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逍遥记 > 第一章(1) 何以逍遥

:逍遥记 第一章(1) 何以逍遥

作者:乐游z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0: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凛冬已至,霜露既降,整个北国大雪纷飞。崤东也不例外,尤其是北海城外,飞雪如絮、银装素裹。

站在城头上,远远地能看见三座白雪皑皑的大山,一座名曰孤鹜,一座名为戾鸢,还有一座叫做独鸷。三座山呈“品”字状矗立,山岭连成一个圈,山峰则高耸入云。常听老一辈的人津津乐道,以前的剑道名家庄子,曾在此山中悟道修剑、开门授徒,又将徒弟分为三个方向,分别修习三种不同的剑法分别是逍遥剑法、九渊剑法和盈虚剑法。庄子仙逝后,他的徒弟便在此三山中建立了一个门派,派中包有三堂:逍遥堂、九渊堂和盈虚堂,堂主的道号合为“三子”,三山则另设有“三使“”以拱卫门派——孤鹜使、戾鸢使和独鸷使。

年轻的旅客似乎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那么请问,这个门派究竟叫什么?”

“呃,我只知道他们一心修道,很少下山来,即是有人偶然碰到了,也没有听他们自报家门。”

旅客不禁有些失望。

坐在城墙下饮酒的有一个老人,捋了捋尚黑的胡须,笑着道:“那就是逍遥门”。

自凉城和渊默两大门派的腥风血雨以后,中原大地尚得安定了两三年。

崤山以东,白雪覆盖住了野地,仍能看见稀疏的麻雀走走停停,显得一片祥和宁静。

忽然“咔嚓”一声,似乎是一根枯木被折断了,麻雀稀稀落落地飞走了。一个少年在一旁显得沮丧无比,看他眉清目秀、一脸稚嫩,像是和这些麻雀般不谙世事。

远处听得一人喝到:“非弟,别玩了,赶路要紧。”

那少年听得,一脚踢开枯枝,循声跑了出去。

树林外站着两个中年男子,年纪较轻的大概三十出头,相貌英朗,跨一把长剑;年纪较长的快四十了,面色焦黄,穿一身玄色道袍。这两人少年再熟识不过了,前者是他的四师哥,也是逍遥堂堂主北游子辛伏清,后者是他的大师哥太史雎。

看着气喘吁吁的少年,太史雎面露不快:“姬非,今日门主找我们有要事相商,我们赶紧赶路了,你再这样贪玩,看我怎么收拾你。”

姬非也面露不快,轻哼一声,别过脸去。

辛伏清不由得笑了笑:“非弟,你今年就要到弱冠之年了,也该成熟一点了,别整天还像个小孩子一样玩闹。”

姬非听了,扁嘴道:“四师哥,还不是因为你,天天就让我读书,休息也只得片刻。而且读书对于剑术有什么作用?你看逍遥堂和九渊堂的弟子,每天就用练一会剑就可以去玩了,他们的功夫早就在我之上了。”

姬非是逍遥门辛伏清这一辈最年轻的弟子,也是辛伏清的师傅新余子崔不际老来奇想,招收了可以当他徒孙的姬非为弟子。但不到一年时间,他便随门规进入终南山深修了,于是姬非便背托付给了新一任堂主辛伏清代为教养。

辛伏清听得姬非的抱怨,道:“我还不是想为你好,练剑是一方面,阴理则是另一方面,你四师哥我就是这样过来的。况且这些书对于你巩固心法也是大有好处,我前些日子给你的《庄子集注》看得如何了?”

