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592章 景云道士,吐蕃国师

如水剑道 第592章 景云道士,吐蕃国师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风拂过,月碎清波。

胜败分得太突然,以至于台下群侠都没反应过来。

“铁骨铮铮”曾小黎眸光中异彩连连,摇着一个同门师兄的胳膊撒娇道:“阿牛哥!那闲云宗宗主好厉害!饱读诗书、武艺非凡、人又生得清俊……你快去帮奴家问问、他有无婚娶?”

那阿牛哥满脸尴尬,只觉身子都要被曾小黎摇散了,当下没好气道:“你方才没听那皇甫聪说吗?‘惟有书册,不离左右,亲如妻女,权作兵器’,意思便是人家不光有妻室,连女儿都生下啦!

小黎师妹!你若是为台下捉婿而来,不妨在那些少年才俊里挑一挑,师兄再替你讨个八字去……方才那个杨少侠,我瞧着便不错。若是能多撑几轮,师兄一定给你撮合一番……”

“才不要!苦哈哈、瘦巴巴的,哪有皇甫哥哥玉树临风。”

曾小黎樱唇撅起,一脸不屑道,“娶妻又如何?阿牛哥可以去问问,他……有没有续弦的打算。若是有、奴家正好‘拾遗补缺’,咯咯咯!”

“倘或人家妻室尚在,且夫妇两情甚笃、蜜里调油。似你这般问法,岂不是讨打?况且还有一桩,咱们‘野鹤宗’与‘闲云阁’素来不对付,师父他老人家便决计不容你胡来。”

阿牛哥登时连连摇头,哭笑不得。

“那倒未必!既是俺曾小黎相中的男子,‘有妻’也当变‘无妻’……”曾小黎成竹在胸道。

阿牛哥:“……”

冲灵子杨朝夕瞧着皇甫聪袍摆轻摇、负手而下,不由赞道:“闲云阁果然不凡!皇甫聪这人也十分有趣,若能结交一番,也不失为一桩雅事!哈哈!”

“方某人亦有此意!若能拉到军中做个什长、伙长,或可成本将一大臂助!”

洛城行营弓马队队正方七斗,也是露出意动之色。

前道化坊武侯铺武侯肖湛,却撇撇嘴道:“你倒想得甚美!人家既有高阁、又有田亩,诗书相伴,衣食无忧,何必要跟着你行营兵募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道冲观弟子仆固行德亦随声附和道:“是极!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况且读书进学,本是正途。纵不能雁塔题名,做个参谋幕僚、亦能糊口养家,又何必要去打打杀杀。”

弘道观淳宗子尚思佐闻言,却是哂笑一声道:“恕贫道不敢苟同。如今朝中奸臣擅权、宦官欺上瞒下、边患此起彼伏、藩镇尾大不掉……放眼之下,几无太平乐土。我辈男儿若只想独善其身,不驱奸佞、不除边患,到头来亦是误己误国!”

“此言激昂慷慨!当浮一大白!哈哈!”

张打油见一群少年人互相争论、各执己见,虽知所言之理十分粗浅,仍旧凑趣道。

圣真观凌川子廖海谦却是击节称赏:“乱世斩奸除恶,盛世归隐山林,本就是道修当为之事。便不为国祚绵长、江山永固,也当为黎民福祉尽一己之力,岂因祸福避趋之?”

“说得好!说得妙!大丈夫当如是也!”

就在杨朝夕等人分作两拨、出言激辩之时,一道声音自辕门下传来。几人纷纷侧目瞧去,却见那闲云阁阁主皇甫聪,不知何时、已停在几人面前,笑吟吟赞道。

杨朝夕、方七斗、肖湛等人连忙起身,或抱拳或拱手,向这儒生聊表祝贺。

霎时间、众人一见如故,热络攀谈起来。

山间惊宿鸟,草际观流萤。

一场胜负掀起的声浪,不过维持数息,便迅速衰落下去。群侠嘈杂谈论声中,已将重点转到下一场比武上。

众侠士中,蓦地一阵骚动。只见一个须发半白的老道,纻麻裹头,满身缟素,右手拄着根引魂幡,步履蹒跚走了出来。

引魂幡通长九尺,乃以两横一纵的柳木捆扎而成,上面缀着一幅纸旌。旌面上画满符篆,正中却是一个斗大的“奠”字。出现在这风凉火跳、四面漆黑的山谷间,委实瘆人无比。

这老道虽满眼哀戚,却还知仪懂礼,当下对着灵真禅师、英武军卫卒、香山寺武僧,恭恭敬敬行了个稽首礼。这才将左手羽箭递出,双目红肿、声调嘶哑道:

“老道……汪大成,洛阳城修业坊景云观监修,粗通外丹之法……手中魂幡,便是兵刃!”

众卫卒、武僧瞧着那惨白的引魂幡,皆不由自主退后了半步。验看过羽箭的卫卒,却是没能忍住,开口问道:“老道长!这更深夜重的、你弄这么根东西来,是有何冤屈么?”

汪大成浑身剧颤,噙泪含悲道:“老道蹉跎大半生,原本育一子,不料却、却在那通远渠时……命丧祆教妖人之手!今日来此,非为宝剑,只因仇深,夜夜难眠!何忍残躯,含恨归土?杀尽妖人,泄我之怒!!”

