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重生天龙被段誉追杀 > 第一卷第三十七回 秋水沧海慑修罗

北国的早晨,太阳在那远山腾起,金光散射大地,带着一丝苍凉。

高泰云正在督促弟子们练功,玄门的日常功法,追逐朝阳初生,捕捉晚霞余晖时气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有机会,练功都不会错过。

“我大辽历代帝王,尊崇珊曼、佛门和道门。”耶律达实的族中长老,为高泰云讲解辽国百年传闻。

一百八十年前,珊曼教圣女萧古,为炼长生不老丹杀数百男子,取肝胆蒸汞被发现,契丹各道震惊!

“六十年前,有天竺梵僧慈贤大师,佛法高深,为我契丹国师,潢水沿岸广建寺院,太后皇帝都吃斋礼佛。”高泰云听到这里,心想佛教兴盛,同皇室也瓜葛甚深。

“太平年间,五京各有建数座道观,授赏官爵。”耶律达实的族中另外一位长老也在旁边言道。

从此以后,契丹皇族也尊崇道家。中京的通天观,后妃女道众多。上京的天水观,以道法高深的男道居多。

契丹皇族极为尊崇道家,自称李耳后人,不少宗亲名直接别称李姓。

五十一年前,有白衣仙子李秋水横空出世,击败契丹国师慈贤大师,那高僧两年后圆寂。

四十六年前,中京通天观的夜空,突有位黄衫仙子李沧海,踏虚舞剑。

“此女子挑战五京的佛道两门,其剑法精湛。唉!”长老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叹口气。

高泰云听到这北国秘闻,才知道武林中如同迷雾,大辽真出现了天龙的绝顶高手。

他派弟子去寻找人打听,得知那李秋水击败高僧后,五十年前就不见踪迹。

李沧海挑战辽国五京三教高手,以神功折服皇室宗亲。收亲传弟子萧远山,四十年前飘然而去。

那萧远山精通汉学,悟性高绝,功力日进,军中比武,为辽国第一高手,任皇家属珊军教头。

三十年前,萧远山外出遇袭,突然失踪。

耶律达实一直视萧远山为偶像,习中原儒学,练弓马骑射。

“二哥,你喜爱武术,玄门有不少神功,我可以传授你一些。”高泰云拍了拍耶律达实。

“真的?那还不多传授一些!”耶律达实的性格跳脱,来了兴趣。

高泰云精选玄门功法,将那记录少林心意把的秘籍,传授给耶律达实。

又传授玄门的降妖金刚掌,而昆吾剑法也传授给他七十二式,甚至把北冥神功也传授一路。

在高泰云眼里,没什么功法比眼前二哥重要。

此人二十五年后,以百骑会盟北庭十八部,得铁骑一万,延续辽柞。

其契丹余部西征,打遍中亚无敌手,被尊为汗中汗,也算是天选骄子。

高泰云在沙地,画了这片百万里的陆地疆域。告知耶律达实,拥有精兵就要击溃对方,不要计较城池得失,眼界要放到千里之外。

耶律达实也为这个结拜义弟的博学震撼,两人探讨甚多兵法战阵,特别是骑兵以弱胜强的风筝打法,让耶律达实拍腿叫绝。

草长莺飞,不知不觉,几天就过去了。虽然睡觉被蚊子咬,需要烧湿草伏烟,早间起来摸一把,小白脸就成黑脸。

辽地的水泽密布,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山林田野的物产颇丰。

这里狍子、野鹿、野鸭和大雁随时可猎,牧民养殖的鱼、牛、羊和马繁殖很多,粟稻也产出不少。

这日,部落来了京都御使,新登基的陛下传来旨意,春狩东行。要各部落少年随行练习骑射,耶律达实邀请高泰云去参加狩猎。

高泰云也想去见识一下,这震慑草原诸部的北地大辽国。

大辽,既然是骑射起家,自然从小培养少年的弓马。

北地辽国对道释两门教派,皆洞悉其旨,尤为留心释典。辽国的寺院很多,整个契丹族都普遍信佛。

这耶律阿果身边,有六大佛门高手,全天暗中护卫,分别来自辽国南京昊天寺、中京静安寺和西京华严寺的是高僧。

耶律洪基在位时,在辽国三大寺挑选高僧,送到这个孙子身边,在耶律阿果登基前严加保护,避免被朝中叛逆暗杀。

辽国的高僧和道士,很多都是皇家供奉,除了发工资,还能拥有田产官职。当然也有很多私人寺院,是民间富裕之家捐资修建。

后世有人向忽必烈进言:“辽滇以释灭,宋金以儒亡!”

