乡下人,却也知道‘信义’两字,如果改主意,传出去,道观对乡里其他孩子有看法,这不公平,清子还是当道士!”

翌日清晨,清子向爹娘磕了一个头,就随道士上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