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囚狱 > 第一百零四章满目疮痍虫灾起

囚狱 第一百零四章满目疮痍虫灾起

作者:莫若秋寒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9: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下关在百里关以东三十里外。

下关是一个地名,系龙门封地内的一个偏远府城。

不过,这个镇子虽然距离龙门城有些距离,却历来是物阜民丰之地,每年所缴纳的赋税便有百万两之巨。而且,下关地势不错,一片开阔平地,土地肥沃,庄稼年年丰收,又有一条关河穿过,所以也未曾发生过干旱之事。只是,从下关传来的书信却言之凿凿的说下关旱灾严重,今年上半年的庄稼将面临绝收的处境。这让庆王非常担忧。

庆王下令在百里关驻扎,很大的原因便是下关。

次日一早,天还未亮,队伍便已是启程朝下关而去。

清晨,微风袭来,带来了一日之中最为舒畅的凉爽,队伍行进速度也便快了许多。

一路并不见村子屋宇,更不见人影。大地的干涸与植被的掉落让人心忧异常。一个时辰后,才可见到散落的屋宇,太阳从地平线之下升起来,如一团火红的火球,放射出热情的光芒来。时间一点点流逝,太阳也一点点升腾起来,气温便升高了,那凉爽的风也便变成了窒闷。

遍地干涸,满目焦黄。

空气里似乎弥漫着烧焦的气味。

屋宇出现在视野中,一道道身影站在自家门前,目光呆滞的望着面前的田地,以及田地上的禾苗。

“前面便是关河了!”伯招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骏马,跟随在马车侧边,此时开口说道。“几年前奉王爷之名前来下关视察河务,学生在关河停留许久,颇为感叹。”

“记得先生做了一篇文赋,”庆王探出脑袋来,道。“文采斐然,让人眼前一亮,也正是那个时候,本王才将先生收入帐下,让先生为本王出谋划策。”

伯招微微一笑道,“没想到一篇文赋,却是为学生钻来了前程。”

“所以,人才也是需要发光的,”庆王感叹道。“不然混在人群,与普通人毫无差别,便是有经天纬地之才,又如何让人知晓!也正是如此,本王其实对下关是很感激的。一来下关为龙门带来了不菲的税收,二来也是因为下关才把先生送到本王的面前。”

“这便是时运了!”伯招感叹道。

不一会儿,一条河已是在眼前。队伍行进速度立时缓了下来。庆王从马车里钻出来,挥退左右,与伯招及几名心腹甲士来到了河边。关河蜿蜒,不知多长,亦不知何处诞生又何处结束。只是一条如长龙一般蜿蜒在平旷大地上的河流,经年累月滋润着两岸的天地,抚育了多少生灵,其伟大让人敬仰。

只是,此时的关河已是枯竭,竟然可以见到河床。

小小的细流,在河床之中如大树的根系,伸展向前方。

这便如河的生命,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要展现出生命的拼搏斗志。

庆王等人已是面色凝重。他们没有想到关河会枯竭的如此严重。

伯招蹲下身,伸手掰了一块泥土,使劲搓了一下,那泥土便纷扬洒落下来。伯招皱起眉头,道,“已有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土腥味都是干涩的。”

庆王朝对岸望去,只见几个灰色的身影在对岸河岸边徘徊,如游魂一般。庆王道,“应该是这样,不然关河不会枯竭成这个样子。你看看,河床都露出来了!”

“学生不明白的,”伯招道。“不是因为不下雨的原因。按道理,入夏也不过一段时间,即便一两个月不下雨,关河如此宽长的水系,不至于枯竭成这样。而且学生以前也是调查过了,关河上游有水库,水库常年的蓄水量是很惊人的。若是河床枯竭,为何水库没有放水。若是水库放水,关河附近的天地不至于干旱得禾苗枯萎。”

庆王眸光一掠,闪过一眸精芒。他道,“我们去下下关府。”

“嗯!”伯招已是明白庆王的意思。在这里瞎猜,还不如直接前往下关府,让那些官员直接奏报。于是乎,一行人再次启程,浩浩荡荡朝下关府。沿途所过,可见到零星散落的人,从他们那土色的面庞上,可以见到痛苦和绝望。是啊,当田地绝收,他们的生计便没有了,可是接踵而来的,还有赋税,还有佃租。一些富农家室好的或许不以为意,可是那些依靠土地过活的佃户,他们却是绝望的。

庆王的心情很不好,内心里憋着一股气,这股气让他愤怒焦躁。而且还有龙门城的事堆在心里,这些事情搅和在一块,无论是谁也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不时捏紧拳头又舒展开来,以此来排解内心的愤懑。

