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鸿鹄长歌 > 007尹令暴毙新贵接任 王爷募兵布衣哀鸿

鸿鹄长歌 007尹令暴毙新贵接任 王爷募兵布衣哀鸿

作者:司白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易辰在围猎场被杖刑八十,强忍不住,最终昏厥了过去。施刑的甲士知道他是林渊的公子,恐伤其性命不好交代,于是便拿了担架,将他送回林府。

林渊看着众甲士将人抬进府里,脸色凝重,心疼如针扎,却一言不发。待人散去后,将自己南征北战中常备在身边的一些止血化瘀的疗伤良药拿出来,替易辰敷上,这些日子都让他安心卧床修养。

这日,林渊被召见入镇南王府,易辰独自在府中百无聊赖,翻看书籍。无意中发现门口的地面上落着一本小册,便让小厮拾来予他。

原来是最新一册大燕朝廷的邸报,作为一则官员内流通的刊物,邸报由燕都内务府每两月发表一次,记载着朝廷内各官员任命,各郡王侯的最新动向,以及国内外周边的大事。

“燕北郡金狮王广招人才,只要有才就会重用,哪怕是囚徒恶贼……这金狮王倒是不按常理,还真不怕燕帝……”易辰喃喃自语着,继续观瞧,“咦?父亲上个月刚平定了南越叛乱,邸报上却没有任何记载,反而说南安郡和楚河郡交界处有贼寇聚集,很不消停……”

突然,门外一阵脚步声,一波人簇拥着两人入得府来。

林渊脸色阴郁地走在第一个,而他的身边还跟着一名公子,富商华贵,气质彬彬。易辰前思后想断定不识得此人。

“儿,好些了吗?”林渊来到易辰榻边道。

“父亲,好些了。”易辰挣扎着起身,却被林渊一把拉住,便问道,“父亲,这位公子是?”

林渊道:“昨日老尹令突然暴毙,这位是新接任的淮荣尹令,也是长史大人的公子。”

“尹令,在下易辰有礼。”易辰再次挣扎地起身行礼,却被傅启止住。

“大家称个兄弟便是,说不定以后你我还是同僚呢。”傅启笑道,转头又对林渊问道,“戎将军,我可否与贵公子熟络几句?”

“我正好有事,你们先聊。不过小儿没怎么和士族子弟接触,如有冒犯尹令多担待。”林渊拱了拱手,转身离开,并让仆人丫鬟一并退了出来。

傅启微微一笑,见林渊及众人远去,便与易辰客套了几句家常话,易辰交流得体,应答自若,双方熟络一番。

紧接着傅启便道:“我今刚被推举上任,就被委派了任务。王爷说体恤民众是父母官的必修课,于是思来想去那日围猎,易公子舍身救人,勇气可嘉,于是便让我来看看你。”

傅启说的轻巧,可易辰知道事情并不简单,不过也只能言“费心费心”,作为回应。

傅启忽的话锋一转:“勇气的确可嘉,不过终究是和王族官宦来往的少了,有些规矩怕是不太知道。所以才冲了王法戒律,挨了不小的皮肉之苦。可有后悔?”

“呵,人命关天,救人岂有后悔的?那日不管是谁,只要有危险,我也已然会伸出援手。”易坦然辰道。

“大仁大义,在下佩服。看来傅某不虚此行。”傅启说着单手在怀中摸索了一番,拿出一个小白瓷盒,递到易辰跟前,笑道,“世子说此乃疗伤圣药「断伤膏」,外敷于伤口,不日痊愈,且不会留有任何疤痕,托我带给你,言王法是王法,人情归人情。”

“「断伤膏」?”易辰一听心中大惊,这三个字曾在《鬼忧录》上出现过,易辰就是想尝试配置此膏药,替慕容云厝疗伤怯疤,没想到……

“上个月王府来了个白神医,这是他调配给世子疗伤后余下的。”傅启道。

易辰用力侧坐起身子,双手稳稳地接过白瓷盒,拧开盒盖,只见膏体呈暗红色,颗粒微粗,质感黏稠,简直与《鬼忧录》描写的一模一样。只不过膏内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似乎与「断伤膏」有些不太协调,并且书上也无记载此香气。

“易公子,你怎么了?”见易辰有些发愣,傅启道。

易辰缓了缓神,道:“额,无事,只是有些感动,等我伤好了,亲自跟世子称谢。”

“甚好!”傅启点头道。

“不过,我多嘴问一句。这真的是世子用剩下的?”

