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掌法三

天地武库 掌法三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手印:名目众多,如宝相大手印、空乐大手印,但是其中以光明大手印为密藏最高的大手印法门。此外,在旧派宁马巴亦有名之‘大园满’,萨迦派名之为‘轮涅无二’!其实皆是同一开显本具之法身,心地光明的实际修法。

昔年密勒日巴大师受到天魔巴若的攻击,曾有吟唱知因果曲,以渡化魔众。敬礼恩师马尔巴足,忿志所恼妖魔众,膜火今仍未息耶?汝身游空无障碍,汝心却为烦恼缚!羽风缠根无自在,烦恼火炽损众生,损恼他人终自害,如是因果不让理,异熟果报谁能脱?而成不动明王印。

后亦有二支流传于世,一为密藏佛教大手印,以光明印为尊,一为喇嘛教大手印,以金刚界印为尊,后喇嘛教入蒙元,以龙象功为主演化万法如来印。印法不同,皆有不同玄妙。

出处《离别羽》六臂法王。

印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通过内外兼修,使意念力、呼吸力、运动力、内力集中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现方式,看似简单平淡的一击,却足以产生致命的杀伤力。一掌击出看似清风拂面,实则沾衣发力透体而伤。

出处《小李飞刀》天机老人。

绵掌:是优秀的武术掌法之一。用的是一种阴柔的内功,无声无息,看似轻飘飘,实则可以击石成粉。手法以掌为主,运转舒展如绵,动作连而不断,掌法运行成环,劲力要求内蓄刚劲,外现绵柔,爆发时迅速、快捷。刚柔相济、快而不乱、慢而不断、刚而不犟、柔而步软,既兼太极拳连绵不断之长,又具长拳挺拔大方之美。要求身与心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背与肩合、肩与肘合、肘与手合、手与脚合。其虽为基础掌法却威力巨大,能得其神髓者无不是一方高手。

拳谱:1、起着虎步迎面拳,坐山一拳斜门掌,

卷鞭迭肘翻通天,左右卷鞭往前窜;

2、刁手劈砸穿心拳,翻身金龙合口式,

穿心剪手宣肘起,通天挎打十字腿;

3、转身擦拳斜门掌,刁手批拳左右掌,

坐马一拳卷鞭串,刁手批砸穿心掌;

4、斜身辟人最难防,偷步抓肩挂面掌,

勾裆一腿敌人恼,抓肩定肘挂面掌,

卷鞭磞手劈拳势,穿心一掌身立转;

5、刁手垫膝拦腰砍,垫膝腰砍左右翻,

刁手盖肘翻通天,左右卷鞭往前穿;

6、刁手劈拳身立转,身斜盖肘定扠拳,

斜行鹞步擦掌势,前手一势宣肘前,

抹眉卷鞭劈拳势,穿心定步一势完。

出处《慧剑心魔》司空图。

金刚掌:是刚猛绝伦的「少林寺」镇山掌法,为少林弟子必修之护法武学。本是达摩所传,初创只要发挥「金刚掌」中至猛至刚的威力;而后少林高僧融合了「刚柔兼济」的道理,将「金刚掌力」练到了柔中有刚,刚中有柔,能攻能守。

掌形中指前挺,食指微翘,拇指指根内捺紧附掌缘,做拥扇的动作,则应意领劳宫穴,掌形中指直紧,食指微向外挺,拇指竖起以 使虎口撑圆。这二种掌型的手法变化,一可感觉到指掌前出其势如破竹之劲感;二可感觉具抵挡千钧来力之轻松。出手以吞吐为先,以刚劲进伸,如蛇摄食一发即收,合手以吐法为先,用柔劲收入,阴阳之劲的运用,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阴阳二气,阴阳二劲应合拳势阴阳的变化,相辅相生,交融互用。视拳势的变化,展阳刚之威,收阴柔之功,发出时聚然一 击,尖锐迅速,收入时似牛吐草,缠绕于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圆的走势,圆里套圆,重里(内)现轻,阴阳随圆复合使用方能连绵不断。

出处《云海玉弓缘》大悲禅师。

劈挂掌:是典型的长击远打类传统掌法之一,擅长中,远距离克敌制胜,讲究放长击远,它将中国武术“一寸长、一寸强”的技击理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技击空间的控制,讲究远则长击,近则抽打,可收可放,可长可短,回环折叠,虚实往返,招法珠连,带攻猛进。主张以快 打慢,以长制短,闪进玫取。基本攻防规律为高来则挂,低来则劈,横来则拦,顺来则搬。大合大开,猛起硬落。合如伏炮,缩身藏头开如炮发,上下展炸。两臂劈挂,柔实抽鞭,长击准抽,翻腾不息。劲力饱满,舒展飘逸。即在交错劈挂的运用中松肩舒背,臂起时绵柔快速,劲力通透,劈落时力猛如炸弹,体现了柔中寓刚的特点。 其风格是迅猛快捷,大劈大挂,起落钻伏,伸收摸探,拧腰切胯,开合爆发。双臂密如雨,快捷似闪电,劈挂赛抽鞭,发力似炸弹。劲力饱满,动作舒展,神形自如,洒落骄健,疾带多变。拳谚云:”势无定势,形无定踪“。”疾若奔涛怒浪,又似风雷搅顶缓似轻风刚为实。动 静快慢,刚柔虚实,互相转化。 身法要求掩胸蜗背,蜿蜒蛇行,直出侧入,变转灵活。

