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重生天龙被段誉追杀 > 第一卷第四十二回 初识雪貂红袖刀

朝阳初升,紫气东来。赵佶已在政事堂,同重臣商议国事。

“云南大理国主,兼怀化大将军段氏正淳具表,贡马匹、麝香、牛黄、滇织等物品,遣子段氏和誉觐见天颜。滇南小国慕中土文华,望阙情深,躬请北极之主封赐西南百夷。”赵佶在大殿上,看着奏折。

这是蜀地成都府路官员的折子,他看了后,微微有些走神。

“曾爱卿,试问西南之事,政事堂如何料理?”皇帝抬头,问一位头戴折角巾的老者。此人身着洚红袍服,腰束玉带,是政事堂宿老曾布。

“启禀圣主,闻天南前国主高氏,素得百蛮民心。今大理国主段氏正淳,位权大理国事。贸然赏赐其人,恐高氏诸夷恶扰中原,此为肇事之祸。”曾布所奏,是老成直言,实是不宜赏赐天南段氏。

大宋太宗朝,曾封天南段氏,为归德将军兼其忠顺王,统辖大渡河的南路姚嶲州百蛮,驱诺山前山后三十六部鬼主。

然而天南百蛮三十七部,只听令前国主高氏。其兵精粮足,为凌云子求亲洛阳邵氏,去岁以国母之礼下聘,财礼之盛,轰动中原,可见一端。

赵佶经曾布提醒,想起如今邵伯温一把年纪,正四处筹钱嫁女,也是苦笑摇头。

下边蔡京闻言,面容突兀戚戚然,他估计也是想起邵伯温。那苦瓜脸每天在洛阳,四处晃来晃去借钱,蔡京琢磨自己嫁女又该如何。

“敕大理国主段氏,所上表事具悉。卿勤王岁久,望阙情深,特推北拱之心,远有东封之请。嘉赏之外,愧耻良多。然燕云未归,北地待哺。泰山梁甫,匪予意焉!卿当善抚黎民,谨奉正朔。觐见登封之请,所请宜不允。“赵佶的信使,直接传旨给了成都府官员,拒绝了段正淳请封。

