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囚狱 > 第二十七章苦雨霜风羁旅人

囚狱 第二十七章苦雨霜风羁旅人

作者:莫若秋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风萧瑟,细雨连绵。

西面的岳山,郁郁葱葱,草木茂盛,只是在山顶的一处飞岩,却是寸草不生。

岳山脚下是一座小镇。镇子不大,人口不多,过往的旅人也不过断断续续。镇子里那白墙黑瓦的建筑,在烟雨中清秀而宁静,如在画中一般。

暮色沉沉。

镇子里的一家酒肆。生意很冷清,掌柜的坐在柜台后面无声的叹息,眸光痴痴的望着街道,不知在想着什么。昏暗的店内,靠角落的地方坐着一个人,正独自喝着酒。

气温降了许多,已让人感觉到了寒意。

掌柜的袖着双手抽了抽鼻子,朝店内唯一的客人瞥了一眼,便不由的打量起来。闲极无聊之时,有值得留意的人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这个客人背着身,背影显得有些苍老,不过从体型而言,却是健硕的。看上去那人有五十左右,垂在肩上的长发已是灰白参半。裸露出来的脖子上隐约可见皱纹。

掌柜的摸了摸下巴,眯着眼睛猜想这个客人的身份。

岳山镇只是个小镇,比较偏僻,除了前往即墨、函口必经此处的人之外,少有人会来这里。即便是镇子本地得人,这些年也有不少迁往了别处。

人生一世,总是为那几件事忙碌着。无非吃穿用度,或者为了荣华富贵。

小镇显然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

人的流失,自然也会导致镇子的萧条。正如房子的无人居住,会使得房子过度的衰退老化。

掌柜的端起旁边的酒碗浅浅喝了一口。他也在盘算着是否搬离岳山。只是他的家业都在这里,若要离开这里,许多产业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处理的掉的,而且若是太过匆忙,必然使得产业价值折损不少。故而他犹疑再三,至今未能决定下来。

寒风在街上疾啸,幕帘被吹了起来,一阵细雨洒落在大堂门内。

掌柜的扭头望去,街上一个人影也没有。

入夜了,今日的生意怕只能如此了。

小二掌了灯,朝掌柜的看来。

小二岁数不大,不过十六七岁,是镇上一个寡妇的儿子。这小子勤快,但是脑子不大灵光,只能做些粗浅的事情。掌柜低声一叹,朝他招了招手。

“去给客人掌灯,问问客人还需要些什么?”

“哦,好的。”

掌柜的刚交代完,那个客人却是站了起来。掌柜的呆了一呆,注意到桌子上的饭菜却是丝毫未动。那客人走了过来,面相有些苍老,眸光淡漠,看来不是个好惹的角色。那客人扔了一角银子在桌上,便走出了酒肆。掌柜的抓住银子,若有所思的砸着嘴。

王凯之走到街上,外面的雨已经急促起来,风势也涨了。

他翻身上马,催促着马飞快的驶过长街,出了镇子。

他似乎有心事,整个人闷闷不乐。

骏马嘶鸣,很快便朝着东面的一条官道而去。官道在岳山脚下,并不平整,而且已是入夜,光线昏暗。马蹄铿锵作响,碎石被马蹄踩飞出去。顷刻间,王凯之浑身已经湿透。

山岳深深,宛若荒古留下的猛兽,却是默默的注视着这天地的变化。

愁云暗淡,风雨交加。前方的路已是被雨雾所笼罩。

王凯之勒住缰绳,策马驶离了官道,钻入了山林之中。

他找到一处避雨的地方,是一个猎户常年避雨的山洞。

山洞不大,不过三四人容身,不过却是干燥,而且有干柴在那里备着。

点燃篝火,火光照亮了山洞,散发出熊熊的热量。

王凯之坐在篝火前,凝视着那跳跃摇曳的火焰。马匹在洞外,不安的骚动着,不时打着响鼻。

这次闭关出来,他确实感觉到了某种异样,一种什么东西被遗忘了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他离开闭关地越远便越清晰的感应着。可是无论他怎么想,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他怅然若失。

