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9章 暗募团练

如水剑道 第9章 暗募团练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杨三郎一夜无梦,翌日晨起,神清气爽。早早地跑到山谷校场里,先是绕着木桩跑步热身,随即练起了躲闪的身法。关大石所授这所谓“身法”委实没什么奥妙之处,不过是以灵活为要领,稳住下盘,绕桩速行。速行中稍微注意呼吸方法,防止岔气。

话说那日开始站桩后,第二天醒来便浑身疼痛,差点坐不起来。杨三郎便想到幼年时,也曾随关大石他爹学过一些拳脚招式,后来怠惰起来,不曾多加练习,倒是大半都忘记了。这回跟关大石重新学起,倒是后悔的情绪居多。那关大石说教便真教,后来也不客气,直接拿了棍子把杨三郎和牛冲从茅舍中打出来,继续在山谷校场中站桩,一站便是十余日。

杨三郎正这般想着,关大石向山谷校场这边走来,后面跟着牛冲,远远地笑道:“三郎兄弟!刚去了你那茅舍,秋娘妹子说你起身出来了,我们便直接往校场来寻你。你若是敢迟了,便要多站一炷香的马步桩。”杨三郎一拱手,表示绝对不敢。待走到近前,又悄悄问道:“昨夜如何?”牛冲虽已捧了石矛、摆好了架势,但耳朵却也竖了起来,一颗促狭之心怎么也捺不住。

杨三郎欢天喜地、又颇有些骄矜之气:“秋娘应了!”

关大石也兴奋地一掌拍在杨三郎肩上:“好!好!三郎兄弟,哥哥先恭喜……”杨三郎被拍了个趔趄,听他声音洪亮、又如此这般说,忙一把上去,按住了关大石的嘴。

牛冲也在一旁起哄:“俺也恭喜三郎哥了!”杨三郎无奈,兄弟三人说笑了一会,便开始了今日的操练。

关大石又将弓步桩、扑步桩、金鸡桩等练法,详详细细讲给了二人。见二人并未全懂,又多加演示了几番,二人方得了要领,专心练习起来。便从这日起,三人早晚的操练时间延长至两个时辰,起得更早、睡得也更晚些。

关大石平日在一旁,除了练些刀、枪、矛、戟的招式外,就是绕着木桩练身法。今日却不知何时搬来一块三百斤的大石头,在山谷校场边上时而抱起、时而翻动,似是在做力量练习。折腾完大石头,又自茅舍中取来一根儿臂粗的绳索,一头系在木桩上,双手抓牢,转身上肩,像是过肩摔的步伐,如是反复。

杨三郎与牛冲已站完马步、弓步、扑步三种桩法,到金鸡桩时却怎么也站不稳,坚持不多久,便散了架势。关大石更无废话,捡起一杆石矛便抽在二人腚上,疼的杨三郎“忽”地蹦了起来、疼得牛冲满地打滚。关大石自知力道不重,二人虚张声势的成分倒是居多。如此不断监督鞭策,到得正月初五这天,金鸡桩才终于稳稳站好,杨三郎、牛冲颇有自得之意。

关大石也换了手法,每每二人站得单腿抖动时,关大石便用石矛打在二人膝弯处,只打得两位汉子人仰马翻、坐地哀嚎……

正月初九这日上午,三人自山谷校场操练回来,就杨三郎舍中吃些饭食。陆秋娘便在一旁哄喂关虎儿,偶尔哼些歌谣逗弄。

关大石率先吃完,放下碗筷:“三郎兄弟!今日咱们三人须去一趟上清观。初一那日公孙真人便已差道童来说过的,看他有什么计较。另外,也该请真人算个黄道吉日,再向道观讨些花烛什么的,趁早把三郎兄弟、秋娘妹子的好事办了,方是要紧。”秋娘听完这话,半边脸霎时变得通红,抱了关虎儿进了里间。杨三郎却是一口粥呛在嗓子里,咳了半天才缓过来。

