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大侠寒照雨 > 第二十章静海侯断案

大侠寒照雨 第二十章静海侯断案

作者:上淑嘉曼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6: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殷福平等人来到县衙之时,之远县知县王鸣图已经恭候多时了,看到众人到达大堂,冲殷福平几人一拍惊堂木,怒喝道:“就是你们几个强贼私闯民宅,无视国法,打伤秦府这么多人吗?”

殷福平道:“不错。”

王鸣图再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刁民,你们几个可知罪?”

殷福平道:“那就要看你怎么判了?”

王鸣图怒视了殷福平一眼,转头却对冲秦国铭嘿嘿一笑,道:“秦老弟,你是苦主,可有什么要求,只管说来,我自有分寸。”

秦国铭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胆大包天的几个人,冷哼一声道:“砍伤我儿让他赔一万两白银,其余打伤的每人一千两,如果没钱,那也好办,只需让我们打回来就好。”

王鸣图道:“怎么样,你们是认赔,还是任打。”

殷福平频频点头,道:“打伤一人才赔一千两,砍伤一人才赔一万两,不多,的确不多。”

他的话音刚落,大家就都像看稀奇动物一样看着他,连秦国铭都觉得这小子要不是疯了。要知道,古时一千两白银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万元人民币,殷福平和雁扬天至少打伤二十个,那就是四百万呀,再加上赔给秦天鹏的二百万,就整整六百万,这简直就是秦国铭变相在讹诈,他居然还嫌少,真是脑子秀逗啦。

这时,殷福平又道:“打上一个一千两,砍伤一个一万两,如果打死一个人呢?”

正在椅子上上药的秦天鹏立时跳了起来,把那个给他冶疗的医生都吓了一跳,要知道,秦天鹏虽然受伤不重,但也是血肉横飞,却也不轻,现在听殷福平此语,以为他要在县衙大堂杀人,他已经被雁扬天打怕了,况且,他也不想死呀。

难道是这小子有钱烧的,刚才打人打的还不过瘾,想要再杀几个。

王鸣图拍案道:“大胆狂徒,竟如此无法无天,难道你想在县衙大堂行凶不成?”

殷福平冷笑道:“这也没什么不可,只要出得起银子,秦国铭恐怕都不会介意的。”说这话,对秦国铭冷扫几眼,道:“秦国铭,你说呢?杀一个人多少钱?”

秦国铭怒道:“你可要想清楚了,杀人可是要偿命的,要是赔钱、要是赔钱、、、秦国铭一时语塞,他是深知殷福平几人的本事的,他们真要杀他固然不易,但是并非做不到。他一贯豪横,但那是没碰到比他更豪横的,而眼前这个人,似乎也不是省油的灯。不但比他豪横得多,武功也比他厉害得多,如果他真要在公堂行凶,这些捕快和衙役恐怕根本拦不住他。他此时其实已有些胆怯了,语气阴显有些色厉内荏。

殷福平冷笑道:“到底多少,给个痛快话,我还等着赔钱呢。”

秦国铭恼羞成怒,心道:“我们现在是在县衙。谅他也不敢胡作非为,如果他真下杀手,大不了自己和儿子先走一步,自己二人论武功或许不是殷福平他们二人对手,但跑起来,他们恐怕尚不是自己父子之敌。”想到这里,恨声道:“杀一个人,你至少赔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白银,那就足足是现在的两千万元呀,这个秦国铭还真敢狮子大开口,看来他自己这条命,的确金贵得很。

殷福平怒极而笑,道:“既然如此,嗣通,把我们的腰牌让这个知县老爷瞅瞅,然后,咱们在慢慢和秦家算总账。”

钱嗣通闻言,立刻由怀中掏出一块璞玉打造的腰牌,走上前去,举双手递给王鸣图,一看到这玉质腰牌,王鸣图就已经胆战心惊了,要知道,龙朝四大爵爷中,王爷私用的腰牌都是纯金打造,而放眼天下,“乐郡王”燕君临与“息郡王”萧白水已反,“武威王”雁南开已被乾宁所杀,在野的异姓王只有“和郡王”段无可一人,而皇族王爷虽多,但大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是不会随便下地方的,而侯爵就是玉牌,依次伯爵是银牌,而子爵是铜牌,朝廷官吏五品以上是骨牌,五品一下统统为竹牌。

王鸣图一个七品的竹牌县令见到玉牌如何不惊、不怕?

