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92章 言传身教

如水剑道 第92章 言传身教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阳半悬,天光并不刺眼,蔼蔼云岚无精打采,在铅青的穹幕上显得苍白。

一老一少,一左一右,径直穿过斋院、穿过观中道士的居室院落,自后门而出,又来到那株古木下。

杨朝夕对这吴天师脾性还不太了解,忽然被带至后山,也有些不明就里:“吴道友!方才我与众师兄弟练拳、正在兴头,却不知您有何见教?要在这僻静的处所来说。”

吴天师展颜笑道:“老道请小友过来,自然是有体己话要说。有几句中听、也有几句不中听,却是不吐不快。望小友莫怪我这老家伙口中啰嗦。”

杨朝夕拱手道:“道友不必客气!既然不吐不快,小道洗耳恭听便是。”

吴天师捋完一捧白须,沉吟片刻才道:“自早斋完那时,我便在演武场外观看。小友,你能苦修道法、勤恳习武,一观之地已是翘楚。兼有博采众长的意识,不盲从、不自缚、不拘泥,同辈之中、更是难得!”

杨朝夕笑道:“这些话却也中听,那么不中听的是什么?”

吴天师扬眉一笑:“老道本不该泼你冷水,但我修道之人若要行稳致远,却是要听听不中听的话。你欲拆解、融合拳法,是博采众长的尝试,精神固然可嘉,但基于你如今年纪和阅历,却实在有些好大喜功。

若真想要‘博采’,以后便要多加留意各路拳法武技,能够学来,便都学来!若想要取‘众长’,你还须分析所见拳法武技中的优劣,若是一流武技、大可照搬照抄,若是二三流的武技、学其绝招便可。

这些事情,与灵根、禀赋无关,不是旦夕之间便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云游历练去累积。所以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等你学得够多、领悟得够透彻,想要创一门拳法、或者一门功法,都不在话下。”

杨朝夕点点头,拱手道:“小子不自量力,终于贻笑大方了。”

吴天师却担心他因自己几句话,便要灰心沮丧,于是拍了拍杨朝夕肩膀:“倒不必妄自菲薄。唯有少年人,每每行事、方能出人意表!反观年长之人,大多循规蹈矩、得过且过,反而难有所成就。老道所言,便是想你在如此好的年纪,能扬长避短,多做些夯土基、筑石台的事情,切勿好高骛远、哗众取宠。”

杨朝夕却突然正色道:“道友多虑,小道自来心宽。只是俗语说‘入宝山而空手回,不是目不识珠,便是愚不可及’,如今‘人形宝山’在此,若还不能学到些厉害本领,岂不是辜负了天意!”心中却暗笑:既然我本领、年纪远不如你,咱们恰又是忘年之交,那么便不必虚词客套,有什么好东西、便教几样给我。

吴天师大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小友虽是譬喻,道理上却堂堂正正。也罢,我这‘人形宝山’便任君采撷,却不知小友想学些什么?”

杨朝夕却早将这事想得周全,开口便道:“道友毕竟客居,总有一日还要去别处云游。我想学的,必然是上清观中没有,而道友又无法诉诸笔端、留下书卷的本领。”

吴天师挥掌轻拍脑门,笑道:“小友倒给老道出了一道难题。不过老道这把年纪,最喜排忧解难。我便说一些名目,小友可自行挑选。道门修行,博大精深!道门法术,包罗万象!然而归拢起来,不过三类:丹道、方技、数术。”

杨朝夕一愣,知道没这么简单:“道友,每一类怕也是包罗万象吧?愿闻其详!”

吴天师点头笑道:“第一丹道,分内丹之道和外丹之道,你手上那套《翠云丹会辑要》对内丹之道有详述,对你来说已是囊中之物;至于外丹之道,我会教你些靠谱的熔炼之法。

第二方技,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皆为强健精魄、延长寿岁之法,我先教你些实用技艺,纵不能悬壶济世,一些惯常疾病却可手到病除。

第三数术,包含最杂,凡星象、历法、占卜、堪舆、望气、相面、谶纬……等等杂学,均在此列,老道惭愧,这许多年也只学通了堪舆、望气、相面三样,也可倾囊相授。”

杨朝夕听得瞠目咋舌,心中兀自叹息:吴天师所言道门法术,门类众多,若要贪多务得、尽数学全,恐怕吴天师此生便要埋骨邙山了。于是心痒难耐之余,竟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