关大石笑了一番,说道:“咱们这就动身,早去早回!”三人便牵了马匹,往翠云峰赶去。

到得上清观,已过未时。三人也不多礼,径直进了观门,公孙真人正在院中和五六个年轻汉子说着事情。

三人靠过去,公孙真人停了一停,向他们微一颔首,接着说道:“如今贼首安禄山已在洛阳称帝,部下贼众有西犯陕郡之意,真是狼子野心!这些时日,我观中已陆续派出精干道人,一为刺探贼情,二为安顿难民。然难民虽惶惧不安、急于求生,却也不易劝至山中暂避,多数却要投奔远亲。更有些原是洛阳城中的游侠、小盗之流,竟趁乱啸聚,打劫难民,已被我观中道人驱散。但我修道之人所为,终究是杯水车薪,若真欲以正道济苍生,不如因势而导之。”

关大石等人听得了然,皆表示愿闻其详。公孙真人捋了捋灰须:“几位施主都是素日与观中往来的能人义士,如今也都在这附近山中隐蔽,老道以为不如各自为营,将观中难民分流安置。并从难民中拣择精壮者,暗暗招募为团练,严加管束操练。待时局向好,进可报国尽忠,退亦足以自保……凡此这些,实是老道穷己心智,所能想到的两全之法。”公孙真人说完,面前的汉子们陷入短暂沉默,真人便又道,“大唐圣人皆崇道,鄙观虽小,也曾受了符箓。诸位义举,观中道人自当参与,以作标榜。便有疑虑者,老道亦非强求,可自行去也。”

众人见公孙道长说得诚恳,其间进退、利弊也自然清楚,便不疑有他,纷纷拱手答应下来。老道便将拂尘一挥,向身旁一名年轻道人点了点头。年轻道人便自紫极宫侧面小门进去,不久便引着一串难民出来,挤挤挨挨地站在当院,约莫五六十人,妇孺老幼有之,精壮劳力亦有之,眼神中皆是仓皇冻馁之色。

公孙真人长叹一声:“天地不仁,兵连祸结,万物便为刍狗。鄙观势单力薄,不能保全各位乡民,老道这里谢罪!”语罢竟向难民们长长地作了个揖,“如今有邙山几位义士在此,可领诸位乡民山中安顿,暂避战祸,还请各自归去罢。”

难民中亦有老者通晓事理,站出来拱手道:“俺们粗服布衣,仓皇到此,给道长添麻烦了。道长如此安排,便是再合适不过的。小老儿代家小拜谢道长收留之恩!”说罢伏地而拜,后边零零落落三四人也跟着拜倒,似是家眷。

其余难民见如此,便也纷纷拜倒,向公孙真人称谢不已。公孙真人忙扶起老者,呼观中道人扶难民们起来说话,一众道人与难民依依惜别,说些宽慰话语。关大石等八、九个汉子见得此景,心中既有触动、又颇多喟叹,有的眼眶却也红湿起来。

一番交代后,难民便自行分了好几股,跟着这几位义士分头下山。临行前,关大石拉住一个相熟道人,将杨三郎、陆秋娘的生辰详报与他,道人笑着略一推算,便道上元日即是吉日。

关大石道谢再三,又讨了根红蜡烛,塞给了杨三郎。两人便引着难民下了翠云峰,又拽着马匹当先带路,马上坐着腿脚不便的老妪、几名年岁尚幼的孩童,后面跟着十几个难民缓缓而行。马冲则缀在最后面,防止有人落单。

到得谷内,天已全黑,一众难民借着昏暗天光,分辨出山谷溪流边的几间茅舍,心里才有了几分着落。走得近了,才陆续停了下来。

关大石与杨三郎先将老妪和孩童扶下马来,才将众人当晚如何歇息,做了些分配:两名抱着婴孩的妇人同秋娘、关虎儿挤在一间,将就几晚;杨三郎将马忠走后空下的那件茅舍稍作收拾,供其他妇孺歇息;其余老少男丁则分别在关大石、马冲的茅舍中歇息。

如此安顿停当,众难民也没什么异议,各自遵照安排歇息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