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武侠 > 如水剑道 > 第50章 拳掌随心

如水剑道 第50章 拳掌随心

作者:花淡茶浓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7-08 14:03: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演武还在持续。斋坛上吹过的风,渐渐连贯起来,夹着凉意,开始有了呼号的声势。

后边的切磋又冒出几对更精彩的,将之前发生的奇闻趣事,慢慢地冲淡了许多。即便是冲灵子杨朝夕抬起头来,也少了许多刻意注视的目光。不过有一道目光,偶尔间便会从一个方向射过来,寒意森森,让他后心发凉。杨朝夕自然不敢看过去,那毕竟……是麟迹观弟子聚拢的处所。

脑子里还在不受控制地,一遍遍重现方才对招的画面。心里免不了自怨自艾:刚得了道号,本想闯个名头,结果却栽了个跟头。待回到观中,也不知要被那班师兄弟嘲笑多久……便是关虎儿那几个,怕也不会错过这么好笑的事情吧……如此乱糟糟地在心里想了一会,演武却也到了收尾时刻。杨朝夕甩了甩头,将杂念清空,便看到身边的卓松焘师兄,正气势昂然地向斋坛走去。

照例是官兵查验羽箭,卓松焘才与那放对道士先后上了斋坛。那道士倒也颇通礼节,率先自报名号道:“贫道安国观智通子葛明义,请道友务要全力施为,纵我学艺不精、一败涂地,也当无怨可言。”

卓松焘便也抱拳道:“在下上清观暝灵子卓松焘,道兄既有此意,必当成人之美。”说完便是一个蓄势,接着挥舞双掌抢攻上去,出招果决,时机恰如其分,却全不似“翠云道功”的那种软绵绵的打法。

杨朝夕看得诧异,黄硕便在一旁解释道:“卓松焘师兄族中几代人都是府兵,他所使的这家传拳法,都是父辈从战阵生死中淬炼出来的。对上你那个‘搏命九式’,怕也差不到哪去。”

“自然比我那个好许多。只是从未见他用过,所以奇怪。”杨朝夕笑了笑,对这个师兄突然又多了几分好奇。心里却开始盘算着,怎么想办法缠着卓松焘师兄,把这拳法学到手。下次放农假时,可以用来和关世伯切磋,好好吓他一跳。

卓松焘此刻却陷入了苦战。

智通子葛明义嘴上虽然客气,手下却着实不凡,出招皆不拳不掌,时而虎扑、时而鹰抓、时而猿腾、时而龟伏……变幻多端,难料后招。

“此刻若一味抢攻,反而总被他以伏击招数打中;若守成不攻,又把自己拳法优势尽数锁死,陷入被动……”卓松焘一面想着,打过几十招后,前胸、肋下、左肩、右臂等处都结结实实挨了几下,疼痛尚可忍受,但自己却似“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完全摸不清还招的方向。

葛明义的拳法却是愈发流畅,在坛下观看的几位军中上官,无不交口称赞,甚至对险象环生的卓松焘,也说了几句肯定的话语。

这时坛下人群中的公孙道人,看出了卓松焘对招窘迫的根源,振声道:“暝灵子!拳掌随心,莫拘成法。”坐在不远处的安国观观主闻言侧过头来,看了他一会,才又把目光投回到坛上。

卓松焘猛然听见观主叫他,及至听到“拳掌随心、莫拘成法”八个字时,便如醍醐灌顶一般,念头豁然开朗。手上虽还在苦苦支撑,心头却终于想明了其中关节:自己这“卓家拳”本是战阵上千人同练的拳术,自然有套路的痕迹,若用于演武切磋,实在是有几分难除的“匠气”。反而时常习练的“翠云道功”,初时习练一板一眼,练得久了,无论从哪一招打起,要跳转至其他招式,都能招招贯通,果真是拳掌随心!

卓松焘思虑既定,手上招数便开始变化起来,颇有些刚柔相济的味道。葛明义也察觉到这个变化,出招又比刚才快了几分,想要逼得他再露破绽。卓松焘静气敛神,仿佛额头的汗水都收回去了些,拳掌吞吐,将葛明义拳法之中的虎形之威、鹰抓之疾、猿腾之速,尽数罩住。便只是守成不攻,连消带打之际,也已游刃有余。

葛明义见双手被卓松焘用拳掌罩住,开始焦躁起来,气息也逐渐虚浮。卓松焘看准他一个空门,猛然间跨步欺身、单肩贴靠,将他撞飞出去,直退到坛下才稳住身形。

葛明义见败局已定,也不生气,立在坛下抱拳笑道:“道友承让!贫道大开眼界!”

卓松焘立于坛中,也是抱拳:“道兄留手!谢成全之德!”说罢便下了斋坛,拉着葛明义去一旁交谈。此时洪太祝也宣布了胜负,另一组道士再度走上斋坛开始演武切磋……

演武继续,坛下道士依旧忙着评头论足、指摘优劣。弘道观尉迟真人这时侧过脸来,对身边公孙道人笑道:“玄同老弟,贵观武技精微,实在叹为观止!若不是一把年纪,愚兄便也要寻个由头,往你那翠云峰挂单去了!”

