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天地武库 > 拳法二

天地武库 拳法二

作者:梦里江湖远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虎拳:传统拳术中象形拳的一种,在**门拳中以刚劲凶猛,拳脚生风著称。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六式,却式式能攻能守,灵活自如。练习此拳特别要注意身法步法腿法,所谓打拳不溜腿,到老冒死鬼。万籁声大师的要求是:腰要柔,腿要活,拳脚舞动无人捉。主要流传于浙江,四川,甘肃一带,这些地方性的武术拳种,三个地区有“黑虎拳”的叫法。其风格特点是动作稳健、攻防相间,劲力逼人,动速定稳。

黑虎拳功夫主张神形俱炼,内外兼修。拳打卧牛之地,短小精干,在一平方米的场地就可打拳术套路。属南派内家拳。招法动作,变化多端,朴实无华,威猛无比。出手带劲风,呼呼有声,但又可刚可柔,刚柔相济。身法要求头正、不俯不仰、身正不偏不倚、含胸收臀、虚心实腹、沉肩松胯。忌:挺胸耸肩、紧扎腰带。注重下桩沉稳、落地生根。

手法多于腿法,手法有:“接、斩、劈、剁”等十六种技法。近身技击法有“五峰六肘”全身无处不是拳,一触即发。腿法疾发急收、低腿暗发。高不过腰胯。练拳以“静心自然”为宗旨。要求:“任其自然、放手而出、用意不用力而自然上劲”。技击虽然有“硬拼硬打,先发制人”,但主要还是主张“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强调“静心就是法”、“拳打无定袼,随势而化”,注重内功的修炼,以“混元一气”为根基,强调“劲”的运化运用。不打着对方时劲不发出,棉般柔软。一旦打着对方或对方击打我时,接触部位立即硬如钢铁。主要劲法有:横、直、整、寸、透、飘等。共有刚、柔、化、三步功夫。

出处《白发魔女传》胡国柱。

野狐拳:全套拳法以灵、闪、扑、跌四字为要诀,招式多为虚招,意在先让敌人无法辨清自身前进后退、左趋右避的方位,然后再伺机进击,专门用来对付较己更强的劲敌。

梁子翁早年在长白山采参时,偶见野狐以纵跃缠斗野犬,对野狐动作苦思数月而悟创出这路拳法。使用招数还有双腿摆成马步,双手握拳平挥,是一招“恶虎拦路”。“青龙取水”这一招是伸拳前攻,后心露出空隙,另外还有“灵猿上树”等。

出处《射雕英雄传》梁子翁。

长拳:长拳是中国传统拳派之一,属于一种北派武术。一般将查拳、华拳、炮拳、红拳等均列入长拳。中国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

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个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 阴阳相依,相辅相衬。

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这不仅是在拳、臂挥舞时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微动作里也要如此。上肢运动要达到“拳如流星”这种要求,就必须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关节在运动时力求松活顺畅,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势,先声夺人。

长拳的眼法,须“眼似电”,要明快、锐利。眼法在长拳运动中不是单独活动的,它必须“眼随手动”,“目随势注”。

长拳的身法,须“腰如蛇行”,要柔韧、灵活、自如。身法在长运动里,可分为问、转、展、缩、折、弯、俯、仰等。这些身法的变化多是主宰于腰。因此,“腰如蛇行”的身法要求,一方面是要求各种身法在运动的时候要像蛇行那样灵活,有曲折有变化,另一方面也是要求胸椎和腰椎的柔韧性要好;使动作做得既柔软又坚韧,柔软则灵活,坚韧则有力。动作做的灵活、有力,又富有曲折变化,才会协调而生动。身法包括胸、背、腰、腹、臀五个部分。在一般的长拳。运动中,由活动性动作进入到静止性动作时,多讲究挺胸、直背、塌腰、收腹、敛臀等方式方法。在活动时,则要求灵活自如。“体随势变”,根据不同的动作采取不同的身法与手。眼、步、腿诸法协调配合。

长拳的步法,须“步赛粘”,要轻快,、稳固。“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打拳容易,走步难”;“步不稳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步法在长拳运动里起着重要的作用。

