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二十七回:辞旧岁幼主理中馈

仙帝养成日记 第二十七回:辞旧岁幼主理中馈

作者:参茶在杯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年过去,甄英渐渐接手了家务,开始打理其王府内外。

王府事物繁忙,从腊月起,就开始准备过年。

太妃有心放手一搏,到底怕甄英年纪小,又少说话,一直在旁边盯着一起置办年事。

今年人多,忙里忙外,更是热闹。

去岁元宵一过,宫里就得了消息。不等姜澈去宗人府报备,却是皇后和太后那边先派了司言女官过来,捧着金册、带着赏赐,直接给甄英也封了个郡主。

封地不大,说是郡主,到底只有一个县城的编制,正是甄英的老家云县。

甄英在路上虽然没有头衔,可所有人都知道,王爷找回的是当年成仪郡主的闺女。

成仪郡主股故交旧友遍天下,甄英每到一地也不曾闲着,在和姜澈一起跟当官的打招呼之外,云县的一些消息也得过一遍她的手。

她惦记着家中三个交好的姐妹,特地问了姜澈,能否在选女官时给姐妹们开个绿灯,直接保送?

姜澈回复说,宫中步步惊心,处处艰险,若是自身能力不够,贸然进宫,反倒是害了她们。

甄英只得就此作罢。

她虽然信任沈嬷嬷的本事,也信任姐妹们的实力。

可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

好在姐妹们各个争气,先后过了院试,甄英这才放下心。

反正有王府保底,就算宫选落选了,姐妹们到时候来王府当女官,一家人团团圆圆,岂不更加高兴?

若是真能如此,就是皇帝拿公主之位来换,她也是不肯的。

还真别说,皇帝还真动过这心思。

姜澄就姜澈一个弟弟,姜源一个姐姐,姐弟三人极为亲近不说,又因甄英又在外头受够了苦,姜澄就绝不肯亏待外甥女。

本朝少有无功的外姓女给实封,可一提是当年成仪郡主的遗孤,满朝文武,没一个提出反对意见,更有几名老臣还觉得不够,希望陛下把甄英收为义女,给个公主封号,方才足够体面。

几名老臣中不仅有成仪郡主的旧部,也有一心为了当今陛下的孤臣。

按他们的意思,收成仪郡主的女儿为义女,既能让成仪郡主一派势力归心,同时也能给皇储名单上添上一笔,让诸多皇储多一点压力。

姜澄原本就有这个意思,特地写了密信,派了心腹去问小姑娘的想法,知道甄英在王府极其受宠,其本人也更喜欢王府中自由自在的日子,这才作罢。

太妃虽然有心教甄英一些管家理事的法子,到底自己自在久了,闺阁里的本事落下不少,如今得了这份教材,简直是喜出望外,祖孙俩一起学了,都觉得收获不浅。

姜澈去白玉京祭告太庙,九月份就带着姜茂出发上路。甄英在家里和吴王太妃钻研那本《训诫录》,干脆拿府里练手。

原先吴王府里,后宅和前堂有一定的区分,前面儿用的是管事,主要是吴王的手下,除了四个大管事之外,又有专门照顾田庄店铺的小管事可以进后宅述职。

后宅里,因吴王没有通房,等级最高的是:惜风、怜雨、探雪、听霜、夕雾、明霄、甘露、披霞八个一等大丫鬟。原先都归太妃统辖,之前太妃拨了探雪和听霜照顾吴王路上饮食起居,现如今甄英和姜茂回来,探雪和听霜因和甄英熟识直接调拨给了甄英,又加上夕雾是太妃用着舒心的家生丫鬟,也一并调拨了去。

三人之中,探雪聪明机敏,听霜沉稳可靠,两人相互配合,协助甄英打点庶务——太妃并没有一开始就将所有的田庄铺面一起交给甄英,而是循序渐进,等一些上手了,再调拨一些过去,给了甄英缓冲的机会。

夕雾则是个小心仔细的,主要帮甄英管着头面钗环等屋里的物件,连着甄英的饮食起居,都是她在打点。甄英原以为之前探雪听霜用点心来测试她喜好已经算得上仔细了,却不料揣摩主人心思,夕雾才是八大丫鬟之中最得力的一个。

