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76章 传经送宝

如水剑道 第76章 传经送宝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同道攻讦,亲者互疑,每每让人叹息。小丑跳梁,鹰犬登场,却从未令人失望。

时入九月,洛阳城郊秋意已深。极目望去,尽是焦黄之色,一直绵延到邙山脚下。秋阳恹恹的某个上午,一伙兵募在名为陈谷的伙长率领下,披坚执锐,挎刀纵马,朝着邙山翠云峰的方向奔行而去。

经过连续多日的忙碌,上清观内外已焕然一新,往日清幽严静的氛围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门巨族大开盛筵、宾朋满座的热闹熙攘。平日里简单朴素的靖室、居室,经历一番仔细的清扫;室内床榻,均已修整加固,铺上了新的苇席和被褥。梁柱、门窗,皆以丹漆刷过两遍;窗棂、格栅上,也都蒙上了半透的白纱。

陆续而来的道门中人,便在这临时开辟的客房中依次住下,有闻讯而来的道童为他们端来斋饭、山枣、洗漱的热水等,为他们消去一路的舟车劳顿。

上清观正门前三丈开外,一处视野开阔、山坡较缓的地方,已经用圆木搭起一方露台。露台上铺满新织的苇席,苇席上是或长或方的几案,均已重新修整刷漆。定名为“翠云丹会”的这次集会,将于九月初三下午在此处进行,同赏洛阳八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畅言修道长生之法。

自九月初二午后,从洛阳城内外、及周边道观赶来的观主、监院,已陆续上了翠云峰,在上清观内住了下来。承虚子韩奉樵在观门一侧设了高案,用来记录每位上山的道友的名号。初二下午,日渐西斜,秋风略急,将一大本黄宣纸装订的名册逐页翻开:

安国观观主柯慎行、通玄观观主曲炳玉、圣真观观主毛庆元、福唐观观主黄临泉、开元观观主段安平、凌空观观主伍玺、延唐观观主邓仁杰、升仙观观主师育成……

韩奉樵眼睛盯着山下,右手却突然按在高案上,被风翻动的名册才变得安静。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绵延起伏的石阶上、一个黑点正由远及近,五官渐渐变得清晰:

那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面色红润,精神奕奕,拾阶而上却如闲庭信步一般,全没有气喘的感觉。一袭深青色道袍洗得有些褪色,却挡不住仙风道骨的气质。

韩奉樵一手抓起名册,连忙迎了上去,拱手道:“前辈远道而来,一路辛苦!观中洞室已齐备,敢问前辈道号名姓?小道先安排您住下。”

“老道吴正节,是个四处游荡的闲散道士,与你家公孙真人乃多年老友!果然山中无岁月,一别再会,竟已三十年了!”这老道士话语却似和风细雨,让人听了,精神都为之一振。

韩奉樵正引了老人、要进去安排住宿时,公孙真人却笑着跨出了观门:“吴天师道驾亲临,愚弟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吴正节吴天师举眉长笑,健步走上前来,双袖与公孙真人袍袖连在一起,畅然道:“玄同老弟洞晓天机、能测鬼神,此行尚未进门,却又被你算到了!哈哈!”

公孙真人将吴天师的包袱接下,拉着他一面往里走、一面笑道:“三十年未见道兄,竟有返老还童之相!我等最多忝称一句‘真人’。道兄如今,怕是‘仙人’二字,也当之无愧了!”吴天师闻言也是大笑,一根手指点了公孙真人几下,终究只是笑着摇了摇头,没有反驳什么。

公孙真人平日多以淡然、严肃之态示人,此刻却是少有的愉悦和畅达:“道兄!下面小徒安排,总有思虑不周之处。我那靖室虽则简陋,但让给道兄住下,也算是蓬荜生辉了!”

吴天师笑道:“这可是喧宾夺主、鸠占鹊巢了!老道不愿落下这等话柄,叫旁人嚼着舌根。哈哈!”两人又谦让了一番,才携手并肩、进了紫极宫一侧的偏殿。多年未见的老友,接下来却是青灯焚香为伴、抵足彻夜长谈……

鸡鸣外欲曙,两人几乎一夜未曾合眼。自离别到相逢,中间许多事情、连时间都被打乱,兴之所至便说上一件,一件未完便又引出另一件……桩桩件件,离合聚散,那份迟暮之年、惺惺相惜的感觉,却始终如初。

吴天师慢慢坐起,破晓的第一道天光,就要从小窗中射了进来了。只见他下颌微收、双唇轻闭、双眼迷蒙、面露微笑,呼吸也变得纤细悠长。当东天那一道微紫的天光透入,吴天师口鼻间却如长鲸吸水,将那紫色天光吸了一缕进去,很快化为一道若有若无的紫环。这紫环也仅持续片刻,便消失不见。

公孙真人待他散了功法,才坐起笑道:“紫气东来,采为己用。道兄一身仙法,竟能精深玄妙至此!”