很快,下关府出现在眼前,已有人穿着藏青色的官服在那里列队等候。

庆王对伯招说了声什么,伯招便策马飞奔出去,顷刻那些迎接的官员便退让开来。

下关府在下关中心,府衙起居八落,很是气派。无论是府尹、府丞、推官亦或是六房主事都已到齐。庆王推掉了下关府官员的接风宴,立刻将他们聚集在府衙大堂。

明镜高悬的匾额一尘不染的挂在大堂正中。

庆王坐在椅子上,身边是伯招,还有甲士在两侧侍立。堂下是下关官员。官员们神色不安,惴惴的似乎担心庆王责罚。庆王眸光熠熠的扫了他们一眼,面色凝肃,颇为严厉。四下里一片寂静,只听得知了不厌烦的聒噪着。堂外的阳光火辣辣的投射下来,可见到灰尘在那里跳舞。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官员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下关府尹陈季常连忙道,“下关三月未曾下雨,土地干旱,关河枯竭,下关想方设法引流,却效果不佳,以至如今地步,还请王爷责罚!”

“本王不是来兴师问罪的。现在灾情恶化,百姓困苦,若是不能解决,你们心里都明白饿极了的百姓会做什么。本王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若真如此,你们的脑袋便保不住了!”

“还请王爷恕罪!”

伯招眸子微微一转,开口道,“关河即便枯竭,可是关河上游有水库十座,你们为何没有及时开闸放水,以解旱情?”

“先生有所不知,”陈季常道。“关河上游虽有水库,但是半年前,一伙歹人突然捣毁水库,使得水库之中的积水尽数倾泻,虽然下官带人没日夜的抢修,到底还是晚了。所以,今年旱情发生时候,水库之中已是没有多少积水。”

庆王眉头一凝,伯招面容已是绷紧。庆王倾着身子,一臂撑在桌子上,道,“什么歹人竟然如此胆大包天捣毁水库?可抓到人了吗?”

“下关该死,”陈季常苦涩的道。“赶到现场时,水库之水泛滥,侵害农田和周边百姓,下关只得事急从权,抢修水库、疏导水流、转移安置百姓,未能及时搜查歹人。所以,所以至今仍不清楚歹人下落和身份。”

“可恶!”庆王怒喝道。一下子,下面的官员们颤栗不安。

伯招咳嗽一声,庆王那有些扭曲的面庞才有所好转。庆王吸了口气,道,“若事情真是如此,你们处置是对的,刚才本王并非斥责你们,只是那伙歹人太过穷凶极恶,竟然能干出如此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之事,若是抓住他们,本王定然将他们凌迟处死。”

陈季常已是满头大汗,微微抬起头道,“下官虽然未能抓获那些歹人,不过却是打听到了他们的动机。”

“哦?他们为何要捣毁水库?”庆王问道。

“下官抓获一批盗墓贼,听他们说,水库之中有上古遗迹,藏有不出世之珍宝。这些盗墓贼曾经觊觎水库之中的宝物,却因势力弱小,无力窃取,只能望洋兴叹。不过,他们在私底下与那些人中的边缘人物有过接触,打听到他们捣毁水库的原因。”陈季常道。

庆王朝伯招望去,伯招已是苦涩一笑。

“水库之中真有他们所说的上古秘藏?”庆王绷着脸问道。

陈季常摇头道,“水库虽然捣毁,但藏水却是没有全部倾泻,所以水库底下到底有什么,下官并不知晓。而且,这些盗墓贼下官也是在近日才抓获的,并没有时间去查看。”

“若是真的,即便你现在去查看,恐怕也早已被人洗劫空了!”庆王叹息道。“罢了,这件事到此为止,莫要再纠缠了。你说说,如今干旱,百姓困苦,你们下关府有何对策?”

陈季常道,“下官已将下关灾情情况快马送去了龙门城,但是龙门城那边迟迟没有回音。下官这几日与部从商议,打算打开粮仓,暂时缓解灾民忧急之心。”

庆王摇头,道,“这不是良策,若是百姓知晓官府要靠粮仓赈灾,必然心生疑虑,容易有歹人从中作祟挑起事端。”

陈季常沉重的道,“可是目前除了这个办法,下官等人着实没有其他办法了!”他的声音已是有些哽咽,似乎要哭出来一样。

庆王站起身,与伯招走下堂来。阳光在屋檐下跳跃,地面已是滚烫起来。庆王望着府衙院内的一棵栎树,斑驳的阳光洒落在树下,如琥珀一般。

“随本王去城外看看。”

“下官遵命!”