汪大成说道最后,竟是声嘶力竭、满目狰狞,好似索命厉鬼一般!满身怨气,好似水汽般弥散开来,惊得许多卫卒、武僧,皆不由激灵灵打了个寒噤。

原本要贴身搜检的英武军卫卒,俱都畏缩不前,纷纷将目光投向灵真禅师,像是征询,更像是恳求。

月余之前,灵真禅师曾率香山寺武僧、随洛阳群侠出城阻截祆教圣女,却是恰好知道汪大成的这段公案。登时发出悲悯之心、向英武军卫卒摆了摆手,示意可不必例行搜检。

几个卫卒这才如释重负,忙让开入口,请汪大成先登台静候。

只是谁也没有瞧见,便在汪大成一脚榻上栈道的刹那,面如死灰的脸上、却闪过一抹奸计得逞似的笑容……

众卫卒、武僧刚舒了口气,却见众侠士中又走出一个番僧。眼神皆是一凝:

这番僧面色红黑,鼻梁突大,身量瘦长,头上无发,显是受戒剃度的僧侣。或许是近来疏于打理,乌青的头皮上、已开始冒出许多细小的发茬。脚穿绳履,颈挂念珠,破旧僧衣外、套着一领赭红色僧袍。

与西域番僧多吉才仁一样,这番僧右手亦摇着一只转经筒,筒身金光炫目,竟是以纯金打制而成!左手却握着一柄赤铜所铸、花纹繁复的金刚杵,杵身嵌着琥珀、珊瑚、蜜蜡、南红等宝石,颇有琳琅满目之感。

自蓟州之乱以来,吐蕃国趁机侵吞盛朝安西都护府的大片疆域,与盛朝边军屡有战事。是以盛朝军民,对于吐蕃国人、多以贼寇视之。行伍兵将,尤为甚也!

番僧却不理会众卫卒、武僧,先向灵真禅师合十行礼道:“禅师万安!贫僧实为吐蕃国桑耶寺莲花生大士座下弟子,名‘丹巴达瓦’,今受吐蕃王赤松德赞礼聘、为吐蕃国师之职。

密.宗佛法广博,贫僧只学得九牛一毛。这柄金刚杵亦是吾王所赐赠,恰可当做器刃。”

这下,不光是众卫卒、武僧与中土群侠们面露不快之意,便是灵真禅师亦面色复杂道:“吐蕃密.宗,向来少与中土显宗往来,盖因传承有别也!佛法虽无华夷之分,然修行者却有传袭之别。贫僧冒昧,敢问国师此来,是为比武夺剑、还是为弘.法传教?”

吐蕃国师丹巴达瓦面色不改,又行一礼道:“既为弘.法,亦为夺剑。佛光履至中土,讹误实多,更有曲意迎合者,篡改经文、借题发挥,以至谬种流传。反是我密.宗经义,自泥婆罗佛国传来,才是释门正宗。若能叫普罗大众、皆信从正宗教义,于贫僧而言、才是不可思议之功德。

至于中土侠士趋之若鹜的‘如水剑’,锻造所用‘奇金’便是出自我吐蕃国昆仑雪峰,叫做‘玄冰寒铁’。中土之人不识重宝,只唤作‘苦寒石’,湮没数载后、才被嵇中散锻为神兵。贫僧此来,便是要将这宝剑带灰吐蕃,用中土话来说,算是‘完璧归赵’。”

此言一出,侠士哗然。更有义愤填膺者,指着吐蕃国师丹巴达瓦,大声喝骂起来。

“大言不惭!”

灵真禅师少有地显出怒色,右掌竖于胸前、左掌却捏了个期克印道,

“佛临中土,忽忽七百年,显宗、密.宗,亦各有分野。显宗分禅、法相、净土、华严四宗,密.宗亦有胎藏、金刚二界之说,孰为杂流?孰为正朔?聚讼纷纭,尚无定论。国师何德何能,便要一言决之?!

至于‘如水剑’传袭与出处,中土风闻颇多,皆可自圆其说。国师一家之言、便想‘盖棺定论’,失之偏颇不说,只恐天下英侠、亦未必就肯信服罢?”

一番驳斥之言,因是含怒说出,不自觉地、灵真禅师却是催动起“十方梵音功”。霎时间、声音响彻全场,群侠听罢,个个拍手称快。

丹巴达瓦闻言,不怒反笑道:“中土有言,成王败寇。待贫僧连挫群雄、得剑凯旋之时,再将今日之事一并付诸纸笔,还赠于禅师手中。阿弥陀佛——”

丹巴达瓦唱过佛号,不再多言。扭身踏地而起,身子已飘飘然向栈道跃去。不过几个起落,便至汪大成面前。

尺许长的金刚杵、在他在左手上舞出几道花巧,旋即交于右手,摆出一个攻伐姿势来,颇有几分渊渟岳峙之感。

汪大成徐徐抬眸,露出阴恻恻的笑容。手中引魂幡在台上一顿,身形已如鬼魅般、向丹巴达瓦飞来!

——————————

感谢乱步非鱼、夜阑卧听风吹雪、未定义公式、我是靖哥吖、安栎辰五位大大推荐票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