长拳的精神,需要充沛、饱满。要充沛饱满像雷霆万钧,像江河的怒潮,要显示出鼓荡的“怒”的气魄。

长拳的呼吸,须‘气直沉”,要“气沉丹田”。这是因为呼,吸在长拳运动中关系着运动的持久性,也关系着劲力的催动,即所谓以气催力。

长拳的劲力要顺达。如果发力不顺,也会使运动僵硬、死板。长拳运动最忌“僵劲硬力”,强调“力要顺达”。用力顺达,须从‘三节”、“**”着手。三节,以上肢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下肢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是手、肘、肩、脚、膝、胯等六个部位的配合。掌握好“三节”、“**”运用顺力,动作才会豁达。

长拳的技术,须“功宜纯”。在这里,“功”指的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和运动的各种技巧。

出处《萍踪侠影录》杨威。

伏虎拳:是传统象形拳之一,练习者要求拱项缩头,瞠目眺牙,模仿虎形,领会虎神。该拳结构严谨,地盘扎实,进攻时迅速准确,防守时密不透风,身法敏捷灵活,动作刚劲有力。一招一式,似粗实细,拳、掌、指、爪,劈、打、抓、戳,变化微妙,实用价值高,是一门江湖常见拳种。

1.无极式:无思无虑,全身放松,两眼平视前方。

2.关公理须:上左步再上右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手心相对,从两侧如理须状,掌根向下沉压,压至与腰平,气沉脚底,要有关公之威武气势,此势有积蓄能量之作用。

3.裹肘:向左前方拧身裹肘,左手握拳收于腰侧。

4.十字披红:右脚略向右后撤半步,同时左拳变掌,边拧边翻至掌心向上向口收回,如搂物状;同时左脚收回并于右脚内侧,右掌心朝前,动作不停;寸(进)左步紧跟右步,左掌变拳翻转,向左膝前沉打,左肘顶向前方,右掌变拳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尾闾坐住劲。

5.裹肘:同柠身裹肘。

6.猴儿爬杆:回身收右肘扑左掌,打拧劲。

7.寸左步右掌撩阴,左撑护耳。

8.鹞子入林:沉左掌,回拉右掌,寸左步,抬右膝,右掌搜档。

9.立虎形:落右步,寸左步右步紧跟,两掌立式前推。

10.懒龙卧道:向前踩右步,左掌下按,右掌变拳向前下方沉砸,目视前下方。

11.上步左炮拳:上左步,打左炮拳。

12.三盘落地:向左拧身,两掌如金钟扣地。

13.拘马鞭:右肘向前侧方,裹肘劈落,左手护臂。14.仙人脱衣:向左拧身,两掌贴身,如脱衣服,向下蹲沉。

15.砸捶:两拳砸于腹前。

16.猴形腿:两手向左后方沉带,同时起右膝,脚蹬出。

17.横掌:落步,寸左步,进右步,右掌横切。

18.掐手:左转身,用腰劲,左手掐抓。

19.白蛇吐信:接上式,不停快速穿掌。

20.白蛇吐信:收回右肘,出左掌。

21.转身二郎担山:上左步,转身双掌摔掌。

22.按手盖顶:双掌向前下方按下。

23.金鸡食米:不停,寸右步,打右崩拳,左手护腕。

24.舔腿:上右步,两掌化打,两肩不可抬起,收左腿抬起,进身再用脚跟蹬出。

25.裹肘颠捶:落左步两肘相裹,合于腰间;上左步,收右膝,右舔腿蹬出,可多打几次;落右步,两肘裹砸于丹田,如天上落石头。

26.鹞子入林:上左步,打左炮拳。

27.上步钻拳:上右步同时打右钻拳(沉肘,出入如钢锉),手与足合,同动。

28.转身钻拳:后转身,打左钻拳。

29.金鸡抖翎:右手化打,左肘向左前方沉肘,右手回护,全身整体发劲。

30.裹肘:左掌回护,右肘向前裹沉。

31.猴儿爬杆:右肘沉回,左掌扑出。

32.十字披红:同动作4,方向相反。

33.收式:由关公理须,收于丹田,全身放松。收功很重要,要慢,气定神闲,否则有种无收。多散步,遛腿,全身拍打,抓捏,不可拘泥拿劲,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出处《绝塞传烽录》戴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