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当武林盟主的日子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夕阳郡城

当武林盟主的日子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夕阳郡城

作者:写出来的世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7:1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终于找到了夕阳郡朝廷御史台。

这御史台就在夕阳郡郡衙对面。

御史台和郡衙之间是一个大广场。

大大广场中央毅立着一个大大的官印。

御史台高六层,对面的郡衙也是高六层。

郡衙如同皇宫设计,远远望去,整然有序的排列着一排排黄灿灿的房子,那些房子也是六层楼高,但它们当**绕在中央的那一栋特别气派的房子却有九层楼高。

御史台中央前面偌大的广场,边缘处却有些杂草丛生。

吴师范载着吴笑天将摩托车停在这边缘处,吴笑天看到地上的时候,不免生出一阵荒凉的心境。

广场虽然大,但可能并不怎么的热闹。

夕阳郡,郡如其名,或许是个落寞的郡城。

吴师范找到了这夕阳郡的御史台,父子俩放下心来,接着便是慢慢熟悉环境。

吴师范看了一下手机,时间尚早,才是四点钟左右。

于是吴师范开着摩托车,带着吴笑天以夕阳郡朝廷御史台为中心,四处兜这夕阳郡城。

很快,吴师范、吴笑天很惊讶的发现,其实整个郡城就是以御史台为中心的。

就主干道路而言,御史台的前面是衙前路,后面是新朝路,左边是扑街大道,右边是天桥大道。

御史台再前面是衙后路,再后面是前朝路,再左边是湖前路,再右边是礼教路。

御史台再再前面是顶珠路,再再后面是前车路,再再左边是湖背路,再再右边是东湖路。

这就是夕阳郡城的主要道路。

夕阳郡城才是建郡十多年,是一个新兴的小郡城,发展不怎么样。

它是在一个叫做织笼镇的在这一带比较兴旺的小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而织笼镇,顾名思义,就是这个集镇居民原本是以织笼为业的手工业兴镇的。

这织笼镇就建立在一条名唤洗笼河大河上面。

居民常在这条大河边上泡浸竹篾,编制笼子,买卖竹笼——不过这些都是往日气象。

自从这江湖进行工业文明时代,随着竹笼的淘汰出市场,这样的光景便留在了历史的记忆中。

甚至对于后来人,他们来到这集镇,只觉得这集镇的名字怪怪的,都不知为何起了这么个名字。

织笼镇本来只是临河一条街,后来临河的商铺林立,这沿着临河的商铺又生出一条内街。

如今,临河那条街破败了,只剩下内街反倒繁荣了起来,变成了这一带江湖人的集散地。

这条内街,叫做织笼街了。

织笼镇被朝廷为基础建筑郡城。

夕阳郡城将织笼镇周围八个镇全都纳入夕阳郡城当中。

这织笼镇成为了夕阳郡城的中心镇。

而以郡城朝廷机关为中心,产生八条街道,这便是夕阳郡城的主要干道。

夕阳郡城是新兴郡城,道路横平竖直,四通八达。

而织笼街通往郡城的有一条大路,这条大路就叫通衙路。

通衙路与前车路相连接,它们之间被天朝大道分割着。

天朝大道与通衙路、前车路相交,天朝大道东边是通衙路,西边是前车路。

通衙路同织笼路相交,形成一个丁字路。

在通衙路与织笼路相交的丁字路交汇处,又许多补鞋、卖草药的摊档,吴师范搭载着吴笑天来到此处问路,正是那补鞋擦皮鞋的,告诉了吴师范父子这里的地名以及整个郡城、集镇的地理情况。