自打出来,他的修为便没有变化过。一直滞足不前。

仿佛到了瓶颈,如有山岳压着,让他寸步难行。

或者说,有一股力量,牵引着他,让他在原地徘徊。

木柴在火焰中迅速的化为燃烧的木炭,然后化为了灰烬。

雨水冲刷着山林,草木毫无满足的吞噬着雨水。

水流哗啦啦的从山上倾泻下来,宛若洪流似的。山林寂静、冷清,雨水之声却是嘈杂刺耳。孤零零的鸟儿在黑漆漆的树杈上抖擞着翅膀,发出孤凄凄的叫声。

王凯之抬头朝洞外望去,火光照耀下,外面的世界已是模糊的难以分辨。仿佛有无数的生灵在那里摇曳。从山坡上倾泻下来的水流化成了洞口的水帘。马匹不安的踢着地面。

他的心里有根刺。

这根刺在秘境之中形成,然后越扎越深。

这根刺,便是修道者常说的的心障。

他很想把这根刺挖出来,可是他使出浑身解数却徒劳无用。

他颓然放弃,只能任由那根刺不时的跳起来与他作对。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因果,所谓的惩罚。

他愧对缺无的信任,也愧对缺无的友情。从道义而言,他王凯之却是是个背信弃义狼心狗肺之辈。一个让所有人唾弃的人。可是从个人功用主义而言,他自然没有错。试问,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强大,为了自己的荣光,为了打破天地的禁忌而成为人上之人,有什么错?千万年来,自有生命以来,为了一己之私而将他人作为踏脚之石人还会少吗?一将功成万骨枯,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历史所讲述的,不就是成功者的历史吗?所以,从个人功用而言,他并没有错。

可是,灵智的生成,道德的凝聚,自然让美德成了标尺。

而这,或许便是世界的进步。

不然的话,人与百兽为何要区分?原始与文明又如何来分界?世界又如何能够在一次次毁灭之中重新绽放新生?

他是武夫出身,却也粗通文墨。

一个被称为王的人,若是只有热血,而无涵养,便不可能成为王。

王,集武力与道德于一身。受人仰慕与敬畏。

所以,他需要忍受。忍受内心的愧疚与羞耻,忍受内心中道德之火的烧灼。他还没有完全丧失理智,没有由人退化到野兽的地步,自然要受世俗道德标尺的约束。

只是,他等待着。等待着踏破禁锢,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到了那一刻,他可以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

他的历史,便只有荣光与辉煌。

世人所能记住的,便只有他的光明一面。

可是,他还需要努力。这种努力与书生求取功名不同,需要他自己去抓住机缘。不论是借助自己的力量,还是借势,渺渺机缘,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攫取。

机缘这东西,太过玄虚,太过罕见。

但若是掌获,便足以让人超凡入圣。

为了这件事,他等待了几十年,蛰伏了几十年,筹谋了几十年。

一个人,能有几个几十年。

当初他正年少。稍微年少轻狂,便不将成规放在眼里。他学艺有成,便一心想着击败树立在他面前的那些名人。他不断的挑战,有失败,有成功,他的名气一点点的树立起来。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知道了玄幽。知道玄幽有一件宝物。

当时知道这件事的,江湖中有不少人。

中原势力蠢蠢欲动,他王凯之涉足其中,跃跃欲试。

终于有一日,他结识了缺无。缺无的来历很神秘。没有人知道缺无来自哪里,那一身本事何处学来。就算是王凯之,也不清楚。但是,他们相识,然后结伴,在中原势力闯入玄幽圣地的那一日,他们二人悄然闯了进去。

玄幽被毁,圣地被玷污。

王凯之和缺无夺烽燧令和古图一份,全身而退。

烽燧令是钥匙,古图却是秘境某一处的标注。

王凯之和缺无商议之下,决定隐遁,参研烽燧令和古图,不管江湖中的腥风血雨。而这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在玄幽被灭后的半年里,江湖中厮杀不断,血染红了江湖的风雨。无数名门正派,无数的高人名士卷入其中,损失惨重。

王凯之和缺无在龙门定居下来。王凯之娶妻成家,生养女儿,俨然一个富家翁。可是,他的名号却是骤然的拔高,一下子成了与剑圣比肩的刀王。

他很少外出,但是接触的人却不少。

定居龙门之后,江湖中不少人慕名拜访。而王凯之放低姿态,一副长者身份,无论对方来历如何,都与其相谈甚欢。所谓来者不拒,又欢喜相送。所以,在王凯之壮年时期,他很少与人比斗,但却声望如日中天,延及至今。