高泰云就是要来看一下,这个庞大的北地契丹国家,为什么潜伏那么多叛逆。

后人历史记载,这个辽国皇帝喜欢打猎,所以亡国了。

但高泰云认为,一个皇帝就算愚笨昏庸,打猎也只是吃喝拉撒废他自己,也不见得是打猎娱乐就亡国。

皇帝自行外出打猎,又没有把文武百官的手绑在身上。

外敌金国入侵,其辽国内部先乱,奸逆现形,才能加速亡国。

史书把这个国家写得很废物啊,偌大的国土,数十万的骑兵,干不过别人几千人。

冷兵器时代,难以想象两千名金兵的战力,如何就破了辽国几十万人马。就算游击战,也把战马跑废吧。

因此,高泰云要来这北地,看这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多日打听辽国的制度人文,找部落里的人谈论后才知道,辽国首领是选举起家,皇帝却世袭罔替。

原来,这才是辽国烂根子重要原因。公举制和世袭制的冲突,才是辽国内乱的肇祸之源。

辽国皇帝说,皇位以后就他是的儿孙继承。

辽地文武百官想的是,以前大家是同部落的兄弟。每届选举的时候,都说轮流当首领,可你当上首领就翻脸了。这谁都两个肩膀顶颗脑袋,既然不讲武德那铁定干你!

在都叶山,用鹿头拜祭过后,众人上马出发。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各色牛帐拱立着金色汗帐,天上数十只海东青和几只褐翼金雕滑翔,地上猎犬四处巡视,一群少年持弓飞马,正在追逐猎物。

“哈哈哈哈,我们的雄鹰长大了。”看着众多的猎物,一名二十五六岁的青年,正驻马夸赞。

此人双目精光外放,窄袖紫袍,金冠玉带,挎雕花箭翎,持铁胎硬弓,皮靴踩在黄骠马的马镫上。

他正是辽国新皇耶律阿果,高泰云看到此人九星箭术惊人,特别是环马骑射很厉害。

此刻,高泰云正在大帐外边,十名弟子也在旁边。那辽帝骑马奔了过来,到不远处一提马缰,那骏马腾身立起,果然英俊神武。

“听闻你是天南的相国,怎么入契丹北地塞外?”耶律阿果斜眯眼看了一下太阳,回头问。他天潢贵胄,弓马超群,年少登基,自带一种傲气。

“回大汗,我是被佛门追杀,带弟子们来北地寻找帮手的!我本玄门掌教凌云子,奈何年少被人欺,只得寻玄门高手庇护!”高泰云实话说。

他无需隐瞒,那阿果旁边,就是几名佛门高手,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他中原的事。

“喔?佛门为何追杀你?”耶律阿果下马,带着几名侍卫过来。

“实在是因为不知道啊!我进中原不到一月,就被追杀。”高泰云摊手,无奈的表情,让阿果更疑惑。

“你过来,同我说一下,中原佛门为何追杀他?”阿果招呼旁边的一名侍卫,原来居然是个秃顶的佩刀僧人。

“回主公,中原佛门言此人是妖言惑众,不过我们华严宗没有追杀他。”那名侍卫拱手道,举手投足自带高手气息,干练异常。

原来,辽国的武林高手,以华严宗三圣僧为最。主修菩提如意功和十方修罗刀,威震北境。

“福生无量天尊!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著,但坚持净戒。”高泰云颂出一句华严宗的偈语,令几位高僧大有好感。

“南无阿弥陀福!凌云真人,可否得空交流一下佛法?”围过来几大高手。

“各位高僧大德,我如今是朝不保夕,求放过!”高泰云调皮的稽首行礼!

