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神玉传贰 > 第132回 峦峰破石惊天著 忧思藏名隐凄寒

此时此刻,美霞脸上露出无尽的不解之色,这显现的种种到底有何深意,可惜才疏学浅,还是未能解其意。

谁知恰在此刻,虚空之中竟显现出数段辰光漫天之言:

“才星横空尘寰赴,智石惊世山河护。武者渡关踏九途,文子敞扉论心赋。孔孟仁行相授长,儒雅名言省思悟。之乎者也美传誉,难及清月贤义录。

天公点津赠奇绝,地翁指困献风韵。锦心艺迎登穹阁,绣口奉教攀峰峻。包罗辰宙振日月,吞隐万象兴风云。挚荫宏道庆江河,诚护漫途贺岁年。诉言倾腑解德善,明道暗理寄玄奥。广狭义领慈悲解,博精深妙隐辉皓。

慈意通理古来识,风月寄思明自知。开秦创基屹万载,岂料二世唇亡矣?父传子继天经义,尘间漫舞仁善智。后代纯衫换污泥,自堕毁行腾天志。金山焰山化空山,澄江污江消清江。

儿孙自有天寿福,不消拄杖扶亲梯。传艺奇技傍己身,授德明义重泰金。雨露均沾儒学门,福荫润泽众生地。千古名理屹端涯,万载真行庇华夏。

奈何芸生执念超,心厌口恶不解察。行恶裨己身泰然,人不为自天必罚。性冲体动绝思果,损人利己徒增伤。乌阴簿上圈红笔,试问九族泣何悲?鄙笑仁义道德言,何以富利护身行?奸意邪念游心志,曲误贤慈立命法。

光正皓明踏月迎,天地通路畅游行。奇志屹巅高峦耸,烈阳普照乾坤晴。宏图再创辉煌日,倚仗清月豪赋吟。”

美霞更为不解的同时,谁知阵阵惊心动魄的巨声随即而响彻于天地,而后,山峰左右两侧的两块奇石竟光芒万丈,接着对立而行,快速地往前,瞬间便交合于一处,紧接着好似听闻到声声惊天骇浪之音连绵不绝而来,这瞬间一本惊世巨著竟破石而出,即刻悬于高空,仿似漂游于碧霄,而后竟认准方位,缓缓地直射,接着刚好落于美霞手上。

只见其封面之上映有五个金光璀璨的大字,乃是书名为《清月贤义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书为何会落于我手中?美霞甚感疑惑不解的同时,便目光深沉疑惑地翻开第一页以观。

只见第一页乃为本书之序言,序言曰:

鸿蒙初开大千世,

乾坤盛兴仙凡气。

辰辉悬映祥阔域,

雨露润泽福辽际。

武圣笑过千里域,

文尊博阅万卷书。

巧识耀绚日月明,

慧心解观江雨清。

仁义达慈富山河,

博大精深屹泰德。

污言邪意损尘途,

耗气毁运添丑恶。

悟领感释复存心,

精妙绝论天地行。

汇聚成册唤世贤,

度迷化痴艳霞迎。…………

看了序言之后,美霞便对此书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这是一本讲善道,论贤良仁慈之书,可这有什么用呢?这个世间本就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处处隐藏危机,又有谁会去研究善道呢?为何它会不由自主地飞到我手中呢?紧随其后,她深感迷茫的同时,便无精打采,随意而继续翻阅第二页,

只见上面写道:

“乾坤初开而日月兴,圣贤立正而天地安,古时谓之七美者乃华夏之德也,寰尘之贤德而非语可解之也,夫施博爱心而富之于天地,心生慈隐而怜之万物,急生灵之所急,忧众生之所忧,故而同天地齐哀,与日月同悲,倾风雨诉声而融身于自,闻花鸟虫鸣声而知其性,融情于自然之谛听,寄思于山水之感聆,托意于风云之际会,待万物而皆同视之也。……

然古贤乃如皓月之明也,身怀宇宙之志,匡扶天地之心。夫吞辰星日月之妙,惊山川秀林之奥也。辨寰尘之是非,清泥潭之污浊,驱人心之邪秽,屹世间之正义,此乃诚如是,夫复又何求?……

然此善道而非彼善道者耳,然借自然之立生法,引博深之理,传精妙之据,通神州之意,提精而适用于当下,取髓而流芳于百世也。况此种种益言乎,皆何如耳?……

美霞的明眸郑重而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书中的精辟妙论,一页页上浮现的文字映入眼帘,神色从刚才的无精打采之容,缓缓地竟转变为了大惊大喜之色,这本奇书真是让她大开眼界,人家论的善道皆为有口而无行,没有丝毫的用处,而此佳作之上所言者真乃包风云之妙也,付诸实行,威而无穷,就好似大罗真经般深不可测,随即便赞道:“这……妙哉!真是妙哉呀!苍天之意果然不虚,累尽岁月亦数载,读遍儒学千万卷,果真不及这本《清月贤义录》,此书真是名不虚传,真乃神书也。

此所述真乃大乘之爱也,不拘于小情与小义,格局虽不广,而心局却能装下整片天地,不仅将贤义仁德之层次展现的淋漓尽致,更加说明了为何众生皆要行善?行善又有何益处?

