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启者说 > 第五百八十八章 陷入两难

神启者说 第五百八十八章 陷入两难

作者:江南南丶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9: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人还在通过蛛丝马迹演算着这场庞大战役的前因后果,但有人却已经从详细的军报之中知道了其中的全貌。

入夜后的稷城上空笼罩着重重厚重的云,像是一条大河向下倾倒,就好像百姓们心中的忡忡忧心一般,压抑,沉重。

“你的意思,曹孟不单单只是对我墨家示威?”

油灯的灯芯被剪刀剪去了半截,但火焰非但没有变的暗淡,反而越发明亮,竹席制成的幕帘之后,一个看上去瘦削的轮廓带着几分沧桑,声音沙哑,好似夜里的竹林的竹叶在随风飘荡。

竹席的外面,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身影半边笼罩在黑暗之中,但谁都知道,有资格进入这座大殿而又坐着轮椅的人,墨家朝堂只有一个,那就是王玄微的学生,孙伯灵。

“是。”孙伯灵缓缓说道:“曹孟虽然生性豪放,却绝非狂妄之徒,若他派夏侯来仅仅只是为了对我墨家冷嘲热讽,我不相信。可若说是他粮草不足,急于求战,那就说得通了。”

“不错,曹孟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幕帘后的墨家巨子低头看向手中的军报,卷动竹简的动作稳定得可怕。

尽管如今他已六十有八,接近古稀之年,可作为墨家少有的气血宗师,他的衰老速度远比常人慢得多。

他成名在数十年前,一手墨家墨守之剑天下闻名,甚至在其他年轻少壮派的宗师高手里,也没有谁敢说自己能在与他的正面交锋之中稳胜不败。

遗憾的是,纵然他一身修为天下少有,可他如今要面对的却不是来自江湖或是来自他国的修行者高手,而是错综复杂的朝政与天下大势,这两件事,无论哪一件,都不是单凭一人之勇便可解决的。

否则他大可以快刀斩乱麻,一人独断变法,何须要在稷上学宫做那样的局去试探朝堂上下?

“这么说来,曹孟虽出其不意拿下了洪关,可粮草依旧紧缺,难以久战,所以才想用这样的手段逼我们速战?”巨子沉吟片刻,突然道:“若是野战,你有几成把握能胜过曹孟?”

“不到三成。”孙伯灵闭着的双眼转而睁开,目光深邃,“论野战之强,天下无有能媲美沧海,无论是那支虎豹骑,还是蛮族轻骑,都要优于唐国的玄甲重骑。我墨家黑骑或许能拼尽全力与之一战,可数量上又不如曹孟……”

巨子缓缓地点了点头,对于这个问题他倒是不怎么意外,只是叹息了一声,道:“如今看来,果真是我的错处了……当初玄微多次上书奏请扩编黑骑,使之达到二十五万人,以此压制沧海骑兵之锋,我没有同意……不然我墨家军也不会如此被动。”

孙伯灵摇摇头,并不因此责怪巨子,只是听到他提起王玄微,心中难免有几分悲切:“巨子不必自责,当初墨家几场灾荒,国府空虚,赈灾尚且困难,要扩编黑骑更是难上加难,上将军虽上书被驳回,却也明白巨子您的苦衷。”

“这种时候你就不必安慰我了,我这一生,虽有一些意气风发之时,错处却也不少,没什么不可说的。仲夫子一直说君父无不是之处,可我身为墨门中人,大不必按照他的那一套来。”巨子望着那微微摇曳的灯火,缓缓道:“那么依你之见,还是该固守?可若我真这么做,明日朝堂之上,又该怎么面对群臣?怎么面对百姓?”

