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涯剑影 > 第八十章 落云镇方书云托孤 大峡谷黑幽灵再现

占领西疆大部以后,水莲观已成达布和赵江湘联军控制之地。

当时若风的冰棺已经融化,尸体被重新装入一口楠木棺椁内,随军到达西疆。按照若月的心意准备埋葬在水莲观陵园内。

这一日若月与一众官兵抬着若风的棺椁来到水莲观山门前,此行一是为了埋葬若风之事,一是为了讨要《莲花幻术》真籍,以便与自己手中所持书籍再作比较,以定真伪。

不想在山门前若月的所作所为却遭到了情道长的一番痛斥,连山门也未肯允许跨入半步。

若月这一次却一反常态,不知是因了了情道长一番痛斥有所感悟还是如何,总之,没有再与了情道长多作计较,而是诺诺退出,转而寻至当年救下若风的那一片竹林,将若风葬于之中,自己则在青崖山北麓寻了一座枯洞,闭关修炼。

临行前若月曾留言与赵江湘,要他勿要为难水莲观道众,一切待到他出关再做理论。

赵江湘一一应允。

不想此番阵前得知火烧水莲观的真相,若月竟然大为震怒。

方书云那日口吐鲜血倒地后,被周围众将士抬回,倒卧营帐之内,面如纸灰,气息奄奄。

残存的军队退至距玉阳关以东三十里的落云镇稍作休整。

方书云每日仍旧吐血不止,随行御医多方救治,竟苦无良方。

回春馆妙手神医张洪略老先生闻讯自青城山不分昼夜,连日赶来。

众将士本以为神医来到,可以妙手回春,药到伤愈。不料,老先生察看过伤情后,退出帐外,连连摇头叹息。

方书云的这一回伤情,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皆受重创,纵使是扁鹊再世,恐也束手无策,回天乏术了。

方书云深知自己时日无多,颁下一旨,委任牧图为西疆新任节度使,统辖西疆全地。

床榻前,方书云气息微弱,用尽气力嘱咐牧图道:

“那一日我在小石头村说过:手无寸铁,方可所向无敌。今天我还要说,靠武力去征服人,终不可取啊!记住!要广施善果,争取人心,人心所向,才可长治久安哪。”

牧图垂泪谨记。

方书云又唤许文军、潘文才、杨炳章、肖瑾来至榻前问:“朕此番恐无法回朝都矣,朕死无憾,只是皇子尚幼,朝中大计就全赖众卿了。”

许文军等众臣泪目道:“敬请圣上一心静养,保重龙体,莫忧他事。臣等定当竭尽多能,看护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方书云点点头,又微抬手臂,指了指身边站立的温一楠道:“一楠,你近前来。”

温一楠闻言近至榻前。

方书云环视众人,长吸了一口气道:“治理朝政,小石头村议事团的做法,朕觉得可以借鉴。你们几个不妨就组成一个类似的机构,一楠,你也参与进来,官衔不分大小,遇事集体定夺,也可防独断专权,一手遮天。”

众人皆遵旨称是。

方书云一阵剧烈咳嗽,又咳出血来。

众人皆脸上失色,恳请圣上莫再多言语,静养为重。

方书云却摆摆手,喘息了一阵,就要众臣稍稍退后几步,只留温一楠一人于榻前。

方书云微睁双目望着温一楠良久道:“一楠,今个我有两样东西托付与你,望你珍重之,切不可负我所托。”

温一楠拱手道:“一楠谨遵圣命。”

方书云道:“莫言圣命,只当是兄弟之托可好?”

温一楠默默点头。

“一楠,你精通剑术,见多识广。只是这九梅花剑,你可曾见过其他?”方书云深情地看了一眼身旁那柄长剑道。

温一楠含泪摇头:“未曾见过”。

“是啊!于这世间恐怕是孤剑无伴了。”方书云咧嘴苦笑。

温一楠垂目默然不语。

方书云又将深情的目光投向温一楠道:“一楠,普天之下,能配得上这柄剑的,恐怕也只有你一人了!一楠,你就替我收留于它吧!”

旁边侍卫将长剑递与温一楠,温一楠含泪接过。

“人言说:剑出血必溅。一楠,此番你我皆长剑出鞘,却不为杀人,倒是为何啊?!”方书云说到此处咳了一声,又是满口鲜血。

御医忙上前擦拭。

温一楠眼泪终于止不住落下,泣不成声道:“一楠拔剑只为了苟活于世,圣上举剑却是舍命救护千军乃至万民啊!”

方书云轻轻摇头道:“一楠,你总是如此自谦自责,殊不知剑法有异,剑道同归啊!”

温一楠心如刀割,拱手而立,无言以对。

方书云双目微闭又歇息片刻,方颤巍巍从怀中摸出半枚铜币轻问温一楠道:“这第二样东西就是它了,兄弟可还记得它?”

温一楠点头道:“记得。”

方书云接问:“兄弟可还携有那半枚。”

温一楠答道:“一楠不敢有失。”言罢,于怀中摸出另半枚铜币来。

方书云见状断断续续道:“今个我再与兄弟约定一事,就还以你我半枚铜币为证,只是今后万万不可反悔哦!”