王鸣图拿玉牌的手都不稳了,哆嗦着拿过玉牌,玉牌正面写着“静海侯殷”四个大字,而翻过玉牌,上面所写是“上柱国大将军兵部尚书兼领咸阳道”,三个职位中,最小的咸阳道经略是从一品,王鸣图平常见都是难得一见的,而兵部尚书为亦为从一品,上柱国大将军为正一品,看到这个,王鸣图又怎能不怕?而更要命的是“静海侯殷”四个大字,殷福平其人其名在龙朝要说家喻户晓一点也不为过,而他权柄熏天,别说是兼领咸阳道,是本地主管,就是当年他被贬为县令,那身份也是王鸣图望尘莫及的。

王鸣图赶忙从椅子上跳起来,恭恭敬敬的对殷福平行大礼,边叫道:“小县王鸣图叩见殷大将军。”

看到王鸣图毕恭毕敬的跪下,秦国铭要还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就是官场传奇、民间神话的殷福平,他就枉在宁城称王称霸这么多年了,吓得他当时就一激灵,急忙恭恭敬敬跪在王鸣图身后,道:“草民秦国铭拜见殷大将军。”

他身后那些刚才还装腔作势的手下也纷纷跪倒,只有秦天鹏还傻站在那里,他嗔目结舌的看着殷福平道:“你究竟是谁,想干什么?”

殷福平笑道:“我是谁一会儿自然有人告诉你,而我现在就要和你秦家算一笔账了。”说这话,他大步流星走到当中那公案桌前,稳稳坐下身形道:“于捕头何在?”

那帮捕头刚才早就被吓傻了,连下跪都忘了,那个于捕头也算机灵,听到叫自己,马上跪下道:“于德贵谨遵大将军指令。”

这时,殷福平忽然对一直站在一旁的韩二道:“韩二,可否帮本帅去办一件事?”

韩二虽然还不知道殷福平究竟是谁,但看那吓傻了的王知县与秦老爷,便知道他一定是顶着天的大人物,而这个大人物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而且处事公道,他早已折服,这时也跪在一旁,道:“有事需要小的,大人只管吩咐,小人莫不从命。”

这时,于捕头身后的捕快与衙役见他跪倒,立时跪成一片,殷福平道:“于捕头,你协同韩二去本县十乡八镇张贴告示,就说秦国铭说了,打伤一人一千两白银,砍伤一人一万两白银,打死一个人赔十万两白银,让有冤的诉冤,有仇的诉仇,签字画押后,一起去秦府领银子。

雁扬天和叶枫偷笑。

秦国铭和秦天鹏连连叫苦,心中百般不清万般不愿。但是,面对上面那个有着绝对权威的殷福平,他们哪里还敢张口。

殷福平又把钱嗣通叫上前来,道:“之远县令王鸣图和秦国铭狼狈为奸,鱼肉乡里,现命你暂时署理之远县务,秦家一案,受害者自当有秦家按例赔偿,但动手的当事人依律判罪,杀人者偿命,伤人者重判。”

秦国铭,王鸣图他们跪都要跪不稳了,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阴天,所谓的重判,那就不一定只是砍头了,或许要凌迟,也或许被腰斩。

阴天,多么残酷的阴天呀。

钱嗣通急忙领命而去。

一干人犯也都被一一押入大牢。

诸事处置停当后,殷福平三人并未在之远县耽搁,而是打马又向宁城方向奔去。

穿过之远县去宁城,还需途径清远县。

傍晚时分,三人到达清远县城,一路上,清远县的村落土地井然有序,村落民风淳厚,县城更是略显繁华,真是一派战后复兴的景象,比之之远县,荒芜的土地,粗鄙的民风,县城的衰败,简直是别有洞天。

殷福平暗暗赞许。

三个人决定今夜就在清远县留宿,殷福平还想在县城转转,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着他。

