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魔门孽徒 > 第六十六章 改革计划

魔门孽徒 第六十六章 改革计划

作者:若有岁月可回首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8: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克用、李存勖、陈秋铭三天盘膝而坐,几轮推杯换盏过后,李克用叹口气对着陈秋铭说道:“老夫是个有罪之人,我李家世受皇恩,但老夫不但没保住大唐江山,反而让朱温这狼心狗肺篡夺了皇位,就算老夫将来死去,也无颜在地下面见父亲和大唐的历代君王。”

“亚子在先生的帮助之下,先后几次重创梁军,着实让老夫喜出望外。不瞒先生说,在此之前,老夫从未想过我李家要去争霸天下,之所以称帝,也是为了气朱温那狗贼,但这几日来,亚子却对先生推崇备至,并劝说老夫转变观念。”

“我晋国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缺钱少粮,恐怕难以承受争霸天下之重,若单轮打仗,我李家男儿不怕任何人,但若是论治理天下,我李家恐怕还是门外汉,治理晋国数州之地尚且让老夫头痛,何况是天下?这重重困难,还望先生教我。”

陈秋铭闻言微微一笑,说白了,李克用还是不太信任自己,想亲自考校一下,不慌不忙答道:“当年刘邦问张良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张良告诉刘邦,暂时顺从项羽,积蓄实力,以待日后。”

“今日我给陛下的战略其实差不多,向南,假装与朱温修好,先积蓄钱粮、稳定民生、招募贤才、训练兵甲,等实力壮大些,向西可以劝降岐国、征服定难和朔方,向东可以武力征服燕幽,向北可以讨伐契丹。”

“待时机成熟,便一举剿灭朱温,定鼎中原,至于南方诸侯,能打压打压,能拉拢拉拢,能分化分化,远交近攻,只要我内政平稳,钱粮充足,皆不足为虑。”

“我晋国优势在于军事强盛,能征善战,弱势在于地方治理缺乏合理的制度和手段,人口稀缺、钱粮匮乏,而造成弱势的根本原因,便是缺乏善于治理的文官。陛下,文武并重才是王道,地方节度使既管军事,又管行政,不但权力过于集中,而且治理起来大多野蛮粗暴,不管百姓死活,这才是大唐末期军阀割据、江山动荡的根本原因。”

李克用听得很用心,听到精彩处还不断点头,听到最后顾不得身份,急切接话道:“先生之言句句真知灼见,但我晋国实在缺乏能治国安邦的文人,奈何?”

陈秋铭笑道:“陛下,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来,前次我军南下,获得数百士子,我计划分成两拨,最优秀的那拨人,可以一边培训一边试用,剩下的大部分,我计划成立一家师范学院,培训一番后,放到各州、各郡、各县,去教书育人。”

“另外,陛下还可以开科取士,招募贤才,这样一边培养一边招募,只要陛下重视,给予文人相应的尊重和地位,时间一长,晋国的文风自然会兴盛起来。”

“富国强兵是一个复杂的话题,涉及方方面面的细节,我建议陛下将潞州作为试点,大胆让亚子和我施为,一段时间之后再检验成果,好的方面策略自然在全国加以推广,不好的加以总结和纠正,如此既稳妥又不失方寸,陛下以为如何?”

李克用作为沙陀族的族长,看似野蛮粗俗,却粗中有细,不乏胆识和谋略,否则怎能在乱世之中打下这么一片基业?

他叹了口气道:“我已年迈,晋国的未来只能靠亚子和先生去开创,潞州之事就由你们随意折腾。我观先生虽年轻,却运筹帷幄、老成谋国,乃是上苍赐予我晋国最好的治世之才。亚子勇猛、仁厚,却缺乏谋略,以后就全仰仗先生辅佐亚子,翼圣不胜感激!”

说完,竟抱拳欲俯下身对陈秋铭行礼,陈秋铭连忙拖住,诚恳说道:“陛下和亚子以国士待我,在下必以国士报之,定当竭尽所能,辅佐亚子扫平天下,开创盛世!”

李克用第二日便离开潞州回太原府去了,毕竟作为一国之君,不开能长期待在潞州。上午,李存勖、陈秋铭、无垢在大厅议事,得到父亲的首肯,李存勖恨不得立即大展拳脚,连忙询问陈秋铭接下来如何行事。

陈秋铭不答反问道:“杨师厚那六万大军有何动静?”

