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拳法六

天地武库 拳法六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醉八仙拳法:创立者苏花子,广东十虎之一。破衣烂衫,一顶破帽,银白的须发,腰间一个大酒葫芦,凭借一身武艺,声震两广,作为南方醉拳的代表人物,与北派醉拳齐名,武艺高强。苏花子形象广为流传,也成为日本经典游戏拳皇中的镇元斋的原型。

醉八仙歌诀:

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北周巅,两肩谁敢与周旋。臀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为风烟。膝儿起,将人掀;脚儿勾,将人损。披削爪掌,肩头当先。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址西牵,好叫人难留恋。八洞仙迹,打成个锦冠顾天。

第一节:汉钟离,酒醉仙。胡芦儿,肩上安。让来让去,得他便。虽则是玉山颓样,也须要躲影神仙。膝儿起,撇两边,起时最忌身手便。牵前踏步,带飞推肩。

第二节:吕洞宾,酒醉仙。背上儿,双飞剑。披手披脚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两手如矢,也须要直利牵拳。反后步,要身偏,偏时要闭***现。从上劈下,石压山巅。

第三节:韩湘子,酒醉仙。竹筒儿,手内拈,重敲轻打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里裹外裹,也须要,插掌填拳。鱼鼓儿,咚咚填,打时谁知扫阴现。去时躲影,来若翩迁。

第四节:曹国舅,酒醉仙。手儿里,拂尘翩。直臂横肘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身步齐进,也须臂膊浑坚。顶肘开,顿肘填,坐时谁知身坐连。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节:何仙姑,酒醉仙。铁爪篱,怀中见,上爪下爪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鸾颠凤倒也须要,侧进身偏。指上爪胜铁鞭,爪时谁知血痕见。长伸短缩,通臂如猿。

第六节:蓝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篮艳,上勾下挽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蜻蜒点水,也须要,搬开争先。眼儿紧,望下边,望时只怕腿尖现。挽拳挽脚,里进填拳。

第七节:张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铁栗片,拿来拿去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金丝缠洗,也须要,骨反筋偏。身窈窕,采摘坚,采时离托人前面。拿拳拿掌,后手紧拈。

第八节:铁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刚圈。左投右撞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黄莺磕耳,也须要,脚管肩先。脚儿弯,好勾臁, 勾时郑重人后面。翻身进步,身倒脚掀。

招式:

吕洞宾 醉酒提壶力千钧;铁拐李 旋踵膝撞醉还真;

汉钟离 跌步抱酲兜心顶;蓝采和 单提敬酒拦腰破;

张果老 醉酒抛杯踢连环;曹国舅 仙人敬酒锁喉扣;

韩湘子 擒腕击胸醉吹潇;何仙姑 弹腰献酒醉荡步。

出处《慧剑心魔》泰洛。

大士拳:又名南无大士养身拳,为佛门修心拳法,以养生锻体为主,攻伐之力欠缺,健体拳法。

健身养生:意守神聚、调精养气、形动气随、疏通经脉、健脾强肾、性命双修。

技术特点:姿势舒展、形正意远、气势宏伟、动静相间、倗收弹踢、拧裹钻翻、刚柔相济、快慢相间。

防御特点:铜头铁裆、金身刚体、心动意随、意到气到、以静制动、借力打力。

技击特点:动若蛟龙、势如猛虎、步如蛇行、力发八面、攻守兼备、后发先至。

出处《风云雷电》杨浣青。

虎豹拳:是传统拳术中象形拳的一种。因其模仿虎豹凶狠凌厉的动作,故于此名。其主要流行于四川内江、昌荣等地。属峨眉拳法。区别于虎拳之刚猛,虎豹拳更显柔韧迅捷,身法更为迅速,扑击更为猛烈。豹之威不及虎,而力则较虎为巨。因豹喜跳跃,腰肾不若虎之弱也。练时必须短马起落,全身鼓力,两拳紧握,五指如钩铜屈铁。

练功方法主要通过抓沙袋、河沙、树桩等手段,来提高豹爪的抓击力;象虎豹取意,动作起伏,身法敏捷,形如狂风,腾跃自如,全身鼓力,两拳握如豹掌,五指如钩钢铁,运动起来刚猛有力而又快速多变,劲达双 足。技击应用时,换掌如鹰,穿掌如鞭,回身如猿,掌似流星,变化穿梭,上下相随,抽身换影,直取快攻,抓打巧拿,虚实结合。拳谱云:“虎豹拳凶,巧打快攻;能进则进,能闪则闪;乘隙猛攻,避实击虚;浑然一体,攻防兼备”。