三个人定好客栈,在下面吃饭时,殷福平把小二叫过来,道:“一路行来,见本县与周围诸县大不相同,可见贵县一定有一位贤阴的好县令吧。”

那小二打量了几人一眼,立时便已判断他们是过路的外地人,一听问起县令,神色一黯,道:“都说好人不偿命,我却要说好官不长久,我们县的知县老爷原是宁城知府,只因秉公办案,得罪了之远县秦家,才被贬为知县,这还是因为平老爷为官清廉,深得民心,有全府的人作保才这样收场,否则,怕也会学了之远县的常老爷,弄一个被发配的命运。”

殷福平道:“这也正应了公道自在人心这句话,他被贬为县令,倒是把这个县冶理的井井有条,本县的百姓倒是有福了。”

那小二道:“刚才不是跟你说过好官不长久吗,前几天,秦府的秦豹在本县狮子楼喝酒闹事,草菅人命,平老爷秉公执法,把他下了大狱,这不,今天,宁城总兵贺庆便带兵包围了县衙,强逼着平老爷放人呢?”

殷福平大惊,道:“宁城总兵不是已经换人了么?”

那小二道:“大爷的消息好灵通呀,我们这里的总兵才刚刚换防,你老就知道了。其实正是因为如此,这个贺总兵才敢如此胡作非为,马上要滚蛋了,他才敢在趁新旧总兵交接防务的便利,来这里抢人。”

殷福平道:“那新总兵怎会放纵他如此胡作非为。”

那小二道:“大爷,这样的事,他怎会正面通知新来的总兵,再说了,自古官官相护,也许是新任总兵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说不定。”

“听说,皇帝不是新派了经略使吗?”

“你是说殷大帅吗?”

殷福平点点头。

那小二道:“殷大帅倒是个好官,不过听说这些日子他正忙着在秦城帮办手下做一些更要紧的事,好像是在寻找什么宝藏,哪有闲心来我们这偏远小县。”

殷福平暗暗自责,这些天自己确实只顾了在秦城安排布置,却没有巡查各地,实在失职,要知道国计起于民生,民生关乎国计。而小二口中那一句“寻找宝藏”,却让他心下不由一沉,这的确是一件值得警觉的信息,要知道“宝藏一事”何其隐秘,自己身居要职,才刚刚知道不久,而这才几天,居然被别有用心的人抄的几乎路人皆知了,看来,有些人不彻底把水搅浑,是不会死心的。

于是,又问道:“看来,秦豹恐怕要被这个贺总兵劫走了?”

那小二道:“要是真的那样到还好了,现在,平老爷已把该犯提到了县衙,而且誓死守法,坚决不放人,恐怕现在还在和贺总兵对峙着,所以,刚才我才说,得罪了贺总兵,看来,平老爷这个知县怕是做不长久了。”

那小二说到这里,一边摇头叹息着转身而去。

殷福平对雁扬天与叶枫道,:“要不,我们去县衙看看?”

刚才,在父亲与小二的问答中,叶枫就憋着劲儿要去县衙看看热闹了,这时一听父亲发话,一抹嘴儿就跑了出去。

雁扬天怕他有什么闪失,急忙追出去。殷福平只好自己前去结账,反正也吃饱了,不妨去县衙走走。

刚一出门,却见雁扬天正在与一个灰衣老者争执,却原来,刚刚叶枫急着出门,险险被这个老者骑马撞倒,这还多亏了雁扬天眼疾手快,功夫了得。而这个老者勒住马见叶枫无恙,居然二话不说,打马就要离去,却被雁扬天一把揪了下来。

那老者道:“小相公,今夜老朽确有急事,他日定当前来赔罪,还请小相公原宥则个。”

雁扬天道:“我认识你是谁,你跑了,我又该去哪里寻你?”

那老者很是焦急,此时姿态更低,竟是连连施礼,道:“小老儿是本县的捕头,现今奉县老爷指派去宁城有紧要公务,还请小哥哥放行。”

雁扬天一听说他有要紧公务,自是不再为难他,刚想放手,殷福平忽然道:“不知这位老兄急急去府城到底有何要紧事?”