吴天师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笑道:“生有涯,知无涯,有涯要想穷尽无涯?便只有不死长生一途了。好在我辈修道,便是追慕长生之道,道门先人历千年探索、沙里淘金,终于有些惊才绝艳之人、替咱们摸到了门径。便如你昨夜所言,只要活得足够长,这些道门法术,想学多少、便能学到多少。”

杨朝夕也拱手笑道:“道友!你我这般,倒有些像坊市诸肆间的买卖,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就地还钱’。我年纪不大、见识不多,却也知贪多嚼不烂,那便拣些实用的来学。就如你方才打的那套拳,便可现教给我!”

吴天师道:“这个简单,我这次打的慢一些,你看好了!”

说话间,吴天师又将方才在演武场上打的那套拳,又细细演示了一番。杨朝夕目不转睛看完,又问过几处疑难,才自行打了两遍。吴天师将他有偏差的动作摘出来,又解说了一遍,杨朝夕才将这整套拳法学到手中。

待杨朝夕第四遍拳打完、收势散功,便已经与吴天师所演示的一般无二。欣喜之余,不禁又问:“这套拳果真没有名字?不如今天便取个名字。不过这拳法专门模仿各种飞禽走兽,总不好叫做‘禽兽拳’吧?”

吴天师听罢,哭笑不得:“小友,此拳法确实非老道所创!也是当年机缘巧合,偶然看到,觉得有趣,才偷偷将招式记下。演示拳法那人,当时不知我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不然定会打上门来。依老道来看,这拳法象形、会意、取势、假借、得神,倒有些像仓颉造字的‘六书’之法,不如暂时叫个‘仓颉拳’。”

杨朝夕拍手笑道:“妙极!还是道友学识广博,小道往后,必见贤思齐、奋起直追!”一番恭维后,话锋再转,“然而这一套拳法,却还不过瘾。我听山庄中一位老翁讲,汉末天下三分之时,蜀国诸葛孔明曾在七星坛上借东风、火烧曹魏水军,又在夔关沙浦上摆出八阵图、困住陆逊数万精兵。这其中门道,最是玄妙,不知道友可否传授?”

吴天师伸出手指、点了杨朝夕几下,笑道:“小友方才还说,自己不会贪多务得。此时此刻,倒有几分杀鸡取卵的焦急之色了。如今已近正午,咱们还是先去斋院、祭了‘五脏庙’,然后接着再聊如何?”

杨朝夕跟在吴天师一旁,尴尬地挠挠头:“是小道有些急躁了。咱们便先填饱了肚子,下午若道友无事,我便再去叨扰。”

吴天师略停了一下脚步,便即回答:“今日下午确有些事情,是玄同老弟亲自托付的,怕是不能与小友接着坐而论道了。”

杨朝夕微感失望:“道友所为,该是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小道不敢强求。只是好奇,道友准备去做什么?”

吴天师平和道:“你手中那套《翠云丹会辑要》,有关于内丹之道的修习之法,你算是登堂入室了,往后照法修习即可。但对许多新入道门之人,想要窥得门径,却须对这修习之法加以简化,一为浅显易懂,二为平安稳妥。我和玄同老弟便是要编撰一卷《道门内丹说》,然后再连同这《翠云丹会辑要》,一起送往那日参加丹会的道观,让我更多道门中人修习得法、道功有成。”

杨朝夕这才笑着点点头:“若是有抄抄写写的担子,小道也可与众师兄弟挑起一些,也算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两人此时却已进了道观后门,吴天师接着道:“抄抄写写的事情,玄同老弟早已安排妥当,小友只管专心修道习武便可。待这《道门内丹说》卷成,老道亲自给你一套如何?”杨朝夕拱手谢过,两人便东西分开,进了各自的斋房。

下午天气稍冷,除负责当值、典造的师兄还有些忙碌,其他师兄弟大都无所事事。有的闭门不出,说要“坐圆守静”,结果不多时、鼾声便从居室中传了出来。有的跑到东侧靖室,抚琴对弈、写字作画,倒也自得其乐。

