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夏纪神游 > 第二十三章 蒙学第一堂课

夏纪神游 第二十三章 蒙学第一堂课

作者:莫问龙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劝住了荆长,易三郎莫名有种心累的感觉,他还是个孩子,却要操心为大人考虑,这些大人就没一个省心的......

马车悠悠前行,侯府所在的永兴坊与皇城就隔了一个辅兴坊,但皇城庞大,占地有八个坊那么大,就皇城南面宫墙长度就超过四倍坊墙长,皇宫内的蒙孰在靠近东南面,马车得从东面的宫门进入。

约过了两刻时多,马车到了皇城的东面宫门,时间刚好过了卯时(约上午七点),此处宫门解禁,在宫门禁卫的查验下,出示了蒙孰入学的凭据,却只许一人陪同入宫,莫六犹豫了一下,让荆长随同入宫。荆长向莫六点了点头,一手拎着书箱一手牵着幼弟进了宫。

莫六张望着,看着两兄弟身影消失后,怅然若失。

有多久了?这个安静无语的小孩没有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有多久了?看不见那个瘦弱的身影,莫六莫名的心中发慌、局促不安。痴痴站了许久,直到石毅出声道:

“莫先生,我们回去罢。待下午再来迎小郎君......”

莫六闻言,默默转身,低头上了马车。石毅牵着马跟着转身,瞥见莫六眼圈发红,有些奇怪但也不好多问。

要是石毅生活在地球、刷过短视频,看过彪悍雄壮的汉子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等孩子进门后抹眼泪到泣不成声的视频,估计能理解几分......

一个宫中侍卫领着易三郎两兄弟走过好几道门,终于进了一间院子里,将二人交给蒙孰中的侍者。

院子中西厢一间敞亮的小厅充作课室,课室中有十来张小书案,每张书案后都是蒲团加上软垫,课室正前方有一面屏风状的架子,架子上是白板一样的东西,有些像是毛玻璃的材料,白板旁一张书桌上放着笔墨纸砚。

易三郎被侍者领到一张小书案就坐,并书案一角的架子上写下“易来”两个字,表示以后这就是易三郎的座位了。

荆长被侍者领到外间一处房中休息等候,还供给了茶点书籍之类的消磨时间。

课室中,周围零零散散已经有四五个孩子,都眼睁睁的看着彼此,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人主动找招呼问姓名......

这情形,易三郎感觉,自己还真就像是幼儿园中新来的小朋友。看着别人互相认识,暂时也没人主动上前与他打招呼,可能别的小孩都相对来说胖乎乎的,只有易三郎一人是比较瘦弱的,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另类。自觉倒也轻松,也不想去搭理这帮小屁孩。自顾从书箱中取出笔墨纸砚、算盘、水壶、袖套——真的是袖套,防止袖口沾染墨迹用的,这些东西还是青禾帮忙准备的。

掏出表看了一下时间,辰时上二刻(早上七点半),一看周围人数已经有七八个,几乎都是有人陪同来的,陪同者也不让进课室,到了门口就被侍者领去外间。

不知道什么时候,荆长走了回来,站在课室外望着自然大方坐着的易三郎,松了一口气,他是生怕自家幼弟不习惯,他倒是没觉得幼弟被孤立了,因为他自己就是孤僻的性格、不爱搭理人......

易三郎有些无聊的翻看了一下自己的文具,砚台方正,看不出什么名堂。墨汁是现成的,装在一只瓶子里,也有两块条形的墨条。一叠厚厚的长方形泛点黄色的空白纸张。六支毛笔,分为粗中细三种规格,每种两支,细的两支是加墨囊的不用蘸墨汁,中型的一支也是加墨囊的,剩下一支中型和两支粗的毛笔都是蘸墨汁的......这些文具,这十来天易三郎都把玩过了,现在只是无聊。

易三郎用细笔在纸上瞎画着,当是打发时间等教习来,随手画了一张简笔的老虎图案,老虎额头上还有个王字。

“你是新来的?你叫什么?是哪家的?”终于有一个六七岁的小胖子走过来打招呼了。

易三郎看着小胖子,小肉脸圆乎乎的,穿着短衣,外罩对襟罩衫,罩衫腰间竟然扎着皮带,此时竟然用一种审视的眼光看着易三郎。

这身装扮有点奇怪,再一看,这小孩脚上穿的靴子上居然钉了掌的,靴尖有虎爪纹饰。

“问别人姓名来历前,先要做自我介绍的,你不知道吗?”易三郎想了一下,将简笔的老虎图案揉成一团,果然看到小胖子满脸可惜的盯着纸团。

小胖子不舍的盯着纸团,刚想开口,易三郎看向门口道:“有人来了!”

乘着小胖子回头的瞬间把纸团塞进怀里,暗骂了一声,果然还是有点初次上学的紧张了,都忘了这个世界上自己可从来没见过老虎,这世界上可能也没有简笔画!

门口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被侍者领进来,小女孩长相极其可爱漂亮,用网络上的话形容就是“骗人生女儿”的那种,课室中所有小孩都盯着她看。小女孩进门,好奇的看着这么多同龄的小孩,慢慢走到靠前面的一张书案坐下,侍者小心的帮她从书箱中取出文具纸张一一放好。

小胖子看了两眼小女孩,转头对易三郎道:“皇家贵女,应当是天子的小女儿。”话说完,眼光在易三郎书案上寻找着什么。

易三郎赶紧追问道:“你怎么知道的?”他得赶紧干扰这个小胖子的思路,小孩子的思维跳跃,应该能被引开......吧?