“我看完了,我觉得自己差不多懂了。”

辛伏清不禁有些恼,他虽知道这个小师弟天资聪颖,但这些注也是汇集了自己半生的心血理解,他才读几个月就开始大放厥词。

辛伏清不禁想要斥责几句,一边的太史雎早就听得不耐烦了,道:“快走了,门主还在等我们。”

逍遥堂建在一座地势较高的丘陵之上,木雕宏宇,颇为气派,从正门出来便有九十九级台阶直连丘脚。

辛伏清三人到时,天色已阴朗,石阶下有一人正翘首而待。

只见那人面色白净、神态谦和,身披白色大衣,显得神采俊逸,年纪也才莫约二十。姬非识得,这是门主、北冥子魏宣的长子魏沧海。

魏沧海看见三人前来,出于自己是晚辈,连忙抢上几步行礼道:“弟子魏沧海见过辛师叔、太史师叔,”他瞥了一眼年纪比自己还小的姬非,故意就此打住不说,回身道:“家父和其他师叔已经在上面相候,请几位速速前往逍遥堂一叙吧。”

辛伏清和太史雎点点头,正欲举步,却看见姬非抢到身前道:“四师哥、大师哥,这小子不懂礼数,咱们还是回去罢。”

辛伏清是性情中人,听不懂姬非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听太史雎在旁哼道:“你小子这点岁数,还指望人家叫你一声师叔吗,再胡闹就滚回去。”

姬非年纪轻,受了训斥,心中很是不爽,晃眼似乎又看到了魏沧海在一边似笑非笑的轻蔑,于是更不答话,甩开袖子便率先走了出去。

辛伏清笑了笑,不以为忤,道:“咱们也走吧。”

一只苍鹰从上空经过,嘶哑的长鸣划破了长空。下方被白雪覆盖的台阶也被印上了几只新鲜的脚印。天空虽看不到太阳,云天万里下的雪依然白晶光亮,九十九级台阶也走到了尽头。

姬非率先登上了丘顶。逍遥堂门前正有一群人等候,有的是师兄弟,有的是弟子,还有一些道卫。

这些人见到先上来的是姬非,都略显得吃惊和尴尬。只有为首一人剑眉大眼,微长的胡须微微飘动,身着紫绶道袍,腰佩黄樱宝剑,不露声色,这自然便是逍遥门门主逍遥堂堂主北冥子魏宣。

姬非见了,赶紧道:“见过门主。”

魏宣面露了一丝不悦,道:“姬师弟呀,辛师弟呢?”

“还在后面呢。”

魏宣点点头。姬非拜过后便向后面看去,北冥子身后站有四人,左首一人白白胖胖,微挺一个将军肚,脸上的横肉堆出了一个略显惊悚的笑容,这是九渊堂堂主开颜子孔追曲,平时的他也是待人和气、时常挂着笑脸。中间两人是一对夫妇,男子相貌威严,肌肉盘虬卧龙,时值寒冬也仅着一件单衫。女子相貌颇美,年纪在三十左右,神情却如冰雪般冷漠。这两位分别是独鸷使宇文雄和戾鸢使曹芙。最右首一人身材高大,年纪也快三十了,脸上却仿佛还有一些稚气未脱,他是独鸷使杨克。姬非同他颇为稔熟,他自幼便和辛伏清是发小,虽属逍遥堂下,却精通逍遥、盈虚两大剑法,时常也来指点姬非一二。

姬非同杨克稍微寒暄两句后,便看到了辛伏清等人登了上来,一帮人便上前迎接。姬非有些滞步,不知要同他们一同迎接还是呆在原地任人群拥挤,自是有些尴尬。

忽然,一个如黄鹂般悦耳的声音传来:“非弟,来这边!”

姬非转过头去,看见不远处一个着绿衣的女子朝他招手。那少女亭亭玉立、雅丽脱俗,姬非识得,这是逍遥堂的一个女弟子,名唤李蕙,比姬非大得两岁,平时常常同姬非一起玩耍,关系也是十分要好。

姬非听得她的呼喊,也不去管辛伏清了,径直跑了过去。李蕙脸上洋溢着笑容,将手摊开,姬非才发现她手中原来有一只鸟,青背红肚,体态娇小,十分好看。姬非道:“这鸟真好看,你自己抓的吗?”

李蕙扁扁嘴:“当然啊,你上次不是答应我要抓一对雌雄雀来给我的吗,我想着我也不能白受你的东西,于是等着你来我也抓了一只。你抓的雀儿呢?”

