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玉传贰 > 第135回 刃锋定正赋心罗 石灵育贤齐神柱

锐锋天宝仙宵遨,欣荣神殿髓玉雕。鎏彩荫飞日月袍,宸辉庇曌山河袄。惩奸诛恶明公昭,护真立正灭邪妖。

丈起云地步登高,倾聆授意富金飘。翔引空灵碧姿抱,天宝褪明化芥颜。自昔因结深难晓,今朝缘系神忧焦。

指剑正态问青穹,俯身侧目何解通?拨云震日气惊鸿,出鞘慑月辉腾空。平贼定朝贺功荣,护天安邦颂业宏。

倾红芒刃不相丛,傲洁铁锋未明衷。忧迷清姿照凄容,叹怜游女寄惜中。严冬覆霜冰积冻,平添哀愁忧万重。

持剑屈身继询天,紧撩袖襟不耻问。金锋出锐刃盾沉,堪闻寻因悲果生。魔魅祸真正道崩,江河倾颓岁月催。哀鸿遍野活灵惩,阴霾遮辉天地衰。

仙圣赐剑法艰镇,赝宝蒙世滑幽尘。堪聆神思意如明?何解何解复何解?

横剑挺身首昂天,华色添愁神焦怜。忧容紧绷弓上弦,源系因结丹心悬。凝神沉虑巧思难,抬眸深解再证天。

自古皓月曌正贤,理义秉忠护良善。道应净慧驱邪恶,玲珑通窍智星繁。千转百回终解意,凝眸欢顾馨灯闪。

金芒除魔抛血洒,紫毫秀锋战铁甲。彩笔贤论唤世家,敞门迎客立城下。丢盔卸兵斗心化,儒雅恭谦马回驾。

心怡相怜屹华夏,同是天灵并蒂花。忠仁德义非痴傻,大智若愚慧中雅。兵不血刃弓收纳,私恶同感日月化。

化正为重伐身次,攻心为上攻城下。聪明勿当聪明花,愚笨非是愚笨瓜。辽疆素张铁战伐,金锋艳毫谁功大?

仲冬舞雪展新景,孟春复苏唤瑞锦。馨芳弥香秉贞性,耐寒摧磨守真品。澄洁素质屹正心,宏化富识立贤行。

因为就算一把再锋利的剑,能够除尽天下的恶人又如何?剑能除身却不能灭魔,心魔若不逐,人心照样还是一滩散水。

恶传恶始终还是恶,只要这人性的私心不灭,恶行不改,损人利己的污秽邪念不除,这天地终还被阴霾罩空,乌云遮月。

此刻,美霞终于从刚才的愁容之态,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明眸也瞬间涌现出温暖之感。

原来上天此举之意,是想通过此事警示世人,杀人并非是除恶最好的方法,这就是此剑有锋而无刃的所述之理。

就好似,圣者非喜著作闻名于世而去创作,却是为唤醒世人的痴愚而著论。

也如世之名将,并非为创战争而生,而是为守太平护黎民而斗。

何能分清善义行?可想而知,就像两杯同样清澈见底,毫无泥垢的清水,若分别放于不同的器皿中,所现结果可能就不尽相同。

同理,一样的事物,得看所行所为的目地如何?若为私利而行善乃为伪善,甚至比直接行恶更加可恶,而世人最难看清的便是人之本质。

立意,乃正也;义理,通真也。贤良者若为善而为善则虚也,若为名而行名则是伪也。

“哈哈哈哈哈!真是个傻子!以为凭这志向就可以登天吗?天仙就是天仙,凡人也就是凡人,心高而才疏,还是认清现实吧。这五音不全的家伙竟还想成为名扬天下的歌星,还想胜过我们伟大的歌界领袖沈清风小姐。这不是痴人说梦吗?这怎么可能呢?真是让人笑掉大牙呀!”

恰在此刻,天地间响起了来自于四方的狂笑之声,这笑声之中满怀轻视鄙弃的嘲笑声,似乎感觉逆天之大变,不可能之中的不可能。

而后忽然间显现出一幅志者宏愿寄赤乔,众生轻笑鄙弃傲的场景,只见一位身穿粉色镶金的襦裙,蝴蝶结束发,音律不全的的小女孩在赤乔木下立志,定要冲破天笼,成为举世闻名的歌星,而她身旁所有的人竟轻视嘲笑与讽刺而不信。

望着嘲笑之音与轻视的目光,谁知这小女孩神色淡然,目光中充满志气,而后只回了句:“世事无常,人生来日方长,谁能笑到最后还是未知数,沈清风小姐今已过不惑之年,而小女才是弱冠之年,试问谁与青天试比高,谁与彩霞试比艳?且看他朝风云与谁同,众位朋友请拭目以待吧。”

观之此景,美霞的明眸又瞬间涌现欢欣之态,脸上满满的露出敬佩之情,这次与前两次皆不同,她却只吐了六字的赞美之词:“生女当如是也。”

真正好的东西,真正能成功的人,在世界都公认它的价值前,必会受一翻风雪冰霜与沉重的打击,和外来势力的攻击。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常年被困于阴寒的北极中,尝受那种穿心之苦,而后经过旭日点点滴滴的融化冰雪后,身上才流淌着一股温暖之感。