小胖子头也不回的道:“衣领上绣着景云纹,颈间挂着的青红双色玉牌上是皇家的专用纹饰,还有腰间的玉坠也是皇宫中特有的。你方才......”

正感叹小胖子眼力不凡、见识不浅,闻得小胖子又要提起简笔画,易三郎赶紧再次打断道:

“又有人来了,这次应该是夫子!”

小胖子闻言赶紧回头一看,立马跑回自己的座位上坐好。

易三郎再暗叹了一声,掏出揉成一团的简笔画撕碎,又将碎纸揣进怀里,抬头看着课室前方。

这次进来的共三人,三人皆着月白色的交领儒袍,其中一人相貌正直壮年,头顶竹冠,一人白发铜冠,最后一人正是前几日去镇南侯府的那个看着六十来岁、精气神十足的老先生,老先生戴着进贤冠。

三人招呼一众小孩安静下来后,作了自我介绍,三人都是皇宫蒙孰的教习。三人以戴进贤冠的陈姓老先生为首,负责管理蒙孰,戴竹冠的罗姓夫子今后主要负责教导识字课和礼仪课,白发铜冠的魏夫子主要负责教授算学和常识课。

陈老先生待三人自我介绍完毕,和蔼的看着一群小屁孩,用一种不符合面容年龄的磁性声音道:

“诸位小郎、女娘,皇宫蒙孰每年春天招新,在四五月份、天气暖和后正式开课,今日诸位得入蒙孰,我等三人自当倾力教授蒙学知识......”

易三郎初听陈老先生发言,心中忍不住握了一把野草:这语气腔调是播音腔啊!听到四五月天气转暖后才开课,心中先是猜测这是因为春日温差较大,怕小孩子风寒感冒啥的。然后立马反应过来,自己应该是种种原因赶巧了,才有幸进入。毕竟叔父说过,皇宫蒙孰只针对皇家和枢密院大佬家招生。

易三郎又听了几句,意识过来:这不就是开学第一天的校长发言嘛!

正略感无聊时,听得陈老先生说:“蒙学之初,当为识字,字有音与意,音在前。字音为切和韵,切韵是字音定则。第一堂课,我等三人将传诸位切韵之理,未来诸位若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查询字典,就可对照切韵读出发音。诸位,稍后不得有任何动作和声音打扰!”

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严厉!

其实,易三郎早在二哥和青禾哪里了解到了部分切韵的知识。所谓的切韵,相当于汉字的汉语拼音,是一个个固定发音的字符,字符基本都是极简单的笔画组成,通过字符组合加上声调,形成一个个字的读音。易三郎甚至也记下了十来个字符。

只是,陈老夫子说第一堂课传切韵之理,而且还是三位夫子一起,这就比较奇怪了!难不成三个人一起教,会教的比较快,还是说知道这些孩子都是提前学过一些切韵的——毕竟都是顶级权贵家的子嗣,所以要分批教导?

正在易三郎纳闷之时,就见到三位夫子的怪异举止。

陈老先生取出一只小盒子打开,盒子里面是一片片薄薄的玉片。三位夫子各取了一枚玉片后,分别站到一名孩童面前,吩咐孩童闭上眼睛不要动,然后一只手将玉片按在孩童额头,另一只手按在自家的眉心,然后像是在牵引着什么,片刻后玉片散发着淡淡的莹白辉光。未几息,辉光散尽,玉片化成粉末簌簌散落!

心底某种猜测几乎如同海啸般涌起,这是传说里的玉书,或者是仙侠小说里写的储存信息知识的玉简???

三位夫子待玉片化粉散落后,注视了一眼依旧闭眼不动的孩童,各自再取了一份玉片,对接下来的另外三个人以一模一样的方式操作。

因为易三郎的座位相对靠后,虽然总共就十来人,可看样子似乎是最后才能轮到自己,但此时易三郎已经迫不及待到发狂!

其余孩子也好奇的瞪着眼睛、但不敢喧哗,看样子其他人也不知道会有这样的操作。

终于轮到了易三郎,此时是陈老先生站在他面前,他按老先生的吩咐闭上眼睛,只觉凉凉的玉片贴在额头,意识中似乎有星光闪烁,星光渐渐变亮,一个个字符伴着一个个声音飞来,易三郎认出其中几个字符正是之前记下的切韵!当面飞来的字符分为两类,一类较多为切声,另一类较少为韵音,韵音又加上了不同声调。字符再度变幻互相组合形成不同读音。最终,这套切韵字符的读音规则印在了易三郎脑海里。

不知过了多久,易三郎清醒过来,伸手拈起书案上的玉屑粉末,有种发懵的不真实感,但脑海里确实有整套切韵字符的读音规则。

听着周围小屁孩叽叽喳喳的惊叫声,易三郎偷偷掐了大腿一把——生疼!

这个世界有仙神的吧?难不成这也是武功?要真的是武功的话,那这武功也太神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