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内功三

天地武库 内功三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武当九阳功:张三丰获觉远大师传授的部分「九阳神功」心法,加上在觉远大师死前口述《九阳真经》全文时,在旁的张三丰听见的部分内容後,默记了一部分,并加以整合改良,但残缺不全仅有三、四成的内容,得「九阳真经」之「纯」。张三丰曾经传授给身中「玄冥神掌」的张无忌,以期他凭藉此功怯除寒毒,可惜成效十分有限。

出处《倚天屠龙记》张三丰。

风火神功:武当不传之秘。知风知火。火即元神。风即真息。神息相依。由观而得。法从目中玄窍视入气穴之内。炁裹神凝。都由意摄。天然风火。交无运休。易精易气。易气益神。神圆形化。身外有身。火风之秘。候宜文武。武在中间。文用始终。周天运行。不离观止。一日之内。十二时中。意之所到。皆可为也。先天之气。后天之气。能得之者。日常似醉。吸气鹤飞起,呼气深海底,气形合为一,丹田是吾依。修习有风火之力,精深无匹的内力。

出处《鹤高飞》。

太清神罡:一种属于罡气的绝学,跛足三圣圣首昊智,二圣昊祟,三圣昊水,卅年前他们偶然在中琼台观一处石中,发现祖师爷张三丰留有一部道经,三人一高兴,便妄自参练,岂知功末练成,走火入魔差点一命呜呼;总算他们道行不弱,只僵死左腿。这一门绝学,再也没有人敢于尝试了;但他们也用一条腿,换来了太清神罡。

出处《霸海风云》。

松鹤心经:武当派的修行养生的内功心法,意想大自然混元之气与体内混元之气合二为一。似雾露一般自上而下的涓涓流淌,如水气一般由里及表的沭浴全身。有通体透明、极其舒泰的惬意感觉。丰王世子有颇深的造诣。

出处《英雄志》丰王世子。

武宫内劲:武当派俗家高手韦子壮擅长的内功心法。 练习时,应身心虚静,用三性归一法内想丹田,内视丹田,逐渐达到身心虚静,物我两忘的无极之境。静站片刻后眼神心意领两手缓缓引气上行。引大自然混元气由头顶囟宫进入体内,自上而下地缓缓下降,顺两腿一直降达两脚涌泉。为武当初级内功心法之一。

出处《英雄志》。

太和功:武当派的内功心法,历来只有掌门能修练,威力仅次於道家至高武学「纯阳功」。以丹田为中心,开时由丹田向外开,合时由外部向丹田合,择其中和之道,运行开合。开合动静全凭心意用功,心有所感,意必致动,意行气随,形随意动,以心意支配开合,以开合贯穿心意。意气神形浑然一体。开时大而无外,合时小而无内。不知我之为手,手之为我,似在空气中游泳一般,形神连绵似水流。使天机自然开合,气机自然流动。意气开合练意,容易增长内劲。由丹田开至两手,由两手合至丹田,反复传运,反复开合,内气越练越足,内劲越练越大。太极虚灵劲自然而生,随意所至。

出处《英雄志》。

纯阳功:武当一派最为精深的内功心法,也是道家隐仙宗第一内功,全篇分作筑基、胎息、泥丸等十二关练法艰涩异常章。此功并非张三丰手创,而是道家北祖纯阳子吕洞宾所传经历代易主而後归於武当。自武当祖师张三丰後,唯有秦霸先一人练成,後来郁丹枫机缘巧合下获得秦霸先出家时的手记,同样练成此功。

出处《英雄志》。

玉女功:古墓派养生修炼内功的法门,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乃养生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促,多笑则肝伤,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焦煎无宁。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出处《神雕侠侣》小龙女。

玉女心经:古墓派最上乘的武功,是林朝英对王重阳爱而不得、因爱生恨的产物,最适合一男一女修炼。玉女心经的招式无不是为了克制全真教的武功,但是又各种仿真模拟王重阳对林朝英亲怜密爱、呵护有加。从第七篇以后,更是需要一个使用玉女心经、另一个使用全真武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力。总而言之,玉女心经就是很精分的武功。修练的第一步是先练成古墓派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全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要求男女“互相回护,心灵相通”,方可大成。

