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这个明朝很危险 > 一百零八章 君臣两的互怼模式

这个明朝很危险 一百零八章 君臣两的互怼模式

作者:天地八音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0: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夏狐疑的望着朱由校,眼神告诉对方,我怎么那么不信呢。

朱由校嘿嘿一笑道:“不信拉倒,朕这次找你回来,是要送你两个大美人的,这两位可是身价不菲的哟!”

陈夏一听跳起来,失声叫道:“不要!我才不要,皇上你想害死我是吧?我家夫人大肚子呢,不能生气!”

朱由校见他那慌乱的样子,鄙视道:“亏你还是男人,怕老婆的东西,身为大明勋贵,三妻四妾本来就是应该的,朕看不起你这老婆奴。”

“啥!谁老婆奴了?我那是爱老婆懂吗?不懂不要乱说,瞧你那没文化的样子,还说我呢。”

“什么?你敢说朕没文化!”

轮到朱由校吹胡子瞪眼了,陈夏脖子一缩,马上挺直身子,理直气壮的说:“切!讲道理说不过,就拿身份来压人,还敢说自己有文化。”

“行,那朕不拿身份说事,咱两现在就是朋友,以朋友的身份来理论一番如何?”

“好啊,放马过来吧,谁怕谁呀。”

君臣两人针对什么是有文化,展开一场论战。

朱由校说的有文化,是读过多少书,对前人经典的理解,有什么样的心得,头头是道的说了一通。

陈夏则是对人情世故展开论述,解释了在文字还没有的时代,通晓人情世故才是出众人物的立足根本,这才叫有文化。

君臣两谁也说服不了对方,最后只能罢战,互相怒视着对方,哼一声后扭过头,谁也不理谁。

夏完惇被领进来时,看到自己师尊和皇帝赌气包似的模样,惊愕的摸不着头脑。

朱由校看到他进来,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问道:“你就是横山伯弟子夏完惇?那好,朕问你一个问题,你来回答一下。”

夏完惇连忙跪下三呼万岁,朱由校摆摆手叫他起来后说:“朕问你,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是看对圣人典籍的理解呢,还是看对人情世故的熟练?”

夏完惇沉思了一下后回答道:“草民以为两者都要才对,不懂圣人文章,其人必不够条理,不懂人情世故,则时书呆子一个,因此两者不可或缺。”

“咦!”

朱由校本来是为了看热闹问这话的,好想看到陈夏的观点被他自己的弟子驳斥,可没想到夏完惇这回答,让他惊喜的发现,这孩子是人才呀。

这下他也让顾不上看笑话陈夏了,接连问出几个问题,有的是四书五经上的见解,有的是人情世故上的处世之道。

夏完惇虽然紧张,可还是回答的条理清楚,很有见地。

“好!好呀,真乃雏凤是也!”

朱由校大为高兴,称赞一声后看向陈夏道:“你这弟子很好,朕现在信了你的话,好好培养,将来必是我大明的栋梁。”

陈夏得意的哼哼道:“臣的眼光一向厉害,还用你说。”

他那臭屁的模样很欠抽,朱由校是习惯了没觉的异样,可夏完惇吓坏了,自己恩师怎么跟皇帝这么说话啊。

他赶紧“扑通”一声跪下,磕头道:“皇上恕罪!草民的恩师不是有意冒犯皇上,求皇上宽恕草民师尊不当之言。”

陈夏顿时哭笑不得,可有不能打击自己弟子的孝心,只好对朱由校拱手道:“臣失礼了,请皇上海涵!”

哈哈哈……

朱由校爆发出一阵大笑,亲手拉起夏完惇,一边戏谑的看着陈夏道:“致远呐,你也有今天,从来跟朕吵架都不认输,这回被你徒儿将一军,向朕认错了吧?哈哈哈……”

夏完惇傻眼的看着这对君臣,朱由校这话他哪还能听不出来,自己师傅这样跟皇帝说话不是第一次了。

陈夏没好气的瞪他一眼,拍拍他的后脑勺道:“为师跟皇上名为君臣,其实是朋友,要是按民间来论,你该叫皇上师伯懂吗?”

夏完惇不懂,懵圈的看看他,想看朱由校时又不敢,朱由校笑道:“好孩子,朕的乳娘是你师傅的义母,你师傅其实是朕的弟弟明白吗?”

