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无双楼 > 井底蛙 第四十章;当年事

无双楼 井底蛙 第四十章;当年事

作者:白欢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5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芜城内一家名为觅悦轩的酒楼之中,两个虬髯的年轻汉子与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对面而坐,周遭围了一圈儿看客抱着臂膀瞧着眼前的热闹。

良久。老者抬了抬手臂示意周围的人安静下来,一双干枯的手按在了桌面上抬眼正色道;“老头子我该说得都说了,该劝的也都劝了。若是二位执意要管这闲事,那老头子我也不拦着,只是二位咱先把当下这事儿先给解决了。”老者说罢伸手指了指一旁等候着的店小二。

店小二一听老者提到了自己,连忙向前凑了凑身子,挺了挺胸膛将手里的抹布别在了腰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无双二人。

无双笑笑心想这事有门路,于是伸手抓过一旁的长剑摆在了桌面之上;“行走江湖之人必定信守承诺,此剑虽不是金雕玉琢,但胜在锋利无比,用来抵一顿饭钱我想应该不成问题吧?”

老者不语,转头看看一旁的一众伙计。

为首的店小二接过长剑来仔细端详了一番,接着掂了掂长剑随后说道;“这把剑倒是值得上饭钱,只不过你方才说要扳倒这太芜城不平之事,这话是否作数?”

无双果断;“当然作数!”

“好大的口气,哈哈哈哈哈……”老者捋着胡须笑道。

无双云曦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面前的老者。

老者表情肃穆,顿了顿后示意小二收下长剑。“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那便将此剑押在这里,倘若你二人当真做到所说的话,那我们也便信守承诺还你长剑,还保你二人日后在这觅悦轩白吃白喝。倘若你二人做不到……”

无双不耐烦,打断老者急切地说道;“莫要啰嗦了,老爷子!还是同我们讲讲这太芜城吧!”

听闻眼前这二人如此急切且又认真,整个觅悦轩酒楼内的人你看看我看看你,每个人脸上的笑意瞬间无踪 。围在外圈儿的几个人纷纷走到窗边门前,紧了紧门闩按了按窗沿,生怕走漏了什么风声将这屋子内的对话被别人听了去。在周遭确认过安全后老者慢慢开了口。

“在二十年前,这太芜城还属旧魏之地,我等还属旧魏国人。当时的太芜郡守昏庸不已,冤假错案不断,无名乱税四处征收,朝廷查证后撸了他的官,将他流放了边疆。后来便派下来一位少年英才。那少年年方二十便被朝廷委以重任,竟当上了这太芜郡守……”

二十年前。

一位意气风发地少年骑着高头大马,身旁伴着一位样貌出众的少女,两人一同来到了太芜城前。

“哥,你好威风啊!”少女跟在一旁一手牢牢抓住缰绳,一边嬉笑着对旁边的少年说到。

少年皱着眉头摇头,对自己的妹妹实在头疼。“三娘!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能如此豪放的姿势骑马呢?日后还如何嫁不嫁人?”

“哎呀,哥~”卫三娘牵着缰绳一阵扭捏,生气的撅起了嘴。每每卫子卿说到她时她都惯用这招来对付他。这一声撒娇使得少年没了办法直摇头苦笑,嘴上连连说着;“好好好,随你罢。”

没办法,两人的娘亲在生下卫三娘后便撒手人寰了,只剩下几个孩子的爹独自照顾着他们。人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那一年大旱,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家中米缸早已见底,就连山上的树皮也都被饿的发疯的人们扒得一干二净。眼瞅着这一家人就要挺不过去这个坎了,年幼的卫三娘却又患上了重病。当爹的像是已然走到了绝路,在一天夜里嘴里反复的呢喃着“老三是用你的命换来的,老三是你的命换来的......”抱着睡熟的卫家老大走出了屋门。第二天蒙蒙亮的时候,当爹的带回来了治病的药和救命的米,却没有带回来卫家的老大。

小三娘的病好了,旱灾也熬了过去,但当爹的却失了魂魄。整日自己呢喃着自己那日带出门去的老大,终于有一天当爹的晃了失掉下了山崖撒手人寰,只留下了卫三娘和哥哥相依为命。

自那日起没了双亲失散了哥哥的卫子卿便挑起了养活妹妹担子,他一边发奋读书,一边教导妹妹读书认字知事识理,他不愿像同乡的其他人家一般,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他觉得这世道艰险万一那天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只剩妹妹一人之时,倘若妹妹再没个一技之长或是不懂是非道理,那让他一个姑娘家怎么在这世上生存!所以他便一边自己奋发苦读,一边将自己学到的这些学问全部教给妹妹。

那一年卫子卿年仅十岁。

卫三娘自从跟着哥哥学东西时,便展现了惊人的天赋。过目不忘、一目十行、走马观碑这些词汇竟无法准确地形容她的天赋。那些卫子卿需要反复背诵理解的古文,年幼地卫三娘只需看过一遍,就可以将其中内容倒背如流,并且她的小脑袋瓜还能达到对文章意想不到的理解。这让当时的卫子卿十分的欣慰,自己的妹妹竟然是个做学问的天才。卫子卿想要好好培养妹妹,但卫三娘的天赋实在太高,一时间无处使用,做学问的空余竟对武术功法产生了兴趣。这一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小丫头变成了假小子。