“哈哈哈哈!你这少年,我喜欢,你放心,在辽国没人追杀你。你要找谁?”耶律阿果进账,让侍卫带高泰云和几个僧人进来,摆了茶水。

“我需要寻这把剑的主人!”高泰云从剑鞘抽出剑,倒提着递给侍卫。他这剑鞘可插双剑,除了玄阳剑,他也插着那把铜柄含光剑。

“各位大师,这把剑见过?”耶律阿果看着这刻着玄阳的黑色兵器,他认不出来是什么人的。

“南无阿弥陀福!如果是这柄剑主人,真同你有瓜葛,我等就明白佛门追杀你的原因。”有位高僧起来躬身说道。

这是静安寺的性煦大师,精擅伏虎刀法,菩提如意功深厚,是高僧常真大师的弟子,早年见过那剑的主人,印象深刻。

“为啥?”高泰云很憋屈,不就是捡了柄剑嘛。

“因为这柄剑的主人,从出现这个世间,就不停挑战佛门高手,几十年来,打得佛门众多高僧闭门苦修!”那华严宗的侍卫道。

“这把剑的主人,这么厉害,我大辽怎么没听过?”耶律阿果奇怪地问。

“陛下,那是五十年前,有逍遥宫李秋水掌伤国师慈贤大?四十六年前李沧海持这玄阳剑,挑战北地佛道两门!唉!”那侍卫叹了口气。

他是华严寺当代山主宣煦大师,年少在昊天寺修行《本生经》和《宝积经》时,亲眼看到李沧海同时挑战二十一名辽国高手。那高僧常真和非觉大师受伤,各寺观的僧道高手落败。

非觉大师一身修为惊人,四十年内功却尽毁,内腑调理多年不愈,在二十六年前已坐化。

常真大师受伤后,在辽地失去踪迹,其弟子性煦等人是闭口不言。

“阿尼陀佛!这仙子李沧海当年去了中原,如今不在辽国,你怕是寻不到她!”另外一位僧人站出来,颂了个佛号。

他是华严寺的修罗刀元煦大师,属辽京悯忠寺无碍大师一脉,师法诠名大师,又拜觉苑大师,修得一身精湛佛功和刀法。

“啊?她不在辽国?”高泰云很失望,虽然打听是有几个逍遥派的人,却是难得见到这几个人。

“南无阿弥陀佛!”几位僧人低头颂佛号。

“陛下,臣自幼好武,想同凌云掌教比试一下!”那高僧元煦朝耶律阿果施礼请示。

“啊?大师要找我比武?”高泰云也奇怪了。

“哈哈哈哈!元煦大师刀法出众,凌云真人可以指点一二!”耶律阿果对这几名侍卫很喜爱,他是这几位僧人暗中护佑长大的。

“好!请大师手下留情!”高泰云也想试一下这佛门高手的刀法,他拔出剑来,出得帐篷。

“阿弥陀佛!”元煦大师也拔出一柄寒铁戒刀,随他走了出来。

众位弟子围上来,高泰云手摆一下,让他们散开,他转过身,以不丁不八的站姿,提剑看着元煦大师。

那元煦大师也弓步上前,刀锋指向前方,纹丝不动。

高泰云也没有动,他调理呼吸节奏,炁走脊柱,劲贯剑身。

大半个时辰过去,高泰云手中的剑一挥,跨步上前,反手就是虚实结合的十八招快剑。

元煦大师的寒铁刀,挑、拨、捺、缠、劈,用简单的基础刀法,稳步后退,刀势极其浑朴凝重。

高泰云的身法飘逸,剑法变招奇快。

那元煦的刀上力道古拙遒劲,刀法纯熟稳重,二人斗了个旗鼓相当。

“大师,你我平手如何?”高泰云跳开,他不想继续比下去。

“好,玄门快剑果然厉害!痛快!”那元煦大师也高声赞同,收刀入鞘。

元煦大师在六大圣僧中,刀技最高,他今天保留了身手,没有发挥真实战力。

修罗刀法大成,配合宽刃重刀,大开大合,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旋身连环劈出三十六道刀劲。

由于这门修罗刀法惨烈无比,一经施展,势大力沉,出手未见血不收刀,戾气深重,是以他很少施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