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从逆练辟邪开始 > 第151章人中之最,不老长生

从逆练辟邪开始 第151章人中之最,不老长生

作者:提刀郎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

年轻人怔住。

仙人之说,向来限于民间传说,话本故事。并没有人真正见过仙人,有些道家高人被称之为仙人,也不过是因为后人仰其徳高,敬其望重。

冠以仙人之称,其实并无仙人之实。

同样是**凡胎,寿元与凡人无二,不能超凡脱俗,不老不死。

年轻人沉吟道:“晚辈并不知道什么是仙人,但想来,仙人应该能呼风唤雨,点石成金,飞天遁地,不老不死。”

伏桉之人摇头:“仙人也有一个人字,或可称之作人仙,意指人中之最,人间驻世之仙。我以为似这般人等,并无非凡手段,不通飞举之法,不过善于保命固真,能比常人多活百年,在凡人眼里,便与仙人无异。”

“如你所言,有此能为者,实已非人,只称之为仙,更为恰当。”

年轻人听在耳中心下揣摩,感觉对方说得字字在理,这种说法不难让人接受。

“前辈身具仙家异相,想必不是真正仙家,也是仙人一流。”

林平之心想我的能力,在凡人眼里,的确和仙人无异,澹澹道:“呼风唤雨,点石成金,我却不会。不过……飞天遁地,不老不死,我倒是能占一半。”

“占一半?”

“前辈,莫非能飞天遁地,亦或者不老不死?”

一行人顿时惊呼。

到也没怀疑这人诓骗自己,毕竟能身具那种异相之人,一看就不可能是凡人。何况这人身上的气息渊深似海,不可捉摸,绝非那些哄人的江湖骗子可比。

“我说的是两者各占一半!”

“能飞天不能遁地,能不老,不能不死。活个几百岁想必还是没什么问题。”

林平之澹澹道。

“飞天?不老?活几百岁?”

年轻人目光一亮,想起一个传说:“莫非前辈乃是与当朝太祖对弈的陈抟老祖?”

“对啊,听闻陈抟老祖与太祖对弈赢了华山,后来终日在华山上沉眠,前辈也是突现华山,莫非真是老祖当面?”

“人仙?不,照前辈所说比人仙都要高出一点。世间无双道,天下第一人,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我明白了,人中之最,自然就是天下第一人,前辈还是太谦虚了。”

有人想起山壁上的刻字,顿时恍然大悟。

林平之摇头道:“我非陈抟老祖,也非道家中人,与尔等一般只是学武之人。”

“学武也能飞天不老得长生?”

一行人不敢置信。

古往今来也只听过道家仙人的传说,尚未听说过,有人能练武练到这种地步?习武之人炼精化气,征伐自身,好勇斗狠,身上多有暗伤,能过百岁已是邀天之幸。

活上几百岁?这怎么可能?

“如何不可能?尔等求武之心不坚,只以武为用,不能以武为道,自然不能见此极境!”

fo

林平之站起身,不见他如何动作,瞬间便跨过石桉,身形幻灭十几丈的距离一晃而过,站在了众人面前。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意识还停留在他起身的刹那。再回神,才发现他已经到了身前。

“前……前辈!”那个站在前端的年轻人惊骇的语不成词。

这身法,简直有神鬼莫测之能。若要杀我等,我等岂非连什么时候死的都不知道?这人想必真是拥有不老容颜的仙家前辈,否则这般年纪,如何能拥有这般高深莫测的功力?

众人先惊后怕,纷纷暗呼自己没有说出不该说的话,得罪这位前辈,否则今日只怕真是生死难料。

“出去说话!”

林平之澹澹一语,提步朝门外走去,众人纷纷为他让开一条路。

随即跟着到了崖边。

林平之驻足。

“前辈究竟何为以武为用?何为以武为道?能不能指点一下我等?”方才止步,已经有人忍不住问道。

即见仙人,岂能不求长生之道?

林平之背对着他们,极目远眺,悠然道:“以武为用者,如尔等这般,终身不过悍勇武夫。守前人之学,逞匹夫之勇。争强斗狠,为名利情仇而厮杀。

武学是工具但不能只是工具,不能一知半解,只知用法。更要深究其根源,为何而练武?什么是武?人身精气为何能化作真气?真气有什么秘密?人的身体又藏着什么秘密?”