吴天师微笑道:“采气一法,不过是微末小道,唯有字字珠玑的道尊老子五千言,才是修行正道。老道此行过来,却也不曾空手!这三十年来,倒也把一些浅陋想法、写了几本经折,或可给玄同老弟品鉴一番。”

吴天师说完,便将一旁的包袱打开,触目可及的,是一本本淡黄的经折:《玄纲论》《心目论》《坐忘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道释优劣论》《明真辩伪论》《辅正除邪论》……

公孙真人捧起这些黄卷,双手都有些颤抖起来:“道兄传经送宝之德,比之释门鉴真、玄奘,也不遑多让!愚弟代观中弟子、并道门中人,先拜谢了!”说完,便拱手俯身长拜。

吴天师笑着将他托住:“如此这般,便是‘着相’了。《龟甲经》有云,‘我命在我不在天’。我辈中人穷极一生、修来修去,便只是这七个字罢了!纵观这三十余年,便是修道一途,能与老道志趣相投的,也只有李长源、李太白、玄同老弟,你们寥寥几人。而对于‘守静去躁、形神双修’,能做到的,也只有玄同老弟了。”

“古来神仙皆寂寞!灵霄九重,仙人却不多,大抵也是因这世间修道之人,多空有其志、却不得其法的缘故了。”公孙真人忽然笑道,眼神中却有着孩童一般的谵妄和戏谑。

吴天师听罢,笑着摇头道:“你这任侠之气,便是一把年纪了,也没有祛除干净。竟敢信口雌黄、编派上界!恐怕百年羽化后,道功再精,也无缘仙班了。”

公孙真人听完,哈哈大笑。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才下榻梳洗穿戴。这时已有道童将早斋送来,两人略吃了点,便相互扶持着、在观中各处观摩起来。

真正沉心修道者,多勤勉而自持。晨晖洒入的院落中,大部分客居于此的观主、监院早已起来,在大殿前不深的院落中,或向东默然而立、或打着拳法舒筋活骨,皆是各行其道。

也有喜好交游的观主、监院,三三两两站在一起,一面熟络地攀谈,一面不时与擦身而过的公孙真人和吴天师,热情地打个招呼。只是看向吴天师的眼神中,大多有着难以掩饰的激动与热切。

公孙真人看在眼里,不禁摇头笑道:“道兄,若非你肯亲自过来,这院中的各观道友,怕是要有一半都不会过来。愚弟此次也算是借鸡下蛋了。”

吴天师又伸出手指、点了点公孙真人,才笑道:“玄同老弟倒也不必妄自菲薄。以你壮年时便长袖善舞、交游广博的脾性,再加上道尊老子盘桓在此修道炼丹的典故,无论天时、地利、人和,皆可谓是样样齐聚、得天独厚。我等虽有些虚名,也不过是来锦上添花罢了。”

两人将观中各处都一一看了,又在道尊神像前敬香祝祷。回过头却看到上清观中,手中暂无事务的年轻道士们,在殿前较为空旷处聚成阵形,挥臂抬步间、演练起那套柔和的“翠云道功”。各观观主、监院也渐渐停止了交谈和手上的动作,将目光投注到这边,无不啧啧称奇。

卓松焘、黄硕、关虎儿、孙胡念等,均散布在拳阵中,一丝不苟的道髻、以及新浆洗过的道袍,纤尘不染,干净周整,令殿前打拳和看拳的人,皆有一种精神饱满、气象一新的感觉。

吴天师看着这奇特的拳法,眼神也从最初的淡然、渐渐变得惊异起来:“玄同老弟,这……便是你所创制的‘翠云道功’么?”他是识货之人,自然也感觉到这套气象一新的拳法中,所蕴含的浓浓道韵。

