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剑起长安 > 第三百零八章 城阳六将(四)

剑起长安 第三百零八章 城阳六将(四)

作者:李黑不白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5: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天赶路,珠兰河大营已经近在眼前。

“这就是草原啊……”叶青岚在马上兴奋的张头四顾,“以往只在诗文里听说过,不曾亲眼见识。如今一见,风景辽阔,的确不是小家碧玉的江南风景可以比拟的。”

“你是江南人,第一次来这里,自然觉得新奇。”徐燕秋说道,“等你在这里住了几年,你就会厌倦了,每天一睁开眼,就是几年如一日没改变过的景象,人不疯就已经算不错了。”

“所以,边军才会有一个十年的服役期,时间一过,无论如何都会换人,就是怕军中生变。”李心安解释道。

“你倒是对边军很熟悉,裴帅跟你说过?”徐燕秋好奇的问道。

“那倒没有,主要是前些年,我在师傅手底下待过一段时间……嗯,大概是三年前了吧。”

“三年前,我才刚从军,算起来,你的军龄还比我大啊。”

“那是自然了。”李心安微笑道,“你才十九,还是个孩子。”

徐燕秋傲气的“哼”了一声:“十九又如何?我可不是孩子,从军三年,我阵斩契丹一十五员大将,手下亡魂不说上万,也有千余,你呢?”

“我自然不敢和徐将军相比。”李心安故作害怕的摆了摆手。

徐燕秋心满意足,开怀大笑:

“过了珠兰河,前面就是大营,已经可以看到飞扬的旗帜了。”

一行人沿着珠兰河向上游走去,这条宽阔的大河,是契丹草原为数不多几条常年供水的河流之一,远远看去,像一条玉腰带横在草原上。

这里曾经是契丹一座王庭的驻扎地,也是契丹粮草兵力的中转之地,对契丹即为重要。刚开始交战的时候,契丹并不占优势,但是靠着珠兰河王庭的运转,硬生生和唐军耗了半个月。

此后,唐军深知珠兰河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对敌人,更是对自己。无论如何,珠兰河都要拿下!

负责指挥城阳军突袭珠兰河王庭的人,正是裴旻。城阳军一万五千人,裴旻仅仅挑选了三千精锐士兵,趁着夜色,绕过了契丹人的防线,突袭了王庭,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

看着把半边夜空都烧的通红的大火,契丹人顿时大乱,唐军一鼓作气,驱赶契丹人百里有余。

而珠兰河,自然也由裴旻的城阳军负责驻扎防守。只是有利也有弊,城阳军此后就不负责前线的作战了,偶尔只是抓一些契丹流窜的小股骑兵来出出气。

过了浮桥,高三丈的辕门赫然在目,辕门之上,悬挂着三颗人头,已是死了有些时日了。

辕门之后,便是一个高耸的旗杆,“裴”字大旗迎风飘扬。

李心安的心里,一股豪气油然而生。

“徐将军,你们回来啦。”守门士兵熟络的打着招呼,“嚯,带了这么多粮食!这不止五万石吧?”

“十万石!”徐燕秋笑呵呵的道。

“真有你的。”那士兵冲他比了个大拇指,旋即看向李心安等人,问道:

“这些人是谁?”

“是……”

“我是常玉大哥的故人,来这里看他的。”李心安抢先回答道。

之所以不说出自己是裴旻徒弟的身份,李心安是有两个顾忌。一是怕徒生事端,二来,军营里毕竟人多眼杂,保不齐就有什么明枪暗箭,或是朝着自己,或是朝着裴旻。朝自己来的李心安不怕,但他不想让师傅受牵连。

但常玉就不同了,师兄嘛,毕竟是要给师弟擦屁股的。

士兵疑惑的看着徐燕秋,后者虽然讶异于李心安为什么不说实情,但也没有点破,点了点头,道:“的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此。”

“军中有律,外人若想入内,无论是要干什么,都必须退去一切武器,接受搜身,然后由士兵带领,而且你们不能在军营里面过夜。”

“这么严?皇宫规矩都没这么狠吧?”叶青岚小声嘀咕道。

“这已经算好的了。”周汴低声说道,“在范阳,士兵一旦入伍,一年不得见家人,家中生老病死等诸般事宜,都由当地衙门负责处理。”

李心安有些犯难,求救似的看向徐燕秋。

徐燕秋也没办法:“抱歉啊,规矩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

“要不然,我先带人进去,然后找常玉大哥来见你们?”

“也只好如此了。”李心安点了点头。

“那好,你们在此稍后。”徐燕秋翻身下马,带着粮车往军营里面走去。

“刘安,带着丰州的兄弟们去安顿下来,再去赵先生那里给兄弟们领赏钱,一路上辛苦人家了。”

“是!”

……

徐燕秋一进军营,就好像石沉大海,没了消息。

叶青岚等的枯燥无味:“要不,我们先去草原上逛一逛?估计徐燕秋有好多事情要处理,不会把我们给忘了吧。”

“都是草,有什么好看的?”萧玄感淡淡的道,“徐燕秋不是那种人,估计他是找不到堂主师兄了,正在满军营乱窜呢。”

“再等等吧。”李心安轻声说道,“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

又过了一会儿,军营里面才终于有了动静。

烟尘扬起,一人一马正急速的往辕门处赶来。

“心安!”