段和誉没能面圣,也不气恼,他此行意在诛除高泰云。至于上贡觐见,不去也没事。

天南段氏只需伏低做小,每年上表进贡,具言仰慕天颜,赵皇自然明白段氏国策。

他向蜀地官员进献礼物,倍言自己仰慕中土,喜好佛经参禅,想多留些日子,倒换关防拜访高僧。

宋地官员明白,这大理国太子心思是在玩乐。既然为了游山玩水,那也没什么。允了他,印了关文,可带两名随从。

得了大宋官方允许,段和誉准备绕道去汴京。

成都府路嘉州,有至乐山沿岷江绕行。山势西高东低,西部地势较高,东部有世称“天府之国”盆地。

在岷江的青神山道,正有三人缘山而上。

当先一人,身着青色儒袍,是位剑眉尖脸,面容白皙,丰神俊朗的少年儒生,正是大理世子段和誉。

他如今乔装改扮,假称天南书生段誉。

身后有两名侍卫随行,劲装打扮,是“巨灵神斧”古笃诚和“铁笔判官”朱丹臣。

大理国皇帝段正淳,有褚古傅朱四姓家将,各有神通。

这褚万里擅使鱼竿,一手“寒江垂钓”名震天南。傅思归力大无穷,使熟铜棍能野战群蛮。古笃诚的斧法变化多端,精巧绝伦。朱丹臣的判官笔法,点穴奇准无比。

只见此山古树密竹,青峰曲径,峻壁深壑,溪流通幽。

蜀地气候温和,不愧是鸟语花香之境。

青神山的中岩寺,为川南神刹之首。有数名临济宗高手,以慧目大师最为知名。

“天南末学书生段誉,求见慧目大师。”段誉递名贴给一名沙弥,进得寺内精舍。

只见一名僧人,面色微黄,两道金黄的剑眉倒竖,正从入定中醒来起身。

慧目大师,自幼在川西修习《陀罗尼经》,其双臂有千斤金刚神力,为人豪爽仗义,江湖人称之“铁肩担千山”。

后托钵游方荆南路,拜高僧椿大师,修得金刚指,名震蜀地。

平生爱好下棋,六鉉大师与之相交莫逆。

段誉的师傅六鉉大师,也素爱下棋,曾经常同慧目对弈,戏称此僧为黄眉僧。

“慧目大师,段誉此行中原,求得大师一见,不胜荣幸,家师六鉉对大师甚为挂念。”段誉躬身施礼。

“哈哈哈哈!原来你就是六鉉收的那天南弟子,他这些年可好?”慧目大师起身后,一直打量段誉。

见得这少年执礼甚躬,慧目大师双眉一展,很是喜爱。

虽然他双眉天生倒立,有些不怒而威,但并未任何怒意。

“家师身康体泰,只是俗务缠身,不能来中原同大师对弈。”段誉心里对这高僧很仰慕。

当年临济宗八十一名高手,曾占据武林半壁江山,力压云门宗。

如今云门宗天衣神功领袖佛门,然临济宗在蜀地却传灯不灭,此僧功不可没。

“你放心,六鉉那点事情,我临济宗自然鼎力相助!”慧目大师点头抚摸白须。

“多谢大师,日后誉儿登极天南,必然广修佛寺,倡弘临济!”段誉非常高兴,眉毛上挑。

六鉉大师曾经对他说过,临济宗同华严宗有些关联,若能得临济宗、华严宗、天台宗和云门宗助力,在川陕浙自可通行无碍。

“南无阿弥陀佛!”慧目大师口颂佛号。

在中岩寺住得几日,交流点穴指法,段誉自觉受益匪浅,段氏皇家绝学一阳指有所精进。

“太子殿下,前日这江水暴涨,要是老褚随行,必然弄几尾江鱼,末将等可品尝一下这蜀地鲜味。”段誉三人,来到至乐山,坐在山道歇息,古笃诚在一旁嘀咕。

“哈哈,老古,必然是你酒瘾犯了。”朱丹臣拿着本书,一边比划,头也不抬地说。

“嘿嘿嘿嘿!”古笃诚挠头笑道。

“呼!”一只锦鸡飞过,那飞羽在阳光下,斑斓炫目。

“真漂亮!”段誉刚好看到这野物。

“殿下,我去逮来下酒!”古笃诚腾身而起,飞步进入林中。

“太子殿下,快走,有毒蛇!”突然,林中传来古笃诚的惊呼。

段誉和朱丹臣正相视而笑,闻声一惊而起,段誉从怀里掏出把扇子,古笃诚握着铁笔,两人却没有离开。

只见古笃诚提着铁斧,从林内奔出。

身后一条丈余长,碗粗的金色毒蟒,三角头黑眼,七寸之处有块银鳞。

蛇身蔓延,尾随而来,段誉和朱丹臣骇然失色,猛然提气运功。

正在此时,只见一道白影从远处树上飞跃,腾空扑向那条蛇。

三人一看,原来是一只雪貂,只见它动如闪电,已经落到了蟒蛇头顶,

那蟒蛇似乎感觉有危险,回头一口毒雾喷出,周边青草立刻变色。

雪貂扭身而进,已经一口咬在蟒蛇七寸。

毒蟒陡然遇袭,蛇首甩动,蛇身不停扭曲,已经缠紧雪貂。

雪貂和金蟒在地上翻滚,压倒不少竹木。

“喝!”朱丹臣手中铁笔飞出,一道乌光闪过,只见那蟒蛇头部,已经被铁笔刺穿。

“轰隆隆!”蟒蛇的尾部临死一击,直接抽断一颗矮松树。

终于,场中雪貂和蟒蛇没有动静。

这打斗凶狠异常,方圆十余丈成了平地,周边矮木竹草狼藉一片。

“吱吱吱!”蟒蛇盘着的身子里,那雪貂跳出来,看了三人一眼。

接着转身,咬开蛇头,在那儿吸蛇的头髓为食。

三人看这雪貂,长约两尺,浑身雪白羽毛,咕噜乱转的黑眼珠,甚是呆萌可爱。

“貂儿,在哪儿?”突然,听闻一声空灵清澈的声音。

只见远处林中出现一名女子,年约十二三岁。

那少女容色清秀,脸蛋白里透红,娇美绝伦。