出处《神雕侠侣》小龙女。

广寒阴功:至阴至寒,修习者首先要有一定的内功功底,方能克制后遗症。于极寒之地,汲取天地寒气于丹田形成寒煞,外放伤敌。这种阴功所造成的内伤十分阴毒,中者如坠到冰窟之内一样,奇冷难耐。而且每当全力与敌人争持之际,才突然发作,高手相争,讲究的只是分毫之差,就足以制敌致胜,是以伤者虽是可以与对手激斗一场,可是谁也不知他会在什麼时候内伤发作,内力陡然减弱,虽是瞬息便过,恢复如常,但对手已足以杀死他了。

出处《铁柱云旗》。

**真经:武林中曾有过这样一则传说:说是达摩祖师于面壁九年期中,曾以「般若指力」在石壁上隔空写下一部《**真经》。后来,在达摩祖师圆寂了将近百年,那道石壁表面一层团蚀化而逐渐剥落,这部真经方才为人发现。讲究心与意相合、意与气相合、气与力相合,手与脚相合、肘与膝相合、肩与胯相合此即**;左手与右脚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左式与右式相同;肝与筋合、心与眼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以意领气,用意念配合呼吸导引气血在经络中畅通循行;以鼻孔吸入清气直入气海,由气海下绕过会阴,呼气上走腰间命门,盖腰为肾之府,先天之本,诸脏之根源,于是则肾水足矣;上升督脉行大椎,达百会,下至人中以舌接引肾气而下行,则小腹充实,气机渐入丹田,此即周天之要义。炼精化气,以气化神,将神返虚,以气血为本,川流不息,此后天补先天之法。

出处《秋水芙蓉》。

上清气功:崆峒失传近百年的心法。这「上清气功」乃是百多年前崆峒绝学,当时崆峒第七代掌门人一青道人,藉此在江湖上崭露头角,使崆峒派发扬光大,而终遭和崆峒为邻的「大凉派」的心忌,当时大凉的七个高手号称「大凉七奇」一起上崆峒山,一青道长在「青元观」中和七奇一言不和,大打出手。一青道人默运「上清气功」,百步神拳大展神威,一连遥打七拳,「大凉七奇」没有一个接得下来,一起负伤而退,从此「上清气功」之名头更是响亮。哪知一青道人忽然不知因什么事,从此在江湖上失踪,而「上清气功」也从此绝传。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修道者,修阴阳之道也。丹田培元,无中生有,静极生动,负阳抱阴,督升而任降,此自身阴阳相合也。以自家真水,与天地阴阳相融通,昼采日精,夜涵月华,不断积蓄宇宙高能量,最终完成筑基功夫;平日涤心摒虑,弃欲绝情,悔过行善,心无挂碍,虚无恬淡,最终完成练己功夫。于六根清静之地,一念不生之所,得混混穆穆之候,恍惚杳冥之机。一阳来复,阳光三现,玄关窍开,真元落地,方可得大周天功法。

出处《剑毒梅香》。

离合神功:崆峒派绝学之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自先天太极而来,讲究阴阳、动静、柔刚、正反、虚实并用。如果凝虚成力,可以裂石开山,无坚不摧;引力返虚,则又虽动而宁,法以冲任督脉。以合为用,由心神合一,凝虚成力着手,练为阳刚之气,裂石开山无坚不摧,以离为用,由清虚无为,引力返虚着手,运在外中内关。离合随心,以意却敌。

出处《红线侠侣》。

天龙五诀:是昆仑派最上乘的内功秘要。虚灵顶劲,松肩沉肘,尾闾中正,虚实分明,意念集中,呼吸自然,气沉丹田,劲力圆活,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快慢相兼,刚柔相济,绵绵不断,完整一气之要求。此功内外双修,动静相兼,软硬相合,按世传秘法修炼,功成结丹者,身软如棉、柔若无骨,随意即可习调神气,气运周身,任意触敌即发或即损静则潜静无极,浑然一体,钢则浑然似铁,任刀斧铁棍击打而无伤毫发。

出处《铁柱云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