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玉传贰 > 第四十七回 巾帼风尘女(十五)

神玉传贰 第四十七回 巾帼风尘女(十五)

作者:彩笔道沧桑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金元皇本名为周玉龙,原本也是秦江国中的西霸诸侯,早年因看不惯朝中奸臣当道,昏君佞臣迫害贤良忠臣与天下百姓,残暴不仁,欺压良善,苛捐杂税使得举国上下皆是民怨沸腾,天怒人怨,深知如此失德败行,满行荒唐事的国家必不会长久,故而回归封地后而自立为皇,国号便为蛟胜。而此国号也有早晚能取代秦江国的意思。

自金元国开国以来,皇帝贤明豁达,圣心通如钻石般晶莹闪亮,且用圣德治理天下,近贤臣而远小人,用人唯才,广开言路,采纳百家之策,且善待百姓,轻谣减赋,使得全国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他治理有方,国中乃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国力日益强胜,因而金元皇之圣明享誉九州,万民无不对其歌功颂德。

然金元皇有四子、两女承欢膝下,长子乃是东宫皇后所出,名唤宏继,因是嫡长子,故而被封为皇太子,性喜文静而仁弱,但却心胸狭隘,擅于猜忌;三子乃是西宫陈贵妃所生,名唤宏达,生而勇猛,性喜骑射好武斗;四子便是南华宫徐妃所生,名唤宏博,还是个在襁褓中的婴儿,又怎知人世的艰辛与沧桑呢?前面三子皆是大贵人所出,也从小富有母爱,正是母凭子贵而受到宫中上下的奉承与尊重。两女便是云如公主和清风公主,二位皆是身份尊贵的妃子所出。

最不幸的便是二皇子宏誉了,相传他乃是父皇在酒醉不醒人世时,临幸了浣衣局的奴婢后所生,而这奴婢身份太过于低微,受到后宫其余诸妃的打压与陷害,未能被正式封妃,因而打从二皇子刚降世时,便离开了生身之母,而由奶娘抚养。

因而全宫上下都不重视于这位身份低贱宫婢所出的二子,从小便是受着冷嘲热讽而长大,与其余皇子吃穿用度,任何待遇皆是不同。他是迎着寒风和冰雹而长大,庆幸的便是此子心性颇高,并无被外界诸多的恶势力因素而打倒,反而更加的发奋图强,就如同傲梅迎风之上,像是旭日之阳高升于天际,便如是烈日中的雄鹰,终有日会展翅高飞。他天赋异禀,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他既有刚毅果断的性格,又有宽怀仁义的品德,他崇尚的是儒家学说,最大的理想便是以仁治国,他还是惜才爱才,求才若渴之人,大志凌云,希望天下在他的手中永不再起战祸,九州万民都能幸福美满,风衣主食。

只是奈何此子并非是东宫皇后所出,似乎离那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千重之遥,今后便也只能辅佐皇兄治理天下了。

而他万万没想到,此来御书房本是想禀明父皇军事,却惊闻兵卒竟奉父命即将要撤兵,更是气愤不已,因为他深知用兵之道,最讲究三道便是天、地、人,绝不能此时而撤,因而他万分紧急的闯进了御书房。

金元皇朝好奇不已,问道:“皇儿,你如此神色慌张,有何紧急要事吗?”

二皇子便即刻向他父皇行礼后,急切道:“启禀父皇,您绝不能在此时撤兵,命元帅回救蓄发城,此时乃是夺下鸿丹城最好的时机,只要此城被我们拿下了,便可一鼓作气直取秦江国都,到时便可真正的一统天下了,万民就可以安居乐业了。孩儿跪求请父皇立刻赐死给您提建议的小人,他真是个奸贼,屡次无异于通敌卖国。”

“皇儿,何出此言呐?我金元国如今势力熏天,何惧区区秦江国呢?何时何地皆能将其尽灭?为何非此时才是最好的时机呢?况且蓄发城对我方极为重要,必须要解救才是呀!”金元皇觉得自己的国力已远胜秦江国,便也有些自满,信心十足不管何时皆能战胜敌国。

“就是嘛,二殿下,皇上所言正是,当务之急必须先解蓄发城之困才是呀。”徐妃心中虽有些惧怕二皇子的威视,但也开口说道。

没想到二皇子闻此言,便怒火心生,充满愤怒之容的望着徐妃,道:“是否是你向父皇进言,先回救蓄发城呢?你不是自称智者才女吗?难道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兵家出征必要一鼓作气,岂能半途而废?难道你是有意包庇秦江国不成?还是想通敌卖国呢?”

