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仙帝养成日记 > 第十八回:文心天成女儿风流

仙帝养成日记 第十八回:文心天成女儿风流

作者:参茶在杯中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4: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今朝有酒今朝醉,不许来日诉离殇。”句子一出,满座寂静,连杯盘响声都不曾听闻,盖因此句虽化用前人诗词,但比起罗昭谏的原诗,却另有一层旷达意味。

须知,作诗也好,著文也罢,辞藻典故,平仄对仗倒还在其次,文过千百,立意为先。

甄英知道“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名句,也知其后一句是“明日愁来明日愁。”却只觉原诗心境过于愤懑颓败,并不合自己胃口。

况且此句又是出自时久姑娘之口,时久姑娘尚且是闺阁中的女儿,看样子又被家中娇养得紧,这句说来,也不免有几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可后一句“不许来日诉离殇。”却是性质昂扬,另有一番少年朝气。

只听得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只见几个博物架中间的垂珠帘被掀开,当先走进一群中年文士,各个红光满面。

领头那人身长七尺,衣衫宽博,面目方正,美髯垂至颈下,无一根白须。

此人笑呵呵拱手进来:“莫怪下官失礼,只是小儿年幼贪酒,又修炼不勤,怕是已经醉倒,下官生怕小儿冲撞了王爷,这才打搅了。”

却是方才隔壁席的时大人生怕女儿吃了亏,连忙告罪起身,偏一众同僚友人不依,定要随他去隔壁见见自家未来的宝贝儿媳。

若是在云阳乡下,此等行为称得上是失礼,可吴中本就民风开放,又文风极盛,时久虽是未出阁的小姐,却因诗才,楼中诸君只当以文会友,大大方方,不觉失礼。

却是时久饮下蜂蜜水,尚未及解酒,见父亲来了,又歪歪扭扭撑起身子,努力板正身子行礼,又见父亲身后折扇般铺开的一众叔伯,原本只是酒意上脸,现下却是羞得个通红,又因醉酒了视线模糊,环视了四周,竟把甄英的袍子认作是哥哥,三两步躲到后头。

甄英正看着热闹,却不想众人的目光也随了时久跟了来。

她自幼在甄家受教导,把男女大防看得极严,现下在座多半是男子,那目光扫来,直看得甄英坐立不安。

姜澈与众人闲话,眼角余光透过覆目鲛纱扫去,见小姑娘在那里尴尬坐着,若是平时,早就挺身维护,现如今却存心教她见见世面,只当不曾看到。

甄英见义父不搭理,心中越发不安。

可是时久这名姐姐性格旷达洒脱,又加之诗才难得,甄英喜欢还来不及,如今见她长辈过来,还以为是要兴师问罪,虽然被众多目光盯得不舒服,却是不肯起身。只一双小手拉了拉沈嬷嬷的袖子。

沈嬷嬷和她相处日久,如何不知这小丫头心意?她在座中年龄最长,辈分最大,家中又是清流仕宦,子孙众多,抬眼淡淡一扫,见看热闹的人群中竟有自家子侄,又吩咐下去叫了几盏茶,与人叙话。

不多时,有清俊小厮双手碰了洒金贴与许多墨笔,众人纷纷领了。

甄英不知是何用意,却见沈嬷嬷当先将一只墨笔递来,笑道:“时家丫头怕是醉得提不动笔,时大人和时公子定然也是有诗的,一笔不作二诗,这是咱们今日诗会的规矩,只好劳烦你这丫头替你姐姐誊抄。”

甄英一时间就要推辞,盖因她练了许久的悬腕,却不曾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写字,加上时久的诗锐意昂扬,颇有激情,直令她心神俱颤,手中不自觉抖动。一时又是害羞,又是激动,生怕字迹不佳,白白埋没了一首好诗。