其头扎双鬟,一袭青衫绣蝶恋,纤足着翠绿小鞋,束彩色绸带的细腰盈盈一握。

她笑靥盈盈,手中握着两条尺许长小蛇,皓腕如玉,看着三人。

段誉见到这么美的女孩子,定定地看着自己,不由痴了。

感觉周围景色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亭亭而立的少女。

“你们看到我的貂儿了吗?”那女子问道。

段誉回过神来,朱丹臣看着少女,含笑指向那条蟒蛇。

“臭貂儿,还不过来。”那少女纤足一顿。

“咻!”只见那雪貂飞奔而去,落在少女身边。

少女看着那蟒蛇头顶的铁笔,明白是这三人打死了蟒蛇。

“还不向他们道谢!”那女子娇喝。

“吱吱吱!”那雪貂的两只后足立地,抬前足不停做礼,煞是可爱。

“嘘嘘嘘!”那少女把手中两只蛇伸出,那雪貂闪电腾起伸爪,送入口中咬断蛇头。

“嘘嘘!”她拍了拍口袋,那雪貂倏忽一下,就钻进了袋子。

那少女转身,正要进入林中。段誉三人看着,甚觉神奇。

“小姐,请问贵姓?你要去何处?”段誉忍不住上前问道。

“嘻嘻,呆子!问我姓名做什么?你们中原人不礼貌,打听女孩子名字,是为求亲?”那女子回身,嘻嘻笑道。

“小姐,我们那个,我们不是中原人,我等是从大理而来。”段誉也没想到,这少女心直口快。

“喔?真的?我也是大理国人,我叫钟灵儿,你们到中原做什么?”这少女一听,激动地跑过来,叽叽喳喳地说。

“我们是从家里偷跑出来,到中原来玩的,你呢?”段誉虽少年老成,但玩伴太少,现在多了个同龄人,可以放心说话,不由得哄她。

“我也是偷跑出来的呢,妈妈正在官道等侯,今天出来捉些小虫子回去!”钟灵儿眼睛水灵灵的,看得段誉心头一动。

“那我们一起去官道吧!”段誉也立刻道。

“好!你们帮我貂儿,我们一起走,我让貂儿陪你玩!”钟灵儿拍了拍腰间袋子,挺了挺那有点小规模的胸口。

四人下山,到了官道歇脚亭,看到这歇脚铺的生意很好,不少人正在路边喝茶凉快。

“伙计,来四碗茶,滚水红袍第二泡!”几人进了亭子,就有茶铺跑堂伙计过来,招呼他们坐下,段誉点了茶水。

“灵儿?你同他们一起做什么?今天跑哪里去了?让我们等你半天,还不过来?”对面路边的马车,突然有人在高声喊。

只见一名面容方正,僵板着马脸的中年男子,正怒气冲冲过来。

“哎哟,我爹来啦,我得回万劫谷去了。你可到澜沧江上流的诺邓井找我!”钟灵儿说完,急急忙忙地跑过去。

“你回来!吓着灵儿啦”马车上一只玉手,挑开帘子,跳下一道人影,是一位娇媚明艳的貌美少妇。

她身穿浅绿绸衫绣花鞋,彩色绸带显婀娜身材,约摸不到三十岁,看似娇娇怯怯的圆脸凤眼,眉目依稀与钟灵如一个模子,同样天真清秀。

那腰间挎着一柄金丝铎鞘剑,镶嵌红翡绿翠的十几颗宝石,剑穗拴着一块龙形冰翠牌。

她欺霜赛雪的玉手,叉腰而立。在马车旁边,说不尽的娇俏可爱。

这身雍容贵气的少妇,胸脯鼓鼓如山,糅合天真烂漫的童颜,简直晃瞎路人的眼。

“红袖刀!老古,低头!”朱丹臣一声惊呼,直接拉着古笃诚的脑袋,靠头看向桌子下边!

段誉听得朱丹臣这声音,微微一怔。

钟灵儿跑上去,拖着那少妇的手,在撒娇,跺跺脚,摇了摇,爬上了马车,回头看向茶棚。

马脸汉子躬身低语,向少妇顺着什么,那夫人甩了袖子,也是跺了跺脚,登上了马车。

“得儿!驾!”车夫扬鞭,一行人已经飞马离去。

“朱叔叔,古叔叔,你们怎么了?那红袖刀是什么意思?”段誉回头,看见朱古二人头快着地了,摇了摇朱丹臣。

“啊?刚才那人是红袖刀?难怪看着那剑很熟悉。”旁边茶桌,靠着根棍子,有个四十多岁的江湖汉子,这时出言惊叹道。

“红袖刀?是啥意思?”段誉扭头问道。

“嘿嘿!十五年前,武林有两名美貌女子,精擅如疯似魔的古怪刀法。那刀法非常吓人,不见血不回鞘,后来有人说是华严宗的修罗刀法。”

“武林传闻那刀法,同刚才女子有关?”段誉问道。

“不错,两名女子师出同门,都用天南名匠锻造的金丝铎鞘剑,在江湖上专杀好色之人,令淫邪之徒闻风丧胆。”那中年汉子娓娓道来。

原来,其中一名女子,外号“红袖刀”,剑穗挂龙牌。另外一名女子外号“修罗刀”,剑穗挂凤牌。

这时,朱丹臣和古笃诚两人,坐正了身子。

二人脸上的皮肉,一跳一跳的样子,让段誉心里奇怪。

“古叔叔,朱叔叔,你二人刚才躲啥?”段誉其实知道,这二人忠勇淳朴。

朱丹臣就是个书呆子,那古笃诚也是个诚实笃信之人,都有官职在身,很少出皇宫闯荡江湖,不可能是淫邪之人。

“公子,我等是怕那女子胡搅蛮缠!”朱丹臣抓着古笃诚的手,紧了紧。

“对,此女子性格古怪,不容别的男子不礼貌地看她。”旁边桌子那江湖豪客也点头道。

“喔?那确实应该躲她。”段誉听了,也是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