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魔门孽徒 > 第八十章 着魔

魔门孽徒 第八十章 着魔

作者:若有岁月可回首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存勖顺利登基之事,早已通过暗网传到潞州,陈秋铭还交代,让潞州做好迁都的准备,又要新建多少建筑云云。

规划的活,自然又成了无垢的,又累个半死。

自从无垢到潞州以来,陈秋铭一直在肆无忌惮地使唤着她,就连现在陈秋铭去了太原府,依然还在遥控使唤着她,就跟使唤丫鬟似的。

对于无垢来说,身体上的劳累算不了什么,主要是心累。

最近她脑海里一直有两个矛盾的声音,一个声音在说:“陈秋铭这个混蛋,自从落到他手里,就对她百般羞怒、万般调戏、随意使唤、肆意威胁,现在他不在了,何必要搭理他?甚至可以远走高飞,获得之前梦寐以求的自由。”

另一个声音在说:“不行,万一他恼羞成怒,迁怒族人怎么办?族人就算迁徙,又能迁到何处去?”

一个声音说:“不会的,这厮看似凶狠,其实不会伤及无辜,只要自己远走高飞,他没有任何办法。对潞州来说,你就是个外人,何必吃力不讨好?”

这些道理无垢当然知道,但迟迟未动,或许是不舍得自己参与建设的潞州,或许是不舍得潞州城这群人,反正不管如何,她仍然一天天地忙碌着,她清楚地记得,陈秋铭离开潞州时看她的那一眼。

那一眼很复杂!

有警惕,有释然,有考验,甚至还有些不舍?

而当时,无垢也默默地看着陈秋铭,这一路走来,她已经说不清楚对陈秋铭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观,讨厌?怨恨?佩服?还是离不开?

明明可以轻易地离开,却始终迈不开腿,自己这是着魔了么?

再说,就算离开潞州,但天下之大,又哪有她的容身之地?

回秘族?怕连累族人;去契丹?伤心了,也难以被接纳;去洛阳,更不可能,朱温那个老色鬼,看她的眼神比陈秋铭的还讨厌;找个深山老林孤独终老?算了吧,大唐疆域内稍有些风景的山,不是被道门就是被佛门瓜分了。

算了,就留在潞州吧,尽管陈秋铭有些讨厌,但至少不会强迫她,这厮虽然口花花,但对女人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怎会想着成立什么“妇联”?

关于太原府政-变的一切信息,特别是关于陈秋铭的实力,被李存勖下了严令禁止外泄,所以朱温之后想方设法打探到一些,但更多的还是一头雾水。

媞妃、孙铜、陆铁一死以及李存颢那帮逆党被抄家灭族,他留在太原的势力仅剩一些小鱼小虾,打听不到什么核心的机密。

得知李存勖登基了,他气得差点吐血,他想不明白,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以李克宁的老奸巨猾,怎么会让李存勖如此轻而易举地获得皇位?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李存勖似乎不知道是自己在搞鬼,将全部的矛头对准了李思谏,派出五万大军进攻定难军。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朱温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能永远地瞒下去。

李克用一死,李存勖就成了他头等心腹大患,还有陈秋铭,这两人,一日不除他心难安。

太原府,勤政殿外台阶上,身着龙袍的李存勖和陈秋铭并排坐在一起聊天,一旁的禁卫军早就见怪不怪了,连吃饭,陈秋铭都天天跟李存勖一块吃,两人就差没睡在一起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天了,正是一年中差不多最热的时候,刚刚散了早朝,太阳都还未升起,但依然很热,李存勖头上又冒汗了,干脆把龙袍一解,靴子一脱,毫无形象地坐在台阶上跟陈秋铭商议事情。

陈秋铭有点幸灾乐祸,虽然他被李存勖直接封为太师,也需要上早朝,但这货居然将官袍给剪成短袖和短裤,公然视朝廷颜面、朝堂规矩无物,偏偏还没一个人敢说半个不字。

谁也不傻,明知道陈秋铭是大宗师,跟皇帝的关系又几乎同穿一条裤子,费那口舌干什么?再说,最近朝堂上新鲜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相比来说,陈秋铭的着装都算小事情了。

陈秋铭开口说道:“让御衣监帮你改改吧,或者再做一身夏式龙袍,然后再让百官效仿,这么热的天,还穿着袍子,这不是受罪么?”

