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鸿鹄长歌 > 017不拒小节弃卒保车 休为玉碎攻心为上

鸿鹄长歌 017不拒小节弃卒保车 休为玉碎攻心为上

作者:司白君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楚河郡的阳明山前,林渊打了一个大胜仗,成功与楚河郡内韩石勇所率领的部队成功汇合。两军合兵一处,林渊率部将来到韩石勇的中军宝帐。

此刻,两名贴身卫兵正费尽气力,替韩石勇卸下厚重的黑铁铠甲,铠甲的一块胸部刚着地,便扬起了一阵尘土,估摸着整套铠甲怎么也有个几十斤重。

双方将领们各自落座,互相做了一番介绍,林渊才发现这韩石勇的原来并非楚河郡的将领。因为这些年天下纷乱,作为东南边境的楚河郡也是陷入连年的战火之中。到目前,楚河郡内各个城镇县的军队只够守备当地,若要分兵打击郊外四处流窜的贼寇,可谓是力不从心。林渊也终于明白楚河郡为何会突然间聚集了如此一大波贼寇。

当地无力平叛,自然要四处请求援助。这韩石勇的部队如同林渊一样,也是前来平叛的援军,只不过他不属于任何太守、郡王,而是燕帝慕容钧天麾下的一支禁军。

因此这韩石勇的出身来历自也非同凡响,想他韩家上下已经三世为将,父亲韩忠德曾经是在北燕金狮王风师豪手下先锋官,率领长岭铁军攻城略地,平乱荡寇,桩桩件件都是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却在一次攻城行动中,挨了飞箭流矢,最终马革裹尸。

风师豪念其战功卓越,所以培养他的独子韩石勇,准备让他接替父亲职位。

不过,燕帝慕容钧天似乎也留意到了韩石勇,于是一纸诏书将他调到盛京。

可韩石勇毕竟是个年轻人,缺乏行军打仗的经验。于是,燕帝给了他一些人马,先让他去剿平大燕内部的一些山贼土匪,借此历练。

韩石勇的确如他父亲一般英勇无比,所以,连连剿匪成功,两年的时间,二十岁时就获得了燕帝卿赐的「平寇将军」称号。

虽然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可他手下的军士却足足有一万余人,人数直逼那些名号将军。

然而,这一次阳明山剿匪,他却遇到了硬点子。

不同于其他山匪那样的乌合之众,阳明山的山匪不但敌人数量众多足足有上万人之多,而且训练有素,他们中大多数人并非土生土长在楚河郡,而是曾经被大燕剿灭的「后越国」的余党残将,贼首伍宝驹是后越的一名将军,能征善战,深谙兵法。大燕曾诏安过几次,都没没有成功,无奈只能发布通缉令,于是伍宝驹便东躲西藏,后来暗中集结参与势力,占山为王,落草为寇。

前不久韩石勇带军队前来阳明山平乱

刚一见面两军便真刀真枪的干了一仗,可是装备良莠不齐的贼寇怎么会是韩石勇铁甲军的对手,没打多久伍宝驹就下令撤退。

韩石勇立功心切,率军追杀,结果反被伏击。还好艺高人胆大,才冲出重围,军队也损失了千余人。

从此以后,伍宝驹似乎已经发现了韩石勇的弱点。他们凭借着对明阳山地形的了解,以及贼寇们轻装上阵的优势,与韩石勇的铁甲军玩起了迂回战。一会儿设伏、一会放陷阱、一会正面打了就跑,一会背后劫他粮草,把韩石勇打得手忙脚乱,险些崩溃。

不过韩石勇毕竟出生于武勋世家,面对如此劣势的局面,他们意气用事,也没有带军撤退,而是命令所有铁甲军在水源边上就地围成一个大圈,将粮草辎重放在圈内,如同一个铁桶一般固守,等待援兵到来。

而伍宝驹面对铁桶阵,一时半会也拿不下,于是亲自带兵将韩石勇团团围住。

后来,不禁意间得到消息,南安郡派了援军前来,于是他又派了两千贼寇埋伏在苍云山峡口处,准备围点打援。

没想到被小心谨慎的林渊识破,伏兵撤退时又遭到追杀,损失惨重。于是便只能退守回阳明山上的大本营中。

第二日,双方议定,韩石勇带领的铁甲军机动性不足,所以负责保卫整座阳明山,把守通往山下的各条通道。岑名带领两千弓手辅助,若发现有偷偷下山突围的贼寇,一律以弓箭射杀。林渊和陈新集合军力,尝试从东西两端同时攻山。

结果进攻的号角吹响还不到半个时辰,林渊和陈新就灰溜溜地回了大营。原来阳明山地势复杂,加之一路上设置了各种机关、陷阱,还有敌人弓箭和落石的威胁,简直是易守难攻。于是,众将只能再度回到大营商讨对策。

此时,军营外来了一小队人马,为首的军士长汇报,在望江和楚河上下都搜了个遍,没有发现星官的尸首和身影。

林渊更加郁闷,摆了摆手让军士长退下,突然身后韩石勇大笑道:“这人来的正好,倒是提醒我了!”