李存勖答道:“已经退出潞州,前往泽州驻防,在梁国境内,沿路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一副要和我军长期对阵的样子。”

陈秋铭闻言点点头,道:“杨师厚不愧是老将,若是他敢轻举妄动,除掉这六万大军也未必没机会,但他坚守不出,一时间也奈何他不得。反正你父皇要给朱温派使讲和,暂时不管他,只需让狼骑监视即可。”

“晋国师范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筹备如何了?这三家学院是我们的人才库,既是教育机构,又是科研机构,千万不可小视。”

李存勖已经逐渐适应陈秋铭嘴里的各种新鲜词汇,答道:“都按你的说的正在筹备中,过完春节差不多都能正式挂牌运行了。”

陈秋铭点点头,掏出一份写好的改革计划书,递给李存勖然后说道:“头一件大事便是土地改革,晋国地广人稀,正好施行土地改革。”

“我这土地改革计划和隋朝和唐初的‘均田制’类似,都是按人头分配土地,但不同的是,土地、矿山必须归国有,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还必须按田亩交税,个人禁止土地交易。”

李存勖疑惑道:“现在土地全在私人手里,我们若是收回,那底下人不全造反了,何况很多土地都是赏给了有功的将领。”

陈秋铭道:“当然不是白拿,而是置换,能置换那些东西上面都列举了,例如矿山开采权、水塘承包权、甚至城中的店铺、摊位、商业免税政策等等。”

“另外为了鼓励开垦荒地,谁开垦的荒地,谁就能免税耕种五年。当然土地收上来以后,不能全分下去,一部分是预留给军垦,另一部分将来也可以奖励有功之臣。”

“这样一来土地虽为国有,但只要是有人在,就肯定有地种,除了少量交税,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至于反对声音,多半集中在官员士绅当中,若是肯服从,还可以置换到相应的好处,家里也不缺地种,若是反对,甚至暴力抗法,那就抄家治罪,一律严惩,看看谁更强硬。”

“当然,相应的政策宣传手段也要跟进,你的情报网也要及时跟进,防止有人串联暴动,不过可以放心的是,普通老百姓肯定不会跟着作乱,家家户户有田种,谁会跟着去找死?”

缓了缓陈秋铭又说道:“第二项改革是行政改革,首先是军政分离,文官管政务,军官管军务,各不隶属,只可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不可相互干涉。”

李存勖看到这里,指着方案问道:“以潞州为例,若是有敌来犯,那到底听谁的?”

陈秋铭答:“战事听武官,政事听文官,若是有战事,像退敌守城之责,肯定是武官的,像组织民众、安抚民意、巡街缉拿等事肯定是文官的,相互之间相互配合,职责明确。当然,有些极为特殊的地方、特殊时期可以设暂时设节度使军政一肩挑,但时机一过,节度使必须撤销,以防尾大不掉。其次还要逐步完善各项律法和规章制度,防止贪腐。”

“另外在原有行政机构基础上,各县增设监察局、教育局、工商局、税务局四个衙门,各州、各郡设相应的厅,全国设监察部、教育部、工商部、税务部,中央垂直直属,品阶和六部九卿并列。科举暂时仍归礼部管,等将来新式教育普及以后,再归教育部并逐渐以中考和高考取代科举。”

“第三项改革是工商业的,首先要改的是币制,设立国有银行,铸金、银、铜三种钱币,每种钱币设三种面额;设立皇家商行,专门从事酿酒、纺织、建筑、服装、餐饮、交通、开采等暴利行业。另外,要大力鼓励工商业,将来往东进攻,占据海边港口之后,还要建立海军,大力发展海洋贸易......”

“这份计划书是我撰写的初稿,今天拿出来进行讨论,下一步,可以召集各级官员士绅进行论证,等论证结束,再颁布施行。今日,我会写信邀请我圣门天莲宗的同门来潞州发展,有他们在,才好从全国各地收购粮食。”

李存勖对着这个计划书还有看多看不懂的地方,开始逐字逐句地跟陈秋铭开始讨论,无垢坐在一旁有些尴尬,心情还有些复杂。

说实话,刚落在陈秋铭手里的时候,她心里是特别绝望的,唯一的寄托是萧敌鲁能救她,但阴差阳错之下,萧敌鲁只救走了耶律宗宝,那一刻,无垢真的是万念俱灰!

说实话,萧敌鲁也不是对无垢有什么意见,只是不够重视罢了,最主要的是,萧敌鲁也没想到半炷香之内没拿下陈秋铭,以至于,无垢绝望之余,对萧敌鲁甚至对北门都产生了一股异样的情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