换句话说若没有价值的人或东西,那么磨难与艰险会永远鄙视他,远远的逃避他,怎么也不会选中他,亲近他,更不想与他交朋友。

其实这些事同理而证,也显而易见,就像是古装电视剧中时常播放的那样,忠贤与邪人同朝为臣,而后忠邪势不两立,往往皆是奸臣陷害忠良,忠良含冤屈死,初时苦不堪言,血腥淋淋,冤屈不得昭,几次看到这悲伤情怀之处,实在看不下去,都想马上关掉电视。

但到最后大结局时往往皆能出人意表,公理彰章,正义长存,忠良之家皆能平反昭雪,恶徒也能付出应有的代价。

忽然间,微风轻拂,前路金光闪闪,涌现出无限的辰星之灿,而后虚空中祥云环绕,仙雾弥漫,紧接着有尊妇人的石像立于前方,右手捏兰花指立于胸前,左手轻握洁白的拂尘。目光中透有观尽人间沧桑,阅遍世态炎凉之感。给人的感觉是气质绝尘,雍容华贵与端庄祥和,不过高贵之气中又隐着股普通之气,她是多么的慈悲祥和,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南海观音不及她端庄高雅,澄居道婆不如她地道实在。

而身前则立有天界三大神兽像,助神虎、金腾龙与七彩凤。虎乃百兽之王,龙乃水系之王,凤乃百年之王,此皆为代表,竟皆诚服于此妇人之下,护她敬她,可想而知,这天下万灵对其无不敬若天人。

但此妇人到底是谁呢?石像为何会立于此呢?

正在美霞不解的同时,虚空中晨光漫漫,而后显现出数言:

“万灵圣母者,乃凌曌先圣也,幼名曰芸疆。屹紫微山瑶辰宫,紫宸星君之二女也。生有圣德,大爱无疆,慈护万灵,故集众灵之气于身。

仙元六年,洪荒预灾,妖兽横空,紫宸陨落,天岁应劫,尊六岁而服天跤龙,驱魔兽,俘妖灵数以万计而安其家,不忍杀之。遂上书于帝而保之,同化妖灵也,此还清于世而名于内外。

后功比尧舜,而封凌曌之尊也,赐于元君宫。香火盛而六界诚服。自立门户,德授于徒以万计,殿金煌耀目,万跟玉柱如龙腾直上,豪派华丽。

是为金玉、银玉、珠玉、宝玉、神玉……而不计其数之种也,独神玉受之精,吸之髓而立于正中,撑于群殿,凝于众灵。与神宫同齐,和仙山同巍。

楚河大仙者,姓甄名仙玉也。天宝二八年而遂产于三河县,父乃普户甄严,生德如日月之贤,额高眉阔,圆润福态。乃天公地母之象也。胸寄清河之广,眉若丹凤之姿,目似宸星之灿也。幼年乃……

“原来这石像中,慈悲祥和,高贵端庄,又平凡素雅的妇人竟是凌曌元君,我曾于神话书中所看过很多描写她的故事,她也却是名扬神魔人界的大圣。今日美霞我真是何能何幸,竟能一瞻仙姿。而她更为难能可贵之处便是深居此等高位,还能对万物同视之,且平易近人,从不因为自己的身份高贵还轻视任何人。能做到这点,真乃不易,她是神界的圣,更是人们心中伟大的仙人。”

见到凌曌元君的神像,美霞真是满脸布着喜悦之色的注视着她,这位圣德具佳的圣仙,果真是名不虚传。

她欢喜之余,便继续面露喜色,文字继续往下而看,谁知此刻,神情刹那间竟凝重了起来:“咦!楚河大仙?她究竟是谁呀?文字中阐述的好厉害的样子,在仙界有什么名头呢?怎么在神话故事中从未提及过仙界还有这号人物呢?而且为什么还与大名鼎鼎的凌曌元君扯上一点关系?再说神仙不是都有建庙香火供奉吗?而到目前为止,我还从未听过哪座寺庙有供楚河大仙的神像呢?看来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仙而已,也并没有施德于众生,功德不到,自然就没有庙了。”

美霞思考的同时,瞬间点了点头,一定就是这个原因,功德未到,所以没有建庙供她神像,而深思的同时,她的目光瞬间又凝重了起来:“不对呀……为什么说凌曌元君宫的玉柱皆由不同的玉种所立,而神玉却是最好的品种,因而才立于正中央撑起整个巍峨的宫楼。神玉……神玉……神与仙乃近义,噢……难道……这只是打的一个比喻,莫非说的便是仙玉……可既然她那么厉害,为什么会没有香火供奉呢?唉,这文字定是抬高她了,区区一个小仙又何足挂齿呢?”

美霞便轻轻的摇了摇头,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她可是博览群书的小才女哦,可是看遍了所有的神话集,就是没有听过楚河大仙的名号,因而便觉得她定是个庸碌无为,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罢了,更无施德与众,不值一提。

而后目光淡然的移开了描写仙玉的那段话,而又继续扫视着凌曌元君的描述中,神情欣然欢快,对她是又敬又佩,为仙为圣者当如是也,满怀博爱之心,有能力而造福于众,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