那老者见来了大人,更是连忙施礼,道:“本城贺总兵围了县衙,知县老爷命我连夜去府城请知府大人前来处置。”

殷福平道:“可有书信?”

那老者立时警觉起来,道:“你是何人?我虽然无意差点撞到贵公子,但是,我已赔礼道歉,你们这样刁难,可有扰乱公务之嫌了。”

殷福平笑道:“总兵围了县衙,知府管得了吗?要知道,宁城知府是五品官员,而宁城总兵却是四品大员呀。”

老者道:“死马权当活马医,只要据理力争,法理在我们手里,却也无惧。”

殷福平道:“你把信拿给我看看,也许我能帮你们解围也说不定。”

老者满是狐疑的看着一大两小三人,却是并未拿出书信,殷福平知他有疑问,随机与雁扬天打了一下眼色,雁扬天自知其意,有怀中掏出腰牌,递给那老者。

那老者虽然不知道这玉牌的来历,但拿在手里,一看到“静海侯殷”四个大字,又见殷福平不怒自威,气度不凡,也已大概知道,眼前这个人恐怕是新任的咸阳道经略“静海侯”殷福平,心下大喜,立刻从怀中掏出书信,双手递给殷福平,一边跪倒在地,欲施大礼,被殷福平暗运玄功,托住身形,只听殷福平道:“事情紧急,就不要多礼了,麻烦你头前带路。”

就这样,那老者牵着马,一行四人急急向县衙走去。

路上,殷福平已知那老者名为高升泰,是清远县的捕头,也是知县平如厚一个得力手下,信殷福平也看了,大致情形和从小二口中听到的差不多,总兵贺庆围住县衙,一定要带走秦豹,但是,平如厚已把秦豹藏了起来,而且,拒不相交,在信尾,平如厚说,秦豹杀人偿命,如果自己做不到,宁愿回家种地,也不再做这窝囊之县令,而且恳求知府铁傥能够给与支持,把无理取闹的贺庆及一干士兵想办法弄走,毕竟,他一个人七品县令职微言轻,贺庆似乎并不把他放在眼里。

还没到县衙,就听到有嘈杂的声音传入耳鼓,而今的清远县衙门已被一帮丘八围了个水泄不通,县衙门口更是戒备森严,却是只许进,不许出,因为那些当兵的显然早就认识高升泰,对他们几人进入县衙,居然不闻不问,依旧在那里自顾闲谈。

殷福平三人跟随高升泰走入县府大堂,却见堂中衙役与士兵井然有序的分成两排,正在相对峙着,而士兵的数量显然要远远多于衙役,县府大堂正中,端坐一人,这个人身似铁塔,膀阔腰圆,络腮胡须把一张黑哇哇的脸似乎都已填满,只剩一双虎目凛凛生威,而在他下手一旁,还坐着一个年逾四旬,眉清目秀,脸面白净的官员,不问可知,堂上坐着的这二位就是总兵贺庆与知县平如厚。

这时,那贺庆一边喝着茶,一边道:“平知县,难道你一定要这么僵持下去,一点面子也不给本将吗?”

平如厚道:“杀人偿命,国法难容,而国法并非那一家的私器,下官实难应允,还望将军体恤下官一二。”

贺庆喝道:“这个鸟事,老子也是受人所托,你这么不讲情面,让老子怎么下台,你要想不好过,可也不要拉着老子下水,我把话撂在这,今天,这个人我是要定了,你是想交也要交出来,不想交也得交出来。”

平如厚也是怒目相视,道:“这件事根本也就没得商量,我是死活不会交人的,现在也不妨实话告诉你,那个秦豹,已经被我杀了。”

贺庆闻言,把茶杯重重摔在桌子上,怒色道:“什么,你早就把人杀了还在此处和老子磨嘴皮子,你当真是不想要命了,居然敢耍老子。”

平如厚道:“我的生死不足道,但是国器私用,国将不国,我怎能容你?”

贺庆怒道:“好好,既然你做的出,老子还怕什么,现在老子就把你、、、把你带到秦府,任由秦老爷子发落。”

说完话,贺庆喝道:“来人,把这鸟斯县令给我拿下。”

士兵们正欲动手,殷福平喝道:“且慢。”

这时,大家才注意到悄没声息进来的四人,贺庆高喝道:“你是什么人,敢管老子的闲事?”

