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从逆练辟邪开始 > 第195章文兴武盛,惊世武学

从逆练辟邪开始 第195章文兴武盛,惊世武学

作者:提刀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往日的林平之空有实力,腹中空空,只能算是一个以力惩凶的武夫。

有长生的材质,却没有守望长生的资格。

似这般人,就像忽然发迹的暴发户,气度胸襟,心境智慧都远远比不上真正的富豪。

德不配位。

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像风云中的帝释天一样,成为祸乱天下的恶鬼。

古语有云:“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

何尝不是他们这类人的真实写照。

帝释天靠凤血长生,林平之夺他人功力成就强横功体,二者有何区别?同样都是身负强横力量,心性不足的代表。

材质非人,心性还保持在凡人状态。

材质和德行不匹配,长生也如镜花水月,虚假不坚。迟早会在漫长的生命中,失控,癫狂,沉沦,变得自以为是,视苍生为蝼蚁。

亦或者无法承受长生的寂寞,觉得世间一切了无生趣,丧失活下去的动力。

其因便是心性不足,无法守望长生。

漫长的生命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一种折磨。

林平之费尽心思传播武学,不仅是要通过创造武学盛世,汲取不同的武学智慧,同时也是在沉淀自己的积累。

将每一门武学中的思想化为己用,成为新的武学思想。

以此培养自己的心性。

第三个年头,百业武学已经编写完成。

过去的两年间哲宗大力整顿朝堂,清扫于国无益的害群之马。政策上大兴百业,训练精兵,积蓄力量。

于第三个年头,开始像西夏宣战,发动进攻。这一战也让世人见识到了大宋的无敌兵锋。

逢战必胜,连战连捷。

每一个士兵都发挥出以一敌十的力量,身负重甲的精锐,更是宛如不知疲倦的杀戮机器,在战场上肆意收割。

西夏被打的节节败退,开始向大辽结盟。唇亡齿寒的威胁下,双方各起兵马疯狂反攻大宋。

值此时刻,中原武林不少新兴的组织,门派,因当今皇帝与真武殿主的关系,抱着目的开始下场助阵。

不少一心为国的江湖义士,也纷纷加入进去。

以学自真武殿的绝技,破坏两国阴谋,刺杀两国大将。其中最可怕的无疑是学习辟邪阴阳两卷,以及至快闪电之法的武人。凭借神出鬼没的身法速度,接连刺杀两国运送粮草的队伍,军中大将。

他们沾之即走,将闪电战法发挥到极致。

让大宋的进攻出乎意料的顺利,大宋甚至没有用出全力,就取得了阶段性的大胜利。

第四年秋!

大宋一举攻陷两国王庭,将多年的心腹大患彻底扫清。哲宗仗灭国之威,殖民两地,收缴西夏契丹所有文字书籍,推倒西夏契丹标志建筑,逼迫两国遗民,学汉字,说汉话,称宋民。

试图反抗作乱者,私藏本国书籍者,悉数诛杀殆尽。

家有一人,学不会汉话汉文,全家终生为奴。

家有一人,反对宋庭,戮一家。十家反对,戮一村。

严苛的律法下,成果喜人。

摧毁一个民族,首先要摧毁他们的文化。这种打着教化为名的手段,哲宗用的极好。

三代之后,就足以将这些外族,彻底同化为大宋子民。

中原之地,盛世来临。

武风兴盛。

拥攻陷两国之功,朝廷武将的身份,被哲宗一度拔高,不输文人。

以文抑武的祖制不复存在,朝廷开始文武并重,大宋再也不是文人的一言堂。

第五年。

华山!