夏完惇当然知道这事,可他没想到皇帝能这么看重自己师傅的这层关系,连忙躬身回答后,不好意思的摸摸后脑勺。

闲话说罢自然重提旧事,朱由校这回不说笑了,招呼陈夏过去,在案桌上展开地图,把他弄的一头雾水。

“海西女真那上报一个消息,原金帐汗国的臣属莫斯科公国,如今建立了一个王朝,这几年征服了西伯利亚汗国后,一直在向东扩张,极北之地的小部落,被烧杀抢掠了不少,如今已经到了海西女真那了,你来看看这地图。”

陈夏一听这就明白了,指着贝加尔湖道:“皇上,此地绝不能丢,不里牙惕部落所在之地,是极寒之地中的一颗明珠,现在是瓦剌人统治的,派人去告诉瓦剌人,不想被沙俄杀戮,就趁早臣服咱们,说到底,咱们跟他才是同一个祖宗。”

朱由校看看地图,狐疑的问道:“瓦剌人怎么跟咱们同一个祖宗了?这是谁告诉你的?”

陈夏给了他一个白眼道:“咱们华夏起源于燧人氏,传承于伏羲氏,炎黄合并时,炎帝部落有人北迁,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极北的通古斯人,都是他们的后代,不就是跟咱们同一个祖宗吗?”

朱由校嗔目结舌,指着他半天憋出一句话道:“按你这样说,这乌拉尔山脉以东,全是咱们一个祖宗的了?”

“对呀。”

陈夏理所当然的回答,指着亚洲欧洲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脉道:“这些地方,咱们迟早都要拿回来的,再说蒙元的四大汗国,都已经到了欧洲,咱们没要已经算给他们留些余地了。”

朱由校哭笑不得,指着他道:“你还真敢说啊,那些地方相隔那么远,如何管理,北元当年兵锋如何强悍,可也不得不分封诸子,各自治理,国势一衰就分崩离析。”

“那是当初北元建国时就乱,忽必烈的皇位是抢来的,叔伯兄弟们并不服他,因此四大汗国,几乎跟他断了来往,咱们不一样,抢回来后推行圣人教育,让他们跟中原一样,车同轨、书同文,日后即使作乱,那也是诸侯之争,不再是家国之争。”

陈夏这番话,让朱由校停下来,认真思考起来。

一想还真有道理,元朝建立时,只有进入中原王朝的蒙古人学习汉人文化,其他地方的还是游牧状态。

大明建国后,元朝的许多人被赶回草原,但同样有不少蒙古人选择留下,改了汉姓,如今都成了汉人。

这其中不乏蒙古贵族,而且不是个例,特别是在南方当官或者定居的蒙古人,几乎都选择留下。

除了一部分平时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的不得不逃外,其他人已经适应了南方生活,谁还愿意回草原去。

元朝虽说只有短短的九十七年,可这也是好几代人了,在南方出生长大的蒙古人,甚至连蒙古话都不会说的都有。

要说蒙汉对立,那在元朝刚刚建国时常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许多到地方上生活的蒙古人,并不会欺压汉人,反而融入当地生活。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你得跟人交流才能心理正常,整天欺负人,谁还跟你交流。

何况蒙古人跟汉人间的交流,不止那九十七年,元朝灭南宋就花了三十多年,而这三十多年中,许多蒙古人已经在北方居住。

原本金国控制的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汉人为主的社会,无论是文化还是生活习惯,跟南方汉人差别不大。

“那试试?”

朱由校终于开口了,陈夏一听笑道:“那就试试呗,先从漠南开始,我老婆那几个万户领地先开始实行,咱们走一步看一步,直到找到最好的办法后,全面推行。”

君臣两相视一笑,朱由校拍拍他的肩膀道:“朕这次叫你回来,本来想让你去一趟蒙古的,科尔沁那边来了一份奏表,乌克善说皇太极那两个妻子回来了,不愿再去倭国,他的意思是要你接到你家,现在看来还是回绝了他,咱们这现在没空处理这事。”

陈夏这才明白,起先朱由校说送他两个美女不是逗他的,只是这事他才不愿意。

可这事也不能直接拒绝,要是乌尤黛知道后不开心,那自己后院又起火了。

想了想他建议道:“皇上不要直接拒绝,可以告诉乌克善,人可以送来,但不是到我家,送到我城外的庄子上,问他愿不愿意。”

朱由校看他一眼乐道:“你不会真动心了吧,她俩可是姑侄,女真人不介意,你可是大明的伯爵。”

陈夏不满的瞪他道:“瞎说什么呢,哲哲小不了我娘几岁,布木布泰虽说年级小点,可那女人我知道,心机深的很,谁要她呀。”

“咦!你怎么知道你那小姨子心机深,乌尤黛告诉你的?”

朱由校好奇的望着他,满脸的八卦。

陈夏嗔道:“干嘛要别人说呀,当初刺杀我那次,就是她指挥的,结果她跑了,扔下她亲姐姐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