为此,吴师范、吴笑天特地让补鞋擦皮鞋的,给他们二人擦了一次皮鞋,一边让人家擦皮鞋,一边让人家介绍这夕阳郡的情况。

作为教习,吴师范问话时,不禁问起了自己的老本行。

他想要知道一些这夕阳郡的公塾情况。

这夕阳郡,织笼路上有一个公塾,织笼公塾,这是整个集镇历史最为悠久,也是最为出色的公塾。

自从有了小镇,有了朝廷公塾,首先有的便是织笼公塾。

织笼公塾的历史,已经不知多少百年了。

天朝大道上也有一个公塾,据说那个公塾曾经出个七位江湖大神,公塾里面有七大神庙。

新朝路、湖前路上各有一个新兴的公塾,这是郡城新建后逐渐建立起来,其中在湖前路上的是夕阳郡第一公塾;新朝路上的新朝公塾,距离御史台最近,只有短短五百米左右的路程。

礼教路上也有一个公塾,那公塾也是新建的。

夕阳郡不大,在新兴的公塾却是不少。

并且这新兴的公塾大有超越织笼公塾之势。

吴师范带着吴笑天开着摩托车在夕阳郡城内到处兜。

将整个郡城兜了两圈后,又回到了御史台。

就御史台附近而言,

御史台的前面经过了广场是衙前路。

御史台的后面经过了许多楼房,是兴朝路。

御史台的左边是一条小街,右边也是一条小街,右边小街过后便是夕阳郡朝廷审理署。

夕阳郡朝廷审理署右边再过一条小街,是夕阳郡的朝廷账房。

朝廷账房右边经过一系列楼房,到了一条大道,名曰扑街大道。

这扑街大道,竟然便是吴师范父子初来乍到被人家碰瓷的大道。

这条大道车水马龙,是夕阳郡最为热闹一条街道。

这是新兴郡城的标志,比织笼路还要热闹。

但织笼路,一三五日是圩日的,到了圩日,织笼路的热闹就不是扑街大道可以媲美的了。

因为临近八镇的人都会来的集镇上趁圩。

那时织笼路湖集市,那真是叫一个热闹,买什么狗皮膏药、耍武杂技的都有。

至于扑街大道,其热闹风格同织笼路迥然不同。

扑街大道是现代江湖新兴商业街。

里面一个个商铺,现代江湖商铺琳琅满目,走的是现代时尚气息。

吴师范看到这御史台前面广场右边有几个非常上档次的江湖旅馆。

吴师范想要搭载吴笑天上前问问,是否可以在这里住宿。

可吴师范的摩托车刚在那江湖旅馆停下来,便有穿着妖娆的女子出来,问吴师范父子是否需要什么服务,这吓得吴师范飞快的搭吴笑天离开了。

开什么玩笑呢?

自己的儿子是来朝廷御史台上班的,怎么可以出入风月之所,同你们这些在一起?

给朝廷中人一个坏印象怎么行?

吴师范一溜烟的开着摩托车离开这广场附近的江湖旅馆。

虽然这里的江湖旅馆距离御史台最近,百米之内就可以从旅馆到达御史台。

吴师范搭着吴笑天一口气走了一段路。

发现他们来到了夕阳郡的汽车站附近。

这汽车站在新朝路与天朝大道交汇之处,这汽车站附近也有旅馆。

从这里前往御史台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吴师范带着吴笑天在此间找了一个旅馆,两人找了一个房间便是住下来。

放好行李,安顿好了,吴师范一看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五点三十五分左右了。

两父子便是出去外面找东西吃。

到了新朝路公塾附近,看到有小吃店。

两人便是各叫了一个快餐。

吴师范心情高兴,另外叫炒了一碟猪杂,一个青菜,上了一个枸杞猪肝汤。

两父子吃的津津有味。

他们一边吃一边观察着小吃店里面的其他人。

他们作为吴郡人,最是感兴趣便是这夕阳郡的人说的夕阳话。

这夕阳话同他们的吴郡话有三分相似,却又有七分浓重的地方口音,那口音之下的纯粹本地语言,吴师范他们两父子是听不懂的。

要听懂,也得结合情景,上下文般猜测着理解。

吴师范、吴笑天操着吴郡口音同他们交流,或者同店家交流的时候,这夕阳郡的人总是会挑着他们的话来嘲笑,仿佛这夕阳话要比吴郡口音要优越似的。

这夕阳郡小吃店的人吃东西,好像挺喜欢吃鱼,吃海鲜的。

吴师范、吴笑天吃完晚饭后,吴师范又搭乘着吴笑天到处的逛逛郡城。

他们发现御史台门口的大广场晚上还是挺热闹的,有人在跳广场武,有人在卖烧烤,有人在唱歌,还有不少人出来散步……

而扑街大道上灯火通明,许多人出来逛街。

特别是,从御史台门前道路一直往朝廷审理署走,过了朝廷库房,走过扑街大道之后,迎来一条道路,这条道路是一个夜市街。

晚上热闹非凡。

无数的物品当街摆卖,江湖摊贩吆喝叫卖之声充斥夜空,而来这里买卖东西的江湖大众也是人头簇拥,络绎不绝。

吴师范搭着吴笑天的摩托车开入其中,那是寸步难行,只能是几乎是坐着挪着摩托车前行。

除了此处热闹,在新朝路上进入一处巷子,那里许多晚上卖粥的。

晚上去那里吃海鲜粥的人,多到塞满了巷子。

吴师范见状忍不住停下车来,和吴笑天一起进去里面凑热闹。

他们二人去到那里吃了顿海鲜粥,吴师范吃的肚子滚圆滚圆的,吴笑天吃的越吃越饥渴的,到了晚上将近十一点了,两父子方才回去了所租住的旅馆。

回到旅馆,父子俩迅速的洗澡,然后快快的休息了。

因为明天吴笑天就要到御史台报到了,吴师范不希望吴笑天迟到,也不希望吴笑天第一天上班没有精神,于是不断的催促吴笑天快快休息、早早休息。

吴笑天顺从的做了。

只是这饥渴着入睡,实在是有点为难吴笑天了。

临睡前,吴师范还特别吩咐两人均是调好了闹钟。

朝廷工作人员上班那是朝九晚五的。

早上九点钟上班,下午五点钟下班。

为了不迟到,为了早到,吴师范吩咐吴笑天将闹钟统一调到了第二天早上七点钟起床。

当然,也不让吴笑天太早起来,比如六点这样起来,因为这样起来太早了,吴师范担心吴笑天睡眠不足,到上班的时候反而没有精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