“韩将军可有破敌之策?”林渊问道。

“能不能破,不知道,不过肯定能给贼寇带来不小的麻烦。”韩石勇信心十足地说道。

“求教!”

林渊拱手道。

“断他们水源!”韩石勇笑道。

林渊思索了一会儿,担心道:“好是好,不过我们居低,贼寇居高,万一河水溃堤,我军岂不是全军覆没?”

韩石勇说道:“我们不堵水,我们让楚河改道而行即可。”

“改道工程浩大,每个一个月恐怕不行,届时我军粮草匮乏,敌贼又以逸待劳,恐怕……”林渊依旧担忧道。

韩石勇哈哈大笑:“多年前,我有一次和父亲出征攻打垒城,垒城守军也是固守不出。于是,父亲将垒城周围的农民猎户迁走,改了水道引入农田乡间,三日之内便能完成,后来垒城断了水源,不久便投降了。”

“那些农民猎户如何安置?岂不毁了他们的家园?”林渊诧异道。

“战争总有牺牲,何况又在他国领土上。”韩石勇答道。

“可这里是大燕自己的土地……”林渊又道。

“难道戎将军还有更好的办法吗?莫不是想拎着剑和伍宝驹决斗不成?”韩石勇突然反问道。

林渊:“……”

韩石勇看出了林渊的顾虑,于是哈哈一笑,解释道:“呵呵,林将军的意思,我也明白。所以我会一面派人改修河道,一面使能言善辩之士劝说农民猎户,让军队帮助他们把一些财产撤离出来,护送他们离开。再修书一封给最近的阳城太尹令,让阳城接受安置这些难民,即可。”

面对燕帝直属的韩石勇,林渊也只能叹息道:“但愿如将军所言。”

于是,韩石勇一面安排士兵挖渠道,改道楚河水流,一面使能言善辩者劝说附近住在地势低洼的农民和猎户。

三天后,众将官齐聚中军宝帐。有负责改道河水的军官报告,引水的渠道已经完成准备完毕,只要将上游的木板沙土一撤,楚河水就会流入附近农田中,再也不会经过阳明山。

韩石勇大喜,正准备下令决堤放水,却发现此军官脸色犹豫,于是便问道:“还有何事?一并报上来。”

那军官接着道:“只是下游农民中有十几个老人,说守着他们的农田已经大半辈子了,生计全靠这些农田,有了敢情,怎么劝说都不肯走。后来只要一看见过去的士兵,就提着农具把人赶出来,大家都没什么办法。”

韩石勇听完后,将脸一沉道:“今贼寇当前,岂能为了几个老儿,毁了吾等数万军士?既然不肯走,就让他们留下吧。今日无论如何都要决堤放水。”

“韩将军,可否再派一人去最后警告劝说一次?”林渊立即起身,拱手道。

韩石勇拿手一挡,铁石心肠道:“林将军,不必了。他们要走早走了。何况,就算现在他们同意了,要整理搬家有要不少时间,延误军机。想想每多一日,这几万士兵要去掉多少军粮?”

“可那是大燕的百姓。”林渊又道。

“所以随了他们的心愿,留在大燕的土地上。”韩石勇想了想又道,“若我们这次拿不下这众贼寇,将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将军到时候能在燕帝面前担下这个责任吗?就算你能愿意担,镇南王和南安郡上下也愿意一起担吗?”

林渊闻之默然,退了几步坐回了自己的位子上。

韩石勇取了一枚令箭,扔给军官道:“传令!即可决堤,该楚河水道。”

“得令!”军官接了令箭转身出帐。

待议事结束,众将官纷纷离开军帐,唯有林渊坐在原地,一声不吭。

韩石勇走到林渊身边,拱手道:“林将军,您身经百战,无论是资历和成就都远在我之上。只是韩某谨记父亲曾说,用兵者,唯胜。生死相搏,无情。若有太多顾虑,就会缚手缚脚,最终败给自己。”

良久,林渊点了点头,回礼道:“将军说的是。”说罢,便转身离开中军宝帐。

刚踏入自己的大帐,却发现慕容云厝、陈新已经在里面。

“哈哈,小王今天算是开了眼了。我本以为将军非常厉害。却没想到这韩将军年纪轻轻,居然更加杀伐果断,不拘小节,今后必成大器。”慕容云厝拍着手,拉踩道。

林渊却不屑一顾地说道:“军机严明,杀伐果断是针对军队和敌人,不是针对普通百姓。若伤了百姓的心,军队便没了依托,我和周老将军在南安郡内东征西战,无有一次不是胜敌人,安百姓。所以,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慕容云厝有些不服道:“可是现在那些刁民挡了军队的路,自然为了胜利不能纵容他们。”

