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87章 冰释前嫌

如水剑道 第87章 冰释前嫌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晨光清亮,日影渐高。叶落将尽的高大乔木,从山脊一直延伸至山谷。

高峰低谷间、依然苍翠的少许树影,是松柏、水杉之类,在持续转寒的中原群山里、保持了独有的风度。

杨柳山庄,清溪之畔,陆秋娘家茅舍中气氛极为日常,母子二人对坐在木桌前,默默不语,吃着早饭。

杨朝夕双手左右开弓,很快将一大碗野猪肉吃得精光,又将骨头翻来覆去,开始挑弄缝隙中的肉丝。有些不寻常的是,这一餐早饭吃到现在,已经足足过去了半个时辰。

陆秋娘脸色微寒,将双箸往木碗上一拍:“野猪肉好吃吗?!”

“好吃!就是因为太好吃,所以意犹未尽,想再吃得干净一些……”杨朝夕心中“咯噔”一下,知道陆秋娘意有所指,只好装糊涂、就坡下驴。

“肉从哪里来的?!”陆秋娘杏目圆睁。

“娘做的啊……”杨朝夕声音渐低,见陆秋娘瞪着他、就要发作,忙改口道,“哦……是林儿妹子……送来的!须得……须得好好谢谢人家!”

“那还不快去!竹篮子在这!绢帛在里间炕上、油纸包着的便是!”陆秋娘一声大喝。

杨朝夕慌忙扔下手中碗筷,三下五除二洗掉手上、嘴上油污,抱着绢纱、拎了竹篮,灰溜溜地跑出去了。

陆秋娘望着那飞快消失的瘦小身影,心道:这个混小子!从小就会嘴上充英雄好汉,当真做起来、总是满头大汗……

光线倾斜,道道分明,从天幕直刺进疏林之中,落在那间阔大的茅舍之上。这里熟悉无比,幼时便不知来过多少回。此刻怀着不一样的心情,故地重来,却觉得茅舍里、突然多了许多未知的东西。有几分忐忑、更有几分好奇,更多的、居然是身不由己的紧张!

茅舍里很安静,走的近了,便能够听出来。这个时辰,关世伯应当还在演武场上训斥众人,林儿妹子或许在睡着懒觉——她自小便是如此,可如今已经长得大些,该是起来学着烧饭了……

这般推测着,脚下已然走进了木篱围成的院落。柴门大开,堂中无人,一道青烟从茅舍的烟囱里、缥缈而上。

“林儿……妹子!娘让我过来,带了些绢帛,正好再给你做些冬服……”杨朝夕试探着叫了一声、又解释了几句,好叫这次造访,显得不那么刻意、或者突兀。

然而,无人应答。杨朝夕立了一会、心中焦躁,便硬着头皮进了正堂。

左面耳室便是厨下,进去看了一圈,柴禾在灶膛里烧着,却不见人影。右面耳室是卧房,杨朝夕又喊了两遍“林儿妹子”,仍旧得不到回应。

于是他壮了壮胆子、闯了进去,却只看见一里一外两座土炕,炕上被褥整齐,中间还竖着一张草帘子。只是,依旧无人!

杨朝夕心下微感庆幸,接着又有些沮丧起来。误会如鲠在喉,若不除掉,终究是无法消解的难受。

他一手拖着竹篮子、一手抱着那油纸包着的绢帛,慢慢踱出正堂,垂着头向院落外走着。慢慢发现一双小巧的绣鞋、在裙裾下冒出头来,再顺势向上望去,关林儿那眉头微蹙、秀目泛红的鹅蛋脸,赫然陈列在前!

“林儿妹子……我……我给你把竹篮子送过来。还有我娘让拿了些绢帛,都在这……天要寒了,正够做一套衣裳。”杨朝夕开口艰涩,见她没有打断,便索性一股脑说了出来。

关林儿腰间却夹着小木盆,盆中是些碗筷,上面还沾着水珠。她表情复杂地瞪了他一下,便劈手夺过竹篮和绢帛、扔进小木盆中,一语不发地进了茅舍。

杨朝夕愣了几个呼吸,才反应过来,连忙转身追了进去。木盆扔在正堂的木桌上,关林儿已经蹲在厨下灶前,正要往灶膛里填柴。看见杨朝夕已经进来,便陡然起身,抡起手中柴禾棍,胡乱在他身上抽打起来。

杨朝夕自小挨打,必然第一时间逃跑。此时却如认命般,任由关林儿打了一阵,身上横七竖八地、全是柴禾打出的灰土印痕。

关林儿打着打着、手上动作却渐渐慢了下来,突然“当啷”一声,柴禾跌落在地上。她怔怔望着眼前笑容诚恳的杨朝夕,突然“噗嗤”一下笑了出来,接着却是两行清泪、潸然落下,如开闸之水,再也止歇不住。

他笑着,她哭着。他心里紧绷的弦、才终于松了下来,要上去为她擦掉泪水,却被她伸手推开。他许久才道:“林儿妹子,你若还生气,便多打几下也无妨。夕哥哥练过的,打不坏!”