平如厚看到高升泰也问道:“高捕头,这个人就是你请来的知府大人吗?”看到殷福平尚还带着两个孩子,心下也颇为狐疑。

贺庆听平如厚说堂下这个年轻人就是新来的知府,依旧底气十足地说道:“没听到老子的话吗,把这个狗屁县令先给我拿下。”

他的话音刚落,却见殷福平身旁那个大孩子不知何时竟然来到自己公案前,他手中拿着一块玉牌,轻轻放在桌上。

“静海侯殷”四个大字立时像激光一样刺痛了贺庆一双虎目。

殷福平这些时日忽南忽北,来去匆匆,贺庆的还没见过自己这位上司,而且他本是轻骑营出身的将领,原来也不认识殷福平,但他也是正四品官员,对于这个玉牌可是认识的,他吓得几乎是一溜小跑着来到殷福平身前,立马跪倒在地,道:“小将有眼无珠,不知大帅尊驾到了,还望恕罪。”

殷福平瞪了他几眼道:“这里本是知县衙门,你一个总兵却来这里胡闹什么?”

贺庆惶恐至极,颤声道:“小将是受人之托,来这里办一件私事。”

殷福平喝道:“受人之托,就能国器私用,那么,托你的人,来头一定不小了,他又是谁?”

贺庆道:“托我的是、、是呼延保呼延大人。”

殷福平道:“呼延保不是秦王殿下跟前伺候的那个大太监吗,他何时成了大人?”

贺庆道:“呼延大人现在在顾总制手下当值。”

殷福平知道他说的顾总制是自己经略的直接下属,总制顾盼羽,当下不再理他,大踏步向公案走去。

在这里,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龙朝的官场级别,以后也就不再赘述了。

以前,我们讲过的四大爵爷其实都是虚职,是皇族子弟世袭的一个身份,或者是皇帝对有大功之人封赏用的。而龙朝官职,正一品文官为丞相,太师、太傅,大学士;武官为上柱国大将军及太保;从一品为少师、少傅、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察院御史中丞,各部尚书,武官为上武威大将军及少保、太子太保;地方上即为边关经略;正二品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各道经略、各部侍郎,武将为骠骑大将军及各道都统【一般要经略兼任】,从二品为各道总巡、翰林院学士、监察御史,武将为骠骑将军及总制、边关总兵,三品为都察院御史,大理寺正卿、各道巡案、京城及边关知府,武官为武威将军、禁宫带刀侍卫及各道制台,边关副将、大城总兵【譬如南方的凤城,北方的麒麟城】;四品为大理寺少卿,各部给事中,各道处置使、大城知府,武官为参将、大城副将、观察使及小城【如秦城、汉城】总兵;五品为六部郎中,各府【小城】知府、国子监祭酒、京城、边关典狱长,武官为小城副将、游击将军、及守备,六品为各部员外郎、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京城知县、各府通判、大城典狱长,武官为千总以及城门首领;七品为翰林院编修、各部笔帖式、知县,小城府城典狱长,武官为营官。八品为御医、县丞、学正,武官为轻骑尉、铁卫令;九品为翰林院待诏,各县主簿、刑部司狱,武官为把总,一共九品十一级。

殷福平坐在案前,问道:“平大人,秦豹真的已为你所杀?”

平如厚此时也已从贺庆口中得知眼前人正是本道经略“静海侯”殷福平,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平如厚与殷福平相差十余级,当下也跪倒在地,道:“启禀大帅,那秦豹确实早已被我所杀,贺总兵气势汹汹前来要人,我却不敢私放要犯,也不敢任由贺总兵带去,这才出自下策。”

殷福平暗暗点头,道:“既合乎法理,也算顺应局势,你这件事办的不错。你平身吧,先去一边就坐。”然后,他一拍惊堂木,道:“大胆贺庆,平知县屡屡提及国器不能私用之道理,你只是为了人情,居然敢私自动用军队,保围县衙,威胁知县,你可知罪。”

