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掌法一

天地武库 掌法一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五指密刀:西域佛宗绝学,由灵智上人苦心钻研,从大手印改良而来,掌出如刀气纵横,较之大手印更具杀伤力。灵智上人曾凭此功一日战三绝而不死~!~

出处《射雕英雄传》灵智上人。

铁琵琶手:是焦文期所用,得自洛阳韩家真传,在兵器琵琶上却略有变化。焦文期是在洛阳韩家学的武艺,韩家铁琵琶手至韩五娘时已达登峰造极,铁琵琶手中的一招“手挥五弦”,出手似乎轻飘无力,可是虚虚实实,柔中带刚,一临近身就骈指似铁,实兼铁沙掌和鹰爪功两家之长。

出处《书剑恩仇录》焦文期。

神驼雪山掌:白驼山庄家传掌法,,能开砖碎石,隔物透劲。用于技击,威力无比,举手投足,立见伤亡。凡被击中者,初时惟觉疼痛,数日后被击部位呈现紫红色掌印,阴寒之气直透脏腑,寒气所到之处,麻木无觉,形神俱损,非同等功夫难以解救。变幻莫测,威力不凡。

出处《射雕英雄传》欧阳克。

春蚕掌法:招招法全是守势,出手奇短,抬手踢足,全不出半尺之外,但招数绵密无比,周身始终不露半点破绽,主要是用于对手功力比较深厚,或是一时看不清对手招式,或自己气力未曾恢复,用于自保。

出处《雪山飞狐》胡斐。

八卦掌:“八卦”最早见于《周易》:“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个方位,即北、南、东、西、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八卦掌以掌法为主,其基本内容是八掌,合于八卦之数;在行拳时,要求以摆扣步走圆形,将八个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术那样,或来去一条线,或走四角,所以称为“八卦掌”。

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奥密在转掌,一式通,百式通,千变万化在心中。不必将八掌练全,只将单换掌习熟,则变换之理油然而生。以八大桩法为转掌功,又集八大圈手于一体,下配一至八步的摆、扣、顺步法为基础,以绕圈走转为基本运动路线,以掌法为核心,在走转中全身一至,步似行云流水,身法要求:拧转、旋翻协调完整,走如游龙,翻转似鹰。

贯穿着三种运动劲力的发放方法,一曰神劲,二曰内劲,三曰明劲。神劲,在行拳走步的运用上是一种精神想象之劲力,外形柔活慢匀,以配合精神想象之意力,达到神形相依的境界,大有飘然欲仙之感。

内劲,是指导行拳走步中的另一劲力的发挥,是在慢柔匀称的运动中,外形充分显示出一种柔和之感,而内在则隐有一种无限刚硬之劲力,从丹田发源而出,直至所到之处。内劲的发放与外形的柔匀,称之为“形活身实”。

外劲的发挥,均从慢柔沉匀中运气源于丹田,贯达两腰,穿通各节,集中一点的弹发于外,以抖、弹、震、寸之劲而为之。其慢之极,则反弹为快之极,迅雷不及掩耳。

招式有乾天极、坤地动、艮山固、震雷霆、坎水淹、离火乱、巽风悠、兑泽漩。

出处《天子传奇》徐达。

五罗轻烟掌:飘渺轻盈的掌法绝招,乃五罗轻烟掌的精髓。此招招数精奇,拥有多重变势。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出数掌,令对手防不甚防。

出处《天龙八部》段正淳。

般若掌: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金刚掌进阶武学之一,威力巨大。其运功的秘诀,还是正宗内功的一派,运功时心性和平,方能发挥制敌奇功,伏魔定力。

出处《天龙八部》玄慈方丈。

抽髓掌:星宿派绝学之一,伤人枯血抽髓,阴狠毒辣。

出处《天龙八部》丁春秋。

蜈蚣毒掌:吸取蜈蚣毒而练成的毒掌。

出处《天龙八部》阿紫(其实想练化功**,没成功)。

冰蚕毒掌:吸取雪山千年冰蚕的毒性才能练成的神功,游坦之体内的冰蚕寒毒得到易筋经内功的培养,正邪为辅,火水相济,已成为天下一等一的厉害内功。这冰蚕神功能在一瞬间运转体内的冻气通过手掌发出来,可以直接隔着空气伤人,中者转眼间冰封一具雪人,大为难当。