关林儿正抹着眼泪,手上的草木灰在蹭在腮上,留下道道痕迹。却不料他竟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顿时气道:“是你自己死乞白赖、过来讨打!若打死了你,我便削了头发做尼姑去。”说完又觉不妥,继续问道,“你……昨晚的话当真么?我爹说,男儿醉话,最不可信。”

杨朝夕正色道:“若是昨日醉话不算,今日在你家厨下,我便重新再说。夕哥哥自小便喜欢林儿妹子,除此之外,不做他想。你若因为这个误会我,我便烧了它!免得再叫林儿妹子难过。”杨朝夕说着,却将腰间香囊解下,往灶膛里扔去。

关林儿陡然一个抄手,将那香囊截了下来,抓在手中翻看,轻声道:“我信你,夕哥哥。这香囊便替你保管,做个印证。若哪日你想反悔、再去找这姑娘,我便还你,你依旧能做个风流大侠!”

杨朝夕欣喜之余、却咬紧了牙齿,被这古灵精怪的关林儿,弄得一时不知所措。

忽然又想起昨夜分开前、未及做完的一件事,不禁又上前一步,环起双臂,想将她抱在怀里。关林儿眼神躲闪、不敢动弹……

即将得逞时,关林儿却突然身形一矮,从他身侧钻了出去。一阵“咯咯咯”的清甜笑声响起,那小巧玲珑的身形、已然逃到了茅舍外面。口中兀自挑衅:“夕哥哥,你抓不到我!咯咯咯~”

杨朝夕闻言笑道:“这便过来!”身体已循声追了出去。只看到一个高大身影、正提了杆铁枪,如渊渟岳峙般、稳稳走了进来,急忙抱拳行礼:“郭世伯安好!我娘叫我过来道一声谢。正好有些绢帛带来,给林儿妹子做些冬服。”

关大石刚从山谷校场回来,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尚未散去:“夕小子!你倒是许久不曾回来啦!昨日碰见你娘,听说了些事情。你年纪不大,已经有这一身武艺,俺很高兴!原本想今日早间,你可能来山谷校场,再跟你拆上几招。结果没等到你来,却不想是在这里和林儿丫头玩耍。来、来、来!咱们空手试一试!”

杨朝夕只好摆出拳架,却是“夺槊拳”的请手式。关林儿立在不远处,眼中露出新奇的神色。她虽是女子,却也多少跟关大石学了几手硬桥硬马的拳脚,对于平平常常的过招切磋,却也能看出优劣好坏。

关大石见他起手便焕然一新,似有不俗之态,心中更是技痒难耐,惯熟多年的“搏命九式”使了出来:一步到位、双管齐下、三足鼎立、四面楚歌……

杨朝夕连拍带打,一一接下,却从关大石外练的拳法中,感觉到一丝奇怪的力道。原来关大石多年外练功夫、又经过战场搏杀,纵然资质平平,也练出一丝内劲。却是在无意间、打通了“由外及内”的拳法途径。

杨朝夕此时身量,却还不及成人,关大石手下拳掌挥出,力道却渐渐沉重起来。

杨朝夕挥臂格挡间,身上被柴禾打出的印痕,竟然渐渐散落下来,看得关林儿表情紧张,害怕爹爹一个失手下,将夕哥哥真的打坏了,那么自己当真要削掉头发,去做尼姑么……懵懂意识里,竟已经开始权衡利弊了。

杨朝夕偷眼瞧见她竟在担心自己,心中一暖,手上招数陡变。在挥拳闪掌间,变成了“翠云道功”的打法:以意御形、意在形前,以柔胜刚、顾盼八面,招式虽绵若无骨,拳劲却如蛛丝般飘忽不断,时而如鸥鸟振翅,时而如江潮初平。