孙伯灵目光一凝,低沉道:“这正是曹孟要的效果,在稷上学宫大放厥词,然后又差使小人在城中散布洪关失守之事,就是想要以此来扰乱巨子之心,再以群臣百姓逼迫巨子以速战以对。”

说到这里的时候,孙伯灵的目光越发明亮,似乎是带着几分怒意,同时提高声音,一声低喝:“但!若巨子真的遂了曹孟的意,墨家定然要再败一阵,曹孟便会长驱而入,直到稷城脚下,我墨家沦为他砧板上的鱼肉,任由他宰割。我知巨子之难,但国事为重,请巨子三思!”

孙伯灵不是修行者,他那先天就孱弱的身躯也难以支撑他去做什么修行,但这一次的进谏,他几近用尽了胸中所有的气力,好似把一身的精气神都喝了出来。

而在幕帘之后的巨子则是一阵沉默,似乎也是被孙伯灵这样坚定的声音所感染,抚摸着军报竹简的手带着几分深切的情感,好似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王玄微的精神力。

那个人最后已经成为圣人,有些时候巨子甚至会怀疑他是不是根本没死,只是超脱了世间,在某一处静静地注视着他。

但巨子也很清楚,这种想法,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圣人境界成就之难,不亚于一叶扁舟要在大江大河中逆流而上。

王玄微或许在修行一道上确实有着十分强大的天赋,可要跨过那道门槛,却一样需要付出性命的代价。

竹简被巨子不自觉地握紧了,甚至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力量,线绳开始出现断裂。

幕帘后传来巨子幽幽的叹息:“我知道了,国事如此,我身为巨子,自然责无旁贷。”

孙伯灵望着那道轮廓,也是有些惭愧地低下头:“臣有罪,若非臣没有预料到曹孟会走那条古道,巨子也不会面对这样的局面。”

“这种话就不必说了。”巨子晃了晃袖子,似乎是表示安慰道:“即便是我,也没有预料到曹孟会从那条古道直击洪关背后。说起来,即便是今年冬日寒意汹涌,可大队人马想要通过那条古道依旧艰难,真不知道曹孟是怎么带着人走过去的……往年入了冬歇,基本都会停止兵戈,休战养兵,我们也都松懈了太多。谁曾想曹孟这回会反其道而行之,偏偏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之中强行军,这个北方之虎的名头,倒真不是浪得虚名。”

“北方草原,是天下苦寒之地,北边的蛮人在那样的地方成长,其性耐寒,比起墨家男儿,还要更胜一筹。”孙伯灵同样有些后悔,这些日子以来,他忙于推动变法,反倒是把许多兵事抛诸脑后,否则以他的推演能力,总该看出一些端倪才是。

“如此看来,曹孟当年孤身北上,实属明智之举,既避开了中原混战,又趁机收服了草原部族,才能以此为根基,打造出这样一支无坚不摧的强军。”巨子唏嘘道:“墨家上下一直看不起这些不通诗书,不懂礼法的武夫,可谁会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会成为沧海的慷慨忠勇之士?”

“是。”孙伯灵低声应和。

但下一刻,巨子话锋一转,说到了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可我墨家的忠勇之士呢?他们又该如何?”

孙伯灵当然明白巨子是指那五万在文良战死之后,被沧海国俘虏的五万墨家军,事实上,这一点也是他最为头疼的一点。

开战以来,墨家和沧海大大小小打了至少三十几仗,虽然孙伯灵仗着稳扎稳打的方式压制了沧海军,也抓获了一些俘虏,可加起来也不到三千,而这一次洪关失守,五万墨家军沦为军俘,光靠换俘根本不可能换回那些墨家将士。

可若沧海以此为威胁,要求墨家割地或是接济粮草,又该如何?

割地是万万不能妥协的,若谁真敢这么做了,那一定会被钉上耻辱柱,成为墨家的千古罪人。

而接济粮草……等同于壮了敌军威风,沧海此刻最缺的就是粮草,若给了粮草,沧海说不定要在洪关扎下根基,那样一来墨家国岂非时刻都得暴露在虎狼窥视之下?

这……真是两难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