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66章 青丝盟誓,白首寒灯

如水剑道 第66章 青丝盟誓,白首寒灯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番奔突出手,待得结束,时候却已不早了。公孙真人在景云观一众道士复杂眼神的注视下,缓步走出了修业坊。

公孙真人又西行近百丈、进了修文坊坊门,重又回到弘道观门前。忽忽几日,再见到这残破的观门,心中却已生出物是人非之感。这时,弘道观中当值的道童,却早已看到公孙真人的身影,急忙迎了上来:“公孙观主,您终于回来了!我家观主和上清观师兄弟,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公孙真人却不进去,深吸了一口气道:“小徒儿,劳烦请你家观主移步至此,老道有几句话要说,说完便即告辞。”那当值道童颇感奇怪,却也没说什么,扭头进去,找尉迟真人禀报去了。

只是片刻,尉迟真人便拢着拂尘、快步出了观门,看见公孙真人毫发未损地站在那里,悬了半日的心才真正放下来,开口喜道:“玄同老弟!冲灵子已经救回,现在客房静养。看你气色,下午之事该是顺利非常,来!来!来!咱们两个老兄弟先回观中,吃些斋饭,晚间再对弈几个回合!”

公孙真人却是一拱手:“尉迟兄,既已割袍断义,便须划出界限来。此时过来,只是为接我观中弟子。老道谢你午时途中如实相告之事,现在牵涉此事的三观之主,已被我截断修道之途。往日之仇怨纠葛,对也好、错也罢,便都揭过了。我知你在此事中亦有不得已,但既已划出界限,想必太微宫便不会再迁怒于你。”

尉迟真人又是愧疚、又是难过:“愚兄自诩行事潇洒不羁,却在恶将伐善之时,抱存幻想、优柔寡断,与那般恶行恶状不敢两立。这本是求稳怕事之心在作祟,以至于伤了你我兄弟之义。如今悔之晚矣,只盼玄同老弟日后再遇困顿之时,能告诉愚兄,给我弘道观一个亡羊补牢的机会。”

公孙真人又是一拱手,却转过身去,不再言语。尉迟真人叹了一声,便转身回去,差道童去请上清观弟子出来,好与公孙真人汇合。

暮鼓敲响时,郁结几日的浓云才褪去了铅灰,在边缘处镶染上一抹抹、独属于夕阳的血红。

朱介然、卓松焘各背着两只包裹,手上用担架抬着昏睡的杨朝夕,踏出弘道观,向公孙真人这边走来。黄硕本跟在担架后面护持,看到公孙真人的那一刻,却激动地跑上前去,哭道:“观主,您终于回来了!我们没能保护好杨师弟,让他给贼人掳走、还受了伤……请您责罚!”

公孙真人慈和笑道:“我都知道了。冲灵子如今性命无碍,只是有些虚弱,你们皆已尽力。此次弘道观给了很大助力,这份恩情,你们都要记在心里。现下,咱们便莫再在这里作小儿女情状,趁暮鼓敲完之前,跟我去投奔一个老友,先安顿下来再说。”四个弟子应下,便跟在公孙真人身后,一路向敦化坊而走。直走到麟迹观门前,才停了下来。

卓松焘、黄硕见公孙真人所说老友,却是住在这麟迹观中这位,便悄悄对望了一眼,给出对方一个“了然”的神情。目光分开后,又不约而同看了看观门前的两只麒麟石雕,想起前几日之事,心中也都不禁有些好笑。

此时暮鼓将尽,早没了香客的影子,麟迹观便已阖了观门,两只瑞兽衔着的铜环,在门上一动不动。公孙真人拦住就要上去叩门的朱介然,自己走上前去,扶住冰凉的门环,“咣——咣、咣”,整齐的叩门节奏声响起。叩过一遍,略等片刻,才又叩第二遍。直到叩门三遍过后,公孙真人退后一步站定,不到十息的功夫,便有知客女道士打开了观门。