关大石一身刚猛劲道,却似打到一大团被褥之中,虽势大力沉,却全无用处。而身形也随着那拳法的节奏,渐渐散乱起来,几度踉跄,险些摔倒。

关林儿一双眼睛紧紧盯着二人,此时见关大石吃亏,又有些责怪起杨朝夕来,小小的心中,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做“患得患失、左右为难”。

关大石又打了一会,才借着杨朝夕一挥之力,退了出来,大笑道:“不打了!不打了!你耍的这个,是公孙真人的‘翠云道功’,十年前俺便不敌。如今又输在这套拳法上,却也不冤。”

关林儿却是双腮一鼓、樱嘴轻开:“爹爹!你明明是输在夕哥哥手上,偏说这拳法如何厉害。夕哥哥便不够厉害吗?哼!你们大人,手上输了、嘴上却是不肯认输!”

关大石一愣,又笑了出来:“林儿说得对!是爹爹输了,夕小子是很厉害的人,比爹爹还厉害。行了吧?唉!女心向外,无一例外。爹爹终于也有这么一天,以后的日子要不好过咯……”

关林儿俏脸顿时彤红,又瞪了杨朝夕一眼,似是在说“你满意了吧!为了帮你说话,爹爹都嗔怪我了”。然后又跑进自家茅舍,钻回卧房去了。

杨朝夕无奈摇头,想起关大石还在看他的笑话,忙抱拳道:“关世伯,我忽然想起、娘还吩咐我去砍些干柴回来,便不叨扰了。您多保重!”说完头也不回,拔腿便跑。

关大石想了想两人情状,一个满脸草木灰,一个满身柴禾印痕。又回想起昨晚,关林儿回来伤心哭泣、却一句话都不肯说的倔强模样,不禁摇头叹气:

小儿女们总算慢慢长大了,这些事情,却是无可回避。只是自己一个五大三粗的村汉,对女儿家的心事,终究不能过多置喙。要是林儿她娘还在,该有多好!想到此处,七尺多高的粗大汉子,却也黯然神伤起来。

杨朝夕跑回自家茅舍时,陆秋娘已开始准备午间的吃食了。见他回来,随口问道:“见了你林儿妹子了?绢帛给到了吧?”

杨朝夕点点头,脸上还有些不自然的神色。而身前被柴禾抽打出的印痕,还残留了一些,此刻显得尤为醒目。

陆秋娘看在眼里,笑道:“挨打了?是关世伯动的手么?”杨朝夕想了想,又点了点头。

陆秋娘不再细问,转过头才道:“院子里柴禾不多了,你早间答应为娘,要去砍些回来。此时午饭尚早,便快去快回!”

杨朝夕埋头应下,便寻了柴刀、绳索,挂在腰间。又从茅舍一角取了挑棍,才出了自家院门,一路向山谷两侧的疏林间寻去。

此时山林萧瑟,林中诸木长势好坏,却也一目了然。杨朝夕专拣树上枯死的细枝末节,用柴刀砍斫下来,和树下捡来的枯枝放在一起。待收拢得多了,便全都斩作三尺来长的柴禾棍,用绳索捆扎成两捆、足有水缸粗细的柴束。才将挑棍两端分别插入柴束,做成“工”字形的一担柴,矮肩挑起,往回折返。

走了一段,便看到不远处一块平缓的山坡上,被人清理出一大片空地来。空地依山的地方,结着一座小小的草庐,草庐内似有人影,却岿然不动。

杨朝夕心中恍然:这大概便是那乞儿和尚的僧庐吧!接着想起昨晚关林儿的描述,以及早间陆秋娘与他的对话。不禁有些好奇,于是挑着柴担,径直走上前去。双脚踏入枯草,发出“沙沙”声响。

那胡僧慧朗本在坐禅冥思,听到脚步声时,缓缓睁开眼睛,面上露出微笑来。

杨朝夕走到近前,正伸长脖子要去瞧那乞儿和尚,却见那和尚双目炯炯、正慈和地望向他,不禁吓了一跳,赶忙将脖子缩回来。

过了一会、见那和尚半天没有动静,又探过头去,看到那和尚依旧一动不动、笑看着他。心道:这莫不是个泥塑的和尚吧?怎么一点生人之气也没有。

正心绪不定间,那胡僧慧朗却开了口:“小施主,贫僧是活人,不须害怕。你本是进山砍樵、却无意绕到此处,也算是因缘巧合了。”

杨朝夕见他说得人话,心里惊疑便去了大半。自己本是出于好奇,才跑来瞧瞧,并没有什么疑问要解。

然而几年修道,他却也听说道门、释门之间,自来信奉有别,许多经义甚至背道而驰。两教之间纵然算不得势同水火,却也不可能和乐相处。盛朝自开立以来,佛道之辩也不知发生过多少次了。

想到这些,心里顿时有了些恶作剧的想法,于是问道:“禅师有礼!我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安贫乐道,是为‘贫道’,这是道士自呼。然而禅师自称‘贫僧’,却作何解释?”

