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棍棒奇门二

天地武库 棍棒奇门二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降魔杖法:亦由少林伏魔杖法改变而来。此杖略短于禅杖,却又长于拐杖,招式虽降低了杖法之威力,却更添巧妙灵活之变化。招式有:「拨云见日」、「金刚护法」

柯镇恶凭此绝学傲视天下群雄。——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出处《射雕英雄传》柯镇恶。

狂飚鞭法:以雄浑见长,飞上舞下,磕、绷、点、打、抡、捶、攒、挂、鞭法中的八字诀,使得毫不含糊!但见青光镣绕,身前身后,内力灌注鞭中,扫荡四方。

出处《苍穹神剑》。

如意棒法:又叫做天机棒法,以天机棒施展,位列百晓生兵器榜第一位,千变万化,妙用无方,天机不可泄露,更是难以抵挡。

出处《多情剑客无情剑》天机老人。

龙凤金环:百晓生兵器榜排名第二,以特殊材质锻造,善吸人兵器。为金钱帮上官金虹所用独门兵器。近可锁人兵器,挥舞杀敌,远可投掷而出,以特殊内力牵引伤敌,回环往复,远击进攻,玄妙无方。金环如轮,左右开阖,施展开来,招数精妙无方,威力更是强劲无匹。

出处《多情剑客无情剑》上官金虹。

晨鸡啼屋:鸡冠人以鸡嘴啄使出的独门手法。点、刺、劈、砸、截、拦、撩、挑、抓,手法独特,又能抓对方长剑,是一门难使而又非常厉害的独门兵刃。以啄刺为主,善攻人穴道。

出处《绝代双骄》鸡冠人。

七色戎:「七色船」船主之绝学,以之纵横七海,所向无敌,使之如龙吟凤鸣,长竿在手横扫雷霆。七色齐出,天下莫敌,神威如斯。

出处《绝代双骄》史堇虹。

天女飞丝:用细丝杀人,只有女人能练得,身形也倏地一个飞旋,双手突然迎风一抖,但见无数条金丝的彩索,一下散了开来,宛如缨络下垂,施展时丝飞满天,触之皆伤。

出处《天涯明月刀》。

死眷术:忍术九大秘功之一,双手一扬,两个飞舞的圆圈带着啸声,一上一下飞速往胸前、腿上击来。急速从头上掠过,转一圈又绕过来,一左一右拦腰击来。银光闪闪的飞环,更带说不出的诡异奇秘,飞旋来去,可以顺风飘动,人只要一有大动作,便会尾随而来。看来竟似是活的。

出处《楚留香传奇》无花。

一串鞭:一种高乘硬外功,发功时全身每一个骨节均爆竹般响起,一连串响个不停。据说天下练成这种功夫的只有两个人,一是纵横辽北的风云雷虎雷震天;一是祁连山大盗白云城。谢晓峰化名阿吉,以一跟枯枝连点雷震天的全身骨节,破了一串鞭硬功。

出处《神剑山庄》雷震天。

流云飞袖:飘飘然如神仙,如天女散花,曼妙之极,可谓翩若惊鸿,矫若游龙。软功精纯,柔劲暗藏,上下左右,圆转自如,捷如飞准,百发百中。

出处《小李飞刀》白发三千丈。

云遊鸟飞:素手微抬,一道匹练怒掷而起,像是一头怪蟒,朝腰身缠去。线带长有丈二,利于远敌,武当秘传的袖功招数。

出处《铁柱云旗》。

乱环诀:崆峒派镇山之宝的武功,对方的刀剑一给双环夹作,不但折断,便非脱手不可。是擅克刀剑的一门功夫。

一对金刚圈,攻防备具全。法用崩撩砸,抖甩顶环旋。

极妙套械缠,偷取金泉眼。多练流星步,眼法应灵变。

如就空手拳,巧战棍刀剑。若遇强敌手,退躲如闪电。

胜败放眼看,获胜金刚圈。

出处《鸣镝风云录》。

双环八诀:使用日月双环,打出远近不同的招数,一招出手,四面八方,同时打到,有的攻敌,有的防身,攻出去的回旋自卫,本来收回来的,又反击出去,纵横上下,攻守连环,毫无破绽可击。让人极难防御。

出处《弹指惊雷》。

峨眉刺:峨眉派独创之兵器,以刺为主要攻击手段。左右手各执一支,将圆环套于双手的中指上,屈指握紧时可做拦、刺、穿、挑、推、铰、扣等动作技法,张手撒放时可运用手腕的拌劲和手指的拨动使之在手中做快速贴掌转动来迷惑对手,击法有刺、穿、挑、拨、扎、架等。

出处《玉辟邪》。

点苍玉袖功:点苍派的袖法,可搭配长针使用,威力倍增,玉川子曾在「魁星战五关」时使用,赤川子也练有此招。

出处《英雄志》。

紫府神箫:这套箫法每一记招数都用一句唐诗为名,出招之时,也都暗合节拍。先行吹曲子是培养自己的感情,待到兴会淋漓之际,再行出招,方能收得上乘武功中「心物合一,意与神会」之妙。