李心安瞳孔缩起,欣喜的扬起手臂,挥舞道:

“师兄!”

马上跳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精壮汉子,**着上身,露出狰狞的伤疤,胡子拉碴,脸已经许久未洗,黏着一层灰尘。

这副景象,可比当初李心安常玉在长安城重逢时要邋遢的多了。

李心安跳下马,直接扑进了那人的怀里。

师兄弟二人紧紧相拥,末了,李心安才虚弱的说:

“师兄,放开我吧,骨头要断了……”

常玉哈哈大笑:“忘了你这小身板儿脆弱了,怎么来的这么早,比信上说的还要早五天。”

“路程太顺,就提前了一会儿。”李心安挠了挠头,“来,师兄,我给你介绍一下。”

他欠身让开一步,露出了身后慕容白几人。

他们早已下马,像个孩子一样乖巧的等着师兄弟二人说完话。

“这位,是慕容白。”

常玉脸色肃穆,慕容山庄的少主,武林少盟主,未来大唐江湖的扛鼎之人,这些身份李心安可以不在意,但他不能不顾及。

“慕容公子,久仰大名。”

“常玉前辈之名,慕容白也向往已久。今日一见,足慰生平。”

“哈哈……家师与慕容盟主是一辈人,我和心安是一辈人,自然和慕容公子也是一辈人,前辈二字,我是无论如何也担当不起的。”常玉说道,“慕容公子若是不嫌弃的话,叫我一声大哥就好。”

“那好,常玉大哥。”

“那我就觍着脸应了。心安这小子平日里跳脱了些,有冒犯的地方,还请慕容公子不要在意。”

“哪里,李兄是我挚友,何谈冒犯一说。”

“……”

看着这俩人你来我往寒暄的不亦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乎,李心安不禁白了他们一眼:“没完了是吧,平时你们都不是客套的人,怎么一见面就客气的没完?”

常玉瞪了他一眼,嘴唇微动,似是在说:

“滚蛋!”

李心安撇了撇嘴,指向了叶青岚。

“这位是叶青岚,慕容白的表弟。”

“远房亲戚,不足挂齿。”叶青岚谦虚一笑。

“江南叶家的七公子,这个名头可要大的多了。”常玉握住叶青岚的手,“你们要在这里待上不少天,叶公子久居江南,要是不习惯,可一定要跟我说。”

“没什么不习惯的,咱们习武之人,四海为家。”叶青岚说道,“再说了,来到草原,一想着马上就要手刃那些契丹人,我兴奋还来不及呐!”

在军中历练,是李心安几个人早就商议好的,也算是给自己的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心安接着说道:“这位是萧玄感。”

常玉和萧玄感视线碰撞在一起,两人没有多说话,伸出手握在了一起。

“怪胎年年有,怎么现在冒出来这么多。”常玉感叹道,“萧兄弟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不敢。”萧玄感脸上迸发出强烈的战意,“不知,我能否讨教常玉大哥一两招?”

“哈哈,一定!”

李心安见状,急忙拉开两人:“哎哎哎,干嘛啊,一见面就要打架,白木头这个剑痴都没这想法,萧兄你这么稳重的一个人,怎么这么着急?”

慕容白咳了一声,讪讪的道:“主要……是裴旻先生不在这里,不然……”

李心安抽了抽嘴角——好家伙,感情慕容白这小子,是直接想要挑战大唐剑圣!

常玉憋住笑意,看向了最后一人。

“这位小兄弟是……”

“哦,这位是周汴,箭士。”

介绍周汴的时候,李心安面色有些尴尬,特意提了一句他箭士的身份。

“周……”

常玉看着周汴身后背着的长弓,又看到师弟一副尴尬的脸色,过往的一幕幕在尘封的记忆中重现闪现出来,他已是知道眼前这人的来路了。

“阁下,是神弓门的人吧。”

周汴扭过头,淡淡的道:“都过去了。”

常玉深深的叹了口气,许久,说道:

“我也只能说一句抱歉。”

“我知道,怪不得你们。”

周汴重新转回头,目光牢牢盯在常玉的配剑上。

“什么名字?”他轻声问道。

常玉抚摸着腰间两把长剑,解了下来,递给周汴:

“干戈,止戈。”

“好名字。”周汴没有接过这两把要了他师傅命的宝剑,只是淡淡的赞叹了一声。

李心安暗叹一声,说道:“师兄,我们能进去吧。”

“哦,快来,瞧我这脑子!”

常玉后知后觉,拉着李心安就往里走,对一旁的士兵说道:

“这是我师弟,三年前也在裴帅手下待过,那时候还没城阳军的建制,论资历,可比你小子都要老,是自家人,规矩什么的就不用管了。”

“既然是裴帅的徒弟,那我们还敢管啥啊。”士兵赔笑道,“只是常将军,这几位初来乍到,给个人情也就罢了,您可是咱们军里的老人,军营里面是不能纵马疾驰的,你别忘了。”

常玉脸色一黑:“知道了,我到时候自己去领二十军棍!”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