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夏纪神游 > 第三十五章 家人团聚

夏纪神游 第三十五章 家人团聚

作者:莫问龙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十五章家人团聚

明京宫城正门外,有两块巨大的广场,西边的叫做琼华场,占地是正常坊的两倍,是各种重大庆典、表彰大会举行的地方,突出的就是一个与民同乐,平日里则是属于各种文人墨客宣扬文名的地方,常有书画诗词文章的评比,各家书社报行也会来此寻摸未发迹的文人作品、抢夺刊印发表权。

东边的广场叫登闻台,占地与琼华场相当,是国朝祭祀英灵、祭告天地的地方,突出的就是庄严肃穆。平常日子里的琼华场属于文道作品,那平常日子里的登闻台就属于武道展示台,常有武者在此比斗,也会有小股军队会来此演练军阵、炫耀军容。

今日,南疆边关的有功军士回京,虽然只是挑选了三千军功煊赫的代表进京,可这五年来南疆边关一带扫平匪患、镇压不法,更是重新将蛮人远逐镇南关外、又数次打退蛮人叩边,安民数百万,数年国野体系教化下,新纳入夏籍的国民就接近百万!再过得十数年,边疆六县彻底融入夏统,国民增量至少三百万!如此开拓扩展功劳堪称诸夏六十年之最!

是以,此次易湛领军回朝授功,国朝极为重视,授功大典极其隆重,就算是在史书中也会被记上一笔的......

愈是隆重,就愈多繁复礼仪,易湛连同大儿子易周领军在宫城外琼华场接受嘉奖勉励,结束后又领军去了城外禁军大营暂驻,交接军队令符后,父子俩已经疲惫不堪,惦念着归家。奈何天子、丞相、太尉等均要去军中与将士宴饮相庆。父子俩耐着性子陪着熬了一阵,终于算是完了礼节,也酒过三巡。天子、丞相、太尉等做足态度,主动识趣离去,以免将士放不开不够尽兴。这时易氏父子也终于寻机离开。

父子俩匆匆赶回府中,竟已入夜过了戌时下二刻(晚上8点半)。府中主要人员均在等候易仲明与易伯成共用晚膳,稍年幼的如易三郎倒是先吃了几块茶点——众人心疼易三郎怕他饿着,他倒好,甚至还端了盘茶点挨个让众人取用,强行塞了块茶点给外祖母、外祖父嘴里。

易仲明领着易大朗先向外父(岳父)、外母(岳母)行礼告罪:“劳二老久候,是湛之过。许久未归,家中有赖护持,湛甚感激。未知二老身体健康否?”

二老上前扶起易仲明与易大朗,宽慰几句,见易仲明浑身酒气,但眼神清明。

易仲明又向妻弟秦秦乔行礼问好,秦子俊回礼后抓住姐夫胳膊,道:

“姐夫,多礼了,快些入座吧。二郎三郎坚持等你共用晚膳至今可是饿坏了呢。”

易仲明又无声地向刘全与莫六深深施礼。

秦瞻老两口牵着二郎三郎上前,让二郎三郎向易湛见礼。

府中雇仆早已得了知会,快速上了菜饭汤食,一群人入席就坐。

易三郎看着分案就坐的众人,对这分餐的制度暗中吐槽,全然没有一家人围坐一桌的亲热气氛,这或许就是这个诸夏礼制的不足之处了。

正想着,易大朗起身端着自己的餐案挤进二郎三郎中间,三兄弟的餐桌并排凑在一起,对着两位小兄弟挤眉弄眼,又上前将荆长的案桌给拖过来并成一排。一众人对此露出微笑,倒也没煞风景的提出这不合礼仪。

易大朗看着两兄弟的杯中酪浆,眯着眼道:

“二弟三弟,要不要陪为兄饮一杯。”

易二郎看着杯中酪浆有些蠢蠢欲动,荆长有些无奈道:

“伯成,二郎或可饮一些,三郎毕竟年幼......”

几个长者有些皱眉,倒也没有多说,刘全见状摇摇头,唤来侍者,吩咐取一壶百花酿来,又对易大朗道:

“三郎可饮一杯百花酿,这酒不会醉人,可亦不可多饮。”

秦家二老微微点头,易仲明也犹豫着勉强同意了。

易三郎早想尝尝这个世道的酒水,一直没机会,待百花酿送上来,举杯喝了一口,除了有浓烈的花香,只有极淡的酒味,这度数怕是没有啤酒的高。

一众人难得相聚,又是家宴,热热闹闹,渐渐也就抛开了礼数,吃吃喝喝,气氛怡人。

易大朗不停吹嘘蛮族军士雄壮可怖,蛮人军中的异兽灵性不凡,改天要带大伙见识归附的蛮人,还要抓几只异兽幼崽送给几兄弟。

易二郎也讲了书院趣事,说墨家的机关兽比异兽还要可靠且携带方便,自己正在结合术士驱灵之法打造一只机巧灵兽......

荆长也一时兴起,讲述在宜州清缴匪患时曾猎杀一只生着獠牙、带翅膀的奎牛......

