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重生天龙被段誉追杀 > 第一卷第二回 漫夜识经证丹术

传言道术有成的人,诵持《大洞仙经》时,能令六道幽阴冤家欢喜受炼升天。

因这文昌帝君都统三界阴兵,行便宜事,管天地水三界狱事。

后来上清派分五卷修习这金丹功法,失传三部。

凌云看装玉简的盒盖有字,原来是一篇丹书总纲。

“……天皇上真炁,三元乘晨回。法垣兴朱霄,帝晶启玉扉。拔尸命门内,解结桃康阶。敛神保五籍,越转入太微。单入而双修,一曲水天开。海日自东生,元命生太初。元始天王曰:太一生元炁,日中司命童。焕然神光明,披霞升帝墉。列坐震灵席,混合五日房。白炁育上生,青君安延昌。左携精上门,右抱合和婴。我生日月华,友宾赤炁王。八景照泥丸,朗然洞房中。婴儿为赤子,混离生玉容。五道秀金华,位为上清公。七祖断玄滞,身得乘神风。徘徊玉清上,和乐反婴童。太始三炁周,真文肇生明。”

凌云心想,这《大洞仙经》,其旨玄奥,乃是修真妙门。这初定通息,太和千数,中观变真。离相消尘,元合五千,坐在立亡,大定全真,妙行通灵。初曰通炁,次曰通神,终日通灵,十通成真,道备登宸。超脱飞升三界,往三清证太洞,六度十通万行圆成,千和万合,自然成天一至尊。

他扭了扭酸疼的脖子,按捺住内心的感叹和想法。

继续对着火光,将手中的天蚕丝帛记录的功法看了下去。

“……太虚空无景,霞中有彭室。九云合重扉,帝君静幽密。八真合景君,上携女太一。雌雄混玉匚,九变还得七。分形散**,泥丸易分别。太真九光轮,十佺丿文结。保子元炁通,五炁理中颉。混一归帝阙,永寿无终劫。变化飞上清,三千行超越。”凌云刚才开始看了这玉盒,其盒内刻的道藏功法总诀,回忆琢磨师门道家的内丹术,把师门秘语来对应,举手掐动法诀,隐约有些头绪,但还是不能全部悟透要领,遂继续看天蚕丝帛的其他后续功法。

后世国内和国外的道家,对这部经书辅以音乐朗诵。举凡祈天晴、祷落雨、报圣诞、庆吉事、办丧度,悉为用此洞经。一般形式是假扮成佛道之人演颂。后世穿墙附会入教坛者,基本皆属男子,而女流未可见也。

“……太玄九炁上,烟回大晖间。神光秀空峰,五道焕三天。驾景登绝霄,乘风荡滞神。中一日运珠,理心入清闲。混合三五宫,累变亿万年。伐绝胞树生,永断血尸根。七祖散积滞,返华黑幽玄。万炁生万神,齐仙成仙王。太玄启十明,妙行登十真。”0

道门旁支虽多,但修道术语都是秘传。

后世,整套功法逐渐演变成道家的颂仙音乐。

这大洞仙经记录记录在天蚕丝帛,符图功法很长,也很完整。

凌云吃了烤肉在衣服上擦擦手,坐地通篇看下来,内心着实是震撼了一把。

“……清绝霞外,八皇运九天。幽寥生帝宇,携此景中人。晨登太老寝,夕宴金华轩。羽节命太一,锦旗招万神。坚我六府胎,伐灭胞树根。解结生七祖,散祸宁九玄。赤帝丹灵峙,扶兆入玉门。月母灵素兰,守闭死炁关。死炁自今绝,生津从兹延。万神万炁仙,超脱位真王。十真妙行全,太玄会明阳。无上大洞尊,一炁同龙光。”高泰云观此道法,发现很多篇不同总纲。那总纲是以诵经思神为主。玉帛讲到后面部分,却以度死消灾为宗旨,强调设斋诵经行善积德。

但是,他也看到有济生延寿的修行秘法,夹杂其间,很多术语是宋元流传甚广的外丹用词。“……华发始晖,高晨映上清。焕洞圆珠蔼,朗朗紫曜明。七神回帝席,五老飞玉軿。太一景中立,司命摄万精。泛然云波间,寂盻泥丸城。七转召三官,北君稽首灵。五岳应炁到,拔死书长生。三举震灵符,玄解大魔精。七祖解血结,玄华保黄宁。太帝九老京,校仙登扶桑。七转召天帝,司命乘神纲。五岳启灵户,传声大魔王。河海皆受事,立尔应会方。保符泥丸内,守神曰桃康。回明易死籍,记仙叔火王。拔绝三途疾,去祸生上英。七玄登朱室,兆身会玉堂。上友方盈子,下携理维藏。左摄明车君,右辅归盛昌。混一玉京炁,化兆吉以昌。反婴元命童,檀炽吉祥钧。天一元根仙,自在光明轮……”。