易辰突然问道。

“世子亲口予我说的,怎么你嫌弃?”傅启皱了皱眉头道。

“不敢,不敢。”易辰托着白瓷盒,低头道。

两人又聊了大半刻,傅启见林府没有要跟他留饭的意思,便有些悻悻。想起父辈人提及林渊常言孤僻,只有在亲生儿子满月时宴过一会,后来出了事,便再也没在家中宴客。于是,又客套了几句,叮嘱易辰好好养伤,便告辞了。

易辰却另有心思,手里捧着白瓷盒,揭开盖子闻了闻,又反复观察,心中若有所思。

此刻,林渊已不声不响地进了屋里,道:“傅启走了?”

“是的,父亲。”易辰放下手中的白瓷盒,回答道。

“那你休息着。”林渊又欲离开。

易辰突然叫住了他:“父亲留步,你可有什么心事?与孩儿讲讲。”

林渊站定脚步,沉默良久,叹了口气说道:“没事,孩儿你好好休息养伤。”

说完便准备踏步出门。

“淮荣尹令正值壮年,怎么会突然暴毙?我听说前些日子傅长史还亲自为傅启提亲,准备迎娶老尹令的千金。不过因为傅启已经有了三房小妾,所以老尹令不予,让傅炎淘了个没趣。”易辰喃喃自语,可却有意让林渊听得一清二楚。

“孩儿,你哪里听来的歪门邪说,这些事情与我们不相干的,不要参和。”林渊阻止道,随即甩手走出了房间。

接下来几日,易辰的身子已经好了许多,也可以下床活动了。不过他并没有使用傅启送来的「断伤膏」,而是在家中选了一鸡一兔,割开皮肉,涂上膏药另行饲养,以作研究。

不过这些天,易辰也发现府中有一些不一样。首先是每天的饭菜菜品和菜量,比以前都少了一些;接着家里一些老面孔的仆人丫鬟纷纷离开林府;剩下的仆人丫鬟也常常会低声抱怨,说老爷最近苛刻。

又听闻,原淮荣尹令发丧之时,城外聚集了上百民众送行,更是入土之时,伏地大哭,高唤“青天老爷”。

老夫人与小姐始终垂泣,浑身颤抖,却不发一言。

回去后,隔天便有一群黑衣盗贼入府,抢了些金银珠宝,杀了几个仆从丫鬟。正好傅启带着衙役在城中巡逻路过,遂抓捕盗贼,人赃并获。

不久后,原淮荣尹令家中的仆从和丫鬟都一并归了傅家,傅启按礼数,三姑六婆,再用聘礼提亲老尹令的小姐,老尹令的遗孀没了主心骨,便很快答应了下来。

又过了些时日,傅启便以新一任淮荣尹令的身份高调入府,带着家眷仆人,雇了众人师爷、门吏,浩浩荡荡几百人。于此同时,他还雇了一大批工匠,将府邸从来到外好好地返修了一番。百姓们也就是茶余饭后以做谈资,总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距离西场围猎已过去了十多天,这日,淮荣城最繁华的昌顺大街上突然间锣鼓齐鸣,两排引路衙役们提锣敲鼓,喝道而行。路上的平头百姓,小商小贩一时间慌了手脚,纷纷退到大路两边,不敢阻挡。

一乘枣红色的官轿,松木为骨、玲珑织锦为皮,八名壮汉抬得稳稳当当。身后数十名刀笔小吏,手中捧着册本,肩上斜挎文房四宝袋,随着官轿慢慢前行。令不少百姓误以为是镇南王出府巡游。