公孙真人略一拱手,微笑道:“小道友安好!上清观公孙玄同,躬身拜谒元夷子观主,烦请通禀。”那知客女道士露出有些警觉的神态,但还是应了一声,回身去禀报观主。

卓松焘、黄硕在一旁看了半晌,却也不认识这个知客女道士。只是比上次接引他们的镜希子师姊,年纪要小许多,粉面珠圆玉润,双目横波动人。

少顷,那知客女道士去而复返:“公孙前辈!我家观主已经歇息,让带您和几位师兄弟先在前院客房安顿下来,明日再见面说话。”公孙真人也不多言,便与四个弟子跟了她,在两间客房内安顿下来,草草洗漱了便即睡下。

杨朝仍旧昏睡。公孙真人终究放心不下,便喊了朱介然和卓松焘,直接将杨朝夕抬入自己客房,睡在床榻内侧。自己则掌起灯烛,又拿起他左右手、重新把了脉象,心里才明白过来:这个弟子表面看来是湿寒侵体、气虚神弱之状,实际却是气盛神壮、燥热难除之象,以至于上丹田始终被热毒纠缠、头脑无法清明,这却是行功经验过少的造成的。

公孙真人便将杨朝夕上身道袍、汗衫尽数除下,又取来茶杯,以双指蘸取清水为引,从百会穴开始,将一道阳元之气打入。这道阳元之气,便如滴水落入滚油,将蛰伏其间的后天之气唤起,再引逗着一路向下,经由眉心、人中、喉结、前胸、肚脐、小腹,直接将上、中、下三处丹田再度贯通。于是沉寂许久的小周天循环,再度开始运行起来。而每当他体内后天之气开始有怠惰征兆,公孙真人便再将一道阳元之气打入……

这般引气过穴,足足过了一个时辰,杨朝夕才睁开眼睛,看到公孙真人慈祥的面庞上,已经满是细密的汗珠,不禁眼眶微红,微不可闻地喊了一声:“观主……”

公孙真人见他醒了,也才松了口气。又取来温水让他服下,才拉开蚕丝被褥、将他盖好,看着他重新睡去才罢。忙完这些事情,便也感觉到客房外那道站着身影,深吸一口气,才道:“进来吧!”

铺排着云雷纹格栅的房门,“吱——”地一声被推开了。一道瘦削高挑的身影,撑着玄青双色袍服,款款向这边移过来,每一步踩下、都仿佛踏在了心跳的节点上。

公孙真人面色微怔,回忆便如潮翻涌、倾覆在从容的礁石之上,一时间万语千言、都哽在了喉咙……两人只是那般对望,灯烛虚弱的光、却已打起精神来,把对方的轮廓,照得真切。前尘凋落,此情如幻,一眼万年。

“玄同哥,你终于肯来见我了……”这道身影轻道,声音中既有掩饰不住的暮气、更有一往而深的情愫。

世间大多数的分开,不过是人各有志的转身,各寻各自的旅途;却仍有少许的分开,是情非得已的诀别,再见面时,已如隔世。

“春溪妹子,如今咱们却也都垂垂老矣。许多旧事,也未曾想、这许多年后,终会变得通彻。正邪、善恶、喜乐、仇怨、执念、偏见……原本我以为自己珍视的、放不下的,回头看看,也都可以一笑置之了。”

公孙真人目光澄澈,面容含笑。在那叫春溪的老妪眼中,却迅速化为意气风发的少年人模样,岁月易逝,容颜始终未改。

“玄同哥,若当年没有……没有那许多事情……你在道尊面前同我说过的誓言……此时我们,该是另一番光景了……后来你脱了族籍游侠四方,我便偷跑出来到处寻你……再后来,听说你出家做了道士,我便也剪了头发、在这麟迹观做了道姑……我总是在循着你的喜好,却始终没跟上你的脚步……”春溪说到这里,泪流如箸,但却没有停下的意思,“如今你已彻悟,我却……还是不能放下这些旧时的念想……你看,便是修道一途,我也远不及你。”

“修道也是修心。近年来乾坤动荡、生民倒悬,我不得已搅入其中,也才渐渐明白。然而从前种种,却不敢忘!只是看得通透以后,却不须像从前那样,总要避开你罢了……愚兄终究学不会‘太上忘情’……”