这类术语,如果落在道门手里,可能真是当做外丹之法。

但凌云前世本是玄门弟子,家学渊源,更何况有师门秘语,他逐一应证这些词语,发现真经果然暗藏修炼道门真炁之法。

“……清万华宫,高仙藏帝经。主图九天表,洞观无中生。七转召万神,五岳一来庭。三官招众魔,司录校所呈。拔籍重泉曲,记仙书上清。玄洲绝三津,羽景太无庭。回霄飞垂漠,委化混万精。五云蔚绝空,七霞落圆明。朗朗幽寥子,梵昌济黄宁。五老挥绛华,散香携玉灵。金质濯帝川,绿烟蔼流琼。神拔三涂积,仙胎结兆形。上清玉皇师,玉宸大道君。与心绛宫神,飞澄太玄尊……”

高泰云前世并没有修成玄门内功,他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师公说估计是秘语不全,没法理会透功法。

“……元九灵炁,金丹流云宫。上极璇曜抄,晖景太霞中。动回九天轮,静沉八流纲。室有胎仙母,携衿太帝皇。玄一灵时生,三老素牢张。左把兆符籍,右携理神宗。同登琳龙阙,稽首玉清匚。拔弃死灭根,养形三五中。七祖解尸结,受福明珠方。上证圣中尊,符化元炁……”

高泰云看到这里,也就明白,前世师公的功法残缺,确实有很多遗漏的地方。前世凌云师公离奇去世,主因服食自炼的丹药,中了乌头毒。

其实,很多对道教文化有点了解的人,都听过或看过道家炼丹。听闻常年服食丹药之人汞中毒,脑海就自然而然的形成所道士都是炼丹的。

其实,这只是一个片面地理解。

道家的金丹术,在道教是分为外丹与内丹两种的。凌云重生前,就其个人所知的师门传承,书籍所载道家有三十六水法。《抱朴子·内篇》也是水法炼制外丹,是古代葛姓道士撰写的炼丹法,提取药材矿物的成分,让人服丸炼体。

凌云前世的师门很小,但是师公同他说起过,这部上清派的大洞仙经玄奇无比,是道家至高无上修行法诀,还要配合易经堪舆术,在穴位经脉修炼血气神思。师门世代口授的玄门术语,多与这功法记录的相同。

但是,后世很多道家传承的八仙吕洞宾所撰重内丹功法,其术语同这个又不尽相同。

很多道家教派的人,胡乱理解强练双修这部功法,却变成了采阴补阳的淫邪之徒。

这个大洞内丹功法,所记符文玄奥浩瀚无垠。如果不得内中秘法,会误以为是双修功或者定思颂神之术。

仙经所言,只观想人体的丹田,以这个穴位做丹炉,提天地阴阳五行之气入体。最终生成金丹,得证天道。

他只觉心头暗喜,这功法如果修炼成了,个人寿命不知又得活多几年。目下手里,还缺少地罗,待天亮下山进城,需要买支铁剑和地罗。

自己虽读过易经和医书,对血气运行只是稍懂。没地罗,也无法掐指推算,血气运行到哪儿了。道家练功,是掐法指推算时辰,让血气在体内穴位经脉调速。血气流动时,或快或慢地运行法诀,神照内视练功。

这部经书,凌云阅览整夜,大致明白这部功法,为什么通传天下千年,也无人修习成金丹。实在是因为要求,练习者心中存百神,以观想之法练出真炁。

这道门百神的样子,很抽象,普通人看了经文,也会倍感云山雾绕,还好前世凌云强记道君图谱,道君真人图如何寺庙的千面金刚。没见识过的,空想也有可能会成魔障。

凌云目前也只能静坐,观想道家天尊相,悉心静气的候待天明。

作者留言:两月构思,连续写了十几章,发现犯了通病,看来这毛病必须要改。

开篇只有一百多人看,不理想,不引人,特别是这篇是最不满意的,写了很长篇的功法啊。。

病状:

1、没完没了的介绍环境。

2、不厌其烦的介绍人物。

3、连篇累犊的介绍时代背景。

4、用工笔大写特写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