就在月桂楼对面,城中最大的布告栏前,整个队伍停了下来,官轿轻落,一提轿帘,走出一年轻人,面色庄严,身穿绯色官服,胸前一对锦绣的鹭鸶栩栩欲飞,双手高捧一卷黄纸,低头齐眉。

有眼尖者识得,原来是新上任的淮荣尹令,长史傅炎之子傅启。

此时,两名侍从来到傅启身边,一左一右捧了黄纸卷展开,又有小吏提着桶,在布告栏上糊上浆糊,众人再小心翼翼地将黄纸在栏中贴得平整。

百姓见尹令的队伍威严肃目,于是各个自危,远远望着,无一人不敢上到告示前看个究竟。

傅启见告示张贴完毕,遂与围观的百姓们拱了拱手,道:“奉镇南王令,今朝廷新定,四界不安,前月才平定南越,今南安附近又见贼寇,外族蠢蠢欲动。常言家国兴亡,匹夫有责。故颁布征兵令,但凡家中无官爵和功名者,每户抽一壮丁入伍,充作长戈手,保家卫国,若家中无壮丁者,需提交粮食十石,违令者夷三族。”

此言一出,围观的百姓顿时炸开了锅,大家一片哀鸿,甚至还有不少人撒腿就往家跑,给家里和邻居通风报信起来,现场似乎要乱做一锅粥。

也无怪百姓们惊恐,镇南王打造的军队,北燕金狮王打造的长岭铁军非常不同。

北方苦寒之地,人口稀少,风师豪虽然令行禁止,法度严苛,可他对军队的士兵却格外的好。在军队中不但吃得好,穿得好,而且尽可能给每一个士兵最精良的装备,出征时,风师豪和他的将军们尽可能同士兵们吃一样,住一样的。因此,在燕北郡百姓们争相入伍,士气高涨。

而南安郡,原本就是富庶之地。人口众多,是燕北郡的十余倍,并且农民占了多数。因此,镇南王只对骑兵、弓箭手等有一技之长的军士在意。其他普通士兵就不太当回事,特别是负责冲锋陷阵,时而作为炮灰的长戈兵,就尤为悲惨,他们通常都是农民和平民出身,既无钱买马练骑术,也不能练弓箭,「紫林花圃」这种骑射场都是只对官宦、功名之家开放的,常人根本难以进入。

而让城内众多百姓更为不解的事,上月林渊刚刚平定了南越叛乱,南安郡内一片安定团结的氛围,作为郡治的淮荣城尤其安稳。前尹令让百姓们不用担心战争的威胁,为此不少人信以为真,还劝了不少其他郡县的亲朋好友来淮荣常住。可新尹令上任没几天,怎么就开始征兵了呢?

不过此等场景早就在镇南王的预料之中,在他出府之前,林渊已经接了镇南王将领,把淮荣城东南西北四方城门全部关闭,不容任何一户出逃。

傅启神色威严,只见他大手一挥,衙役们就开始驱赶围观的百姓回到自己家中。紧接着,几十名刀笔小吏便按照原来分配的计划,捧着手中的户籍名册,挨家挨户地登记参军的壮丁姓名。把整个淮荣城一下子搞得沸反盈天。

且说易辰伤愈后,正在后院偷偷活动筋骨,忽闻的院墙外一阵嘈杂声,不知是何事,心中感到。不过,他懒得绕到前头去开大门,索性一个疾步,脚下轻点院墙,紧接着一个翻身便上了墙头,一屁股斜坐在院墙上向下张望。

只见两个衙役,围着一个刀笔小吏挨家挨户地敲门。那小吏忽一抬头,看见院墙上坐着易辰居高临下,心中便有些不顺,开口道:“你是哪户的?一会就来寻……”

话还没说完,就被身边两个衙役止住,匆忙道:“你是不想干了吧?那可是「南安第一剑」戎将军林渊的公子,围墙后面可就是林府。”

刀笔小吏一听也是惊出一身冷汗,连连给赔不是。

“你们这是在干嘛?”易辰摆了摆手,又好奇道。

“镇南王下令募兵,小的正挨家挨户登记壮丁呢。”刀笔小吏低头哈腰道。

正说话间,小吏刚刚敲打的那户大门开启。一个身穿华服,年过六旬,胡子花白的胖老头,满脸堆笑着走了出来:“几位官爷,不知有何事?”