林平之一连提出数个问题。

这些问题,林平之自从在南宋皇宫观尽藏书,就在思索。

不明白这些道理,即便能将一门武学练至大成,亦不过是独有勇力的武夫。唯有推陈出新,自出机杼,推出新的道理,才能成为武学的大宗师。

林平之自觉自己也就比武夫高明一点,算不上真正的大宗师。虽然自己也和一些惊艳之辈,创造出种种武学,甚至因此得益,超脱凡俗,但也只是集合众人的智慧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是全靠自己的能力完成。

自己资质不差,积累也足够,只是一直没能静心揣摩,将一身积累彻底化为己用。

也就比以武为用高了一点。

即便能凭借武力镇压当世,亦不过草莽匹夫之流。执着于力,没有包罗天地的大智慧大胸怀。

是以他来到这个世界,暗下决定,在华山绝顶开辟真武殿,传播武学,收集众人智慧,不断积累,沉淀,磨砺求武之心。

顺带造就一个武学盛世。

“以武为用,也要用的彻底。若只是仗着武功争强斗狠,实属下成之下成。”

“求证武道,唯诚心正意知行合一。我认为,习武之初以武为用没什么不对,用就是在行。以武学熬炼身心,认识人身奥秘,此时武学就是你的工具,你打开人体大门的钥匙。

但若永远如此,一味照着前人的法子,不知思考,一知半解,即便将一门武学练至大成,亦不过是照虎画猫,终身难脱武夫之列!”

“尔等若想在武学一道上走得更远,就不要只知一味追求强大的武学,要学会思考每一门功夫的理念,弄清楚其中的武学智慧,如此方能推陈出新。”

“即便是一门最简单的武学,都包含了创造之人的武学智慧,这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众人连连点头:“晚辈谨记前辈教诲!”

林平之这一番话,无异于打开了他们认知的一个新天地。学武之人,要变得更强,就要追求至高无上的武学,这道理古今不外如是。

而今天林平之这番话却告诉他们,每一门武学中蕴含的智慧都弥足珍贵,都不可小觑。

世间习武之人甚众,能传道授业,会传道授业的又有几人?林平之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他们武学最深层次的道理。

“我的道理并非就一定正确,不可轻信不可不信。”

为师者按照自己的想法传授,只教他们怎么做?不让他们学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久而久之,观念根深蒂固,一家之言,就成了至理。

万万要不得。

长此以往,武学势必衰微。

何以读书人之中总有圣贤辈出?而学武之人,却难有一个定鼎革新的人物?偶有一门神功出世,都引起全天下争夺。即便如此,还是没能造就武学盛世,反而造就诸多杀戮,许多珍贵的功典,都消失在了历史的河流。

盖因学武之人必蒂自珍,不像读书人,巴不得把自己的经典传扬天下。

“道理不辩不明,别人的道理并非一定正确。像读书人一样学以致用,方能有所成就!”林平之告戒道。

那年轻人沉吟道:“前辈……如此说来,学武也不能只是单纯学武,也要像读书人一般,穷经皓首参悟其中真意?”

“有何不可?你何曾见过一个不通经典之人成为武林高手,成为武学宗师?真要是智慧通达之士,一门最简单的武学,都能玩出花来。”

“强大的功法,代表更深层次的武学智慧。若连一门最简单的功法都理解不透,就算给你们绝顶神功,也只能望洋兴叹。”

“文盲想练成绝世神功万中无一,即便成了,要成为大宗师也是千难万难。”

年轻人郑重点头:“晚辈明白了!”

“好了,不提闲话,我接着说以武为道。”

“以武为道,我分为寻道,见道,行道三步。知行合一能脱武夫之列,诚心正意可寻武道之秘。如要臻至极境,唯有二者兼具。敏于心,锐于行,不断求索精进。”

“学前人之法,意指走前人之道,不离桎梏。唯有寻到自身之道,才能脱前人之法。”

“寻道而见道!纳百家之法,成一家之言,照见己道。”

林平之曾在陆小凤世界寻到自身之道,在天下第一世界完成功体,方才见到自身之道的成果。所用功夫,绝非一朝一夕。

“所谓行道,意指一言一行契合自身之道,不违心,不逾矩。若违背己道,必将走火入魔,万劫不复。”

此言绝非林平之信口开河。

以张三丰为列,太极之道,包罗万物,圆融一体。若他所行违背此道,行掠夺杀戮之事,必然也是境界逆转,走火入魔的下场。

太极不单是一部功法,更是一种伟大的思想。无所不纳,无所不容,任何人学他的道理,都不会限于桎梏,反而可以从中踏出一条自己的路。而不至于像其他极端之道,只能容一人行走。

这就是大宗师的伟大之处,他们开创的是通天大道,能济苍生能救万民。

如同圣贤!

而非一人之道,路小人稀,走到最后只容得下一人。

林平之所悟剑我如一之道!人如剑,心如剑。剑者,锋芒也!这是一条百折不挠,不磨其锋的前行之道。

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这是一种不妥协,不认输,永远都在不断前进的精神。

亦属一条大道。

而像西门吹雪那般的无情剑道,却属于一人之道,只能容他一人行走。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种道比林平之和张三丰弱,只是不适合于天下人罢了。

“前辈字字珠玑,晚辈等人受益匪浅!”一个褐色长袍之人弯腰一礼。

林平之没有回头,郑重道:“记住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通达智慧远胜匹夫之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