曾记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说明天下人晨起日落,熙熙攘攘皆为之人为取利而求,这说起来其实也并没有错,故而此书以善道而论,亦识人之心也,因此也以熙攘之利道而取之此善道也,比方说以一人诱利而度一,而度化之人也可同样再去度他人,这样接二连三的度化,也就相当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周而复始,随着度化后的人再去度他人,所度之人便会越来越多,好似一阵阵漆金耀目的佛光普照着世间万灵。可她奇怪的是,如此的著作问世,她这位小才女竟全然不知,故此便想一看此书的作者为何?谁知,只见上方显示乃无名氏所作。这……这不是太可惜了吗?如此佳作的作者竟是无名氏,此人真乃豪杰也,心胸真可容江河之广,护万灵之爱,竟不为名也不为利,为的皆全然乃是天地生灵,芸芸众生能够永享太平。”

美霞深为夸赞的同时,一股惋惜之情也瞬间涌上了心尖。

而正在美霞依然陷入深思之时,虚空中随即又显现出这金光灿灿的数言:

“起伏跌宕人生梦,

悲欢品味百态逢。

曲弯圆折绵无尽,

奇离惊绝牵灵腾。

醒悟执念心定意,

解迷祸福身立正。”

“我明白了,这一切皆是天意,是上天要小女感受这种种的一切,就比如是:

阴晴圆缺人生途,

荆棘卧道绊险阻。

乌霾遮辉隐青日,

迷思惑智迎金舞。

真伪行言招笑引,

是非险难祸转福。

艳芒煦日南映道,

波潺江流东逝渡。”

“贤慈兴倚局中卧,仁善富行山内窝,谁解此中味?谁解其中味啊!哈哈哈!”恰在此刻,忽然,天地间响起了声声亲切祥和,又颇具大有深意之言,而后,虚空中从四面八方涌来了道道璀璨的光华,接着,这数道光华所过之处,交叉而迅速的合于一处,缓缓地形成了一个白须道袍的老人虚影,紧随其后,这虚影便缓缓的化成了一位身着白衣道袍的老人,道袍中央映有八卦太极图的图案,手握纯白的浮尘,慈祥而微笑着,大有深意地注视着美霞。而后,空中微风轻拂,这老人的一席道袍,一脸的白须与手中紧握的浮尘随风而起舞,显得很是仙风道骨。

“老爷爷,请问你是谁呢?为何来此?”见状后,美霞目不转睛地打量着白发老翁,而后也恭身微微地向他施礼,同时不解地问道。

“哈哈!来自天外清雅楼外楼,去往世中繁秀殿中殿。”只听这老人目光深邃,且继续大有深意地说着。

“小女曾阅读过无数神话故事,而书中所提及到的三清至尊太上道祖的容颜,与你极为相像,莫非你就是太上老君爷爷吗?”美霞仔细端详着老人,而后分析得知,觉得眼前老翁极像太上老君。

“呵呵,小姑娘果不失所望,真是耳聪目明也,老道曾阅人无数,可皆为匡扶济世之贤也,今老道有言相问,小姑娘可知治世之经典乎?”

太上老君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而后点了点头,目光凝重地望向美霞。

“回爷爷,小女不才,但在家时曾听父亲所言过,乾坤富贤庆天道,日月增辉明地奥,故而真正的治世之经典乃仁德立身,贤善曌空,忠义丛心,处事之道以德而服人也,使人敬之而生畏,然非畏之而生敬也。”

美霞目光深沉,且躬身而回道。

“呵呵,那老道还有一言不解,请问何为贤良之德乎?”而后太上老君连连微笑而大有深意地继续问道。

“回老爷爷,《坤山志》曾有言,贤系乾坤,德披日月,善荫山河,慈佑万灵,故而小女觉得助人之所危,救人之所难,解民之所困,护国之安泰乃为真正的贤良圣德之道也。”

闻言后,道祖捋了捋白须,而后轻轻地摇了摇头,且微笑道:“此乃小善而非大善也,此乃小爱而非博爱也!私心未清,公心何显?秽心不灭,洁心又何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