卫子卿在整日的埋头苦读之间,还要个偶尔去帮妹妹给人道歉赔礼。因为隔三差五自家的妹妹就会跟别家切磋武功将人打伤。不肖的几年光景,发奋苦读的卫子卿终于金榜题名,一首“家国赋”于市井乡间旷世而出,少年英才得以闻名世间。仅以二十岁的年纪便破格摘得大魏文坛魁首之名。而后这首“家国赋”传入朝堂,得以众多文官赏识,更甚至连皇帝也颇为赞许,正巧太芜郡出了祸事。朝堂群臣谁人都不愿趟这趟浑水,文昌老皇帝一怒之下,便将郡守一位给了卫子卿。

自从卫子卿接过了太芜城这个烂摊子之后,新官上任三把火,立志做好官的卫子卿大刀阔斧的做了许多举措。年少不懂世故的他首先便拿与前任郡守有过来往的乡绅富豪开刀,查了一个又一个欺男霸女,办了一桩又一桩官商勾结。且不论金钱美色,威逼利诱在他卫大人、卫郡守的眼里统统不管用,他只认一个公理,只想为一方百姓谋福。

在卫子卿三把火刚刚烧过之后,城内百姓一时间从开始的不屑转而改变了态度,纷纷拥护起刚刚走马上任不久的少年郎,城内的孩童嬉戏间传唱的歌谣也都能尽显当时的盛况。

“走了大贪官,迎来少年郎,少年郎,少年郎,年纪小,不慌张。减负税,辨是非,不怕那虎豹与豺狼。长大孝敬爹和娘,不忘恩人少年郎。”

老者说到这里接过店小二递过来的盖碗,细细抿了一口清茶,瞧见无双和云曦一脸茫然笑着说道;“二位听到这里是否疑惑?”

无双想着疑惑?当然疑惑啊!这老头说了半天这完全跟现在罪大恶极的卫子卿毫不相干啊!

“确实疑惑,这样听来这卫子卿是个大好人啊!这太芜城现在这样子完全不应该啊!”云曦开口说道。

老者瞧着两人发问,笑着捋了捋胡子继续说道;“莫急莫急,且听我继续说。”

当年太芜城的太平盛况并没有持续多久,许是那卫子卿手段过于强硬,也许是他那妹妹过于痴迷武学招来了祸事。

就在那少年郎卫子卿上任的第二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个记忆深刻的夜晚,就在全城灯火即将熄灭的深夜,一道火光从郡守府惊现。那火来得突然,来得猛烈。周遭百姓没来得及反应之时,火光已然漫天,整个天空映得透亮,霎时间全城都能闻得到烧焦的味道。

那夜几乎全城的百姓都涌向了郡守府,所有人将能带上的水桶木盆尽数带上,全都拼尽全力去救火,生怕大火伤了他们的少年郎。

火烧了整夜,临近破晓时才完全扑灭。整栋郡守府被大火吞噬殆尽,但却唯独剩了一间屋子完好无损。百姓心中挂念的少年郎,在万众瞩目中推门走出,顿时救了一夜火的百姓纷纷激动得落泪,有的拍手有的叫好,有的跪拜苍天,感谢老天爷将少年郎完好无损地还给了他们。

历经大火的少年郎站在废墟前正了正衣冠,微笑着安抚众人;“劳大家费心了,感谢大家对本官的关心,此次失火完全是家妹失心疯,扳倒香烛所致,不是什么恶人所谓,只是意外。”

“卫大人,请问令妹要不要紧,有没有受伤啊?”

“是啊是啊。”

“我家祖上行医,大人不嫌的话,小人……”一众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的关切,卫子卿没表现出有多么感动,倒是有些急着回避这些问题。赶忙说道;”本官已为家妹请了大夫,不劳大家费心了,忙活了一宿,想必大家都累了,大家快请回吧。”说完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示意众人离开。现场百姓未察觉异样,只当是卫子卿刚刚经历如此变故有些疲累,想静静罢了。

那场大火过后卫三娘便极少露面,直到许久之后从郡守府传出了她走失的消息。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便将她淡忘了。

那场大火过后的卫子卿沉寂了一段时间,同样露面极少。

他那被烧毁的郡守府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重建好了,重建后的郡守府变得极为奢华,比之前的府邸足足大了一倍,漆面、木雕、琉璃瓦规格之高令人咋舌。

沉寂之后的卫子卿将重回大家的视线之时,突然连发数道禁令,约束城内百姓、商贾和府衙官吏,之后更是增加几十种赋税变着法的压榨百姓,甚至明目张胆地买卖官职。几十两银子便能混个差事,有钱的能买个文职,没钱的也能买个跑腿的差事。现有的官职不够卖的,那就扩充编制,一个衙门有五六个青天大老爷,轮流坐堂当官。扩充了编制还不够卖的,那他卫子卿便自己造官职,监理司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为了不让百姓告状反抗,卫子卿招募了江湖上一些旁门左道之人,成立了监理司,用于镇压反抗他的人。这般监理司的官差,与其说是官差还不如叫做土匪贼寇。个个凶神恶煞满脸横肉,整日在大街小巷游荡,随便抓个人便敲诈勒索,如若交不出他们口中的安定银子,不论是非通通都会被抓回去蹲大牢,挨板子!

这才将过上好日的太芜百姓,只一朝之间便又回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城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直言没看清这卫子卿,还不如上一任昏庸郡守,与之相比这卫子卿简直变本加厉、丧心病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