出处《天龙八部》游坦之。

长江三叠浪:三掌连环击出,快到无以复加,恰似三个浪头一般,后浪推着前浪,一层接一层,并力齐发,比之他单掌掌力大了三倍。曾被乔峰称赞好功夫。

出处《天龙八部》谭公。

天山折梅手:是逍遥派另一项绝学,有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包括起来乃是六路武功,但包含了逍遥派武学的精义。掌法和擒拿手之中,含蕴有抓法、诸般兵刃的绝招,变法繁复。学的境界要旨在于悟性,悟性不同所领悟的也就不同。

出处《天龙八部》虚竹。

白虹掌力:是李秋水另一门绝学,是一门控制掌力方向的功夫。最大的特点是力道曲直如意。尤其是以劈空掌形式发出时,看似正面对敌,实则掌力方向却游走不定,对手很难察觉。左掌拍出,右掌一带,曲直如意,左掌之力绕过东西身畔,向对手攻去。内在意神,柔化在身,发力在根,圆活灵巧,弹抖自如。它包涵了守、意、气较刚猛的突出风格,同时避实就虚,灵活多变。天为日月星;地为水火风;人为精气神。该三宝形过于意,则以意示形。神意在先。行拳走势内外协调**归一。筋与骨合,气与血合,心与神合。筋与骨合操纵关节伸缩敏捷,在行功中可使周身无处不旋转,柔似蛇形,能使力从心。故变动往来无不从心所欲,毫无阻滞之处。气与血合,拳心意为本,意气君来骨肉臣,腹松净不存,丝毫后天之拙力,气自敛入骨,其刚可知,气血流畅不滞,呼吸均匀,气达丹田。至用之时,则促使曲蓄其劲以待发。心与神合,气静神宁,全身意在精神,神如捕鼠之猫,心神自然才能安舒,临阵稳如泰山,撑之八面。神固体逸则不散乱,待机而发。招式神妙,威力不凡。

出处《天龙八部》李秋水。

晓风拂柳:木婉清用过的一招掌法,行步为其特点,故边练边走,技击手法隐于其中;玉女穿梭亦深藏其行拳走步之中,均有吹、切、挑、托、点、劈、撩、挂之技击法。柔掌的一种,威力一般。

出处《天龙八部》木婉清。

内八卦掌法:八卦门最精深的掌法,以掌为法,以走为用,溶踢打摔拿为一体,循循相生无有穷尽。避正就斜,顺势顺劲,虚实莫测,脱身化影。柔则绵里藏针,沾粘随化;刚则冷弹崩炸,迅如闪电惊雷。起顿、吞吐、旋转、穿翻、缠绕、滚化、循抚、圆活等十六字为内容。由于环环相套,相互为用,故曰“环套八法”。起顿者,升降也,浮沉也。吞吐者,吞身缩势,避让以蓄,则吐手进之于闪电旋风;均强调一个快字,如此方为妙哉。弹打酷似旋风。旋转者,左右转侧也。类同如吞让,然吞后则吐,旋转则不然,让即为进也。全凭腰主使穿翻之道,本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进则即为进,如进不能,即为其引,后有引手,必有后发之。是为穿进翻出,前后、上下、左右,均可为用。前八字用于远打近击之道。然后八字者,缠绕、滚化、循抚、圆活,大凡在贴身运手之中,通身各节均有进击之能,非用双手为其武器,一经贯通则融会百法。缠绕、滚身进,转瞬变肘靠击跌。唯用滚化以引进落空,顺势得乘而取,以心平气和而待周身圆活一气,神形兼备,气顺而守下焦,故精神爽朗,裁手分明,方有阴阳互根、刚柔叠用之妙。出手虽短,但以静制动,威力甚强。

出处《飞狐外传》王剑杰。

韦陀掌:般若堂专研武学,为少林入学武学之一。也是拜师后所学的第二门功夫,少林派的扎根基武功。基本理论是实现风格特点的运动指南。在运动过程中,必须做勤三圆六部九字的统一。即三圆六部行于外,九字真诀动于内,这是拳法运动中的核心论点。。所谓三圆,指行拳走步中的穿连手圆;运动中的旋转腰圆;屈腿走步为圆。六部者即肩、肘、腕、胯、膝、躁六大关节部位的圆运动。其九字为心、意、气、力、势、活、沉、柔、灵。内外的统一集中,乃是拳道之基础所在。

出处《天龙八部》虚竹。

如来千手法:为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达摩院绝学。以不定势的随心所欲,动作反复辗转无定势,两掌变化灵活,或拍击,或抓劈,或按推,皆以应变而为之。使学者入学无绪,难度颇高。掌出如千手观音,让人难分虚实。

出处《天龙八部》玄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