公孙真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却再没有多余的谦虚:“这便是愚弟近年来,为配合道功修习、所创的一套拳法,立意是‘以意御形、以柔胜刚’。加上你当年所言‘守静去躁、形神双修’的一些法子,却也颇有些不错的功用。”

吴天师不禁感喟:“你公孙一族虽世代修习剑术,却每每冒出惊才绝艳之辈,所行之事、又多能独辟蹊径。数年前,你族中长姊公孙大娘,一舞剑器动四方,盛名蜚声朝野!今日又见这静动相宜、行云流水的拳法,便觉得,或许只有玄同老弟这般龙凤之姿,才能修成开先河的一代宗师。”

公孙真人笑了笑,便再无回答、而这套举手投足间、令人耳目一新的拳法,在院内众人津津乐道之下,渐渐被笼罩在一派和谐融通的气氛中。

然而这气氛,却未能持久。九月初三这日上午,负责在观门前迎接的明虚子张鹤宗,却是面颊带血地跑了进来:“师傅……有兵募上山来了!说是要搜查咱们……”

话音刚落,一身甲胄的伙长陈谷,已带着几十余名兵募从宽大的观门中鱼贯而入,几个呼吸间、便将院落众人围了起来。正在打拳的观中道士初时有些无措,很快便在武虚子郝金汉的眼神暗示下,定住心神,将公孙真人、吴天师等人护在院落中央,赤手空拳地与一众兵募对峙起来。

陈谷面色含威,几步跨向前来,喝到:“谁是这观中之主?出来说话!”

公孙真人面色淡然,双手抱拳道:“我便是上清观观主公孙玄同。这位军爷今日造访,也是来参加‘翠云丹会’的吗?”

旁边一位什长见这老道回答不痛不痒、便要上来喝骂,陈谷挥臂拦住他,亮出手中军符:“我等接到长安神策军传来的飞书,有道人告发你上清观,私藏蓟州叛军珍宝。这些珍宝本是洛府禁宫之物、不慎落入贼手,既然被尔等所得,便快些交出来!免得我们一番搜查,冒犯了道尊。”

吴天师的眉头已皱了起来,院中各观观主、监院都沉默不语,静观事态变化。公孙真人却又向前走了一步:“我观中并无军爷所说珍宝,或许是有人捕风捉影、蓄意构陷,还请军爷明鉴。既不是来参加‘翠云丹会’,这位军爷便可吃些斋饭、自行回营。”

陈谷自知空手而返、无法向邵中侯和王宫使复命,便向身边几名什长使了个眼色。那几名什长便迅速退下,各带一队兵募,要强行往观中各处搜查。这时斋院那边跑出几道人影,为首的身形高大、手中还提着一根擀面杖,却是青灵子朱介然。几人守在通往斋院的必经之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陈谷见状,冷笑几声:“抗拒搜查,哼哼!公孙玄同,尔等是做贼心虚、还是要聚众谋反?!”

公孙真人依然笑着、眼中却无半分容让之色:“老道行事,素来无不可对人言。讨逆之时、便与贼兵势不两立,岂会私相授受?今日在场诸多道友,皆可为我做保。这位军爷,若只是听了些无凭无据的告发,便要来授查我道门胜迹。老道便只好抛身舍命,护一护我观门道统了!”

这时不知谁先推搡了一下,对峙迅速恶化成一场冲突。上清观众道人或徒手、或抄起木棍,与这些不速之客缠斗起来。陈谷“锵”地一声拔出横刀,快步冲向公孙真人,想要擒住这一观之主,却被一个高大身影截停在中间。这高大身影便是武虚子郝金汉,面色凌厉道:“要跟我师傅动手,你这武艺怕是还没到家!”

郝金汉口中说话,手上却丝毫不慢。几下躲闪便欺到那陈谷右侧,一记掌刀劈在他右腕之上,那横刀便“当啷”一声,掉落在地。陈谷顺势将他右臂一拿一荡、便反剪到了背后,又伸手接住攻来的左臂,又是一记反剪,接着伸脚直踹陈谷膝弯,那陈谷虽一身武艺,却也单膝跪地、被这粗莽道人控制起来。

郝金汉猝然出手、然后得手,才不过两个呼吸。正要喝止缠斗中的众人,却陡然听到观门那边,一道陌生声音响起:“住手!”

众人循声望去,一道年近五旬的熟悉身影、跟在一名二十多岁的道士身侧,已阔步走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