李存勖苦笑道:“你也曾说过,改革之事,最先要统一人心,但这几日我们拿出来试探的这几件事,却遭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龙袍的事情还是再缓缓吧。”

陈秋铭摇摇头,说道:“自古皇权和相权是天生对立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你想要朝堂一片和谐,那就有点想当然了。”

“近日在朝堂上,我仔细观察了那些文武官员的言行,发现这帮人大多也在适应和试探,适应你的行事风格,试探你的底线,你强硬一些,他们自然会软弱一些,你软弱一些,他们自然会强硬一些。”

“另外,不要尝试着跟他们讲道理,这是你的弱项,你跟这帮混迹朝堂多年的官僚去讲道理,不是拿鸡蛋碰石头么?就算是你有理,他们也会引经据典将你反驳。”

“一开始我也觉得先不要操之过急,先稳定局势再说,但现在看来,只有跟我在潞州一样,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统一人心是对的,但统一人心的方式有很多种,光靠仁义是行不通的,而且现在有些事情就必须做出改变,否则等万事俱备的时候,你再提出迁都,那将更困难。”

“算了,恶人还是我来做吧,教育、金融、土地改革三大难题,明日就拿金融改革这件事试水,谁要敢带头反对,我就先拿谁祭旗。”

李存勖闻言嘴巴张了张,随即又闭住了,他本想说这样一来你就将人全部得罪了,但随后一想,记起陈秋铭当初跟他的约法三章,等将来一统天下,自己不得阻止他归隐,他都一心想着归隐,怎么会在乎得不得罪人?

哎,李存勖觉得,现在一天都离不开陈秋铭,又怎么会舍得他走,还好一统天下的事情还早,后面再说吧。

想了想,李存勖说道:“就按你说的办,明日你唱黑脸我唱白脸。”

第二日早朝,陈秋铭拿出事先写好的奏折呈上去,李存勖早已明了奏折的内容,象征性看了两眼后,又让太监当堂念了一遍,然后开始展现他的演技:“太师所奏之事,朕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请太师教我。”

陈秋铭躬身施礼道:“陛下请问。”

李存勖问道:“太师所言,潞州自施行‘金融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增加了三成,这些可是实情?”

陈秋铭:“回陛下,现在已经三成都不止了,上个月,潞州的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足足多了五成,所以才会建议将潞州的‘金融改革’制度在全国开始推广。”

李存勖又道:“‘金融改革’具体如何改,还请太师详细说说。”

陈秋铭说道:“所谓‘金融改革’主要就三点,一是建立中央银行和各地分行;二是推行新币;三是大力鼓励工商。”

“公家银行和钱庄的作用类似,但相比钱庄,却多了两个功能,一个是铸造新币,另一个是调节经济,鼓励工商。”

陈秋铭从怀中掏出三枚钱币,举在手上继续说道:“这是潞州银行铸造的三种新币,分别是金币、银币和铜币,每种都有不同的面额,由于制作精美、又方便携带和储存,目前在世面上很受欢迎,百姓纷纷拿出家中的金银和旧钱来银行兑换。”

“相比成本,铸造出来的新钱大概有一成五的利润,所以使用新钱的人越多,铸造得越多,我们的利润越高。另外,自古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我晋国想称霸中原,就必须拥有充足的钱粮,而‘金融改革’就是我晋国强大起来的第一步。”

李存勖当然对陈秋铭的言论大加赞赏,象征性地问道:“对于太师所言,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在陈秋铭“不死印法”的监察下,对于两边文武大臣的表情都了然于胸,武将这一边虽人数众多,但基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在他们看来,什么“金融改革”,好像跟他们没多大关系,但文官这边就不一样了。

晋国有资格上朝的文官不多,才七八个,还是连陈秋铭一起算上。陈秋铭厚颜无耻地将自己归于文官系统,上朝的时候站在文官的首位,但文官这边似乎不是太认同的样子,不但没人依附,做样子拍拍马屁的都没有。

或许在这帮人看来,你陈秋铭都特么练到大宗师了,还好意思说自己不是武人?

文官之中,又以尚书左仆射夏少莜和中书令杜卿为主,也就是说,在李克用当政期间,文官中连宰相都没设,六部尚书也仅有三位。(注:唐朝的六部尚书为正三品,相比后世,职权要小得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