没有了乘舆,众人骑着马便出了城,来到了城郊的农田。

烈日炎炎,大地曝晒,蒸腾的热意滚滚而来。众人在阳光下已是面红耳赤,豆大的汗珠不时随着骏马的奔驰而甩出去。到得一片田地前,只见一个老农跪在地上,喃喃自语不知说着什么。庆王等人翻身下马,站在小道上。

“他这是在做什么?”庆王望着那老农问道。

“他这是在祈祷,”陈季常道。“日日晴阳,不见丝毫乌云,百姓们已是绝望了,便只能靠着祈祷,希望能感动上天,让上天降下雨来。”

庆王望了许久,才将目光从那老农的身上移开,扫向那一片稀疏的作物,只见到作物不但稀疏,更是枝叶枯黄,根苗矮小。裸露的泥土,更是坚硬的如石头一般。庆王抬起头望着天空,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内心感叹,庆王多希望老天能听到老农的祈祷声然后降下雨来,可是,天道无情,生民的生死老天什么时候管过?

“走吧,往前走走。”

一行人朝前走去,偶尔能见到在天地里一脸僵硬表情的农夫,他们望着庆王等人,眼睛里的呆滞与绝望,让人心痛。可是,所过之田地,都是那样的干涸,已经是龟裂了。便如这大地衰老到了连脏腑都要裂开似的。庆王的心情无比沉重,他也在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缓解眼下下关的灾情。

伯招忽然走到一边,蹲下身,眼睛紧紧盯着一片叶子上的虫子。

庆王发觉了伯招的举动,便转身望来,道,“你在看什么?”

伯招一动不动,道,“王爷,学生以为,眼下可不仅仅是旱灾的问题了!”

“哦?还有什么?”

“蝗灾!”

入夜,一张张告示在衙役的张贴下,遍布在下关城内外。

告示是以庆王府身份发出的,上面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粮食,二是抢救。粮食会从龙门各府地运来,以保证下关百姓的日常饮食。抢救有两点,一是引水,二是虫灾防治。引水有多个办法,这还是伯招提出来的,诸如钻井、引水库之水和其他周边可引之水。这当然是庞大的工程,光靠衙门的那些人显然不够,这边需要将百姓号召起来共同办理。

告示一出,便如一阵风似的,在一棵棵已经干涸的心里卷起了一道希望之光。没有谁愿意坐以待毙,更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当这些低下的普通百姓知道庆王坐镇下关,便如天子在他们身边与他们共同抗灾一样,谁不欢欣鼓舞信心百倍。于是,在次日清晨,衙门的街道上已是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目光灼灼的盯着府衙的大门,等待着庆王的出现。

龙门城。

女子穿着薄薄的长裙,身姿婀娜,美艳无双,让人心醉神怡。

女子的舞蹈,更是引人神往,不由得醉心其间。

朱兆和坐在那里,目光灼灼的盯着女子那柔软的身姿,眸光已是醉了。当然,他一杯酒一杯酒的喝下去,心不醉,人也是会醉的。正当他要站起来的时候,田绾出现了。朱兆和朝田绾望去,笑了笑。

“公子!”

那女子想要退去,被朱兆和制止了。朱兆和道,“先生不是外人,不要回避。你跳吧!”女子浅浅一笑,便继续舞蹈起来。田绾瞥了一眼便将目光落在朱兆和的身上。

朱兆和这些日子已有些堕落了,对政事不如以前那般热忱,很多时候基本上是见不到他人的。不过,田绾对此却不敢置喙。

“父王的事情?”朱兆和为田绾倒上一杯酒,忒斜着眼睛问道。

“是,王爷在百里关驻扎,次日便去了下关,而且在下关已经动员了当地百姓开始救灾。”

“呵,他这是在向我示威啊!”朱兆和冷笑道。

“但若王爷在下关救灾成功,那么百姓便会如虫子一般的聚拢到王爷身边,公子这段时间所有的付出便会白费的。”田绾担心的道。

朱兆和面色微微沉下来,不似先前那般不以为意了。他挥了挥手,让那女子退下,女子躬了躬身缓缓离去。

“那先生的意思如何?”

“王爷毕竟是皇帝所封的庆王,百姓已是从根子上认可。而公子为王爷之子,父未死,子难作为。”

朱兆和眸光一寒,盯着田绾。田绾神色镇定,面对他那可怕的目光却是无所畏惧。半晌过后,朱兆和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

“这一日迟早是要来的,我无论如何想要逃避,都是不可能的!”

“公子身份高贵,声名不能有污,更不能与此事有任何关系。此事学生安排无名的人去做即可。”

朱兆和没有点头,也没有说话,只是定定的站在那里。田绾似乎明白朱兆和的心思,躬身行了一礼,道,“学生这就去安排。”然后便离开了。不多久,那离去的女子又走了进来。朱兆和伸手将她揽在怀里,眸光却望着远处,女子也不挣扎,只是任由他轻薄。

许久,当女子已是趴在朱兆和腿上面色潮红的时候,朱兆和叹息一声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父王,不要怨我,我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收回目光望着趴在自己腿上的女子,他随即一笑,俯下身朝女子亲去,女子咯咯笑了起来,那声音如银铃一般,让人神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