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启者说 > 第七百二十八章 亢洲之富

神启者说 第七百二十八章 亢洲之富

作者:江南南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孙家旧地,名为亢洲,据说此地在前朝初立时候还是一座荒凉的滩头,猛兽遍地、虫草横生,直到后来稷睿帝一指诏书下放,无数百姓移居在此处披荆斩棘,开辟荒地,历经数代,才终于把这片蛮荒之地变作温润的南方美玉。

孙家就是在那个时候站稳了脚跟,孙家先祖从籍籍无名的六品小官历经两代,把亢洲经营得井井有条,一路做到亢洲太守,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

现如今在亢洲远望,随处可见一望无际的碧绿稻田,从河流的两侧一直延伸到山谷的一端,鸟雀蜻蜓在上方飞翔,鸡犬在田埂上悠闲地走动。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百姓们驾驭着渔船,唱着小调扯着号子撒下渔网,无数的大鱼在渔网收紧之中跃出水面,肥美诱人。

皆是一派富足安乐的景象。

当初荆吴初立的时候,诸葛宛陵便意识到亢洲被孙家经营多年,百姓衣食富足,从不担心交不上赋税,甚至岁末还有不少余粮,自然人人都对孙家感恩戴德,甚至敢于举事抵抗官府。

所以在国府收归治权的时候,对这几乎铁板一块的孙家故地一让再让,派过去的郡守只管国府税收和监视孙家举动,对当地的一些事情几乎是片叶不沾,任由孙家自管自治。

但即便如此,依旧没能提防住有心之人的挑动,酿成了如今的祸事。

前些日子孙同以“郡守不仁”为名,带着手下的家仆突袭了官衙,把郡守庭雾枭首示众,整个亢洲一夜之间成了荆吴的叛军,声势之大,举国震惊。

朝中的风向也一下子跟着变得怪异起来,首先孙氏派系的官员纷纷上书,慷慨陈词唾骂孙同是个逆贼,以此来证明他们并无二心。

但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生出了几分观望的心思,甚至其他的世家大族也开始频繁往来,为的都是想要了解孙同之事到底有没有孙既安的授意,甚至开始思虑到底是站在朝廷的一边,还是站在孙家的一边起兵响应。

这些年诸葛宛陵确实把士族给逼得很苦,从毁堤淹田案开始,又到后来的私藏盔甲案,无数士族派系的人或落马或被斩首,朝中的新政又把士族们脖子上的项圈收得越来越紧,矛盾已经在无声之中不断膨胀,随时可能爆发出来。

当然最多的人还是在观望,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如今的局势,只要有高长恭在,想要造反绝非易事,光是那十余万的青州鬼骑的铁蹄就足以震慑人心,更不要说这铁蹄的最前方,还有一个更震慑人心的荆吴战神高长恭。

亢洲的私兵未经训练,真正能在战场上派上用场的不过万人,就算暗中拉来唐国帮忙也只能是在边境制造压力,远做不到什么有力的震慑,所以怎么看都是以卵击石。

但其中的始作俑者,此时并不害怕。

孙家老祠堂之中,孙同望着那些摇曳的烛火,有些不耐烦道:“事情进行得如何了?为什么还没有完成?”

整个祠堂里看上去空无一人,但他的问题自然不可能是对着那一块块牌位问的。

很快,黑暗里开始呈现出一道人影,并且随着脚步向前,这道人影的轮廓逐渐显现在烛火之中。

那人一身黑色宽阔长袍戴着兜帽,面目不清,说话的声音更是怪异,像是在喉咙里卡了一块浓痰,又像是嘴里含着什么东西,嘶哑之中带着含糊:“你知道的,即使那颗种子已经发了芽,但想要完全控制住他依旧十分困难。”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建邺城就下手?为何非得等到这里才进行?你说你们的使者已经到了建邺,如今他远隔千里,难道不会受到影响?”

孙同望着那道人影,眼神里也透露出几分不信任,但此时此刻,他却必须相信这些人,因为只有真正接触过的人,才知道这些人拥有怎样可怕的力量。

王族?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群人,即便是史册里也从来没有提及过,但偏生这些人说他们一直活在黑暗里,像是夜色里的皇帝,存在了数万年,一直没有消失过。

想到这一点,孙同不由得生出几分恐惧。

“你眼里的距离,并非是此事的关键,何况你怎么知道使者去了建邺之后什么都没有做?实际上他早已经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只是从来没有人知道罢了。”

黑袍人平静地道。

听到这里,孙同的目光缓和了一些。

黑袍人继续道:“只是如果在建邺就发动,固然简单直接,也更接近诸葛宛陵,但正因为距离太近,反而容易受到诸葛宛陵的影响,建邺城里的那座大阵是诸葛宛陵的根基,一旦他感应到异样而出手,那么你所期待的大业可再没有实现的机会了。”

孙同沉默了一会儿,知道以他的层次还很难知道这些人的真正目的,只能是黑袍人的解释,微微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再等你几日,不过你的那位主子下一颗棋子是不是该落下了?”

黑袍人嗤笑了一声,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道:“你怎么知道棋子并没有落下去?”

荆吴边境,岩渠关。

入春以来,时常会有些小雨,虽然看似不大,洋洋洒洒像是坠落的牛毛。

延绵不绝的雨水固然滋润了农田,养育了鱼虾,却也会让土地变得泥泞难行,甚至升起浓浓雾气,令人难以远眺。

“鬼天气,又是下雨。”身穿皮甲的黄曜才刚刚下马,就险些在泥泞的土地中摔了一跤,不由得抬起头骂了一声。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在外面东奔西跑,本就十分辛苦,偏生这雨像个追债的鬼一般没完没了,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雨水,找遍整个山野就连能生火的枯枝都找不到。

热饭是吃不上了,他也只能就着干硬又极咸的肉干还有水囊里的酒水补充自己的体力,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还需要不断地前行,必须得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足够的能量。

他们这些做斥候的虽然平时大多安全,可一旦遇见危险可能随时小命就没了,只能靠着充沛的精神和冷静的头脑去应对。

一旁下属听到他的骂声,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将军,这已经是你今天第十次骂这天气了,咱不都习惯了么?”

“放屁,老子什么时候说习惯过?”黄曜看了一眼手中有些破了的马鞭,也没在乎太多,胡乱地就塞进了腰带里,随后开始从战马上解下水囊。

肉干很硬,因此黄曜咀嚼起来十分费力,但他依旧十分努力地咀嚼着,水囊里的烈酒伴着咀嚼得细碎的肉沫一起被他吞入腹中,感受着那股热量慢慢从丹田升腾起来,最终一直钻到胸膛,才逐渐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皮甲早已经被雨水和汗水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好似一块狗皮膏药,又闷又热十分难过,但黄曜面无表情,下腰对着地上的泥泞观察了一番,轻声道:“大刘子,你看看这些痕迹,唐国人似乎又增加了人手。”

大刘子也发现了这一点,他望着那些尚能辨认出的泥泞的马蹄印,神色警惕地道:“不错,前两天他们派出的斥候不过三人一队,如今却增加了一倍,很难让人相信孙同和唐国人之间没有联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