温一楠道:“敬听哥哥吩咐。”

“我听闻诗瑶已然有喜,我与一楠今日约定,日后诗瑶若生男,则与皇子结为兄弟,若生女,则结为夫妻如何?”方书云凝望温一楠道。

温一楠不敢迟疑,连连点头应允。

方书云将自己手中半枚铜币交予温一楠,气若游丝道:“这个请你交给小皇子,以后也好相认。”

温一楠双手接过,泪水如雨洒落铜币之上。

“不要哭,一楠!人固有一死。只是,今日你我兄弟一别,竟何似当年你我父辈之景!真是天……”方书云一语未罢,一口鲜血喷出,气绝身亡。

王朝皇帝方书云崩逝后,朝廷果然由丞相许文军、锦衣卫头领肖瑾、辽州王潘文才、海州王杨炳章和奉远县捕头温一楠组成的五人议事团主持朝政,辅佐幼主方为民。

议事团五人尽心竭力,精诚团结,不敢怠慢,一时间倒也将个中土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昌盛景明之气象。

后五人议事团又增补了冀南王刘献真、潮远镇新任巡抚龚昭、冀州王高唐和西山州王魏新北五人,组成九人议事团。因西山州王魏新北尚年幼,由其辅使姚右筱代为行使职责。

转眼到了清和六年春季,小石头村南之大峡谷草木复生,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辅使姚右筱提议:“当前时局稳定,百废俱兴,可拆除小石头村南与大峡谷之间隔绝已久的高墙,趁此良机开垦新地,移民扩疆,一来彰显朝廷之大容大兴之大势,二来也可以杜绝大峡谷再成荒无人烟凶险之地。”

对于这一提议,唯一的顾虑是前朝皇帝赵江溪被放逐于此,如今生死未卜,如若拆毁城墙,不知后果何如。

大家询问温一楠有关情况,温一楠道:“自从赵江溪被放逐大峡谷之后,那高墙之上日夜有卫兵巡视,自此再未听闻赵江溪之消息。”

肖瑾建议不妨派员到小石头村实地调查一下,再作定夺。

众人同意,于是决定由刑部派专人前往小石头村一探究竟。

事关重大,于是丞相许文军奏请幼主圣上批准,着令新任刑部尚书寇怀恩亲自带队前往调查。

半个月后,寇怀恩返京如实呈报调查结果。

经实地考察并经询问高墙守卫及小石头村村民,赵江溪未见踪迹,情况不明。

这倒也与温一楠所言相同。

九人团据此又对姚右筱辅使的提议进行审议,众人意见罕见地出现了分歧。

以肖瑾为首的一方认为在大峡谷情况未明了之前,还是保持现状的为好,以防有不测发生。

而以姚右筱为代表的一方则力主事不宜迟,抓住机遇,拆除高墙,扩疆开地,一劳永逸。

姚右筱道:“开垦大峡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不仅有助于当地百姓福祉生计,更可彰显朝廷威仪大度,亦是拓展王朝疆域的一件大事。

拆除高墙必将成为一个旧时代结束和一个新时代开始的伟大标志。

大峡谷刚刚经历森林大火的洗礼,原来的种种传闻之险恶也随之焚毁殆尽、烟消云散。现如今大峡谷犹若新生,新生之地开发开垦宜早不宜迟,否则,时日一长,又将荒废,再生鬼魅凶险也未可知。

而前朝皇帝赵江溪已属被历史抛弃之人物,即使苟活于世,亦无力兴风作浪。前尘往事与千古伟业相比已然无关紧要,切不可因噎废食,因小失大,错失良机。”

后经议事团投票表决,该提议终以五比四的微弱优势险险通过。

其中,投赞成票的是:姚右筱、龚昭、高唐、刘献真、温一楠。投反对票的是肖瑾、许文军、潘文才、杨炳章。

于是根据决议,朝廷决定拆除高墙,移民大峡谷。

不几日后,高墙上的卫兵接令撤下高墙,这座高墙开始成为一座无人看守的废弃之墙。

初春的夜晚,乍暖还寒,大峡谷的高墙上吹起清冷的风。

这时候,两个黑影出现在高高的墙头之上,提着一个大大的包裹,里面包有衣物食物等。

这两个人将大大的包裹从高高的墙头上扔下,瞧了一会儿远方幽深的大峡谷,转身离去。

这两个人是小栓子和王娟。

第二天夜里,两个人趁着浓浓的夜色再次爬上高墙,摸黑来到昨夜扔包裹的地方,朝幽深的高墙脚下探望,朦胧的星光下,那黑黑的包裹依旧静静地躺在原地。

第三夜、第四夜依旧如此。

再过两天,拆迁队就将来到小石头村,动手拆掉这座高墙,这座高墙就将不复存在了。

第五夜,小栓子和王娟又来到高墙上。

今夜与往日不同,天上早早出现一轮弯弯的弯月,照在斑驳陆离的大地上。

借着月光,小栓子和王娟再次看向高墙脚下,那个大大的包裹不见了!

于是,就在隔开大峡谷的高墙被拆毁的同时,一个传言又在小石头村悄悄地传开了,有人看见大峡谷里黑色的幽灵又出现在了黑夜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