出处《鸣镝风云录》檀羽冲。

铁牌挟剑三十六路盘打:左手铁牌右手剑的一种招式,太极牌陡然扬起,由左向右,拥起一片光影,右手剑随之突刺,如蛇吐信,奇诡难测,剑光牌影,来往交织,专克近战。

出处《鸣镝风云录》孟霆。

九天九地方便铲法: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慕容博卧底少林时曾修习此功,并融会贯通于指掌之中施展。拍、压、推、挑、铲、劈,招式使得精奇多变,铲手劲力也大得吓人。

出处《天龙八部》慕容博。

伏魔杖法:是少林寺的始祖达摩祖师所创的佛门护法武功之一。每一杖打下,都有千钧之力,而且杖头杖尾都可用以打穴,劲力至猛至刚,无与伦比。伏魔杖法共分为三段,每段三十六招,一段比一段厉害。第一段的三十六招一过,第二段的三十六招紧接而来,每一招用的都是内家真力,表面看来不威猛,其实每一杖都有开碑裂石之能,伏虎降龙之妙。但这种杖法十分损耗内家真力,若然演完一百零八杖法,必得大病一场。所以,若非碰到生死关头,决不轻易使用。

出处《云海玉弓缘》了因和尚。

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根据少林伏魔杖法改变而来,为五台山派僧众修习。因其杖长,招式多为大开大合之法,身材矮小者难以施展,出现的招式有:「秦王鞭石」、「大鹏展翅」。

出处《天龙八部》奚长老。

疯魔杖法:鲁智深在五台出家学了伏魔杖法,用起来状如疯魔故又名疯魔杖法。一阵杖势,如蚊龙翻海,呼呼劲风,隐挟风雷,幻起了重重杖影,威势如山。所用铁杖最为沉重,此杖法更讲究势大力沉,简于招式,威猛异常,略有碰触非死即伤。

出处《天龙八部》宋长老。

普门杖法: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戒律院用来惩戒触犯寺规的弟子的一种杖法,用杖较轻,招式巧妙,临敌时总能招招命中对方,但威力一般。五台山派系亦有此功。

出处《天龙八部》神山上人。

大韦陀杵:大韦陀杵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乃武林一绝,重重杖影闪动,漫天呼啸,隐挟风雷,势道之盛,宛如排山倒海一般,中杵者肋骨根根断折。般若堂专研。

出处《天龙八部》玄悲大师。

大力金刚杖法:丐帮简长老武功,招式走刚猛一路,由少林金刚伏魔杖法改变而来,为简长老独门武功。一时间只见杖影如山,往来翻飞,那乌黑的禅杖,似是一匹纯黑的轻纱,连绵不断,无数次招快迅捷的使出,似是将其合而为一施出,霍霍的风声,渐渐也转为尖厉的呼号,声威之摄人,足使人惊心动魄。

出处《射雕英雄传》简长老。

无上大力杵法:达尔巴的武功,招式无甚变化,仅是双手握杵横挥八招加上直击八招,凭著天生神力将十六招反复使出,招意带有三分癫狂。

出处《神雕侠侣》达尔巴。

泼水杖法:杖法共有八十一路,取自泼水不进之意,禅杖直递横击,啸风如涛,此去彼来,运杖如飞,攻势猛恶无比!劲道刚猛,且套路严谨紧密,使时声势颇为凌厉。

出处《神雕侠侣》樊一翁。

灵蛇杖法:西域白驼山独门武学,不同于一般杖法刚猛,而是走蛇游灵巧的路子。猛若惊雷,急如闪电,轻若飞絮,重如泰山了。盘、打、挑、拍、崩、拦、锁、挂,蛇头拐杖一招一式,刚柔互用,宽猛并济。

出处《射雕英雄传》欧阳锋。

大力金钢杵:西域佛门护法神功,铁禅杖虚虚实实,快若闪电奔雷,展开一根铁杖,点、杖、击、格、崩、砸,使得泼风似,每一杖都运足了内力,沉似山岳,以力克敌之法门。

出处《白发魔女传》桑弧。

伏魔杖法、荡魔杖法、天魔杖法:佛门杖法,层层递进,由伏魔而入魔,如天魔降世,打法疯魔。杖势一变,重重杖影,漫天呼啸,隐挟风雷,势道之盛,宛如排山倒海一般,刹那间,三丈方圆,已全在禅杖笼罩之下!

出处《江湖三女侠》了因。

天竺杖法:天竺僧众所传之护法杖法,流传甚广,威力平平。

出处《瀚海雄风》苦行僧。

龙吟杖法:刚猛霸道的杖法,舞动之间如虎啸龙吟,杖影千条,风生四面,杖到处石碎,附近数丈之内便如同一张杖网,声势惊人,威力不凡。

出处《草莽龙蛇传》沙守义。

虬龙杖法:使用的乃是短杖,棍舞如虬龙绕树,单手持杖,变化自如,或如杖击,或变棍砸,短杖在手,灵活多变,是罕见的近距离杖法。

出处《龙凤宝钗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