易三郎不知不觉饮了小半壶的百花酿,不觉酒醉但有些醺醺然的感觉,看着一堂中的家人,心觉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

这一晚,易三郎没再做观想、没诵心经、也没练习六甲密祝,躺在床上想着那个始终有些放不开的父亲和洒脱不羁的大哥,有种陌生又熟悉的满足感,这一夜他甚至没有再梦见母亲。

......

隔日一早,父亲大哥二哥早早起来,与莫六、石毅和宋术一起送易三郎去学堂。

易三郎踏进课室,回望外间的父兄,竟有些不舍,这个家从没让他像现在这一刻这般迷恋。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易仲明偶尔会去城外大营,除了每三日一次的小朝议、每七日一次的朝会、每十日一次的大朝议,总会早起送易三郎去学堂,似乎想把多年缺席的陪伴给弥补回来。易大朗跟着送了几天后,开始满京城瞎逛,据说经常拉着荆长去登闻台,看各方武修较技,有时还会带着侯府亲兵登台演练战阵,获得热烈的喝彩。

易二郎回了书院进学,隔三五天就回府一次,一家人也就此团聚,请来外祖父一家,举办家宴。

......

这一日,学堂休沐,早晨一家人用过早膳,易仲明对几兄弟道:

“二三子,今日为父带尔等去一趟宫城与守藏馆查询一些信息,尔兄弟几人也随我去涨些见识。”

几人先行前往朱雀大道尽头的宫城,核验身份户引后,父子几人走过一道道院门,终于在一名吏员的指引下踏入一间宫室,吏员恭敬行礼道:

“镇南侯,几位郎君,且自行查询,若有事可吩咐一声,下官就在门外守候。”

说罢吏员转身出去,还顺手关上了门。

几兄弟打量着简朴的宫室,看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也不知那个吏员说的查询是该如何进行。

易仲明也不说话,走近一面墙边的奇葩柜子,拉开柜门,只见柜门内还是一道小门,小门正中像是一个两指多宽的锁眼,易仲明掏出自己的户引插入旋扭着打开小门,从小门中拉出一方平台,平台正前方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凹陷,易仲明取出自己的官印放在凹陷处,顿时似乎隐隐有机扩声传来,小小的平台上有幽蓝的光辉渐渐亮起。

蓝光清幽,笼罩在易仲明身上,又缓缓敛去。

易仲明伸手按在平台上,金白中泛着赤红色的真气渗入平台中,平台再度亮起幽蓝光芒,光芒一闪而逝。一个不似活人的生冷刻板的声音响起:

“契验!镇南将军易仲明。”

电脑?计算机?机器人?

易三郎心里狠狠握了一把野草!

“这是......”

“这是什么?”

“父亲?”

“国民录册,是我朝的社稷神器,记载了国内所有国民的基础信息......”

易仲明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你们可以了解知道,算是增长见识,但不可对外说起。”

说着易仲明从平台上摸起一支笔,在平台上工工整整的写下“易湛”两个字,回头看平台正对面的墙上,只见光影流转,对面墙上出现九行字,每一行字开头都是“易湛”,显然是九个都叫易湛的人,后面是每一个易湛的表字,再后面是祖籍所在地,然后是父母名字。

易仲明又在平台上按了一下,只见原先的九个易湛的信息消失,又出现了九个易湛的信息,反复按了几下,连续出现好多个叫易湛的人的信息,似乎易湛也只是个大众化的名字。

易仲明重新按了一下平台的某个地方,墙上的信息消失。易仲明重新在平台上写下“荆长无病”几个字,对面墙上只出现一个人的信息,易仲明又操作了一下,其中一人的信息完整展现出来:

荆长,字无病,明京永兴坊籍,生父母不详,慈父易湛,慈母秦知微,四六七九年生,四六**年十一月为秦知微收养,四六九〇年三月入京城永兴坊学堂,四六九三年至四六九六年进学明京武韬书院武炼科与兵科,四六九六年秋季大考结业,同期联考武炼第十一、兵科第四,获兵部候佰长告身,入平治学宫兼修兵科,四七〇一年五月中晋武炼宗师,召领宜州荡寇校尉,七月就职......

信息已经算是很详细了,易家大郎、二郎震惊司命星的神奇,易三郎则是震惊的同时,内心猛烈吐槽“玄幻版电脑!”荆长则怔怔盯着“慈母秦知微”几个字入神。

“都来试试罢。”

几兄弟轮番上前书写人名,新奇不已。待几人一一试过后,易湛再上前边写字,边随口道:

“为父需要查询一些信息,虽从其他渠道也能轻易获取,但则有些事还是需要以堂皇正大的方式,即便只是明面的幌子也好,免得将来遭人诟病。”

手上操作着,调出一个人的信息,那人名叫“曹承福”,几兄弟注意到曹承福身份信息中有“明京通源商行西市掌柜”,其他也只是平常的履历信息,有些不明白易湛为什么要查这个人,感觉完全是不相干的人。

易湛跟着又写下“通源商行”,调出这家商行的信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