可以说,涉足秘境之事,很大方面是缺无所赐。

若无缺无,他王凯之很难从无数江湖人物中脱颖而出,更难在玄幽可怕的秘境里畅通无阻,更别提参研那古老深邃的烽燧令和古图了。缺无的神奇便是,仿佛那些古老岁月里的东西,只要经过他的手,便无法隐遁那晦涩之中的玄机。

所以,秘境之中对缺无反戈一击,是他王凯之终身的污点。

这个污点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想要抹除,除非他整个人再无七情六欲。

火光照的他有些恍惚。

连日赶路,他也是疲惫不堪。脸上的皱纹堆叠在一起,如那枯萎树木的树皮。双眼不时合拢,却又旋即张开。他处于一种昏昏欲睡又强自挣扎的状态。火光映照下,他的身影是模糊的,仿佛有数道身影重叠在那里,但重叠的却并不严密。

洞外的雨声小了。骏马嘶鸣着。

王凯之猛然一颤,赫然清醒过来。

眸光一凛,如刀锋从篝火上滑过,他跳了起来,箭步冲出山洞。

马蹄声在黑漆漆的山林里响起。

缺无已经死了。他根本无需担心别人会用自己的背叛来指责他,让世人撕破他那伪善的面具。他更不必担心,那良心上的污点会成为自己突破瓶颈的桎梏。他所需要的,就是找到机缘,然后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眸光明锐,宛若黑暗中的星辰,熠熠的闪烁着如火焰一般的光泽。

这一刻,他内心里裹挟着无尽的勇气与毅力。

他连豪富都可以放弃,连家族都可以放弃,连自己最疼爱的孙女都可以放弃,又有什么不可以放弃。只要他能登临巅峰,成为众灵之神,又有什么不可以得到。

他狂笑起来,笑声在暗凄凄的山林里回荡。

宛若夜枭的声音,让飞鸟惊恐不已。

夜过去,晨光洒落在大地上。

雨水已经停了。

但是每一寸大地都湿漉漉的,弥漫着昨夜风雨的气息。

草木森森,杂着五颜六色,瑰丽而绚烂。

渡口有人在等船。江水滔滔,浑浊而丰沛。高山远望,云气氤氲。飞鸟翔空,鸣啭悦耳。只是那瑟瑟的寒意,却是让人不由得跺脚难耐。

船很久才来,等候的人抱怨着,船家只能苦涩赔笑。

当船离开渡口,王凯之才从远处过来。马已经疲惫不堪,嘴里不断流出白色的泡沫。王凯之翻身下马,拍了拍马的脑袋,任由它走向道路旁边的草地。而他走到了江边,望着一望无际的江面。

他要去函口。而这里离函口还有数百里的距离。

他回头扫了一眼,青叶郁郁,让人不安。

他只能等待,如一个普通的羁旅者,略显焦虑,又无可奈何。

半个时辰过后,有人赶了过来。

“还有船吗?”

“有吧,只是现下生意不大好,听说摆渡的人已经少了好几个。”

“兄台这是去哪?”

“望州。阁下呢?”

“函口。”

“函口啊,那个地方好是好,就是太远了!”

“兄台去过?”

“没有,那么远的地方去哪里作什么!”

“也是,我若非有笔款子要收,我也不愿意折腾自己。”

“原来阁下是做生意的?不知做什么生意?本家哪里?”

“龙门,皮革生意。”

“哈,我是做生丝的。”

王凯之与来人相谈甚欢,彼此之间聊起来并无任何生涩与障碍。不知不觉间,两个时辰已经过去,一条舢板犹犹豫豫的从上游过来了。于是乎,三人上了船。那做生丝生意大腹便便的男子取出自己准备的吃食,准备与王凯之一路交谈下去。王凯之回头望着那**的山岳,还有林中那匹孤零零的马,心中不由生出一抹寂寥萧寂之感。

这或许便是羁旅异乡的通感吧!

寒风徐来,江面卷起一道道的风浪。天色晦暗,层云不动。船家站在船头叹息道,“怕是前头又有风雨!”

“怕它作甚,上半年洪水都不怕,还怕这娘们眼泪似的秋雨?王兄,干一杯,去去寒!”

“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