十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少女,走下绝顶,开始踏足江湖,很快就在大宋官府力量的帮助下,在天下各地建立十一座真武殿。

灵鹫宫,擂鼓山也同时有两座真武殿拔地而起。

这一次传授的武学,不在是华山绝顶的那类秘笈,而是面向普罗大众。

士农工商,医卜星相,以诸子百家思想为根而成就的百业武学。

但凡有一技之长,几乎都能找到能够匹配的武学。

此时,华山绝顶已经不在传播武学,而是成为了林平之的闭关之地。

天下十三座真武殿同时发力。

遍布天下的文人士子,也开始尝试进入真武殿,学习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创造的儒门武学。

第七年。

朝廷创立学宫,聘请各行各业佼佼者为教习。择适龄孩童入学,传授文武知识,选修百业。

这一年十三座真武殿,同时向天下文人武人推出一个消息。

凡将华山真武殿传下的任何一门武学研究透彻推陈出新者,凡是在内功,兵刃,拳掌……上,有惊人造诣者,通过考核,都有机会得到真武殿主的亲自指点。

为期五年!

世人皆知真武殿主武道通神,乃是天下人公认的武圣人,仙人一般的人物。

他的指点可谓弥足珍贵,纷纷憋着一股劲,择一门拿手的武学认真研习。

这一年是武林最平和的一年。

这一年江湖上没在兴起多少帮派,反而兴起无数学社。

由学习辟邪两卷之人,组成的辟邪剑社。

学习刀法之人,组成的论刀阁。

身法出众者,组成的追风学社。

等等,不一而足。

他们一起揣摩,参研,意图集合众人的力量争取到这个珍贵的机会。

这一刻他们不在将武学当做打打杀杀的手段,反而看做了一门学问。

一门需要精研的学问。

华山绝顶!

世外纷纭,林平之却已在闭关之中。

他在精研打磨自己的斩仙剑诀,将以往种种不和谐之处,做出调整。

斩仙剑诀以两卷辟邪融合的逆反极元为根基,融合种种超卓的神功而成。逆练正练各行其道,在丹田交汇,纳神兵精髓,成就浑源剑气。

修炼四大真形,练就至强功体。

之前又吸收了返老返童,摄取天地精华的奥义。西夏灭国之后,哲宗给他送来了小无相功,巫行云也在前年派人送来了一卷剑经,据说正是卓不凡手中的那半本。

此时组成逍遥御风的三卷神功齐聚,有了推演逍遥御风的条件。

卓不凡那半本自长白山深处得来的剑经,则给了他更大的惊喜。其中练就的剑芒,已经有比肩实质剑气的资格,尤其与他的路子还不一样。

这一点更为可贵。

这是一条他从未涉足的道路。

他所修炼的剑气,是与神兵交修,以隐窍增长锋芒而成。

而长白山剑经中的方法,却是从剑意出发,以剑意磨练真气催发剑芒。一者挖掘身体,一则挖掘精神,殊途共归。

他已经决定要将这法门融入斩仙剑诀,让功法再次脱胎换骨。

长白山剑经的方法,给了他一个灵感。剑意其实与他的意相真形诛仙四剑,有一定类似。

是以他决定以现今成就的诛仙,戮仙二剑,磨砺本源剑气。将自身本源剑气彻底转化成诛仙剑气,戮仙剑气,体内显化真形,让剑气威力更上一层楼。

也借此将原本稍显臃肿,繁杂的功体再次精炼。他的斩仙剑诀吸收了太多神功奥义,每一种又都舍不得放弃,如今就像是一个大杂烩,也是时候该大改造一次,使之彻底融汇成一体。

这一次大改造,足足持续了四年半!

体内流淌的本源剑气,悉数转化成了诛仙,戮仙剑气。

两大真形在丹田内鼎足而立,运转功力,流过经脉的不在是剑气,而是两柄小巧精致的神剑。

这两柄剑同源而生,唯有意相不同,是以并无冲突的风险。

还未显化成剩余两柄神剑的**虚形,则分散在诛仙,戮仙上。只待日后显化绝仙,陷仙时,再行分化。

融合魅影神功化解真气之能,形成的返无之功,也将后续归一完成。

返老还童的能为,与功体融汇的更为精妙。

融合了北冥神功精义的吸功**,彻底化入功体,让斩仙剑诀这门惊世武学,成了一门更完善的功体体系。

他的功力虽未大涨,可经过梳理之后却变得更为契合灵动。

诛仙,戮仙剑气,让他杀伐力大大提升。

意相真形化入体内,日后也不用在踩着剑,提着剑,羊装御剑飞行。

只需心念催动体内真形,便能直入青云飞天遁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