“我没有,”姬非羞红了脸,“我真的在来之前差一点就抓到了。”

李蕙的脸色顿时有些暗淡:“没关系,这只鸟还是给你吧。”

姬非见了连忙道:“这样吧,我给你讲个故事,就当补偿你了,怎么样。”

李蕙的笑容又灿烂了起来:“好呀好呀,非弟你总是有好多新奇的故事,快快说一说。”

“你知道列御寇吗?”

“我听说过,他好像会使全部的九渊剑法。”

“重点不是在于他的剑法,而是他的身法。”说着,他将手中的小鸟放飞,“他能像这只鸟一样,御风前行。”

李蕙不禁瞪大了眼睛,似乎是来了兴趣。

突然听得一阵爽朗的笑声,只见魏沧海一边走来,忽然向上潇洒一跃,抓住了姬非放走的麻雀,交还给李蕙,道:“谬矣谬矣,御风而行,何其难也,姬非你编故事也要有个度吧,不要误导我的师妹了。”

姬非笑道:“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这是在《南华经》中都有记载的,你说这是谬论,难道是想说祖师爷也在乱说话吗?”

逍遥门自建门以来,发展便开始失衡,对于弟子绝大都注重于剑法的勤学苦练,少有心法的修行,更别说道行和心境的提升。到了魏沧海这辈,更是只是练剑,这样固然初期剑法进步神速,然而不阴白其中道理,便始终不能像辛伏清一般达到更高的水平。

姬非知道魏沧海底细,是以不说《庄子》而提《南华经》。

众人方才听姬非这般说,都齐刷刷朝着魏沧海看去,引得他脸上阵阵发烧。可饶是他尴尬,他也是急中生智,想到庄子向来被道家尊为南华真人,想来《南华经》必也是庄子所著了。魏沧海不禁想到小时听到的一些故事,开始自鸣得意,于是假装恍然大悟道:“噢噢,几乎忘却了!列御寇,我自然是知道的,不就是那个古板地说,子非鱼,安知鱼乐的人嘛,那场辩论,我们的祖师爷自然是高阴得多的……”

姬非和李蕙相视一笑,挽手走开。其他人有的惊异,有的不解,有的微笑,魏宣铁青着脸,打断了魏沧海的侃侃而谈:“够了,沧海,进去。”

走进大堂,刚同李蕙道别,姬非就感觉到耳朵被揪了一下,回头一看,原来是辛伏清和杨克。辛伏清在一边笑而不语,杨克则笑道:“小子,知道你四师哥为什么让你好好读书了吧。”

逍遥堂中的辉煌,确乎与外面朴素的风景迥然不同。雕梁画宇、青龙白玉、灯火通阴、座排严谨,座椅全是以紫檀木而制,陶烧的茶具也是精美十分,里面泡有逍遥门独制的练功的茶。

不多时,茶香四溢。

众人按辈分,魏宣、辛伏清一辈的落座,下一辈的弟子只有站在座后服侍。姬非被安排到左首的末座。他笑吟吟地坐下,向着主座后面的魏沧海望去,只见魏沧海朝着姬非怒目而视,想必是遭到了一顿训斥。姬非不禁“噗嗤”笑了出来。

少歇,辛伏清问道:“门主说今日有要事相商,不知所为何事。”

魏宣笑道:“也不是什么急事,大家从三山各处赶到逍遥堂,旅途劳顿,现在也已是正午,咱们先用食吧。”

其他人附和道:“门主所言极是啊,咱们先吃饱肚子再谈不是更好吗。”

说罢,便置食桌而上,逍遥堂的弟子呈上菜肴清酒,但却让辛伏清一脸狐疑。

酒过三巡,众人微微有些醉意了。魏宣起身举杯道:“诸位,我等虽常年清修,想必大家对于山外的大势都有些了解吧。”见众人都点了点头,魏宣又道:“凉城统冶江湖已是渐见腐朽,不得人心。七年前的长安夜战,渊默击杀了凉城宗主蓝温,而如今更是节节进取,吞并各大门派,大有席卷天下之势。”

语罢,辛伏清心下大为不解,按常态,逍遥门人是极少过问世事的。只听魏宣又道:“我等虽说是出世之人,但是有时也得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大家都知道,渊默宗主孟冶唯才是举,他将麾下招募的最得力的高手编了一个名为龙见营的组织,现下,孟宗主有意请我们去指导龙见营更多的招数,取得共同进步,大家以为如何。”

话音刚落,三使即刻表示同意,开颜子孔追曲也代表九渊堂表示没意见。魏宣望向左首:“你们盈虚堂以为如何啊?”