公孙真人语气平和,一片坦诚。自己心中却早已明白,避而不见却心有惦念,反不如光明磊落地、去消解掉曾经种下的因果,于人于己,便少了许多亏欠。

“妹子明白……誓言立下,执念便生,束人束己,难成自在!既已身归道门,便该青灯黄卷、不辍昼夜,春暖诵之,秋寒持之……纵使旦暮相接、四季轮换,也一般无二。”

春溪道长将眼泪拂去,勉强露出一个笑容来。心却卸下了防御,在少年的誓言中沦陷:

莲有并蒂,鹅有交颈。

春溪玄同,许心许命。

识佳人兮秋苑,择良伴兮春庭。

父兄岂可夺志?媒妁不能移情!

双栖宿兮昆仑,共溯游兮蓬瀛。

上戴苍穹可补,下蹈山海可平!

言以明志,誓以笃行。

秋风长夜,薄衾孤灯。白首相顾失一诺,寒窗泪下只千行!两人便这般隔烛相望,断断续续的话语,早不能尽述多年未解的离情。烛火也将两人灰色的轮廓,印在了窗棂之上,随着透进来的风而轻晃。

两人又叙了半晌,春溪眼中泪水,方渐渐止住。春溪道长语言带笑道:“这个冲灵子杨朝夕却是什么来历?能得玄同哥剑法真传。当年我缠了你那么久,你才不过教了我一招半式。还说族规严格、不许外传,自己也没学全。如今想来,却是过于偏心了!”

公孙真人亦是淡笑道:“这冲灵子虽是入了我上清观,实际却是一位道友的弟子,我二人亦曾反复推算,断定他便是不世出的‘天选之子’。我观察几年,这冲灵子确是颇具灵根,天资禀赋俱佳。又是去年,以一段阴错阳差的琴曲,解开了我对这套家传剑术的心结。既然心结已解,且族中之人早凋零殆尽,便再没什么族规禁令,才把这套剑法传与了他。若你还想学,明日便可细细演示一番,也算是了了我此番下山的一桩心愿。”

“便如你方才所言,一把老骨头,纵然学会,又能快意几年?但你既来登门,便不该空手,这套剑法便当作叩门礼,我先代众弟子答应了。也希望这次……你莫再食言。”春溪道长语笑嫣然间,却还掺着一丝苦涩。

提及传剑之事,公孙真人面色渐正:“当年我在河南一道挫败许多同道,引得一些人觊觎我族剑法。本以为多年过去,仇怨已消,然而此番下山,还是引出了几家不睦。这小道童前几日也因剑法,经了些不公之事,所幸他平安获救,又因祸得福、道功大进,未来成就已不可测。”

公孙真人说着,脸色突然严肃起来:“今日午后,我已去过龙兴、道冲、景云三观,既授了这剑法,也平了些后患。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我此番过来,确也有托付之意。”

春溪道长见他说得郑重,忙道:“玄同哥但说无妨!”

公孙真人叹了口气:“我只担心太微宫那位不肯罢手,借我废去三观观主丹田一事,推波助澜,做些文章,对我上清观再行不利。因此我只能在你观中待一两日,将剑法授完,便须带其他弟子先行回山,早做些准备。洛阳城中药材却比山中齐全太多,这冲灵子便劳烦春溪妹子代为照料,待内外痊愈,再遣他回来。”

春溪道长微笑点头:“这是小事,玄同哥既托付给我,便请放心。”

两人山南海北地、又说了许久,三声响更从街衢中传来,时候却已然不早。春溪道长站了起来,如多年前那般盈盈一拜,才不舍道:“玄同哥便早些歇息!明日再见、你便仍是公孙观主,我也当以麟迹观观主元夷子之名,与你交接。却不能似今晚这般说话了……”公孙真人忙拱手长揖,这道迟暮清影,才消失在客房之中。

公孙真人又在木榻上趺坐下来,唇齿慢合间,流泻而出的、却不是微言大义的经文。而是几句盟誓:

莲有并蒂,鹅有交颈。春溪玄同,许心许命……

寒夜将孤灯湮灭,留最后一丝青烟腾起,很快消散于阒寂。也将这一段尘封多年的感情,缭绕着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