出处《龙虎门》王降龙。

地堂拳:陕西地堂拳派绝技,是以跌扑滚翻的摔跌动作来诱敌入彀败中取胜。对敌之时,躺卧于地,专攻人下路而得名。

套路以长拳动作为基础的,长拳中柔韧,腿法、步型、步法、跳跃等基本功,含有大量的翻腾跌扑动作,快速、灵活、有力的技术要求,都决定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习地趟拳的重要保证。因此,进行一些必要的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力量、速度、弹跳、耐力、灵敏、柔韧等一般和专项素质,能够使动作的准确性、连贯性、速度、力度、高度和幅度得到加强,增强完成整套招式的能力。除了滚翻、跌扑动作以外,还有许多手法、步法、腿法动作。要认真学会每一个动作,搞清楚它们的运行路线、动作规格、动作要点及技击含义,这是练好套路的重要基础。动作的运行路线和规格,关系到动作的方法是否清楚、合理,姿势是否正确、协调。能否做到“形似”,这属于动作的外形;动作要点的掌握,则关系到动作能否更高、更轻、更巧、更有力,质量达到上乘;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动作的技击含义,会有助于加快掌握动作的进度,提高其速度、劲力、意识和准确性,增强防身自卫的本领,进一步达到“神似”。

出处《飞狐外传》宗雄。

二郎拳:据传二郎拳始创于明末清初。明朝末年,嵩山少林寺弟子魏一光、孔一明先后离寺,各居一方,隐匿山林,闻鸡起舞,参悟少林玄妙,遍访武林名家,历经沧桑磨练,均武功超群。遇蝗年灾荒,二人思念亲人,于返乡途中巧遇客栈。闲聊之后方知是同门兄弟,谈及武技,兴趣大发,不约起身相武,百余回合不相上下,誓定二人合力开馆授徒,取拳名“二郎拳”,迄今已有三百余年。为二郎拳门招牌武功。

二郎拳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套路繁多。其特点是:动作连贯,变化多样,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有刚有柔,手,眼、身、步法紧密结合,闪、展、腾、挪灵活多变。其技法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1、姿势舒展,动作紧凑。二郎拳技法要求肢体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要求较高,有助于发展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灵活性。

2、动迅静定,势正招圆。要做到拳似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脚赛钻,行如风,站如钉,亦即在练功过程中,不论大动作或小手法都必须非常快速、敏捷,同时在异常快速旋转、闪躲或冲、蹬、踢等技击方法进行时,又能突然地静止而稳定。

3、发力顺达,节奏鲜明。二郎拳发力的顺序是上肢起于腰,传于肩、肘,达于手;下肢起于胯,传于膝,达于足。在完成这个发力顺序的同时,还要做到节奏分明,即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要求刚柔相济,快慢相间,一气呵成,自然顺达。

4、协调完整,前后连贯。人体内外要协调完整,对于动作中的手法、身法、步法必须上下照顾,前后连贯。有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转身、拍脚、跳跃、起伏、转折等技术动作,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同时眼神、意识、呼吸必须与动作密切配合,做到眼到手到,神形合一。这种内外配合的练法有助于增强大脑的调节作用,使呼吸和内脏器官得到锻炼。

二郎拳经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身不动练精,心不动练气,意不动练神。即尔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即练神还虚,此中奥妙当自悟。

出处《飞狐外传》黄希节。

大力千斤拳:密藏基础拳法,以力压人,招式简单,主修内气外力,使用者功力不同,威力大小差异极大。

霸王气力:低马步桩势,两手前臂分别搭在左右大腿上,手腕搭在膝盖上,掌心向上,全身放松。口吸气,收腹提肛,随着吸气而缓缓起身,双掌似捧着千斤之物随起身缓缓上提。当全身起立成直立状时,双掌掌指分开,变成虎爪往后脑窝处用力抓握成拳,拳面相对,拳眼向下,此时气刚好吸满。吸气时意念丹田内气上升至膻中穴及两手,闭气后即做吞气入心动作,然后身体快速下蹲成马步,双拳变掌同时向下甩劈,口发“嗨”声助力。此时两掌心相对,位两腿自间,意念下劈之力将地面物击碎。

力士推山:用鼻吸气,收腹提肛,两掌翻转使掌心朝上,掌指相对。身体随着吸气缓缓起身,两掌随着起身缓缓上提。当全身起立成直立状时,气刚好吸满,意念丹田内气上升膻中穴及两手。吞气入心,闭气。转掌使掌心向前,双掌缓缓向前推出,当双臂将要推尽时用猛力前推,同时喷气。意念双掌之力将一座山推翻。双掌左右分开弧形上划,同时吸气,气满成抱球状于头顶上方。意念将天地宇宙精华吸收。吞气入心,呼气,双掌缓缓下按至丹田处。意念天地宇宙精华从百会穴下贯至丹田穴。

出处《七剑下天山》红衣喇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