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567章 鼠潮引路,伊水泛舟

如水剑道 第567章 鼠潮引路,伊水泛舟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室寂然,幽境无光。

仿佛亘古长在的漆黑中,两道金芒乍现,刺破重重黑幕,令得这阴暗微凉的所在,忽然便多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金芒一道微白、一道泛紫,却只维持了一息不到的工夫,便全然敛回,像是从未出现过一般。然而,便是这两道金芒,掠过半开的断龙石门、没入隧道中。像是一个讯号,惊醒了蛰伏在黑暗里的小兽。

“窸窸窣窣……唧唧吱吱……”

成百上千只灰须黑尾的老鼠,仿佛暗潮汹涌而来、很快铺满石室。正中领头的一只、足有猫儿大小,却人立而起,探头探脑向石榻上望去。

榻上少年似老僧入定,身形纹丝不动,气息若存若亡。少顷,石室中渐有风声响起,领头巨鼠先是带头趴伏在地,只觉疾风忽进忽出、掠过毛发,与隧洞外遥相呼应,吹得它身形不稳,似乎连皮带骨都轻了不少。再扭头一瞧,却又不少身量短小的老鼠、被疾风一送,纷纷打着滚飞出石室;待风势陡转,便又屁滚尿流、一窝蜂涌了进来,折腾出不小动静来。

抬头再看时,却见那少年仿佛生机复苏,胸腹一张一缩,口鼻间吐故纳新。那疾风便是被他这一呼一吸引动,因石室密闭得极好,便如一只硕大的风箱,才将置身其间的老鼠吹得来去无着、狼狈不堪。

少年渐从“坐圆守静”中脱出,忽地双手握固、两臂向天,舒舒服服抻了个懒腰。

旋即体内先天、后天二气流转,至于上丹田后分出两股、注入双眸。接着眼皮一阵颤动,重新绽开,黑暗中诸般情形,顷刻映入眼帘——

“唷!!”

少年惊得一蹦三尺高,脑袋登时撞在石室穹顶上,痛得他龇牙咧嘴。待重新跌回石榻时,只觉非真非幻、满目金星。又瞥见遍布石室的群鼠,顿感心中发毛、头皮发麻,瞬间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便在这时,那领头巨鼠从鼠潮中站起,前爪交叉、拱手作揖、作人声道:“鼠族董临仓!奉柳姑姑之命,特率鼠子鼠孙、恭迎杨少侠出关!”

少年正是冲灵子杨朝夕。在这暗无天日的石室中囚了两日,音讯一概隔绝,不明外间之事。此时见这耗子精董临仓毕恭毕敬,口称“出关”等语,不禁哑然失笑。

接着便看到满室老鼠俱有样学样,蹲踞而起,前爪作揖,口中一片“唧唧吱吱”之声,登时既感新奇有趣,又觉寒毛直立。当即也拱手还礼道:“董仙人如此,当真折煞小道也!想必今日,便是那‘神都武林大会’启幕之日。诸位肯来此带引,小道心中感激不尽!”

董临仓豆眼一转,当即嘻嘻笑道:“杨少侠不须客气。人族有言‘受人钱财、与人消灾’,董某人既受柳姑姑金银恩惠,自当将这差使做得漂漂亮亮!

眼下是初九日寅时二刻,外间车马船舆皆已备齐。只是这石室外隧洞千折百转,若要出去、还须费些工夫。杨少侠快收拾一番,先随吾等出去再说。”

董临仓说罢,鼠潮当即退去,石榻周围又一片空空荡荡。只是数千鼠爪扫过石板铺砌的地面,又发出一阵叫人头皮发麻的声响。

杨朝夕一个翻身、从石榻上跃下,环视了一眼囚了自己两日的石室,心中竟升腾起一丝不舍。除了角落那替换下的破旧衣袍外,倒是无没什么遗落之物,自是不须收拾,转头随着董临仓、一道钻出了石室。

隧道也不过七八尺高,以杨朝夕如今身量、恰好不必弯腰。前后望去、皆蜿蜒幽邃,没有半分光亮,好在杨朝夕始终将两道内息、源源不断浸润在双目中,才堪堪瞧得清人立凿掘铺砌的痕迹。

群鼠皆是熟门熟路,仿佛乌黑的石脂水般、沿着七拐八绕的隧道奔流向前。凡遇岔道口处,一些老鼠便会自觉结成黑墙、将错误道口堵住,确保杨朝夕行进顺畅、不走弯路。

钻行良久,前后四方皆是一片漆黑,杨朝夕沿道攀行,越走便越觉得心中惴惴。若非知晓自己正一路上行,单是这长路漫漫的黑暗,也能叫人心志磨尽,万念俱灰。

也不知过了几盏茶工夫,杨朝夕眼前不远处、便是这隧道的尽头。

鼠潮已停了下来、分作两股,攀附两侧墙壁上,黑压压的、难以尽数。当中让开一道两尺余宽的通道,董临仓抢上几步,连窜带跳向那尽头跑去,渐渐化作一团灰蒙蒙的烟气。

烟气滚滚、八面蠕动、忽长忽短,很快散于无形。一道高约五尺、身形佝偻的老叟转过脸来,细眼鼠须、形容猥琐,向杨朝夕笑道:“杨少侠稍歇!待董某人开了这石门。”