也有如杨朝夕一般,偏要在寒冷中打熬筋骨的,都在演武场上各取了刀、剑、枪、棒,或独练体悟、或放对拆招,将一个寒风萧萧的院落,弄成了热火朝天的竞技校场。

这日深夜,戌亥相交。上清观后古木一侧,杨朝夕再度等来了公孙真人。

然而这夜,公孙真人却没有再考较他的剑法,反而有几分如释重负:“冲灵子,算算时日,我教你剑法已满一年。你在这短短一年中,刻苦习练,进益神速,我是很欣慰的。”

杨朝夕亦回忆起这匆匆而过的一年,心中百感交集,不禁眼眶微红:“观主本是当世英豪,也曾身负捐躯许国之志,弟子在洛阳,听春溪婶婶说过些您的往事。若非当年朝中张九龄一系多被罢黜、贬谪,李林甫、杨国忠这等奸佞上台跳梁,您大概这时,已是声名不弱于郭子仪、李光弼的名将了。”

公孙真人笑道:“你这小弟子,偏偏提这些作什么!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自来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我辈男儿汉,岂能因此便整日哀愁嗟叹、如闺中妇人那般?

我当年愤而入道,不过是用了个‘障眼法’,要有心之人以为我已心灰意懒,才好保住有用之身。然而修道,却非不得已而为之!你师傅长源真人也是自小修道,你又何曾听到他心志萎靡过?

况且救世之法,也非只有一途,你若再多读些诗书,这其中许多道理,自会不言而明。”

杨朝夕又想了想道:“弟子回观之前,曾绕道杨柳山庄住了几日。听关世伯说起十多年前的事情,您那时便已在奔走呼吁,串连这洛阳四周山中的团练乡勇,要大家齐心图存,甚至驰援官兵杀灭贼兵。如今想来,那是何等勇毅、凶险之举!

我爹爹虽是在河东战场上亡故,但我和我娘,始终以她为荣。如今知道这许多事后,从心里面便也以观主为荣!”

公孙真人平静道:“冲灵子,你却不必抬高于我。适逢战乱,谁不想活命?但总要有人抛去苟且偷生的心思、站出来举一举义旗,让这亿万天下生民,能够提振起复国的希望来。你也在洛阳呆了许久,可知为何?这许多道观中,只有老弱道士、反极少见到青壮道士?”

杨朝夕转念一想,确是如此!自己初时到得洛阳城里,心里已隐约有些奇怪,觉得每处道观中,似乎都生机不足、过于寥落。

如今被公孙真人反问,才深以为然,于是回道:“弟子不知!不过确如观主所言,洛阳城中道观,不但多有损毁痕迹、观中也都冷冷清清,似乎人丁不旺的样子。”

公孙真人叹道:“当时贼兵陷城,数日不封刀,将洛阳城杀成了血地。有景龙宫道人串连各观,组成小股杀贼队伍,在城中负隅抵抗。

后来景龙宫一众道人被尽数屠尽,其他各观也是死伤惨重,我上清观派出的文虚子等人,也是在那时,全都以身殉国。

其余各观为存下道门根苗,才不得不曲意降敌,只在暗中做些动作。而串连各处之责,便落在了咱们这城外翠云峰的上清观身上,若咱们再不担起、还能等谁来担起这职责!”

杨朝夕拱手道:“弟子领会了,盛世退避其身,乱世当仁不让。天地不仁,运行有常,我辈修道却不是一味逆来顺受,总要振臂持剑、为生民杀出一条血路。”

公孙真人抚了抚杨朝夕的发髻:“正是如此。我少年时也是任侠轻狂,想凭一腔武勇成就耀世之功,后来想想,也是可笑。如今时移世易,其中许多关节、我已推想清楚,这套剑法倒也不必偷偷摸摸地去传授了。甚至我这一世会的东西,也不必再遮遮掩掩、秘不示人,正好趁着身体尚好,便都教给你们。只是,”公孙真人顿了顿,突然笑道,“今后便不必再如此、半夜叫你过来传授了。”

杨朝夕拜道:“弟子明白,以后与众师兄弟一道,继续受您教诲。”

公孙真人点点头:“所以今晚过来,便是向你说明这些。那位吴正节天师,虽与你忘年之交,但你仍要尊他、敬他。他一向慧眼识珍,不惜降尊纡贵、与你结交,其中的拳拳栽培之意,你不但要领受,更须谨记在心!”杨朝夕点头应下。

月轮晦明不定,北风时紧时徐。两人踏着这幽暗月色,向观中而行,不久便消隐在漫山寒夜中。

惟余一株古木,擎着冠盖、沐浴寒月,对影成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