这老头名叫柳一鼎,是淮荣本地人,家里世代经商,到他手中家底已经颇丰,家产在整个淮荣可以挤进前十。

而柳一鼎并没有为富不仁,反而是一位舍财济贫的善人。每当初一十五,他便会命仆人在大门口支棱起一个摊位,给当地流民乞丐一碗热粥喝。

“柳财主是吧?镇南王下令募兵,你家是不是有一个儿子?叫柳明?你让他五天后来城北军营报道!”

刀笔小吏说着便在户籍上勾了一笔。

“官爷,官爷。我就一个独苗,家中宝贝,终日只会念诗做戏,从来十指不沾阳春水,您就放过他吧。”柳一鼎一听便急了,连忙从口袋中掏出一锭元宝,塞到刀笔小吏手中,“对了,这些给官爷买酒喝,您就通融通融,给我们柳家留一条血脉吧。”

柳一鼎家大业大,膝下承欢却只有一子,还是在老头四十出头的时候才得的,加上他长得英俊无比,自然被视若珍宝,藏在家中。

那刀笔小吏接过银子,双眼发光,不禁意地咽了口唾沫,随后又看看一同来的两个衙役,只见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

“柳一鼎,你家可有人有功名,爵位,或者在朝廷作官吏?”刀笔小吏试问道。

柳一鼎答道:“我家世代经商,官场上倒是认识一些朋友。可说到家中亲戚,倒真没有一个在官场之中的。”

“那这银子就不好收了。王爷下令,但凡家中无官爵和功名者,每户必须抽一壮丁入伍。不得以金钱或物资抵债。”刀笔小吏虽然有些不太愿意,但还是将银子推回到柳一鼎手中。

“别呀,官爷。您就通融通融!钱嫌少的话,要多少,您开口便是!”柳一鼎哀求道。

“柳财主,我也不是和钱过不去。不过这次真的不行。新上任的淮荣尹令正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被他发现募兵登记的时候出了什么幺蛾子,别说是你家,就连我们也都要夷灭三族的。”

“官爷!官爷!别呀!我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您就留给我吧。”柳一鼎哭求道。

“我看您还是趁着这几天,跟你儿子多聚聚。”刀笔小吏敷衍了两句,便去瞧走得老远,去敲下一家的大门。

柳一鼎扶墙大哭,哭声久久不歇,与此同时,又有小巷中人家地传出伤心的悲鸣。

见此场面易辰不禁感慨,受这乱世中连翻战争的影响,即使是繁荣的淮荣城,今夜也会让无数人久不能寐,他日还不知又会多少家破人亡。而那些哭声最盛的人家,要么是单传独丁之家,要么是富贵无爵之户,如同眼前的柳家更是加倍可怜,得而复失终究痛过久觅不得。

“可以想象当初父亲失了亲子,一定比着老爷子痛心百倍。”易辰叹了口气,不忍再看,便下了围墙。

如此满城风雨了整整五天,方才恢复了平静,傅启新官上任,发令严苛,安排的刀笔小吏们无不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怕一不小心没了脖子上的吃饭家伙,不过终究还是将整个城里的壮丁都登记了个遍,城门也将重新开启。

这几天,月桂楼竟然生意比以前还好,那些没被拉去入伍的富贵公子各个相聚庆祝,而那些已经确定要入伍的少爷们,则开始用最后一些快乐时光,贪婪地享受着纸醉金迷。

易辰走出后院,绕过西廊,准备回到自己的房间,突然转角处窜出一个小童子,与他撞了个满怀。

只见那小童子气喘吁吁地喊着:“少爷,不好了。死了……都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