辛伏清还没说话,只听一直沉着脸的太史雎缓缓道:“我没意见,就看我们的北游子作何打算了。”

辛伏清此刻正在寻思,今日之事来得甚是突然和蹊跷,事前自己未听有任何风声,而三使和九渊堂为何也不假思索便同意此事了。

孔追曲以为辛伏清在发呆,便笑道:“辛兄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

辛伏清听得此言,便缓缓起身举杯道:“诸位,若说我等想追求更高的剑道,也不无不可,但我等练剑是为了修身,而非痴于入世比拼,我认为就因此事而贸然入世,着实是不该。”

魏宣道:“辛兄,此言差矣,我等此时入世便是大好机会来传我剑法、扬我门威啊。逍遥门百年来一直隐匿在山中,在世上根本无人知晓,真的是莫大的遗憾。先师一直强调逍遥二字,困在这三山之中,除了娱乐自己,果真能够逍遥吗?”

辛伏清摇摇头,道:“情志泊兮心亭亭,嗜欲息兮无由生。所谓名,天下之公器,本不是一味追寻便能把握在手的。若说逍遥,首先便不能为名利所困。三山固然小,可心若无羁无绊,则天地尽皆狭小。”说罢,不等其他人表示,辛伏清将杯中余酒一饮而尽,回身正襟危坐。

大堂中顿时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都沉下了脸。魏宣面色铁青,也将杯酒一饮而尽,缓步走来,道:“辛兄,渊默的强盛你是知道的,他们要是想灭了三山这个小门派那是易如反掌,这已经是孟冶给我们的一个机会了,答应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请你谅解,不然就不要怪哥哥我无情了。”

辛伏清正眼看着魏宣没有说话。

一边的杨克素来知道这位门主心胸并不旷达,生怕闹出什么不可调解的矛盾,连忙对辛伏清道:“辛哥,咱们这么多人都觉得这事可行,你也别太固执了”。他见辛伏清仍是不为所动,一边的魏宣等人开始冷眼相看,加之他自己心地坦诚、胸无城府,急道:“辛哥是不是觉得我们做这件事不值得?我跟你说,孟冶那老儿承诺了,我们若是能入世助他一臂之力,不仅赏赐无数,丰厚进爵都不在话下啊。”

此言一出,在堂的人都大吃一惊,此事不假,只是魏宣想不到杨克会把这件事也抖出来。最吃惊的莫过于辛伏清,不是因为这件事的真实意图,而是眼前这个从小到大情同手足的发小竟能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来。

以往的门规虽未要求弟子必须出世,但也严格要求摒弃名利、无为清修,杨克这番话说出来,其实已经触犯了门规,轻则受杖责,重则会被逐出门派。而如今,大堂内却是一阵又一阵的沉默。过了许久,只听辛伏清冷笑道:“我说今日你们怎么都这么反常,原来是这个原因。”

杨克丝毫没有注意到辛伏清语气的变化,继续道:“辛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我从小做走脚弟子,那是多辛苦的时候啊,若不是你我有足够高超的武艺,恐怕现在还在受苦受累着吧。那时候咱还不是在想着什么时候能得到安逸。辛哥,如今凭你的剑法,至少先做个营尉,后面立功封侯啥的肯定不在话下的呀。”

“立功?封侯?”辛伏清只是冷笑。。

魏宣将佩剑抽出,慢慢抚拭:“该说的我都说了,不该说的孤鹜使也都说得差不多了。何去何从,就看你北游子如何做抉择了”说罢长剑一抖,闪出几道寒光,面前的梓木桌登时被劈成了八截。众人都不由得喝彩道:“好!”这招是魏宣的成名剑招,逍遥剑法中的数仞而下。他看似只是劈出了一剑,其实当中极快的手速将剑招瞬间便变化了四五次。

辛伏清沉道:“祖师之规不可违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