杨朝夕心中暗惊:这个其貌不扬的耗子精,竟已修至“化形”阶段。虽形貌并不讨喜,总也算有模有样,便是与自己同行,寻常人也瞧不出什么破绽。

却见董临仓在石门上一面摸索,一面东戳西按、上打下拍。十息过后,才听得“轰嗡”一声闷响,石门徐徐转开,一蓬巨大白光扑面而来,刺得杨朝夕一时竟睁不开眼。

鼠潮更是惊惶,掉头便向隧道深处逃散,呼吸之间,一只不剩。

杨朝夕渐渐适应了白光,才见石门恰立在中间,将洞口分成两道八尺高、二尺宽的矩形,须得侧身方能通过。董临仓也不见了踪影,想来是先他一步出了隧道、到外间布置去了。

杨朝夕深吸了口气,侧身跨出,才发觉身处之地、好似一处楼中。那横转过去的石门上,却是浮嵌着一处神龛,神龛里供奉着财帛星君。星君左手聚宝盆、右手玉如意,一副喜笑眉开的模样,观之叫人欢喜。

转身一瞧,当即愕然。

面前竟是一处清清冷冷的厅堂。寥寥几个老妪穿行其间,挥着扫帚、端着水盆抹布,正自卖力洒扫。这厅堂于他而言、自是印象深刻:

YY

不过几日前,他还曾随“白驼老怪”杜沙洲黄昏至此。吃花酒,打茶围,观舞食鱼脍,吟诗惊花魁。更有幸得见蜚声朝野的郭子仪郭令公、颇受其称许,后更被花魁颖娘请至楼上,阴错阳差间、得知了柳晓暮与颖娘的关系……

此时周转至此,只觉恍如隔世。

那石室如此隐蔽,分明便是易水阁刺客平素藏身之所,何故出口竟设在月漪楼中?此事月漪楼掌柜郭曙、绝不可能一无所知,想来与那易水阁颇有干系……只是郭曙爹爹便是郭令公,可谓将门虎子,又怎会与江湖帮派搅在一处?

杨朝夕心中、陡然涌起许多纷杂的疑问,却一时理不出头绪来。

念头转过,忽见一只皱巴巴的手、搭上自己肩头,侧头一看,却是董临仓那贼眉鼠眼的笑脸:“看来杨少侠平素、时常来此饮酒作乐罢?嘿嘿!烹羊沽酒,听曲观花,也是人之常情。”

杨朝夕面色微窘,当即岔过话头道:“董仙人,不知车马现在何处?如今天也大亮,还须及早赶路才是。有劳、有劳!”

董临仓闻言,了然一笑,再不扯闲话,当即向厅堂南面指去:“青骢马、油壁车皆在楼外,现下便可出发。董某人已教人备了干粮清水、替换衣袍、铜镜梳篦等物,杨少侠路上可稍稍整饬整饬,包管耳目一新!”

杨朝夕拱手致谢,再不多言,随董临仓指引、登车起行,一径奔南面而去。

滨水翠色,绿染青袍。

却说吴天师扶着公孙玄同、并肩下了四方台,忽地问起冲灵子杨朝夕的下落,登时令公孙玄同尬然无语。

沉吟片刻后,公孙相同才将那日群道受李长源之邀、在弘道观中设下埋伏,与易水阁刺客激斗之事,拣要紧处说了些。着重将杨朝夕如何半路杀出、如何助群道击退刺客,又如何以身犯险去护那刘忠翼周全、自己却被元休和尚使诈掳走之事,向吴天师一一说了,才一声太息道:

“咳咳!后来尉迟观主得了讯息,说冲灵子有贵人相助、已然转危为安,叫我等不必心焦。冲灵子交托给长源道友的‘承影剑’,也转到了贫道手中。咳咳!只是自那日起,便再未见他在城中露面……”

吴天师一面听,一面徐徐颔首。他自是晓得杨朝夕下落,此时却囿于一些原因、不便向公孙玄同明言。

二人回到大校场,景云观观主施孝仁等一众道士、早不知躲去了哪里。其他各观观主纷纷迎上来,向吴天师见礼。群道又是一番谦让,才决意请吴天师代表洛阳道门、去坐那一席之位。

吴天师拗不过群道盛意,只得拍了拍青袍,向长轩而入。

却见那引发“席位之争”的一十三张高背圈椅,果然只剩下一席,却在河南尹萧璟右侧,另一边挨着个面色沉郁的儒生。

吴天师见西平郡王哥舒曜、河南尹萧璟皆向他点头示意,唯独居中而坐的宰相元载,却对他视若无睹。心知他对道门中人、向来没什么好的观感,也便不做理会。

只是却向那释门席位多瞧了几眼。看到那闭目盘坐之人、竟不是大会东道主香山寺的方丈灵澈禅师,而是白马寺苦竹禅师,不由心中微觉奇怪。

便在这时,香山寺监院灵真禅师又运起“十方梵音功”,向大校场昂然叫道:“诸席皆满,群侠毕至。若更无侠士来此,‘神都武林大会’便即启幕——”

“谁道无人?在下此时赶来,应不算晚罢?”

便在这时,伊水南面恰漂来一叶扁舟,撑船之人朗声回道,气势竟不输灵真禅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