出处《草莽龙蛇传》董绍堂。

黑砂掌:此功为铁砂掌內练进阶掌法之一,配以独特内气以及特殊药材浸泡,修习而成,为梁山子午门36杀手功之一,又名阴阳掌.此功分3段,第一段以阴功为主,第二段以阳功为主,第三段练2掌硬度。被击中者浑身发热,出现一个黑色掌印,故名黑砂掌。

出处《金钱镖》陆锦标。

黑铁掌:此功亦为铁砂掌內练进阶掌法之一,配以独特内气以及锤锻之法,其功法易学、易练、易懂,它对强身防身抗病有着独特的功能。习练此功,能调整气血,坚实肌肉,疏通经络,久练此功可起到内气充盈,精力充沛,而掌部骨骼不断致密、增厚、坚硬,骨组织重新排列,使掌部肌肉韧性增大、威力不断增长,功成后击掌能使砖石破裂,劈掌可断木棒,用于技击,威力甚大,非常人所能承受。修习而成,为铁掌帮帮众修习之制式武功,习练者双掌漆黑如墨坚硬似铁,故名黑铁掌。

出处《游侠录》童瞳。

开山掌:属内家掌上功夫,常作为一些小门派的秘传绝技,该功是练手掌劈砍劲力,久习手掌如刀斧,随着层次不同,功力亦各有异殊,最高能达到古谓之“力劈华山”。一般掌法出掌多为平推横挥,而此种掌法常做竖劈之状,如斧开山,虽少于变化,但出掌更为迅速,掌力更为凝聚。

出处《狂侠·天骄·魔女》“彝山双雄”之一盘大王。

分牛掌:属内家绵掌进阶掌法之一,此功以柔劲为主,意在拆解而非伤人,据传乃少林高僧于北地武林化缘之时,路遇两牛角力,农夫哭而不止,施展此法分牛而不伤,故名分牛掌。

出场率极低,名声不显,梁羽生小说中为北地江湖流传之武学,此功修炼难度亦高,而又隐含慈悲之意,故而流传甚少。

出处《慧剑心魔》。

黑煞掌:属内家铁砂掌进阶武学之一,此功外炼刚猛,实则以阴柔内力伤人,为**丁氏家传武艺之一,掌力阴毒,击中人身后会留下乌黑掌印,煞气入体难消。

出处《侠客行》丁珰(曾以此功伤过石破天)。

伏虎掌法:为华山派绝学之一,这套掌法一共有一百零八式,每一式又变化多端。以奇,招式转换迅速获胜。然早已失传,仅余残篇散落武林,为各路江湖人士修习,然失之精髓,仅为三流武学广传于武林。

出处《碧血剑》崔秋山。

开碑掌:南少林内家掌法的一种,类似于金刚掌,此功法练成后,能以单掌开碑,故得此名。此掌法掌势浑厚,重势而不重力,双掌贯气能发出强大气流,举手可制敌残苑;千日后方成,掌到之处威力无穷,令敌闻之丧胆。

出处《龙凤宝钗缘》丐帮长老。

伏魔掌法:据传是少林寺的始祖达摩祖师所创的佛门护法武功之一,以意导气而生力,以力于势而生劲。少林金刚大悲陀罗尼拳的劲力分为二种:一为柔 劲,一为刚劲。柔劲劲力用作收入化解,柔劲劲力用于进攻击打,柔劲劲力为圆、滑、顺、桴,刚劲劲力为冷、脆、快、钻。柔劲劲力运作是圆均,往返裹复,有为 而待,刚劲劲力是猛重、狠准、冷脆、直快。要求长短互用,柔能化解,刚能进击,刚柔相济,互相配合,共同发挥其 劲力作用,达到按需所用劲力的实质本意。共三十六招,用的都是内家真力,表面看来不威猛,其实每一掌都有开碑裂石之能,伏魔破邪之妙。

出处《绝塞传烽录》丐帮武毅。

霹雳掌:属内家掌法之一,发声则气能专一。力自舒远。而声必起自丹田。动作得势。是因气之相应。勇气自增。长期修炼可达隔空伤人,毙敌于无形之境界。“霹雳掌”的每一拳掌之出都是猛喝一声,或先呼喝而掌随至,或拳先出而声后发,或拳声齐作,或有声无拳,喝声和掌法拳招搓揉一起,身法愈快,喝声愈响,神威逼人。

出处《书剑恩仇录》文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