公孙真人也笑道:“尉迟道兄莫再消遣于我!修道一门,行功练气才是根本,这些旁枝末节的拳法,原本也只是用来强筋壮骨。道兄若感兴趣,我便去你观中叨扰几日,将这‘翠云道功’演示一番。诚如王宫使所言,斋坛论道、互通有无,岂不美事一桩?”

尉迟真人闻言大喜:“如此甚好!玄同老弟既然慷慨,愚兄也不藏私,我那‘夺槊拳’到时也拿出来演示,若贵观弟子不嫌粗陋,亦可照着修习。”两人又说笑了几句,便将客居之事商议妥帖。

约略午时三刻,四十二名道士演武之仪,终于在一阵欢呼中落幕。太微宫宫使王缙走上斋坛,向坛下众人拱手拜道:

“诸位同僚、道友,鄙人在此拜谢!盛朝自来崇武尚道,众道友仲秋咸集,论道演武,上承圣心,下安黎民。经半日演武切磋,唯有弘道观全为胜局,特嘉奖颜鲁公手书《道德真经》一函,望日后勉力修道、助兴国运。另有弘道观传宗子方七斗、上清观暝灵子卓松焘、龙兴观闻达子肖湛、麟迹观镜希子唐娟,武技上佳,力压众人,特颁赐鱼符。若有投军报国之意,可持鱼符到洛府行营,录入名姓,以助秋、冬之防。”

王宫使说罢,便下了斋坛,盛邀洛府行营谭校尉、邵中侯、宁副尉等人赴斋院筵席,一行官家在兵士簇拥下,先往斋院去了。

洪太祝则站在斋坛前头,朗声宣布道:“诸位道友,仲秋论道演武结束,请各位道友在斋院客房中暂候,午斋及相应嘉奖随后差人送到。众道友请用过午斋再行离去,下官就此处道别,便不一一相送了!”

各观观主皆言“叨扰了”,便领了自家弟子回往斋院。公孙真人故意停了几步,走到洪太祝身边拱手道:“洪太祝安好!老道与尉迟道兄有约,午后须往弘道观暂居些时日。若王宫使有何差遣,可自弘道观来传老道。烦请转告王宫使!”

洪太祝拱手回了礼:“这个自然!”公孙真人才领了上清观弟子,也回斋院打点行装去了。

上清观青灵子朱介然因昨夜受伤,未曾参与演武,此刻便在斋院客房中盘坐行功。但身为修道习武之人,多少还是有些遗憾,对演武的过程、结果如何,更是牵肠挂肚。这时听得众道士的嘈杂声由远及近,便知演武结束,于是停止了行功,顿觉百爪挠心、期待不已。

随着一声门响,公孙真人与杨朝夕、黄硕、卓松焘几人陆续进来。朱介然身上疼痛已经缓解,便趿了云履,从屏风中走出,向公孙道人行了礼,方才坐下问道:“演武如何?”

卓松焘正在为公孙真人烹茶,便转头笑道:“蛮有意思!咱们得了两个胜局,我便是险胜,不值一提。倒是杨师弟,这回可是大大的出了风头!”杨朝夕听到此言,已经站了起来,便上来要捂住他的嘴。

黄硕却在一旁笑嘻嘻地抢道:“杨师弟打了一个女道士的屁股!”杨朝夕又跑过来捂黄硕的嘴。

朱介然一听,八卦之火顿时被勾了起来,饶有兴致地问道:“然后如何?打了屁股就认输了?”杨朝夕见制止不了,只好钻进屏风,趴在木榻上生闷气。

黄硕便在独坐榻上坐定,将上午演武之事,从自己登坛落败开始,拣精彩的地方,一件一件地说与他听。听得他时而表情紧张、时而抚掌大笑,但听到卓松焘竟能在演武切磋中,将家传拳法再度精进,最终反败为胜时,便抬起头,讶异中带着戏谑地调侃一番卓松焘。弄得卓松焘险些将一壶开水浇在手上。

师兄弟几个正津津乐道,说着演武中的许多谈资时,宫中仆役已经将午斋送来。两只硕大的朱漆木匣中,接二连三地取出许多饭菜来,甚至还有一大钵羹汤!算是两日来最为丰盛的一顿了。同时送来的,还有一枚小小的鱼符,似是杂银所铸,一面是鲤鱼的形状,另一面刻着“暝灵子卓松焘”的字样。看得其他三个弟子颇为眼馋,被卓松焘快速收好。

连着几日的劳累,便在这丰盛午斋中全部消退。五人吃完午斋,正收拾东西时,门外再度响起叩门的声音,卓松焘打开一看,却空无一人。

正待要阖门间,却见地上放了一份信简,封面上是娟秀端庄的几个楷字:冲灵子肃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