一等大丫鬟之下,是十二个二等丫鬟,太妃身边留了七个,甄英身边拨了五个,就是那日捧着脸盆净帕的那些,平日里整理库房、端茶倒水、叠被铺床、晒书磨墨,都是她们伺候,有时候甄英半夜里嘴馋,屋里的小厨房也归几个二等丫鬟照顾。

至于三等丫鬟仆妇就太多了,内院儿里抬轿子、种花、烧水、看炉子等等粗使活计都归她们,若年纪小又机灵的,顺带着还接跑腿传话的活儿。

甄英见其中一个叫梓玉的小丫头口齿伶俐,干脆选了当嘴替,涨了月钱。

除了三个大丫鬟之外,这个叫梓玉的,也是去哪儿都带着,预备着几个大丫鬟年纪到了和哪个管事看对了眼儿,就升上去填萝卜坑。

梓玉是王府的家生丫鬟,爹娘都是王府中的老人,只是品级不够,没能得主子赐名,只是附庸风雅,胡乱取了个好听的名儿叫着。

只是当老子娘的可能文化水平却是不高,“梓”虽然有“桑梓”之意,却也是常用来打造棺材的一种落叶乔木。

时人虽然不忌讳,可陪葬多用玉器,连着叫“梓玉”,寓意不好。甄英问了她意见,又让她和爹娘商量,干脆顺了几个大丫鬟的排名,改叫“朝雯”,意思是早晨的,有花纹的云彩。

新名字端正大气,直把二老高兴得抹眼泪,说这般叫法,便是一些做小姐的,也不曾有这么个好名儿。

朝雯人虽然小,但心思活络,人也机灵。知道郡主除了涨了自己月钱之外,还把原先抬轿子的母亲调去了小厨房,让外头做门房的父亲跟着管事去学理帐——王府里都是人精,甄英又是个少言的,所有人都知道郡主如今得势,连着她看上的人都照料得妥帖。心里越发忠心,对甄英是一百二十个照顾。

朝雯虽然年纪尚小,却兼顾了探雪的伶牙俐齿,听霜的处事周到,夕雾的小心谨慎,虽然学不到十分,可博采众家之长,自有一番主意。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前,府中分了粥,前头就有人传话,说金铺的管事带了之前来赏人的金银锞子。

管事的早就备好了东西,连着账册一起,做得工工整整。

金银锞子是用碎金碎银融的,取了好彩头,金锞子五百多个,花样繁多,刻了“身体安康”、“步步高升”、“学业有成”、“吉庆有余”一类的吉祥话。

又让两名小厮托出一盘金元宝,各个拳头大小,足有十两重,难怪要两个小厮才抬得动。甄英粗粗一看,只见元宝上也有花样,是把中间凸起的地方雕刻出龙凤呈祥、八仙过海、麻姑献寿等纹案。

甄英还未察觉,朝雯就开了口:“‘龙凤呈祥’的纹样可有多的?”见甄英一头雾水,只得无奈解释:“三日前郡守娶了续弦,用‘八仙过海’不如‘龙凤呈祥’合适,倘若没有,用‘五子登科’替了也可以,沈将军的新妇前些日子有了喜脉,给他用‘五子登科’换了‘龙凤呈祥’,前后一调,也是便宜。”

掌柜的一拍脑门:“哎呦,我这脑子,到底没郡主娘娘想得仔细。”手在袖子里摩挲了半晌,顿时有了主意:“铺子里承蒙王爷关照,每年另做了些给王爷送友人的,若是郡主娘娘能拿得准主意,调拨过来也是无妨,只是王爷那边……”

王府里的管事,哪一个不是人精似的人物,他又是开金铺的,吴郡富贵人家的消息,不比甄英这个深宅女眷来得轻松?

往年太妃主事时,都会刻意多铸一些吉祥花样而的锭子锞子,王府用剩下的自然会摆在店里,有的是人买来送礼。

今年故作姿态,无非是想看看甄英的虚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