林渊深深地瞧了慕容云厝一眼,看得云厝的心理都有些发毛,然后用训诫的口气说道:“监军,你是将来的镇南王,我求情你绝不可把那些重故土,重感情的老人家当做刁民,他们也子孙,他们也有亲戚。今日,弃了他们,军队的确可以获得一城一池的胜利,可决不利于长治久安之计,他日必有后患。”

“呵呵,将军和戎将军说得都有各自的道理,你们就不要争了。”陈新看气氛紧张,赶紧出来打圆场道。

“陈将军,今日打算跟王爷汇报什么呀。”林渊突然道。

陈新心中一惊道:“没有没有!将军放心,我不敢再说将军的坏话了。”

慕容云厝被林渊训了一顿,自然心中不爽,起身便走:“这里无聊死了,我要出去透透气。”

陈新怕慕容云厝又闯出什么祸来,也就紧跟了出去。

楚河岸坝一声巨响,带着奔腾的河水涌入附近的农田之中,尽将田中幼苗齐齐淹没,也顺道淹没了那些不远离去的老人,周围变成一片沼泽。

随后又过了几日,那条原本流入阳明山河道,因为再也没有活水流入,而渐渐干涸,可是阳明山上却没有任何动静,似乎感觉不到断水之苦。

反观山下的大燕军队军粮却已经所剩不多,特别是韩石勇这边的远征军,所以赶紧在中军宝帐召集了大伙,一开始便提议要南安郡的军队对阳明山发起总攻。

“韩将军,如果我军现在发动总攻,恐怕贼寇会困兽犹斗,拼死抵抗,况且他们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即使我军能够攻下来,也必然损失惨重。”林渊没有开口,陈新却突然出言反对道。

韩石勇显然很不高兴,裂声质问道:“扫寇杀敌,当然是要有牺牲的!难不成你们不舍损失自己的部队,要让我等中央禁军给你们打前战?一个番郡佣兵自重,想干嘛?”

一席话如同一顶大帽从天而降,一下子戳中了陈新想保存南安军力的心思,把他吓得够呛。

原本这几天他和林渊、慕容云厝聊天时,就断定以韩石勇的个性必有此招,毕竟上一次攻山也是南安的军队。

不过在这之前,林渊已经有两天没有睡觉,一直在查看地图,研究对付伍宝驹这群山贼的方法。今日军帐议事之前,林渊还特意交代陈新,如果韩石勇让他们的军队攻山,就出声反对,他自有办法。

现在,陈新回头看看毫无战争经验的慕容云厝、岑知、岑名等个个默不做声。又打眼瞧了一眼主帅林渊,只见他正悠闲地喝着茶更是不发一言。

“将军,将军。”陈新轻唤了林渊两声。

“怎么了?陈裨将。”林渊露出一番如梦初醒的样子。

“将军,你说句话吧。”陈新急道。

林渊叹道:“哎,我前些日子已经惹得韩将军不快了。嫌我拘泥小节,不成大事,今日韩将军有扣了这么大个帽子给南安,我们不能不从呀。”

韩石勇哈哈一笑道:“林将军,你我都是为了大燕平叛荡寇,各抒己见,哪来的私人恩怨?刚才是我言重了。我这也是为了消灭贼寇,所以才着急上火。不过你毕竟是前辈,如果有更好的破敌之法,晚辈愿闻之详。”

“既然韩将军问了,那我就直说了。此事无关于是南安的军队还是将军的铁甲军攻山,陈新说得不错,现在发起总攻贼寇必然拼死抵抗,会对大家造成巨大损失,说不定混乱中还让贼首逃脱了。此时,可不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时候。”

“哦?那以林将军的意见是?”韩石勇询问道。

“林某愚钝,这几天都未睡,一直在研究敌我双方当前形势,最终让我想出了一个攻心为上的方法,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山上这伙贼寇。”林渊不紧不慢地说道。

“兵不血刃?难道将军不攻山吗?那我们的军粮……”韩石勇皱了皱眉头。

“韩将军,贵军军粮可够三天?”林渊问道。

“三天自然是够的,只不过还要到时候还要回盛京,路上还要消耗不少,所以……”韩石勇回答道。

林渊点点头道:“好!就三天,依我之计,三天之内拿下贼寇,如若不然我林渊身先士卒上山杀敌!”

“一言而定!”韩石勇大喜,伸出一直拳头对着林渊,两拳相碰,许下约定,然后问道,“将军你的办法是?”

林渊道:“韩将军可听说过,欲将取之,必先予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