那贺庆还跪在堂下,听到喝问,如同五雷轰顶,吓得颤声道:“末将知罪,只是、、、只是、、”他吞吞吐吐,打量四周,却是不肯言说。

殷福平道:“难道你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那贺庆道:“末将实在是有下情回禀,只是,此处人多耳杂,倒不是讲话之所。”

殷福平对平如厚道:“这样也好,平知县,可有安静之地,我正好找你尚有要事商谈。顺便也听听贺大人的难言之隐。”

平如厚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我们去后院客厅吧。”

说这话,欲要提前带路。殷福平道:“贺大人,平知县,还是先把人都撤了吧,这般形势,成什么样子,没得让百姓耻笑官家不成体统。

二人一起下令,士兵与衙役纷纷散去。

而此时夜幕已经悄然而下,天上,弯月如钩,繁星似雨。

一行五人来到后院客厅,平如厚亲自把茶水沏好,这时,贺庆才道:“那一天,呼延大人来找末将,拿得是秦王殿下的腰牌,说秦府的老爷子在秦王殿下身边效力,他的下人醉酒后误伤人命,让我把人提交之远县处置,还说、、还说、、、”

殷福平道:“有什么话只管说来,也让我知道你出兵的本意,如若确实情有可原,我也好不加罪于你,毕竟,你也是在刀丛剑雨中挣到的功名,难道你还不知自惜吗、?”因为贺庆原也是雁南开手下一名悍将,殷福平心下也自有爱惜之意,只是,他这个乱子闯的太大,自己有心为他开脱,只是却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那贺庆听他这么说,心下一喜,道:“呼延大人还说,秦王殿下有心把胞妹祥云公主说和给秦老爷子的嫡孙秦天鹏,如果秦家有了这层关系那还不得飞黄腾达,还让我千万珍惜这个机会。”

殷福平道:“这个秦老爷子是何许人,怎的得秦王如此看重?”

贺庆道:“秦老爷子大名‘秦放’,江湖人称‘追云叟’,是上一任‘无影门’门主,如今的门主‘金银双燕’就是他的弟子。”

听到这里,殷福平心下不快,因为,前几天师兄上官无意擒到的那个‘黑燕’杜一飞就是无影门中的门主之子,他对这个“无影门”实在没什么好感,但是,秦王是不会轻易和一个江湖人物联姻的,除非他还有什么别的背景,这些,恐怕眼前这个贺总兵恐怕就不知道了,他看了贺总兵一眼,他也知道,像他们这些轻骑营的老将士,始终和自己不是一心的,当下挥挥手,道:“你先下去吧,当务之急,你的任务是交接防务,不要顾此失彼,免得误了自己前程。”

贺庆行了一个大礼,方始离去。

他走后,殷福平轻笑道:“平大人,清远县在你冶理下,真的做到了官清民正,一片大好的形势,像你这样的好官,做一个知县实在是埋没人才,手下可还有什么能吏,也让本帅见见,现在,之远县的王鸣图已经被我拿下,那里这几年被他们搞的天愤人怒,乌烟瘴气,太需要一个像你一样的好官去冶理了。”说完话,轻叹一声。

平如厚道:“之远县上一任县令常行宽就是一位铁骨铮铮、爱民如子的好官,只是,现在,遭遇贼人陷害,已被发配的西北极寒之地了。”

殷福平道:“这件事,我也已经知晓,不日就会上报朝廷,他的冤屈理应得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之远县百废待兴,我等得,可之远县等不得呀。”

平如厚沉吟半晌,道:“下官还有一个朋友,他原是这清远县的知县,我才来清远县不到三年,而清远县之所以能有如此局面,他才是功不可没的,说实话,我是当得起一个好官的名声的,但是若论开创冶理之能我与此兄,可就是天上地下的分别了。”

殷福平心下大喜,道:“你说的此人现在何处?”

平如厚道:“还不是前几年,我被无故罢官,他执意上书,屡被驳回,当下挂印而去,好像是去了卿旭山上的红雨别馆,在那里以教书为生。”

殷福平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

平如厚道:“他姓沈,名为儒涛。”

殷福平大喜,道:“,沈儒涛,不错,阴天我们就去红雨别院见见其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