她只好转头看着原主,时久却是香梦沉酣,一条帕子施施然盖在脸上,只听得均匀的呼吸声。

此刻众人纷纷散了,在旁的桌上誊抄了诗词,许是为了给时久留些颜面,一个个都在另一边小声说笑。

时大人见了,只能无奈笑笑:“世侄有所不知,我家小女有一百个好处,偏就心思跳脱,不曾认真练过书法,只得麻烦世侄。”

甄英又看了看姜澈,却见他一双明眸隐在鲛纱之后,看不清喜怒,心思一转,索性装了壮胆子,伸出手来,将方才得来的佳句认真填抄。

众人见她年纪尚小,若是运笔,气力便弱了三分,有几个有心的,本欲上前代劳,却被姜澈相邀闲话饮酒。

不多时,一副好字便从中间包厢被请了出来,只见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刚健之余不缺柔美。

小厮得了字,立刻捧出去,与其他诗贴一同挂在一楼供众人品评,更有一些文士见了诗文,要来白纸誊抄,不多时便传遍全城。

方才这一打岔,再没有人要罚姜澈饮酒,几人说说笑笑,随自家叔伯一起下了楼。

只时家父子守着个熟睡的半大姑娘,两两对视,哭笑不得。

外间的洒金贴早就高高挂起,更有懂书法的,自字中观人,又是见过甄英挥毫的,心中实在惦念,找来姜澈说话。

“小姐素日临的,可是《千金贴》纸本?这一处运笔得来极为精妙,只是小姐虽然有天分,然怀素和尚的字过于癫狂,小姐若是只习此书,日后怕是要移了性情。”

姜澈见侄女笔墨出众,心中已经是分外欣喜,又怕她因自己之故,只听得见夸赞,说不得要被捧杀。如今听了一番肺腑言语,如何不知其爱才之心?

“融丰先生这话说得甚是妥帖,我这女儿自幼孤苦,到了我膝下,为了提她心气,我便讲了不少古今苦尽甘来的故事。她仰慕怀素练蕉之刻苦,故而草书就是学的《千金贴》,不过楷书却是师从沈氏昆仲,馆阁体,只是一路上车马劳顿,不曾用心教导。小王听说,融丰先生的字在吴中也是一冠,若是看得上小女,可否应邀来王府做个西席?”

融丰先生出身陇西李氏,族兄便是与驸马田淼同科的状元李政,他虽出身世家,却自幼酷爱习字,虽然习练了家族功法,却深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后天下游学,临魏碑,习柳贴,自称一方气象,若不是李氏宗族打压,假以时日,怕是能另起一方开山立派的道统。

甄英年幼,骨骼绵软,依照惯例,尚且不到习字的时候,却难得性情坚毅,又有天分,打动了李融丰的心。

李融丰因要习字,不曾留长了胡须,此时想抚须大笑,在外人看来,却只是在摸下巴。闻言心中一喜,却又想到自己游学过半,倘若留在王府,那另一半山水风光却是可惜了。

正踌躇着,甄英却极有眼色的捧了茶盘过来,看得姜澈打趣:“你要拜师,可是得摆香案,定酒席,给束脩。莫要以为一盏茶就能混过去。”

说着亲自举了茶盏递上:“融丰先生也不必多虑,知道您生性不喜拘束,也不必来王府点卯,只是本王得了好字帖,您定要来看看,顺带提点这丫头几句,便是了。”

李融丰这时才正好打量起甄英,见小姑娘虽然形容瘦小,一双大眼却满是灵气,更加上进退有度,更加喜爱,加上先前确实是怕拘束,这才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也不必正式拜师,日后往来行走的时候,我照顾她几分便是。”

此时前头一阵喧闹,文士们评出诗魁,恰是时家姑娘,见有人又来闹,时故连忙吩咐小厮把马车赶去角门,喊了个粗实婆子把时久背了。

众人纷纷闹了半宿,几个好酒的一人一口,把桌上那一瓶醉仙酿,连着几只小盏喝得一干二净。甄英也被人哄着,用筷子沾着醉仙酿尝了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