胡僧慧朗淡笑道:“原来也是修行之人,却不知小施主道号、名姓?又在哪座观中挂单?”

杨朝夕心中一惊:这乞儿和尚果然慧眼如炬,竟这么快便识破自己身份。又自省了一下周身,道袍早换掉了,头上也只绑了个软脚幞头,却不知哪里露出的破绽。于是耍赖道:“我先问的你,你须先回答了我,我才回答你的问题。”

胡僧慧朗被他话语冲撞、竟也不生气,仍心平气和道:“身无长物,谓之‘贫’;舍己度人,谓之‘僧’。‘贫僧’二字,便已契合我释门教义,非有舍我之心,难成极乐大道。”

杨朝夕听罢,眼中也闪出光华来。不禁为这乞儿和尚达观淡然的气度所折服:“禅师所言,语浅义深,倒是小道唐突了。小道是上清观冲灵子杨朝夕,请问禅师法号?”

胡僧慧朗双掌合十,语气谦和:“原来是冲灵子道长。贫僧法号慧朗,非中土之人,只为传我佛无上智慧而来。”

杨朝夕便也歇下柴担,拱手还礼:“慧朗禅师,你半山而居,春秋或还能住。到得秋冬,又该如何自处?”

胡僧慧朗笑道:“道门修道,释门坐禅,虽行功有别,却殊途同归。若贯通三处丹田、打通任督二脉,大、小周天循环畅行无阻,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合而为一,佛胎便生。水火尚不能侵,何况只是寒暑。”

杨朝夕亦奇道:“那你们释门功夫,与道门功夫相比,又有什么不一样?”

胡僧慧朗答道:“释门功夫多由外而内,许多禅师若修武艺,必是自横练刚猛一路练起。日久年深,偶遇顿悟之机,坐禅与习武、即能内外相通。此后武艺精进,便会一日千里。”

杨朝夕疑惑道:“若不能顿悟,岂非一辈子也不能内外相通?到得老时,横练功夫落下的暗伤,反倒要折磨自己。”

胡僧慧朗又答道:“释门坐禅、习武,本为清净欲念,而非逞勇斗狠。纵然武艺盖世,不能度化世人、脱离苦厄,又有何大用?至于横练暗伤,苦痛的只是躯壳,于佛性倒也无损。”

杨朝夕叹道:“禅师所言,全是不可思议的说法。都说道门、释门理念大相径庭,以至于互相不睦。那道和禅,当真没有高下之分吗?”

胡僧慧朗认真看了他一眼,才道:“道与禅,就贫僧而言,只是对大千世界的观想不同。而世界亘古长存,你如何观想,于世界来说,其实并无增减。但道士、僧人,观想出来道理、禅机,却能帮世人参透得失、宠辱、生灭,平息内心煎熬,这便是用处所在。若强分界限、硬下论断:道乃避世之法、自处之学,佛是救世之法、自赎之学。二者或有高下分,却非你我可以妄断、妄言。阿弥陀佛!”

杨朝夕忽然笑道:“禅师果然思辨清晰、不偏不倚,小道修行尚短,对许多事还都是一知半解。禅师却不因是村童之言、便随口敷衍,如此一视同仁、春风化雨,小道实在钦佩!”

胡僧慧朗笑容温和:“佛讲众生平等,老弱妇孺、牛马鸡狗,皆是众生,又何须分别对待,岂不是要劳神苦思、自寻烦恼?”

杨朝夕拱手拜道:“小道率性而来、满载而归,此行已然不虚!他日修道有成,再来叩门叨扰!”杨朝夕说完、便挑了柴担,告别这慧朗禅师,奔山谷溪流而下。

胡僧慧朗收摄心神,依旧枯坐僧庐之下。颈上念珠已然握在了掌心、随十指循序而动,一如他口中所称世界,似乎从未开始、也好像永不结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