惊闻此言,徐妃脸色涨的通红,连连下跪,道:“皇上明见啊,臣妾对我金元国一片忠心,惟天可表,二殿下怎能如此出言不逊,弯曲了臣妾之忠肝义胆还不要紧,此事最终也是由陛下决断的,他这不是连您也一起骂了吗?”徐妃依仗着皇帝的宠爱,非常的矫情。

“嗯,爱妃所言甚是,皇儿啊,你简直太无理了,还不与朕退下,朕的决断又岂会有错啊?”金元皇说话处处维护徐妃,故而责怪于二皇子。

而二皇子沉思了会,就拿出他坚毅不屈的性格来,大声呵斥道:“父皇啊父皇,皇儿有一事不明,想向父皇垂询?”

“皇儿,你又有何事了?”金元皇脸色深沉而不解的问道。

“父皇可还记得当初我们立国的目的?还有当初您所做之事吗?”二皇子便目不转睛而郑重的问道。

“当然记得,秦江国**,百姓民不聊生,朕立国起义想还天下百姓一片安宁祥和。”

“是啊,父皇既然记得,可儿臣也依然记得当初父皇乃大开言路,从谏如流,不拒忠言逆耳,可如今难道父皇真变了吗?难道父皇忘了当初的志向吗?难道父皇忘记了我们都要以史为镜吗?切不可再做重蹈覆辙之事,还望父皇三思啊!”二皇子满脸郑重的望着金元皇。

“哎呀,皇儿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呐,朕险些铸成大错了,没想到坐龙位久了,便自以为是,听不进良言忠告,皇儿真可谓是朕的名镜,时时刻刻督促于朕。”金元皇恍然一悟,明白原来自己犯了错误,竟会拒纳忠言。

“朕深知国有良臣则社稷安,众卿须牢记,今后若观朕有错,你们必当相谏,使朕能迷途知返。”金元皇非常虔诚的说道,也更说明了他是位知错能改的皇帝。

谁知等片刻后,二皇子便开始正式的向徐妃发难了,满脸怒容道:“父皇,儿臣还有一谏言,国不可容奸邪小人,请父皇清君侧,处死惑君之人徐妃,一正纲常。”

徐妃闻听此言,吓的脸色极差,即刻跪地求饶,道:“皇上,恕罪,臣妾也是好意相助您,忠诚之心可昭日月,绝不是有意,请皇上开恩呐。”

“是啊,皇儿,依朕看就算了吧,爱妃也是出于好意,况且她还是你匹弟的生母,此事就作罢,爱妃就回寝宫闭门思过吧,今后要慎言就是。”

“谢皇上,臣妾告退。”

“且慢。”二皇子在这时候又阻拦道。

徐妃却吓的直打哆嗦。

谁知二皇子耐下性子问道:“此事,本宫可以不予追究了,不过有一事,还望娘娘你如实相告,如果有隐瞒,在父皇面前,你也应知难逃国法。”

“是,二殿下尽管问。”徐妃惧怕威势,低着头面红耳赤道。

“本宫想知道,到底是何人让娘娘劝说父皇撤兵呢?”

“这……”只见徐妃吞吞吐吐。

“娘娘,实说就是,本宫答应绝不再为难你。”

徐妃知道这样的状况,若再不和盘托出,便难以保命了,就把秦江国皇帝写信与准备送美女求和之事都交代了出来,也说出了自己乃是嫉妒心作怪才会建议金元皇撤兵。

万万没想到,二皇子确是个耳聪目明之人,霎时脸色惊人,微微一笑道:“这分明就是敌国的奸计,娘娘你千不该万不该,为一己之私事,竟置国家荣辱于不顾,不过据本宫所知,秦江国目前的朝臣中皆没有如此的智者,这计策究竟是何人所出?”

话音刚落,徐妃便从袖子里取出了两封信交于二皇子。

二皇子猛然一惊,观看这两封信上的笔迹圆润有余,却不够雄浑有力,并不像出自帝王之手,反而更像是位女子的笔迹,便心中觉得疑云重生,难道这计策会是女子而想吗?真不敢想象秦江国竟会有这等巾帼英雄吗?

即是产生了疑惑,好奇知心,也是求才若渴之心,导致他做出了个决定,准备向皇帝请命,带一对人马,前去解决蓄发城之危的同时,也准备会会这位身怀惊世妙策的奇女子。后有又会引发何事呢?请看下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